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转型升级视域下的人力资源战略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全面实现了小康,但是,要想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涉及到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而且包括人力资源的战略性调整。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教育机构的不懈努力与完善,而且需要企业人才政策的合理化发展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各方共同协作努力,才能保证人力资源战略的合理调整以及经济的顺利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国民经济;转型;升级;人力资源;战略
1引言
现阶段,人才的具体要求在逐渐发生重大的变革,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技能比较高的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人才比较稀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因为专业技能的娴熟带来了经济效益的翻倍增长,但是这类人才目前是供不应求,因此,人们展开了对于此类人才的争夺;第二,人才分配机制不够完善,市场结构显示出了明显的不合理性。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能够在本专业方向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技能实用性比较差,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远远不能够满足人才的就业需求。与此同时,在很多比较关键的大领域,例如材料、能源以及医药等等,出现了严重的人才短缺状况,这些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学科带头人都相当的稀缺。调整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加强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不断完善人才市场的结构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性举措。
2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调整的重要意义
2.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代化的关键性举措
我们国家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步和国际经济发展接轨,这不仅为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已经成为必然。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进行一个技术、观念以及体制的完美结合,并且逐步变成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推动力量。
区域经济进行转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程,需要经历工业化、市场化以及城市化这三个阶段,而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第一,进行创新以及效率双重驱动的全面转化;第二,以现代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取代以传统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第三,逐步实现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机构要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区域特色发展:首先,促进本土经济的顺利转型与升级,采取的处理方式就是进行块状划分,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进行更加明确的产业分工,并且进行比较集中的发展分布,形成比较强大的竞争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规模化以及专业化行程。这样就能够全面推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确保经济的迅猛发展,逐步提升人民的生活生产水平。
2.2专业型技术人才是进行经济转型的必备条件
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市场需要巨大的劳动力作为辅助力量,但是现阶段要进行国民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更加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劳动力量,因此,全力提升劳动人员的自身素质成为首要的任务以及决定性因素。专业型技术人才是进行经济转型的必备条件,在此过程当中需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能够以人为本,通过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以及能力,进而大力促进社会以及经济的稳定发展。
经济转型的推动力量包括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大力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增长以及复杂问题的合理解决,这些推动力量就要求一批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服务于社会,这批人才需要具备高强度的学习能力以及扎实的知识结构体系,并且拥有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力。可见,专业型技术人才是进行经济转型的必备条件。
3人力资源战略调整面临的问题
人力资源战略调整需要三方的努力,包括国家教育机构,政府机关以及人才市场,因为高素质人才的产生首先是离不开教育机构的教育,同时也要依靠政府的相关政策以及制度进行调控,更重要的就是人才市场的无形影响与作用,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是缺一不可的。这三个因素只有合理地被调节与控制,才能够高效显著地促进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如果控制不好,反而会制约人力资源战略的合理调整。
3.1教育机构的教育理念陈旧而且缺乏合理性
从近些年的教育成果来看,教育机构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理念错误,而且这种理念根深蒂固,很难改变,那就是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严重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
第一,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项目达到三万个,这当中很明显文科和工科的人数比例已经严重失衡,而且有些比较重要的专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普及,它们仅仅存在于一部分211学校。一些高等院校仅仅设置了一些当下的热门专业,而且存在很大的跟风现象,这样就使得专业设置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相符合;第二,现阶段的教育理念仍然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盲目灌输,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思想,对于人才的合理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3.2政府的政策颁布以及实施都很不到位
政府在经济转型与升级的过程当中,需要做的就是大力加强科学教育的实际意义,同时大力进行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颁布相关的鼓励政策,加快高科技的发展进程,加强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力度,并且使得高科技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其二,营造一个优良的人才培养平台,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优化就业以及创业的市场环境。
3.3企业的人才方针存在一定的弊端
很多企业在人才雇佣方面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存在一定的弊端,它们往往仅仅重视人才的使用,而忽视掉了对于人才的定期培养与提高,这些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讲都是十分必要的。
4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要想确保经济转型升级视域下人力资源战略的顺利调整,就需要执行合理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第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相信产业结构能够对专业的合理设置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旨在发展出和当地特色相对应的特色专业;第二,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学生走出校园,大力进行科技创新,推崇创新精神与思想;第三,全力依托政府的政策支持,通过政治制度连
结企业,进行三者的统一与协调;第四,企业需要进一步明确实用人才的具体要求以及专业技能,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且这个要求作为一种长期的发展战略。
5结语
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模式变革的必然性,科学技术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创新思想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深刻地影响了人才选拔的机制。采取人才强国战略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加强人才的职业技能培养,才能进一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转化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城,邹娟.经济转型升级视域下的人力资源战略性调整.兰州学刊[J],2011(12).
[2]郑彩莲.对接高校人才优势推进地方产业的转型与升级.教育发展研究[J],2010(11).
[3]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的专业数.2009.
[4]盛世豪.浙江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与政策取向.浙江日报[J],2008(2).
[5]朱李鸣.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取向——对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目标和突破口的思考.浙江经济[J],2008(19).
[6]张良,戴扬.经济转型理论研究综述.开放导报[J],2006(6).
下一篇:试述企业管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