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优秀范文12篇汇总

发布时间:2024-02-20 18:16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1

工业工程作为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进行设计、改善、优化、实施和系统集成一门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金融、咨询、交通运输、通讯、餐饮、医院、教育、公用事业以及政府部门等各个领域。据调查显示,欧美3657家大中型企业中,有98%的企业设立了工业工程部作为实施IE的综合部门。中国自从80年代初引进工业工程以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众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应用着工业工程理论及技术进行优化,并取得了明显效果。1990年中国才开始正式的工业工程研究工作,从1993年才开始发展正式的工业工程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己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

(1)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有109所高校开设IE专业。

(2)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型企业都不同程度采用工业工程技术优化生产过程,诸如:华为、中兴、一汽大众等企业,并为企业管理带来了尤为明显的效果。

(3)国际间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体现深层次特点。每年例行举办工业工程交流与学术研讨会,聘请国外著名教授为国内工业工程客座教授,提升工业工程竞争力。

1.1工业工程培养方向

1.1.1系统优化管理

工业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现有的信息、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对系统进行抽象建模和求解,为系统决策者提供定量或定性优化方案,主要研究系统运行影响因素、系统建模方法、系统资源配置技术等。

1.1.2生产运作工程

生产运作是制造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制造顺利进行的基础,其内容涉及到生产的整个流程,包括产品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加工工艺与设备优选、工作设计、生产线设计、组织机构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等。

1.1.3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是一门探讨人机交互的学问,包括生产生活中的人与机器使用的关系,如何去改善人们所常使用的器物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使人的能力、本能极限和需求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主要研究包括有可用性研究、生产安全工程、人机界面研究等。

1.1.4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物流是指从原材料到生产加工、销售、回收整个价值链上的实物流和信息流,物流管理是以优化为目标对实物流和信息流实施最优规划和控制,主要包括物料采购管理、生产物料管理、库存管理、产品配送管理、物流信息化管理等。

1.1.5先进制造及其集成技术

研究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绿色制造、协同制造等先进的制造技术,同时研究这些技术在企业应用的集成体系、企业集成生产过程、企业集成控制等。

1.1.6质量工程

研究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并对实际质量进行控制与评价,包括加工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优化、方案改善与效能质量的评价、服务系统功能质量控制与评价、统计过程控制、职业安全与健康等。

1.2工业工程的基本职能

工业工程在发展和应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系统规划、系统设计与实施、系统评价和系统创新四大功能。

1.2.1系统规划功能

系统规划分为宏观系统规划和微观系统规划两大部分。宏观规划是针对宏观层面做的未来发展构想,工业工程宏观规划包括行业政策、行业战略、行业技术发展规划等。微观规划,包括产品开发、生产经营或服务战略、技术更新规划、设备改造规划、资源成本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等。

1.2.2系统设计与实施功能

系统设计与实施是系统规划的后续阶段,包括系统设计、系统研究与实施、系统过程控制、系统重组与再造。系统设计是对工业工程研究相关领域进行系统总体设计,诸如,生产制造系统设计包括生产产品种类、生产规模、产线布局等。系统研究与实施是对工业工程相关研究领域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施,诸如,生产流程设计、生产人员配置、作业方法和时间标准制订等。系统过程控制是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实际运作过程进行监控。系统重组与再造是根据系统过程控制的反馈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再造一个比原来系统性能更优的新系统。

1.2.3系统评价功能

系统评价是在以上两个功能实施以后,对新系统进行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主要借助各种评价分析工具对系统的效益和成果,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分析、质量与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价、各子系统运行效率评价、规程和技术评价等。

1.2.4系统创新功能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驱动力,更是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工业工程研究领域的系统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创新、新技术的开发。

2工业工程专业就业数据收集与分析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工业工程学生就业状况,课题组以重庆大学2008-2011届工业工程专业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并结合“中国工业工程管理网”上“在线调查”到的数据以及“麦可思”研究报告中的公开数据,总结出了重庆大学近四年工业工程就业情况统计表。同时,对于某些数据还采取了在线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共发放89份,回收76份,回收率85.4%。工业工程专业毕业学生从事制造、服务、事业单位和经贸金融的比例分别为93%、2%、3%和2%,其中,制造行业依然是工业工程专业主要的服务对象;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业单位和经贸金融作为就业部门情况调查对象,偏离工业工程人才培养范畴,因此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分析。

