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陷阱
摘 要:部分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资源代价、后续发展能力代价,深深地陷入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陷阱”。如何走出“资源陷阱”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分析“资源陷阱”的表现和阻碍作用,探究应对“资源陷阱”的策略,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区域经济;资源陷阱;应对
引言
虽然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但是相对于资本、劳动力而言,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科技的进步和贸易的发展,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由此产生了“资源陷阱”。
1区域经济发展“资源陷阱”的表现
在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资源陷阱”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资源流动作用机制和消费作用机制的变动。资源流动和消费作用使得资源部门过于繁荣,极易发生“反工业化”现象,如,制造业部门特殊要素的实际回报率降低,弱化制造业内部贸易平衡,制造业产出下降。资源繁荣造成实际货币升值,非资源产品生产企业的相对价格将会上升。其次,“挤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缺乏积累人力资本的内在动力,忽视公共教育支出,造成自然资源挤出人力资本的现象。第三,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往往会低自然资源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使得人们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不利于经济组织或政府进行体制创新。第四,资源产业一枝独大的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容易导致外部不经济。在资源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伴随着程度有别、各种各样的外部不经济问题,极大了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资源陷阱”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资源型地区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资源陷阱”的阻碍。市场化经济使得加工区域和资源区域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垂直分工,加工区域和资源区域在开发效益、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分工体系不但阻碍了资源区域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还阻碍了加工区域的后续开发与深度发展。在区际分工中,资源型区域处于不利地位,导致了其在贸易中面临着不利局面。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虽然受到分工和贸易的不利影响,但是在经济增长的目标压力下,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始终被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从属地位。资源型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资本积累主要依赖于资源型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资源富足地区的政绩要求和功利目标,无形中给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阻力。
3“资源陷阱”应对策略
3.1宏观经济角度应对
要走出“资源陷阱”,就应当摈弃资源优势思维,转变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适时改造、调整资源型经济体系,促进区域经济转型。首先,转变区域经济发展观念。转变传统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改变“自然资源、开发资源、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整单向、高强度资源开发的资源型经济结构。其次,制定、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政府在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相关的政策,引导、规范、激励市场主体行为。例如,建立、完善资源价格机制和税收政策;科学控制资源开发产量;鼓励企业合理利用区域外的资源和市场;建立区域资源发展稳定基金;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等。
3.2产业经济角度应对
要建立多产业支撑的经济发展体系,就应当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首先,“产业序动升级”。采取恰当的措施,有效地发挥各类比较优势,完善生产要素转移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为资源产业升级与非资源产业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多元叠合发展模式。为了避免骨牌效应、共振效应、崩塌效应等,防止出现“矿竭城衰”的悲剧,就不能过度依赖单一的资源产业,而需要监理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和产业结构,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成长性、稳定性、效益性。第三,区域竞争优势的生成模式。资源型经济区域应当通过拓展、延伸现有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将已有的成本型优势、规模型优势、资源型优势向管理型优势、资本型优势转化,最终形成功能型优势、品牌型优势、功能型优势。第四,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鼓励、支持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鼓励服务业、制造业发展,是资源富足区域产业调整、升级,走出“资源陷阱”的必由之路。
4结语
综上所述,“资源陷阱”会改变资源流动作用机制和消费作用机制,“挤出”人力资本,区域发展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资源产业一枝独大的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容易导致外部不经济。要摆脱“资源陷阱”,就必须从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两个方面出发,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干预、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区层面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07).
[2]冯宗宪,于璐瑶,俞炜华.资源诅咒的警示与西部资源开发难题的破解[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