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后工业化阶段北京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9 14:46

  北京市作为国内最先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省市之一,对其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等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北京市经济的结构、特征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并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以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重点探讨了在后工业化阶段北京市经济发展问题。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和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国内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最先进入后工业发展阶段的省市之一。目前,北京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集中表现在人口规模不断膨胀、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短缺、空气环境质量不良;另一方面,北京市也存在经济的绿色发展与产业高端化转型等问题。

 

  本文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工业化阶段性特征为出发点,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策略与措施。这对提高首都经济竞争能力,提升北京市世界城市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后工业化阶段北京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与国际化大都市,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经济总量显著增加,经济实力增强。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迅速成长,具有国内领先优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断迈向高端化,服务经济已经成为首都经济的主体与支柱。并在国内率先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

 

  1、北京市在国内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按照丹尼尔·贝尔的观点,所谓后工业社会,简单概括就是指不是物质上的能源和资源,而是信息和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后工业社会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是:经济方面由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1]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经历了长达30多年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0%,首都经济社会获得了极大发展。随着2006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突破70%200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超过70%,北京市在国内率先进入了以服务性经济为主导的后工业发展阶段[2]

 

  2、北京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北京的经济取得了较快的、持续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北京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13.6亿元,北京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10年北京人均GDP已达到75943元。按照国际发展经验,北京已经开始进入中上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水平。到2015年,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元,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3、北京市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经济取得了发展速度快、持续增长时间长的发展阶段。首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总体上产业结构的调整朝向促进就业增长的方向发展,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体现了现代世界大都市的经济特征。

 

  进入到21世纪以来,北京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效果。2000年北京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532.764.8;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到1.430.967.7;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为0.924.075.1;2015年北京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则变化为0.619.679.8。北京市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占比重较低,第一产业占比重很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已经达到发展国家或地区的水平。

 

  4、首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已经由投资主导型转向投资与消费双拉动

 

  在2005年之前,北京市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主要依赖于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随着首都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北京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也大幅提升,北京市的消费规模不断增加。消费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突出。自2006年开始消费对北京市经济的拉动作用首次超过投资,首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已经由投资主导型转向投资与消费双拉动2009年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09. 9亿元,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多出451.5亿元。消费总量和增速均超过投资,成为推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实现了从以投资为主向以消费为主的经济驱动模式转变。

 

后工业化阶段北京市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二、北京市在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北京市经济无论在产业规模与优势产业等方面,在国内主要城市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北京市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北京市经济发展方面的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约束及产业发展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1、人口规模持续膨胀方面的压力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与国际化的大都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与水平。也是国内人口生育水平与死亡水平最低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外来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造成北京市人口规模过快膨胀。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京市外来人口年均增加超过60万人,201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为2170.5万人,加上流动人口约230万人,北京市的人口数量达到2400.5万人。在未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数量还会继续增长,北京市的外来人口还会增加,这给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水资源短缺问题比较严重

 

  20002015年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基本保持在150 m3 /人以下。这个数值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0。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及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百位之后。远远低于500立方米/人的国际严重缺水线,北京市已经属于严重缺水型城市。由于严重缺水,不得不靠抽取地下水来满足首都发展需要,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3、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程度较高

 

  近年来,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北京城市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土壤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几个方面。在各种环境要素污染中,大气的污染由于其自身介质的特殊性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而显得更加突出。

 

  第一,空气中可吸入颗粒污染物仍存在超标问题,其中PM10PM2.5指标超标严重;第二,虽然北京市二级天数在稳步增多。但是如果进行国际比较,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那么北京的大气质量还是与国际一些大都市如纽约、巴黎等,还是存在显著的差距的。

 

  4、北京市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转型问题

 

  (1)北京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仍需提高。近年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较为显著地成就,但与其它世界城市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在产业规模,品牌效应等方面与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差距明显。伦敦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最高,产业发展政策与制度建设比较完善,产业规模与品牌建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东京文化创意产业起步稍晚,但在动漫、游戏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优势。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目前优势产业为传媒、出版两个行业,而其主要是国有垄断领域。而电子、动漫等产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仍与世界领先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2)北京市经济仍处于绿色转型初级阶段,转型的任务比较重。目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严重、能源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人口规模不断膨胀,环境问题持续等,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较大。近年来,北京市在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比如,在企业内部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在工业园区积极推动实施循环经济发展等。但是也要看到,北京市要实现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产业转型问题仍是一个较为长期存在的问题。

 

  三、后工业化阶段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北京市产业发展走高端化、低碳化、服务化道路

 

  北京市要充分利用首都的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优势条件,大力发展设计、研究开发、市场营销等高端产业。同是要吸引国内外的著名企业在北京设立研究开发中心。把北京打造为中国或亚洲的区域性国际管理控制中心与研究开发基地。

 

  此外,北京还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要进一步提高北京现代服务业的质量,就要走高端化道路。充分利用北京高等院校多、研究机构聚集、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等高端服务业。

 

  另外,目前北京市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压力大,绿色经济成为最好的发展时机。北京市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逐步把这些产业培育成后工业化阶段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北京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消费主导型社会,消费代替投资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发展绿色经济,开发、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北京要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人才、资本、市场等优势条件,来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2、利用丰富人力资源优势,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创新型城市。

 

  目前,北京市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短缺,能源严重依赖外部输入,需要用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来替代短缺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发展经济。转变首都经济的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用创新来推动首都经济发展。

 

  第一,依托北京市丰富的科技资源,建设创新型城市。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具有人才、科技、资本、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应当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建立起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创新中心;第二,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创意文化产业园等园区的资源、产业、人才聚集优势,集成政策、产业、高校、研发方面的优势资源,努力在重大技术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建设和创新型企业培育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北京市不仅要注重经济发展问题,要更加关注人类的核心价值,如社会的公平正义、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问题,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做好资源节约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社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与垃圾资源化。在企业与工业园区,通过推广和实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与示范基地建设,把每个生产企业都纳入到资源节约工作中。二是做好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宣传,让每个市民都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出行与绿色消费。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在道路中间设立绿色隔离带,在城乡结合部建设郊野公园,在城区设立绿色空间,在社区建设绿色社区。实现绿色人居环境与生态城市发展目标。

 

  作者:姚腾霄 来源:魅力中国 20169

上一篇:2014年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的前瞻

下一篇:复杂形势下如何保障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