2.1工业工程面向行业分析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服务对象,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将工业工程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管理科学知识的制造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被世人瞩目。统计数据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成为电子消费品、计算机硬件和电信设备方面的世界生产中心,世界第三大信息产业生产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70%的外汇收入。制造业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组成的有机体,是一个相互关系、相互制约、彼此耦合的复杂系统。经历多年的改革之路,制造业的运行机制已发生显著的变化,工业化带动着制造业向前发展,使制造业系统成为一个非平衡系统。产生了以下问题:(1)产业结构不合理;(2)劳动生产率低;(3)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强度高。目前中国制造业就是要不断地探寻与构建新的作用机制,在将生产资料转化成产品以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在制造业与外界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熵减”,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而促进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实际制造过程可以抽象为:G=C-E*U其中,G表示制造业的生产目标;C表示固有人员、设备等生产资源下的生产能力,是积极因素;熵表示企业中制造资源相互作用关系无序度的量度,U表示企业生产中能源、物料等的消耗,E*U表示生产过程的阻碍因素。由此公式分析,要提高制造企业满足顾客需求的实际生产能力,需要考虑以下的两种情况:(1)当C不变时,必须降低E*U,才能达到提高G的目的。其中,E与U相互关联,保持同增同减的同向变化,通过提高系统有序性可以明显降低E值,需要采取例如加强管理各职能之间的协调、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协调管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对人员进行分工、合理地使用设备等措施。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减少各种浪费明显降低U值。(2)只有当C的增量大于E与U乘积的增量时,企业才能持续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资金等引进在促进生产能力C产生增量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各种结构和人员、机器的重新调整,只有不断优化这种调整,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E与U乘积的增量要小于固有生产能力的增量,从而使制造企业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服务业正在经历急速增长态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就将工业工程应用于医院服务研究,以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水平,在美国纽约大约有4%的工业工程师直接服务于医院,另外还有大量的工业工程师为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2006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9%。一些服务业陆续尝试使用工业工程技术进行管理优化,诸如,大型超市借鉴工业工程设施规划对商品分区和陈列进行布局优化;飞机公司借助工业工程中设备维护和可靠性技术对维护进行优化;银行通过工作研究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减少顾客等待时间,提高满意度;此外还有标准化管理、现场管理、人因工程和价值工程等技术在服务业的运用。虽然,工业工程在不同服务业中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总体上讲,服务业仍然存在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客户满意度低、服务功能不强等问题。诸如,人们比较关注的医疗服务行业中,业务流程老化、服务意识淡薄、职业操守低等问题;餐饮业上,服务效率不强、标准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差;政府公共服务方面,办事审核流程繁琐、层层审批周期较长等问题。服务业中流程冗余繁长就会造成等待时间过长,同时增加了物流、信息流,信息传递不顺畅,同样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和损耗。这些浪费和损耗必然导致服务系统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到服务业的长期发展。工业工程通过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对现有流程进行“5W1H”提问分析,找出原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和瓶颈,采用“ECRS”改进原则进行优化,进而提升效率和质量。改善服务业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是关系社会经济各要素和谐发展的保障。在服务业中,生产是制造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其水平和效率影响着整个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竞争力;生活业直接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关系到社会消费结构和社会稳定。工业工程的核心是减少浪费、提高质量和效率,所以工业工程是实现服务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有效利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服务业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和变革,可极大推动服务业内外产业结构的优化,做到真正有效高质地服务于市场。

2.2工业工程就业情况反映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工业工程本科生就业满意度较低。对此,我们通过构建ISM模型来对影响学生就业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学科设置来说,有26.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相差太远,因而使得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很难第一时间就适应;有27.7%的学生认为老师缺乏实践经验,反映出教师讲授内容与实际生产和生活相脱节的情况,课堂教学内容没有紧密结合实际问题,缺乏对学生实践的指导;24.2%的学生认为实践环节太少,反映了教学过程没有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环节;17.4%的学生认为学科特点不突出,反映了学科发展没有紧跟社会进步,教学内容相对老化。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生产和生活都发生着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知识结构,单纯以经典工业工程理论传授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发展要求工业工程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完成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3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及措施

创新是指产生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创新人才是能够打破常规,根据既有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经过分析、归纳及其他相应的实践活动,提出新发明、新发现的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必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的素质。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基本素质,通过不断培养能够固化这种能力;创新精神是创新的源动力,是创新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体现,展现一个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望;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目标实现的保证条件;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的心理特质,是持续创新的根本保证。在这四个创新素质的指导下,实现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业工程从美国起源,经过日本发展,如今正悄然改变着世界生产和生活方式。中国如果要全面提升制造和服务水平,就不能一味地引进。必须走创新之路。首先,消费者的需求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单一的消费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诉求,为此,必须不断创新。其次,世界各国都极力探索新的技术,以此推动经济航母的前行,如不创新必然落为人后。最后,先进的创新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所以只能借鉴,中国工业工程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发展之路。要实现工业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3.1树立创新化培养目标

从思想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创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培养他们从社会发展的广阔视野去认识和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从培养方法到课程设置直到教学手段各阶段引导学生探知未知世界的欲望,及改变现有认识的思维习惯。

3.2引进资源,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发展日趋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对于工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来说,引进资源,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很重要的途径。通过广泛引进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拓展交流渠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培养学生从不同文化和不同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加强教师资源的国际化建设,建立工业工程领域教师的出国进修、交换互访制度,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领路人作用。

3.3完善工业工程课程体系

按照国际工业工程师认证标准和要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工业工程专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4积极推进科研活动

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产学研结合是工业工程发展与应用的有效途径,企业需要工业工程理论的支持,学生需要实践场地以验证所学知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两者的结合既能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又可以实现生产力的快速转化。在此基础上积极申请横向和纵向科研课题,历练科研队伍,不断提升应用工业工程理论指导实际生产的能力,同时不断丰富和创新工业工程理论体系。

3.5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大赛,诸如,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和全国范围的物流设计大赛,以此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水平。

3.6建立工业工程文化工业工程对世界的认识和改善涉及到五个意识层面,分别为: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专门化、标准化意识;全局和整体意识;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将这五个层面的意识灌输到每一个工业工程学生的头脑中。让他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工业工程意识指导工作过程,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此建立起工业工程人特有的文化情怀。

3.7加强工业工程在服务业的应用

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辅相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业工程在服务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因此,迫切需要培养面向服务业的工业工程师。服务业生产过程与制造业生产过程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服务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诸如,现有的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质量控制、产品库存管理等理论与方法,对许多服务业是不适用的。为改善服务水平,需要加强对服务业工业工程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

4结束语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2

关键词工业企业循环经济模式实践路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工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减量化”的关键环节;工业是再制造和再生资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担者;工业是循环经济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供应者。

1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1)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

(3)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4)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5)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6)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改造现有的工业体系,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是生产领域的核心内容,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要求。

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因此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打造企业内部循环链条,实施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完善产品设计;实行原材料替代;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更新改造设备;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改善运行管理等,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清洁生产谋求达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资源的利用,以及节能、节水和省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二是通过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存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应从实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上全面推进清洁生产。重点抓好企业主体治理工程。首先,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采用能够使资源能源最大限度地转为产品、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新工艺,以代替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落后工艺;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以代替剧毒有害原料;采用无污染、少污染、低噪声、节约资源能源的先进设备,以代替浪费资源能源、严重污染环境的陈旧设备;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业“三废”,生产有市场需求、质量好、能满足环保要求的产品。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充分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和各种可燃气体;生产对环境无污染、少污染、易回收利用的产品。企业生产中排放的废弃物,应坚持谁排放、谁治理、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广开途径,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凡本企业有能进行综合利用或者利用不完全的工业“三废”,应当提倡给其他企业进行综合利用或者进行联合经营利用。第三,对不同层次的企业实行不同的清洁生产的费用方案。

