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永州农业科技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策略

发布时间:2015-07-28 18:23

 一、永州农业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良好
  永州农业科技园充分利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科技政策,大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十一五”期间,永州市相继出台了《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科技成果管理暂行办法》、《永州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入园企业管理办法(试行)》和《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等。自获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后,园区集中力量编制了《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总体规划》与《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逐步完善
  永州农业科技园致力于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了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推广体系。永州与省农科院正式签订了“市院共建”协议书,与澳大利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建立柑桔示范场。园区聘请袁隆平、唐华俊、陈阜、邓子牛等国内外专家担任科技顾问。同时,园区建立了中国农科院孟公山红壤试验站、市柑科所、市林科所、市水科所、市节水灌溉试验站等科研机构,拥有各类农业技术人员121人。
  (三)科技成果转化初具一定规模
  永州农业科技园大力加强与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初具规模。园区已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中医研究院和湖南科技学院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承担国家、省、市科研、示范推广项目60项,引进、试验、推广动植物名、特、优新品种50个,研发出实用新技术15项,试验、推广农业新技术30项,积累了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特色产业
  永州农业科技园通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了食品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园区形成了粮食、牲猪、瓜果、油茶和农业观光五大主导产业。目前,园区已有规模企业6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2家、市级11家,建设优质稻、西瓜、柑桔、油茶、茶叶、葛根、牲猪、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25个。
  (五)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益突出
  永州农业科技园依托自身优势,大力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在种子种苗工程建设、标准化和无害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中药材种植,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出,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使技术、设施、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有效集聚和高效利用,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二、永州农业科技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思路
  1.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制订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对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导向作用,实现优势资源向特色产业领域集聚。
  2.整合资源,促进共享。充分发挥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的协作关系,着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完善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功能,集成高校、科研院所、政府及社会等各类创新要素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依托企业,突出特色。加快孵化和培育科技企业,以龙头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优势为依托,构建面向特色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和中药材特色产业。
  4.示范推广,带动周边。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示范作用,加强对所属产业以及周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引导、带动作用,形成“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的局面。
  三、永州农业科技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任务
  (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1.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全面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科技学院和湖南林科院等的科技成果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本市科研机构的作用,由市农科所、林科所、农机研究所、油茶研究所、节水灌溉试验站联合组建湖南省红壤区现代农业研发推广中心,与园区企业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2.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建立完善一批农业专家大院、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服务机构和人员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对园区农户的专业化、一条龙的技术服务能力。培育科技成果推广业务的中介机构,建立综合性的红壤区现代农业技术研究中心。
  3.强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将分别实行“科技特派员+种养殖大户+农民”、“科技特派员+示范园(基地)+农户”、“大科技特派员+小科技特派员+农户”、“科技特派员+协会+农户”、“科技特派员+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等科技特派员运行模式,以全面加强园区的科技支撑力量。为确保园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园区将按瓜果、油茶、牲猪、粮食、中药材等产业类型,组建科技特派员技术支撑组,为科技特派员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二)加快培育农业科技企业
  1.鼓励农业企业自主创新。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农业科技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农业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技术联盟,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基地的企业进行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产品标准,促其企业产品创国家名牌,参与国际竞争。
