石油企业汽柴油产品定价策略的相关探讨
当今社会,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市场,谋发展的第一源动力必然是自然资源,而“石油”这种被称之为“工业黄金”的生产力资源,对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从产业发展角度讲看,石油产业早已经成为影响本国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支柱性重要产业。无论是汽车工业、挖掘业、军工行业,还是民营生产行业、发电、水利等都需要或者间接需要石油行业的支持。就近几年来看,我国石油的消耗量巨大,石油进口的比例也大幅上升,2011年底,进口原油达到3.14亿吨,占到世界石油总体贸易量的8%左右。作为一个石油消耗大国,我国石油企业定价存在巨大的缺位与不足,基本上无法影响国际油价变动趋势。而在国内市场,消费者常常因油价的频繁上涨而对石油企业产生不满,特别是对具有绝对垄断势力的中石化、中石油感到不满。
1.石油市场定价权归属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对于能源行业来说,产权的掌控从来就是模糊不清的。特别是像石油这样的自然垄断行业来说,石油的定价权往往不取决于市场,而是受控于政府或者国际石油市场。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程中,大部分行业已经充分对外开放,例如奢侈品市场、日常消费品市场,但对于粮食、能源、重工业这些领域的开放程度,至今还未或完全开放,这不仅仅是由于基本的价格理论,也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利益趋向。
从行业性质角度上分析,石油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行业的一大特征就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不断“吞噬”周边的小型企业,一方面使得大企业自身内部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并购其他小企业使得其垄断势力和超额利润不断扩大,最终形成“行业独大,一企定价”的垄断市场。我国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就是这样具有巨大垄断势力的石油垄断性国有企业。理论上,我国的石油成品油价格应该是由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企业说了算,但实际上真正的定价权归属于国务院发改委。根据统计,在2009年我国成品油定价实行新机制开始至今,国内的汽柴油进行了28次调整价格,其中上调次数为20次,下调次数为8次。下调次数中,2009年独占3次,之后三年仅仅下调了过5次。8次累计下调汽油价格为每吨930元,下调柴油价格为每吨950元,而与之相对的上调价格中,汽油价格上调累计每吨4360元,柴油价格上调累计每吨4250元。显然,非市场化的石油定价总体上使得汽柴油的价格上涨了。经最近一次7月20日的成品油上涨调价,以北京为例,93号汽油上涨0.25元每升,97号汽油上涨0.06元每升,0号柴油上涨0.27元每升。
非市场化的石油定价不能反映普遍的消费需求。
从供需角度上分析,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不对等,市场调节机制发挥作用不大。汽柴油的价格一般而言受到两个方面,四个市场的作用。两个方面即为需求方面和供给方面,四个市场即为国内需求和供给市场,国际需求和供给市场。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6年以来,我国国内石油消耗超过国内石油生产量的一半,一方面反映了我国是石油消耗大国,另一方面折射出我国依赖国际石油市场的石油量差不多是总消耗量的一半,对外依存度达到50%左右。从纵向看,石油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但仍居所有能源中第二位(第一位是煤炭),而消耗占比基本保持在18%左右。说明我国的石油需求大于国内供给。需求大于供给可能是我国油价不断走高的一个原因。再来看汽柴油的日均消耗量,趋势逐年上升,并且近两年的增长幅度变大,这也说明了国内对汽柴油的需求也逐渐变大。
国际市场上,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2006年原油指数为70.19美元/桶,在2008年上涨到最高的140美元/桶左右,后又在2009年初回落到44.28美元/桶的最低线,而目前原油的价格指数稳定在100美元/桶左右。国际石油价格起伏跌宕,有涨有落,而我国国内市场的原油价格基本上保持增长势态,这导致石油成品油的不断上涨。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的确大于供给,这是汽柴油上涨的可能原因,但根据我国石油对外依存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来看,如果参照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调整路线,我国国内成品油油价的变动路线可能会发生波动变化,而非不断上涨趋势。所以,石油行业的非市场化使得我国的油价单方向增长,这需要关注和转变。
2.石油企业定价存在的阻碍与困境
国内石油企业缺乏定价权利,究其原因,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石油行业垄断性质决定政府宏观指导定价