3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

路径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结合工业产业结构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将清洁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业等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在建设生态工业体系时,优先选择钢铁、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重点研究开发循环经济发展的适用技术,探索行业发展模式。

路径二:从推行清洁生产入手,打造新型循环经济型企业。企业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体,依据“增效、降耗、节能、减污”的清洁生产目标,把开展清洁生产作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利用信息产业参与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设计、自动控制、电子数据管理、电子商务,发展集成制造、网络制造,进而带动与信息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构织一个废物连续利用的“循环圈”结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实施清洁生产

路径三:推动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先进的生态循环技术和设备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因此,应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突出抓好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加强对具有共性特点的技术攻关,解决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路径四:将循环经济理念引入企业设计、管理、生产的全过程,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线,延伸产业链。工业企业应积极探索“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挥煤炭资源深加工,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深度开发油、气资源,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资源开发、加工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

路径五: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咨询服务体系。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预警,科学调度水、电、气、运等资源配置。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科研、服务机构和社会团体的力量,开展循环经济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工作。

4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要件

4.1制度支撑

4.1.1计划和布局制度

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发展计划应以国家环境保护计划为基础,包括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针、分期目标、考核目标、计划性对策和重大项目等事项。针对地质的环境资源情况和外来资源的可得实际,对产业结构体系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布局,明确企业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证循环经济战略的顺利实施。

4.1.2循环程序和示范制度

不合理的再用或再生利用程序往往导致不同的经济、环境后果,为了保证循环经济循序渐进地发展,应重视循环程序的制定,通过建立重要技术、工艺、设备和区域的示范制度来带动面上循环经济的发展。如可以选择物耗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示范,选择特定的企业集团和开发区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工业网络的示范。总结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利用循环经济改造现有企业的思路和措施。

4.1.3市场准入制度

企业循环经济离不开市场的推进,但市场的推进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市场准入条件,主要表现为:投资是否符合一定的数额标准,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是否合格等。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凡新建和改、扩建工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4.1.4信息化建设制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生态工业化,逐步建立综合信息系统、安全生产调度监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信息网、资金管理信息网、产品销售信息网、物资管理信息网等,提高企业循环经济的水平。

4.2管理支撑

4.2.1建立循环经济统计体系和信息平台

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针对目前缺失的物料和能量利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综合性的数据统计和信息系统,在企业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企业之间实现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关联和交换,逐步形成生态型企业网络。

4.2.2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需要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工业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4.2.3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

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从而将有关监督、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应有的动力。

4.3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循环经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对经济系统进行物流和能流分析,运用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评估,旨在大幅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先进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从而降低资源消耗的强度。因此企业要强化循环经济领域有关技术研发工作,把重点放在降低生产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等科技项目方面,尽可能实现对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生态化和绿色化。

4.4文化支撑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基础,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文化整合和再造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责任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资本与公众的矛盾和企业与消费者的矛盾。要搞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就要减少利润。生产优质产品,不欺骗顾客,也存在着与消费者争利的问题。这都关系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大力营造有利于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3

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是推进“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以节能、减排、降耗、增效为基本特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由“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开环方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助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循环经济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均衡及效益最大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

二、化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然趋势

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因其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以及能源消耗较高、存在安全环保隐患等,一直被认为是高能耗、高污染、低利用的产业。化工行业的高速发展,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产生了大量污染物,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按照传统的生产模式发展下去,化学工业的过度增长将导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代际公平。当前,我国化工行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第一,能耗居高不下。据统计,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近些年来,我国化工行业能耗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中的比重更加突出。第二,污染较为严重。由于行业特性,化工企业往往排放大量废物,且有一定毒性。据美国排放毒性化学品目录一项调查统计显示,世界排放废弃物最多的10类企业中,化学工业名列榜首。第三,资源匮乏明显。目前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第四,运输量大。化工行业是运输量非常大的行业,大宗产品多,运输量大,随之而来的运输消耗和能耗较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化工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向

化工企业作为化工行业的主体,直接承担着生产的重任,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力军。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要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去,必须从项目设计、原料选择、工艺过程、技术进步及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各种手段减少浪费、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把污染尽可能控制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最少化。做到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减少环境污染。世界著名化工企业杜邦公司,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上走在世界的前列。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的研究人员把工厂当作新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验室,创造性地应用循环经济三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发展成化学工业相结合的“3R制造法”,即,(1)改革工艺,减少废物产生量(Reduce);(2)循环利用,将废物用到其产生的工艺(Recycle);(3)将副产物再利用(Reuse)。依靠完整的闭环,使一个流程的废物变成另一个流程的原料,最终实现低污染和零排放。杜邦公司的成功经验给化工企业指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抓手,借鉴杜邦的“3R制造法”,我们化工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发展循环经济。

1节能降耗循环经济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化工企业应从细节抓起,加大节能降耗措施的执行力度,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节能降耗工作应与技术改造、安全、环保等工作有机结合,从全厂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出发,从细节入手,不放过一点一滴的能源浪费,大力推进精益管理和持续改进。如从生产负荷、运行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优化工艺流程和参数,使装置经济合理运行;既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抓好节水、节汽、节原料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降到最低,以实现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

2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将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持续应用于整个生产过程,使污染的产生量和排放量最小化。化工企业可以重点从清洁生产过程着手,改革工艺技术,不用或少用有毒有害原料和中间产品,回收处理废弃物及污染物,使生产过程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最少,物料利用率达到最高。例如,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德州实华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变革氯乙烯生产技术,采用二氯乙烷催化重整工艺,避免传统电石法氯乙烯生产中氯化汞的使用,有效解决汞污染问题,目前此技术已到中试阶段。

3充分利用副产物,延长企业生产链条某个化工生产过程的副产物或者废弃物,有可能是另一个生产过程的原料,化工企业可以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伸生产链条,充分利用副产物或废弃物,开辟新的产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的同时,使资源再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聚氯乙烯企业所产生的电石渣,可以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可以配套水泥生产线,使废弃物得到再次利用。