2.鼓励农业企业转化已有成果。鼓励企业积极承接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充分发挥农业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对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包括各科研单位的人员)予以一定奖励。将入园企业的毕业考评与企业成果转化率相结合,将企业承担的已转化科技成果对农民增收、优良育种推广和农产品新品牌创立的贡献纳入到毕业考评中。
  3.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办企业。在科技项目扶持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市级财政专项经费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创业。鼓励各地采取小额信贷、地方财政专项经费、科技项目优先支持等优惠政 策,对农业科技人员给予扶持。引导农业科技人员下到基层,以创办农业科技企业或专业技术合作社等多种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三)抓好特色基地建设
  以基地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以产业链条的方式连接成产业化生产体系,重点建设优势种苗示范基地、高产水稻栽培示范基地、食用菌良种培育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绿色瓜果标准化种植基地和优质中药材种植和种苗示范基地,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1.优质农业种苗示范基地
  ——珍稀柑桔苗木基因库基地。以市柑科所和熙可公司现有的1万m2阳光大棚和250个珍稀柑桔品种为基础,新建2万m2阳光大棚,收集、引进克里曼丁系列、地中海系列等品系以及柑桔育苗珍稀砧木材料。
  ——优质柑桔苗木繁育基地。以市柑科所现有50亩苗圃和熙可公司承建的中国南方优质水果永州快繁中心2万m2阳光大棚为载体,建立“优质柑桔苗木繁育园”,规模扩大到600亩,引进选育和提纯复壮食用柑桔品种30-50个,实现年供1000万株、无病毒接芽2000万个。
  ——优质林木繁育基地。以市林科所现有200亩苗圃和湖南科技学院100亩油茶苗圃基地为载体,扩大规模到500亩,重点引进、选育适合中国南方地区的高产优质油茶、花卉、速生丰产林等林木品种20个,年产优质林木和油茶苗1000万株。
  ——优质西瓜种苗繁育基地。以永州昱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有的1万m2高标准阳光大棚为基础,新建2万m2阳光大棚,建立“黑美人西瓜种苗繁育园”,培育黑美人西瓜种苗,实现年提供无病毒、可连作的黑美人西瓜容器种苗1000万株。
  2.高产水稻栽培示范基地。以市农科所现有1000亩水稻试验基地和技术为依托,加强同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隆平高科合作,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园区内推广“种三产四”高产水稻栽培示范基地1万亩。
  3.食用菌良种培育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以湖南果秀食品有限公司和湖南农大食用菌研究所为依托,投资1500万元,建立示范规模达500亩,年产珍稀菌5000吨的现代化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到2015年,食用菌深加工年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万元产值耗能、耗水、单位面积产值、劳动生产率、利润率和产值研发比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4.绿色瓜果标准化种植基地。利用园区大面积红壤土地资源优势,以现有瓜果基地为基础,发展柑橘、西瓜、草莓和特色水果标准化种植基地1万亩。
  5.优质中药材种植和种苗示范基地。以敬和堂制药为依托,建成2万亩亩以罗汉果、厚朴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3千亩中药材种苗示范基地,按国家GAP规范化种植品种100余种。
  四、永州农业科技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永州农业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技的副市长任组长,管委会主任任常务副组长,市科技局、发改委、经信委、招商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园区管委会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园区科技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日常工作,执行和落实领导小组的重大决策,行使监督引导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完善政策措施
  贯彻落实湖南省科技进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方面的政策优惠,推进永州市委、市政府《永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政策法规第一论文网的实施。紧密结合《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示范基地建设总体思路,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等优惠政策,并加强对技术创新与引进、成果评价登记、成果转化转让等各环节政策优惠力度。坚持在《永州农业科技园入园企业管理办法》的约束下,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分享机制,出台鼓励企业加强对技术引进、吸收、二次创业投入的奖励措施,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扶持政策体系。
  (三)培养转化人才
  建设多层次全覆盖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切实提高科技人才和企业人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培养和孵化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带头人,形成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博士后工作站、农业研究推广中心等科研机构培养一批技术创新、科技型企业家和专业科技人才。创建农民大学,培养乡土科技人才,建立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组织园区从业人员和周边农户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活动,其经费纳入农民培训年度计划。
  (四)加大资金投入
  大力引进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服务机构,开拓多种科技金融合作途径,促进农业银行、风险投资等多元资本参与到科技型企业的产业化投资,不断增强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角色。将厅、市、区政府对园区的财政支持资金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倾斜。加强对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监管职能,保证招商引资重点服务于农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于特色产业。
  (五)加强服务保障
  积极为园区内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绿色服务通道,对于涉及的相关新增、取消、调整等行政审批事项优先办理,为新注册的成果转化企业提供一条龙免费服务,在手续完备的条件下三天办结。不定期为园内企业提供行业发展动态、资本市场、竞争情报等方面的免费培训与咨询,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定期通过开办科技讲座、示范区惠农论坛等,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
  *本文属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湖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工商管理部)

上一篇:论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作用和机制分

下一篇:加强对农村以人为本实现程度的评价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