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途径及创新
在新常态下如何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更好地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在振兴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在振兴,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是必由之路。既要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又要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自身情况,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政府的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化。
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所以这一国际性难题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必然会遇到的。在世界上各国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代表有美国的冰雪带地区、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等世界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这些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过程中,或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或发挥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或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支持与参与,或用产业集群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或针对国有体制的改制,来优化国有体制的治理结构。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内涵与特带
我国国内学者关于老工业基地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老工业基地一般是指我国于建国之初为改变旧经济落后状况,在“一五”期间集中人才物重点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建设区。①二是老工业基地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国家投资建设形成的门类比较齐全,相对集中地工业城市,主要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哈尔滨、吉林、长春为中心),西北老工业基地(以西安为中心),西南老工业基地(以重庆为中心),华中老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以及上海老工业基地等。三是老工业基地是建国后国家在“一五”和“二五”期间为建成国家工业化体系而集中人物财投入在特定地区而形成的以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的经济基础。四是老工业基地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及成立初期形成的、对区域经济及全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工业集群区域或城市,主要包括上海、天津、沈阳、武汉、重庆、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城市。②五是老工业基地是那些在长期的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区域经济或全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工业集群或城市。六是老工业基地是那些在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及成立初期(主要是“一五”时期)所形成的对工业化起步产生过重要影响、门类比较齐全、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根据以上关于“老工业基地”的各类观点,可以发现不同的主张重点集中在老工业基地形成的时间上,出现诸多时间表述,如新中国成立前、成立初期、一五时期、二五时期、三线建设时期以及计划经济时期等。但是也可看到在定义老工业基地时的共通之处,即老工业基地首先是在一定的区域和城市、城市群、城市带的基础上建立起起来的工业集群,其次在老工业基地的建立在影响上或意义上是对当地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的经济都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做过巨大的贡献。
老工业基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产业结构上,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绝数为重工或军工业,主要包含采掘工业、重型机械制造业和兵器制造业等。其二是在所有制结构上,我国老工业基地是以国企为主,由国家财政直接投资建造,乃我国大中型国企、军工企和老职工集聚之地。其三在城市的功能和经济结构上,我国老工业基地初期是按工业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的要求来发展的。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现状分析
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特征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比重过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技术和设备老化严重。经济在全国的贡献度已经明显下降,1980年到201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例从13.7%下降到9.6%。产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装备,大多处于淘汰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提出要实行创新驱动战略,来推动中国体制机制、动力结构、地区结构等全面深化改革,这正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带来了重大机遇。
首先,创新驱动战略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带来转型新动力。主要表现为创新驱动战略会激发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和技术人才的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促进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传统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结合,即“互联网+”,进而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提升传统产业层次。通过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释放市场主体无限的创新活力,进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老工业基地的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就业领域。
其次,体制机制的改革激发出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新活力。主要表现为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方式来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进一步打破束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加速促进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激发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潜力,同时会深化国有经济的改革。
再次,释放内需潜力会为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空间。主要表现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服务进出设施的建设会加快推进。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后,产业结构会加快转型,内外开放会加速融合。
当然,老工业基地在面对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还面临发展中的挑战。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的压力、化解产能过剩的艰巨、要素来驱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可持续、环境和民生问题、国企改革、就业压力、地方财政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前期振兴不良的原因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从2003年国家实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该区域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绩,但是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还是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创新驱动不足。
(一)科技创新驱动不足
没有打破高技术封锁的壁垒,在高新技术方面存在缺失。在东北拥有工业产业的高新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大多数掌握外国际公司手中,比如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的关键技术的80%都被外国公司掌握,而且国内所拥有的高新技术企业实质上是代工厂,并没有核心技术,更没有在国际上享有知名度的名牌产品。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不够,对技术引进严重依赖。东北老工业基地曾大规模改造技术,但是由于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不够,尤其是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地不充分,使得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并不显著,甚至还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二)工程创新驱动不足
工程创新驱动是指人们在集成造物方面的创新,具体包括知识集成创新、技术集成创新、产业集成创新、环境集成创新等。③缺乏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在东北老工业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比较缺乏,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重点研究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数量也比较少,作用发挥不充分。缺乏产业集成创新表现在重大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网络、多元清洁能源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缺乏环境集成创新主要表现为东北老工业地区在加强生态建设、坚持以生态为主导的林业和林区经济发展等方面未高度重视。
(三)产业创新驱动不足
产业创新驱动是通过产业创造和产业链延伸等装新手段,对技术、人、物等施加普遍性的过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而言,是通过创新手段使产业获得信息性、转化性、盈利性、循环性、生态性等过程。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过程中,产业创新驱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性不足,在市场化资源配置,打破区域界限,培育培育具有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集团方面,成效并不是很显著;二是盈利性不足,东北老工业基地很大程度上由于没有很好地获得科技价值;三是结构性不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过程中,在选择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缺乏魄力,结构性比较差;四是转化性不足,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难以促进自身创新成果产业化,关键技术得不到突破和集成,导致核心技术相对缺乏,转化性不足。
四、对在新常态下东北振兴的建议
(一)国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
国际上以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的洛林地区、日本的北九州地区等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由于这些西方老工业基地在衰退上有一定共性,即产业结构往往比较单一,高度集中在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等传统的产业,当市场饱和、资源短缺、成本上涨、技术制约等状况出现时,传统的主导产业就会出现衰退,地区经济也会陷入困境。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的衰退问题,就必须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需要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发展新的主导产业。由于老工业基地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传统工业占很大比例,不可能将这一部分全部抛弃,所以有效的做法就是在这些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来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可以在内部培育,也可以从外部引进,来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转型与升级不仅仅是经济产业的相互替代或困难企业的脱困发展,更重要的是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长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政府在制定本地区的产业政策时,往往把着眼点放在优先发展国家要发展的产业上,往往带来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同构。在选择主导产业要综合已有的产业基础,保证其技术水准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提高老工业基地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层次。
(二)加快政府制度创新,创新政府职能
要努力推行权利公开化,建立透明的政府。主要方式有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尤其是重大决策要实行公众听证;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积极推进社会生活法制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把政府管理职能的着力点转移到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以及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政策、法律环境上来,营造一个富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发展环境。建立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提升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防患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基础设施维护、安全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投入长期不足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于未然。规范政府的审批行为,把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作为提高政府运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驱动
在新常态下再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应当大力度的推进科技创新,尤其是要将要素自主创新和提高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竞争力相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通过集成整合各类知识,依托当地的科技情报研究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由图书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文献传送系统和枢纽化的文献信息检索系统组成的文献信息共享网络,同时建立老工业基地的大型科学仪器装备协作共用网络,来全面提高老工业基地的大型仪器装备社会化水平,促进科技要素的集聚。④
(四)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大力推进产业创新驱动
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相结合,打破地区行业限制,推动企业的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老工业基地企业改革重组。通过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科技专项等产业创新手段,对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研发示范先进适用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工艺,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基础原材料产业技术水平。
(五)明确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技术创新主体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有助于实现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有机结合,为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注入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想在新常态下实现再次振兴,就要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需要改革内部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其次还需要加大研发类的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独特的技术创新合作体系,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水平。企业与各类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弥补自身技术实力不足,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科研机构深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组织技术攻关,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作者:张定坤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8期
上一篇:校企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技术中心
下一篇: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