4园区化发展对于单个化工企业,在其内部可以通过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延长生产链条等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使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废弃物最少量的排放。但企业自身能力毕竟有限,有可能无法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与上下游生产企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但考虑到远距离运输不经济,这就需要政府或者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化工园区,形成产业集群,集合多数量、多类型化工企业的优势,以达到更高的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率,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园区内有氯碱、农药、水泥等企业,氯碱生产过程中的富余氯气,可以提供给农药企业作原料,电石渣可以提供给水泥企业作原料。

四、总结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4

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发展经济学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

【内容摘要】发展经济学是诠释发展中国家如何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达的经济学,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题,发展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我国后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一个国家如何由穷变富的问题,实质上已涉及到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亚当斯密关于经济发展的构想是: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国民财富和社会财富的集聚与增长。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劳动力人数的多少决定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这是发展经济学的雏形。但是,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二战后。当时一些国家为摆脱殖民压迫,纷纷独立,迫切需要发展经济。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在实践上,一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二是当时战败国的经济复苏问题;要么对原有理论加以改造,这比较容易,要么建立新的理论,这相对困难。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各发展中国家之后发现,其环境与发达国家最初完全不一样,传统理论无法复制和拷贝到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由于条件不同、问题很多、相去甚远,也无法照搬到发展中国家。所以当时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迫切需要一门新理论,由此发展经济学诞生了。早在1939年,克拉克(Clark,C.G.,1939)就出版了《经济进步的状况》一书,对后来经济发展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东欧与东南欧工业化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在发展经济学的发展中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历史地位,是发展经济学的标志性文献。

二、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经济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其政策演化和发展思路的差异性,发展经济学家将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发展阶段,其结构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后来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二战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经济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诸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滞后、经济变量弹性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明显的刚性结构。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实完全不同,市场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价格刚性,有时还会出现市场机制的失灵,经济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难以达到均衡状态。因此,结构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是静态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而应建立在动态调整可投资资源和保证供给增长的前提下,使社会经济结构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义发展阶段。结构主义发展思路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结构主义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实用上的局限性,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复活而成为发展经济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来,新古典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是社会的发展应是综合的发展,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二是重视人力资本,纠正唯物质资本的缺陷;三是强调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显著拉动作用;四是新古典主义突出了市场机制、资源优化配置、微观经济基础等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阶段。发展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同样,由于新古典主义在实践中和理论上也存在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开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思想表现在如下:一是可持续经济发展观念的产生;二是新增长理论的快速发展;三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

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即都存在着发达地区和和相对落后的后发展地区。发展经济学主要讨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发展中大国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小国的特征。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容量的绝对数相比较发展中小国要大。第二,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幅员辽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和实现产业的集聚、调整、优化,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庞大的国内需求,需要资金数量大,依靠外援或外资几乎不可能解决问题。第三,由于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起步阶段缺乏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动因,实现的是内向型发展的政策,工业化起步阶段建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也就是必然选择。第四,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腴是发展中大国良好的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大,但是,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难题:一是遗产和文明传统的重大影响;二是沉重的人口压力、严峻的就业问题和低下的经济效率;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四是落后农业与工农业协调发展问题;五是内部发展与对外开放的适度选择。发展中大国与发展中小国相比较,其工业化过程亦不同:一是资本积累。发展中小国既可以自身积累,也可以依靠国际资本。而发展中大国则不行,尽管利用外资绝对量不少,但所占比例有限。二是产业结构。发展中大国的产业结构要求门类相对齐全,这是由发展中大国的资源状态和国内需求状况共同决定的。三是国内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中小国幅员小,国内统一市场较易形成;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建立交通和通讯网络需要巨额投资,且耗用时间长。所以,发展中大国不同于发展中小国,发展中大国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更为严重,更为棘手。比如中国,存在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处于末端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大。发展中大国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层级性。

四、发展经济学适用于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其他国家的后发地区相比较,我国西部地区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条件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第一,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区域经济基础薄弱,二元结构典型。第三,教育科技落后,基础设施差,社会发育度低,资本形成能力弱。第四,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内部,亦存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学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问题探索了良好的范例,提供了成功的借鉴,那么用它来解决一国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是可行的。这是因为一国内部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条件和现实情况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类似,所以,发展经济学完全可以用来解决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后发展地区具有普适性。

五、发展经济学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走工业化道路。但是,对工业化的理解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结构主义和激进主义所采取的工业化,既忽视农业的发展,又只采取单向的工业品导向,虽然使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但也导致了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不但农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工业发展亦后劲乏力。张培刚教授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指出,完整的工业化是包括农业发展在内的工业化。后来发展经济学之所以陷入危机,是因为发展经济学没有完成使命,广大农村依然贫困,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与工业的协调。我国后发展的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类似,作为一个整体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而民族地区又更为落后,暂时还不具有全面进行工业化的现实条件,发展中国家在由传统的农业化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化时,应具备较强的物质资源的储备,包括:数量庞大的、可使用的资本储备,劳动技能较高的、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先进的科技发展水平、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等。显然,西部民族地区在整体上还不具备这些条件。从资本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资本形成能力弱,资本使用效率差;从适合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来说,西部民族地区科技教育水平低下,具有一定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稀缺、素质差;就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管理制度的适应性来看,就连东部沿海地区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何况西部民族地区;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势地貌和气候和水资源等特征,其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当困难。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应该是这样的路径选择:一是继续做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工作。因为一个民族、一个区域如果还没解决温饱问题,怎么奢谈现代化。二是在国家扶持下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关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能搞重复建设,要从自身特点和优势出发,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潜力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发展科学技术,注重人才培养。实现西部民族地区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毫无疑问应是后发展的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齐良书.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5]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对发展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7