石油这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能源,是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所垂涎的。OPEC各国能在世界上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其主要靠的就是石油出口,他们决定了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一定程度,美国近些年的一些战争多多少少与石油战略颇有关系。政府深知这个道理,当然不愿把石油的定价权完全交由市场决定。其一,政府的家长主义促使其为了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实习石油行政定价;其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垄断国企控制着我国几乎99%的石油产出量,石油基本上属于国家所有,汽柴油这些成品油也当然成为“公共产品”。其三,自然垄断企业定价因为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会将产量定在低于社会总需求量处,从而获取超额利润,政府通过补贴、限价、行政等方式促使垄断企业扩大产量,从而达到社会最优需求水平。所以,石油的垄断往往是石油企业无法自主定价的关键原因。
2.2受到国际市场中OPEC的定价影响
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较高达到50%,一般来讲,国际市场的油价变动会引起国内油价较大的波动。但无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如何变动,国内石油市场依然我行我素。这是因为政府考虑到国内成品油稳定性需求,考虑到社会基本服务供给的稳定,从而切断了国内成品油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的联系。没有了这一层关系,国内汽柴油价格才不会受到OPEC组织的石油操控,油价才不会出现大涨大落,这对稳定油价具有一定帮助。而如果完全开放市场,让汽柴油价与国际接轨,那必然会出现成品油价格的大涨大跌。国内石油企业若想掌控定价权,必须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3.石油企业定价策略转变的战略建议
就目前的大环境已经大趋势来看,我国石油市场很快进行市场化转变的可能性不大,今后依然还是会政府掌控石油定价绝对权。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型,国内汽柴油市场企业定价可能性较大。石油企业需未雨绸缪,做好汽柴油产品定价策略。
其一,依然坚持政府主导,推进石油企业多极化。所谓石油企业多极化,将垄断的两大国有石油大王进行进一步分解,从二变三,从三分六,将具有绝对垄断势力的国有企业逐步分化,逐步推进国内石油行业市场化改革。大力鼓励非国有经济组织进入石油生产领域,可以实施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辅助的混合所有制的石油生产企业,逐渐取消石油定价方面的行政限制、地域限制和形式限制,为中小石油企业生存谋出路。
其二,规范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责,指引企业定价。避免一蹴而就可能带来的各项风险,政府和企业在石油定价问题的职能转变需逐步推进,政府以制定法律法规,实施监督职能为主,企业接手定价权仍应寻求政府指引。
其三,石油企业自身需勇于担当,改制创新。无论是在定价环节,还是在生产、储存环节,石油企业都应该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一方面是提高石油企业自身利益,另一方面是实现石油企业的社会价值。汽柴油市场定价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关乎全社会老百姓生存的大事,合理价格的确定绝非易事,这就需要石油企业用于担当,即考虑自身又考虑社会,谋求双赢。
其四,定价策略从小及大,逐步放开。石油行业定价完全放开不太可行,某些领域必然需要行政定价。先从汽柴油市场定价开始,放开汽柴油这个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市场,是最能考验石油企业市场定价是否可行的试金石。这就必然需要各石油企业从需求的角度、服务的角度出发,考虑合理的汽柴油价格。
4.结语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石油企业汽柴油市场定价机制实属大势所趋。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企业角度,石油企业市场定价都是较为客观和主动的职能转变方式,它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与此同时,政府需要转换职能,充当监督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制定规章制度,维持市场秩序;企业需要发挥想象、积极创新,充当市场主体角色,充分考虑自身与社会的双赢利益,逐步实施成品油的市场定价。
参考文献:
[1]刘锴.我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定价风险成因与控制策略[J].财会月刊,2012,(5):41-43
[2]汪发元,何大鹏.中国石油定价机制选择的经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作者简介:
艾殿龙(1979.10-),男,汉族。北京市东城区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从事成品油价格管理及营销工作。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 10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