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

摘要: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研究的愈来愈深。

关键词:新时期;发展经济学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新突破

(一)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从全球来看,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越来越频繁,国家与国家间的各项贸易数量和金额相比之前都有了大幅的增加。因此,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发展经济学理论也开始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各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性组织作用的逐渐凸显,发展中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也日益增强。经济发展的问题成为全球而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斯特里顿((Streeten,P)就曾经说过,我们应该及早地从全球的视角去考虑各国之间政策的相互影响力,从而分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害同盟关系。从他的主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今时代,从全球范围去考虑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所必需的新视角。

(二)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出现新发展

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在借鉴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开始从过去同类型的研究转向不同类型的对比研究。从哲学的角度上来分析,这就意味着发展经济学家放弃了对普遍理论的研究而关注个别理论研究,具体来说,就是开始对不同类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析或个别分析,从而改进了研究的范围和力度,加深了研究的深度。一般来说,对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研究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以地区的差异来分类,主要是依据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第二类是以地区的发展业绩来分类,参考因素主要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经济增长点等;最后一类是以地区的发展条件,这一种分类主要是考虑了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当地外部资源等。根据这种分组研究,不但对研究的范围有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在同一组内,也方便对各个国家进行对比分析,促进了发展经济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

二、结语

新时期发展经济学论文经济发展问题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研究主题。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研究的愈来愈深。因此,通过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危机及新发展趋势的分析,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都有重要的意义。而又是通过这些分析,尤其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能更好地为发展经济理论的丰富发展奠定一定的方向依据。

参考文献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5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经济林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072-01

一.生态经济林业的意义

生态经济林业是以生态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观点为指导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当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到森林的生态系统中后,森林的生态系统即与人类的经济系统紧密联系起来。人类的生产活动对森林生产力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植被被破坏之后,泥石流、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率提高,对人类生产活动造成损失,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模式即人类生产活动效益与森林生态效益并重,在开发利用森林生产力的同时维护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利关系。

二、我国林业与生态经济理论

1.近几年我国开始住意了生态效益,如何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现代化的战略核心问题。生态经济学在我国并非纸上谈兵,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已有所体现。根据我国国情与林情,摸素出,自己的林业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与模式,对发展我国绿化事业,解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生态、经济中的一系列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就目前来说,我国尚无完整、系统的林业生态经济理论。国外流行的几种理论及模式也都是各国国情的产物,各有优劣,我们可以研究、借鉴其中的有价值成份。在我国,一方面在理论界模索研究自己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在现实生产实践和现行政策、规程、规划中,实际上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和检验着现有几种主要生态经济理论。

2.我国林业生产中的“船迹”理论与木材培育理论在我们的林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与各地的林业区划中,生态原则同经济指标往往相脱离。或者主要强调生态原则,或是着重注意经济指标。在这些区划、规划、决策中,提高生态效益只是用一大堆漂亮的语言支撑起来的海市屋楼,最终仍是具体的指出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对于经济方面,有具体措施,反复推敲的目标数据,生态效益只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书面语言。很明显,只要拥有大片的森林,生态效益自然会产生。至于生态学原则,在追求大量木材生产的过程中,肯定是需要的。因此,在运用生态学理论解决林业科研和生产问题方面,我们做得更主动、更实际,而利用这些理论来寻求经济效益实现的途径方面,就要消极得多了。“随着森林产量提高、覆被率的增大,就能更充分地发挥生态效益”,这一大多文章的结论性语言,不是反映出某种“船迹理论”吗?在南方适生区,大力发展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人工速生丰产林,在一些山区大量营造见效快的薪炭林,以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和划分出水源涵养林;在风沙侵蚀严重地区种草种树,建立防护林带。这些实践活动,同木材培育理论的观点是类似的。可以肯定的结论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作用,凡有森林就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在一定社会经济水平下,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由于人类对森林的不同功能的利用程度不同,经济和生态效益体现程度也出现差别。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偏重于生态效益的要求,但它也能提供相当的经济价值,如为提高生态效益、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抚育等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少量间伐材以及林下林副一知一产品,从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样,木材培育部门经营的以生产木材为目的的人工速生丰产林,按木材培育理论,无需考虑其生态效益。实际上,要想使木材产量尽可能高,材质,尽可能好,则必须在集约经营条件下,使林分具有相当高的组成和结构质量。在这种林分生长过程中,将体现出相当可观的生态效益。

三.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原则

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需要遵循如下六点原则:第一,发展经济效益兼顾经济效益,以生态效益为基础,可持续发展林业的经济效益;第二,人类生产发展协调环境保护,尊重自然规律,在林业的发展上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第三,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目标,兼顾人与自然和谐全面的发展。在利用林业资源时,将保护与开发并重;第四,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第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能动作用;第六,在高速度发展林业的前提下,坚持生态建设与林业发展的高效益。

四.对于加快森林生产力发展的意见

4.1 发展山区生态经济林业

中国西南林区占全国林区面积近半,并且林区土壤肥沃,十分适合作为建立林业产业实行点。在山区林业的发展中,应以林业为主,同时发展农牧渔业DD在山区种植经济果林,在林间植草以发展畜牧业或在林间种植人参、天麻等药材;在河谷地带利用其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平原地带则以农业为主,林业为辅,形成生态农业。在发展林业的同时,达到护山、治山和保护水土的目的。

4.2 加强林业产业建设,形成大生态产业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现代新型林业产业,对全国林业发展科学布局。树立建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建设向产业化发展,林业的产业建设生态化,注重效益更注重质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在引进投资时,应该同时引进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形成完整的加工产业链,丰富林产品种类,以此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繁荣的林业产品市场,提高资源整合率和资源再利用率,带动林农生产积极性。

4.3 调整林业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保护好现有自然林地,禁止采伐原始林地;其次要推行封山育林政策;再次要提升林业产品附加值,建立相关深加工生态工业,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建设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得以保护的新型生态经济林业。

结语

随着对林业本质认识的深入,林业生态文化就必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因而,实现对林业本质认识上的升华是林业发展的必然, 这种升华又是一种生态文化向传统文化的发展性回归。以森林文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现了鲜明的符合国情和林情的文化特性。而传统林业的缺陷恰恰是生态文化理念的缺欠。弥补这一缺欠的是林业生态文化。国家林业局提出的三大体系, 即产业体系、生态体系与文化体系协调发展完全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也自然地成为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历史必然。

参考文献

[1] 董智勇.关于林业发展战略研究问题[J].世界林业研究,2009(3).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起源,演进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Economics),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数年,兴起于大战结束之后,特别是20世纪50到60年代。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赶上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标志是高度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发展经济学就是研究在已经存在一批发达国家的前提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如何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本文欲就发展经济学的起源、演进和新发展,以及未来发展问题的研究趋势,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发展经济学的起源及其在西方的兴起

(一)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起源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发展经济学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和60年代;但它创立的渊源,或者说思想观点的酝酿,则可以追溯到大战结束以前的30年代末、4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时期。从历史上看,中国经济学家对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研究,要早于西方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前后,中国经济学家就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统计分析,对中国乡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其中有不少学术见解都远比后来西方发展经济学要早得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有方显廷、刘大钧、张培刚等,此外,何启良、胡礼桓的大推进战略,陈炽的劳动力转移理论,王学文的二元经济结构思想,吴景超的人口控制理论与工业化理论,谷春帆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伍启元的类“两缺口模式”,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思想,等等。总之,到20世纪40年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说已基本成熟,并初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体系。只是中国大多数发展经济学理论成果未能及时地在海外传播,因而外国学者知之甚少。西方学者的同类研究直至第二次大战期间才有所表现。较早关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论著与东欧和东南欧地区有关。1938年威廉·吕彼克(WilhelmRopke)发表法文论文“农业国家的工业化:一个科学的问题”(《国际经济评论》7月号);1943年保罗·罗森斯坦—罗丹(tein-Rodan)在英国的《经济学杂志》(6-9月合刊)上发表“东欧和东南欧工业化问题”;1944年斯塔利(EugeneStaley)出版《世界经济发展》,探讨了工业化问题,并认为“工业化”所着重的不是农业及其它“初级”生产的增加,而是制造业及“次级”生产的增加;1945年曼德尔鲍姆(baum)出版《落后地区的工业化》,提出了人口过多而又落后的东欧和东南欧地区工业化的数量模式。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拉美学者,针对落后经济摆脱殖民统治后如何迅速发展,也提出了相当有见地的理论观点,这些都为发展经济学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经济学在西方的兴起二战结束以后,民族独立运动席卷全球,一大批亚非拉国家先后摆脱殖民主义的统治,赢得了政治独立。然而,这些国家也意识到它们在世界上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比较低下,因而只有尽快地发展经济,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进而才能巩固政治上的独立。但是对于这些国家来说,适宜的经济发展理论仍是相当缺乏的,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也难以在这些国家形成和兴起;而在世界的另一端,发达国家迫于经济上和政治上的需要,开始重新考虑它们与世界上较为贫穷国家之间的关系。因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发达国家的经济与贸易。在政治上,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对立,迫使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和东方共产主义国家,为争取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而进行经济上的竞争。总之,由于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增强以及出于本国自身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感到有必要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因为:第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产生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其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完全不同于战后刚刚独立的、尚处于贫困和落后状态的新兴民族国家。用传统的经济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济条件难以直接应用,即使部分能够运用也需要修改原有的理论前提或假设条件,因此,必须建立适应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征的发展经济学;第二,随着旧的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崛起,西方发达国家按照旧的模式控制新兴国家的经济已经难以达到目的,它们必须寻找将发展中国家纳入它们的发展逻辑体系的新途径。正是在以上历史背景下,一个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为研究主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呼之欲出。就是在这段时期,刚刚成立不久的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组织,也表现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极大兴趣,出版了大量的世界经济统计资料;组织了包括不同应用经济学分支领域的专家,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并担任政府顾问和咨询工作;同时它们就发展问题也举办了一些专题讨论,定期和不定期地出版统计公报和各种发展文献。同样也是在这段时期,许多欧美国家的国内问题专家改弦更张,以发展经济学家的名义出现,发展经济学开始成为热点学科并进入了大学经济系的课程表。从此,各种各样的发展模式和理论观点相继被提出,发展经济学也就作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在西方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二、发展经济学在西方的演进20世纪的50年代和60年代是发展经济学的繁荣与大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许多国家的专家学者,根据现代经济学的体系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历,构造了各种理论模式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落后的原因,并筹划经济发展的战略。在这段时期影响较大的发展经济学家及理论主要有:W.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保尔·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增长理论、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W.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以及以劳尔·普雷维什(ch)为代表的拉美结构主义发展理论。在这一时期,发展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以市场价格机制运作为理论核心的西方正统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并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体系尚不完善,价格运作机制严重扭曲,社会经济结构缺乏弹性,人们作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经济行为均不符合“经济人”逻辑。因此,价格的变化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很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指望市场价格机制对之进行自动调节,而需要借助于国家干预或计划,来进行经济结构的重大改进和经济关系的重大调整。这一调整的实质就是实现工业化,即从一个以农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转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本稀缺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资本积累是加速发展的关键。总之,此时期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观点比较明确:(1)反对单一的新古典主义传统,倡导双元经济学并存,即经济学至少可以划分为发达国家经济学(以新古典主义或新古典综合理论为基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学。(2)注重结构主义分析,主张工业化、计划化和(物质)资本积累。(3)强调内向发展战略,主张采取进口替代工业化、实行贸易保护政策。(4)试图建立对所有发展中国家都适用的宏大发展理论体系。在早期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影响下,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行依靠计划化、国有化和奉行进口替代战略等,来加速资本积累和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其实践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却在经济运行中遭遇着种种困难。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对外经济比较开放、注意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出口导向政策的发展中国家(例如东南亚地区),却在经济上取得了较快的进步。面对这种情况,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尤其是70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家大都不再像前一段时期意气风发,而是以一种平静的态度反思早期发展理论,并在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修正和转变。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包括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ze)、哈伯勒(er)、哈伯格(ger)、迈耶()、缅甸的明特(HlaMyint)、巴西的富尔塔多(o)以及其他一些依附论学者。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发展经济学的主要成就和特点可以归纳如下:(1)关于经济发展目标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许多学者强调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是多维的,除了收入水平增长以外,还应增加消灭贫困、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和减少失业等内容。世界银行还提出了伴随增长的再分配(redistributionwithgrowth)计划,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满足基本人类需要(tomeetbasichumanneeds)战略,还有不少文献强调乡村发展。(2)对农业的偏见得到纠正,开始重视农村发展。在这一时期,许多学者强调发展目标的多元化,把消除贫困作为发展目标之一,而农村则是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消除贫困的重要途径,因此,农业与农村发展不仅能为加速工业化提供劳动和资本而具有工具价值,而且本身也是发展目标。(3)对经济计划化得失进行评估,重新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与经济计划化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指责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和无所不包的计划,认为计划失败和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是导致资源配置无效率和经济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他们相信市场机制不仅在发达国家是有效率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也是同样有效率的。如果不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而夸大价格扭曲和市场失效,则必将出现“政策引致的扭曲”和“非市场失效”。总之,这一时期开始十分重视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出现了新古典主义复兴(Neo-classicalResurgence)。(4)重新强调外贸、外资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提倡外向型发展战略。

60年代后期,以哈伯勒、钱纳里(y)和斯特劳特()等为代表的的学者,开始重视论证自由贸易和利用外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张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5)社会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兴起。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的发展经济学家主要是哈伯格。他根据现代福利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设,建立了经济发展中社会项目评估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如何解决度量外汇、资本和劳动的机会成本以及如何计算社会贴现率的方法等。(6)激进主义的出现和依附理论家的革命。当诸多发展经济学家将经济发展看成是“原始落后”状况的内部问题时,以巴兰()、弗兰克()、阿明()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主义者,则强调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来自外部因素。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以及发达国家制订的各种经济政策的制约。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一种依附和被依附的关系,既定的国际贸易格局由发达国家控制形成。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由处于中心地位的发达国家和依附于这些中心的国家构成,中心的发展造成了的不发展,并使国依附于中心。总之,由于激进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兴起,人们对发展中国家的处境以及经济发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后,“新古典主义复兴”在发展经济学中逐渐形成主流,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几乎渗透到了所有的发展研究领域,新古典主义思想已经完全贯彻到了“正统”发展经济学之中,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特征。面对这一局面,发展经济学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许多人对发展经济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了怀疑,并作出了发展经济学已经“衰落”、“走下坡路”、“进入收益递减阶段”,甚至即将“死亡”的悲观诊断。自80年代中期以后,尽管新古典主义思想在发展经济学领域继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的加入,发展经济理论的研究一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不同发展学说又趋于融合。现在,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学科,不仅存在,而且还相当活跃。在西方,发展研究出现了若干明显的新趋向,大致可以归纳如下:第一,在理论研究上,以结构研究为主转向以组织和政策研究为主;从一般研究转向不同类型研究。第二,重新强调非经济因素的分析,特别是关于制度因素的分析成为发展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崛起,并开始广泛引入发展领域,这就为发展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新制度经济学家把制度作为经济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内生变量,并运用新古典主义供求分析法,探讨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制度障碍,以及克服制度障碍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和思路,从而逐渐形成了发展经济学的新制度主义理论。第三,从全球角度考虑发展问题。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等国际性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日益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互依存关系的日益增强,发展问题实际上已超出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范围。例如,以英特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扩张、金融风暴在地区间的扩散,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求发展经济学应成为一门研究全球性共同问题的经济学。第四,不同学派之间出现了交融发展的趋势。例如,在各种学派交融的综合发展之中,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开始显示出强劲的解释力,于是制度分析、交易成本分析、公共选择分析、寻租分析和新古典分析相结合,从而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不发达社会经济结构呈僵化和刚性的实质和原因。再如,新增长理论骤然兴起,并表现出与发展研究相溶合的趋势。第六,对发展含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迪亚·森()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一种评价发展的新方法,根据他的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了人类发展(HumanDevelopment)概念,认为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人的发展,发展的进程应该为人们创造一种有益的环境,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和集体地去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不断扩大他们的选择范围。从1990年起,世界人类发展报告每年发行一期。由于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开始直接影响和制约发展中国家的长期的经济增长,故从90年代开始,西方出版的发展经济学教科书无一例外地增加了新的一章,专门论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7

【编者按】: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开题报告范文参考,以及开题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开题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xx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

(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

(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

(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

(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xx年09月20日—xx年1月1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xx年3月1日—3月30日毕业实习调研。xx年4月1日—4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xx年5月7日—5月2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xx年5月21日—6月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xx年6月8日—6月18日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格式以及答辩前准备。xx年6月19日—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8

这篇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设计,本科,报告,

选题依据:党的xx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201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2019年09月20日—2019年1月1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2019年3月1日—3月30日毕业实习调研。2019年4月1日—4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2019年5月7日—5月2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19年5月21日—6月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19年6月8日—6月18日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格式以及答辩前准备。2019年6月19日—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9

【关键词】河南地域文化 工业设计 创新理论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工业企业必须具备足够的竞争实力才能满足广大客户的需求,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工业产品才可全面推向市场。河南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且是国家重点投资的经济区,工业设计中融合河南地域文化是一种创新策略,其创造的经济价值是普通设计难以实现的。

一、河南地域文化的价值

历史文化与一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我国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由此产生的文化元素往往成为区域发展的推动力。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由于河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状态,造就了其独特的工业发展环境。近年来,河南省内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姿态,政府宏观指导下产品质量不断升级,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投资活动。

河南地域文化的价值如下:

1.发展价值。中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缩影,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的轨迹,折射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发展成果。专家指出,通过深入研究中原文化,能够全面认识到我国早期社会发展变革的过程,尤其是中原地区的民族文化历程。社会发展至今,许多悠久的历史文化依旧指导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及文化事业的快速进步。

2.指导价值。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中原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受到了国内外历史研究学家的高度赞扬。中原文化在精神层面建构的文化理想,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如天下大同的文化气度、天人合一的理念境界、尊道贵德的理性气质、仁爱的处世理念。

3.递进价值。中原文化产生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中华文明的前进。从周朝的“封邦建国”到北宋文官制度的全面繁荣,从北魏孝文帝改革到王安石庆历新政,中原大地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推动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进步。

4.人文价值。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人文和谐是当代社会改革的先进思想。河南地域文化显现出了深厚的人文价值,尤其是中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人文理念、历史教训等,均是构建当代人文环境的基本要素。

二、工业设计创新的指导理论

作为工业经济大区,河南不仅是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工业是我国三大产业的重点,全面推动工业经济的改革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提高。设计环节是产品研发生产的第一步,只有在设计时控制工业产品的质量,才能带动河南工业品销售额的增长,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基于河南地域文化的工业创新设计需考虑以下理论:

1.文化理论。河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省区,其蕴含的理论知识及文化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工业产品设计必须要引入文化因素,这是彰显河南文化特色的有效途径,也是结合河南地域文化特征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企业在实施新款产品设计时把汉字文化、诗词文化等要素添加到产品中,可大大提升工业产品的美学价值,使其在市场上的经济价值有所提高,获得广大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一致认可。

2.改革理论。经济全球化及区域经济化的发展对河南工业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工业化设计必须坚持创新改革的道路才能实现产品价值。创新理论指导产品设计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外形包装、推广宣传、品质改良及技术更新等,这些都是工业设计需要思考创新的。

3.环保理论。近年来工业化生产引起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环境保护已经不只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在有些国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早期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与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思想相违背。环保理论是工业设计创新的重要思想,倡导国内工业企业朝着“节能减排、生态绿化”的方向改进。环保理论要求企业设计时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运输包装等方面加以更新调整,实现产品生产的“零污染”。

4.价值理论。经济学理论要求市场上的产品必须具有现实的价值意义,失去价值的商品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价值理论是工业设计的最基本要求,设计人员在规划新产品时需遵循客观的价值规律,结合市场行情及河南文化特色完成设计工作。当然,价值理论指导设计并非盲目地追求价值,也要考虑实际生产成本及市场需求等问题。

三、基于河南地域文化设计的科学方法

工业设计属于系统性的研究规划活动,其多数运用于企业对某个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工作。河南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命脉,也是未来中国经济产业的主要发展区域。设计是任何一个产品项目研发的初始阶段,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对其后续生产加工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鉴于河南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设计人员应编制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以保证所设计产品的经济价值。

1.前期分析。企业推广产品研发方案之前,应收集与产品相关的各项信息,尤其是市场营销过程需要面对的质量问题。前期分析的作用在于找出同类产品或相似产品的销售状况,通过其他工业产品特点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工作。如基于河南地域文化的工业产品设计,应主动联系本区域历史文化的内涵,把区域文化特色元素融入产品中,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情况展开设计工作。工业设计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电路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建筑设计等,企业应从河南省的市场行业出发安排设计规划。

2.选定文化。丰厚的文化蕴涵造就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也符合现代化工业产品特色元素的融合需求。坚持工业设计的改革创新需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尤其是文化元素的合理选择及巧妙运用。如工业设计运用了工学、美学、经济学等不同的学术理论,设计人员要考虑理论学术的运用需求,筛选象征河南的特殊文化要素,同时在筹划工业设计时,要考虑到本地区消费者的文化特征与文化爱好,以“投其所好”。只有充分利用河南区域文化的价值,才能带动生产销售金额的持续增长。

3.引入技术。不同于其他常规产品的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流程十分复杂,且各个消费群体所使用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考虑到河南地域文化潜在的商业价值,其运用于工业产品设计还需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促使设计人员不断提高项目研发的质量水平,带动产品在市场销售过程中的收益增长。如:利用计算机自动设计软件,把新产品几个重要的参数录入其中,便可通过软件自行完成设计工作,降低了人工操作面临的各种难度。

4.质量调整。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趋势判断,未来工业产品销售市场十分广阔,各类新旧产品具备了优良的营销平台,对生产型及销售型企业收益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贯彻产品优化升级思想,定期优化调整产品质量,这是保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基本要求。换言之,企业要制定合理、科学的产品周期规划,不断推出新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河南已成为中国的第四大经济区,其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前列,未来的市场消费前景十分广阔。如何立足省内,放眼全国,乃至全球,这些都是河南地域文化元素指导下工业设计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此外,对于产品的外在形式也要注重调整,引入更多河南地域的特色文化充实产品,从而让产品乘河南地域文化符号之风,取得更大的销售业绩。

结语

总之,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部分,根据地域特有的文化元素带动工业设计创新,全面实现产品的优化升级,有助于市场经济收益的提高。各种历史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迎合民众心理特征、符合地域和民众心理需求的积淀。基于河南地域文化的工业设计应积极引入现有的文化资源,对产品坚持创新设计的原则,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带动工业生产模式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磊,檀润华. TRIZ理论对工业设计的影响[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

[2]李平. 工业设计:一种交往文化[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创意产业;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便开始注重“知识价值革命”这一变化趋势,在这一趋势下未来人们将不再追求对资源、能源和农产品的更大消费,而是追求时间与智慧的价值,即“知识价值”的大量消费。而据联合国统计,创意产业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大大高于全球GDP7%的增长速度;同时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少国家和地区开始把创意产业作为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积极推动和扶持其发展。无论是数据还是实践,创意产业在“知识价值革命”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然而,与之相对的是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个新兴产业若想真正发展起来,就需要理论、实践和数据信息形成有力的三角关系来支撑其发展。在理论上寻求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原因和意义,能够为各国或地区发展创意产业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一、创意产业及其发展概述

(一)创意产业简介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作为一个专有名词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英国伦敦。1997年英国工党赢得政权,新政府为了振兴英国经济、提高GDP,于同年7月成立了文化媒体体育部。1998年文化媒体体育部成立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并首次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正式提出创意产业的定义:“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从此,创意产业便进入了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中。

虽然英国提出了创意产业并致力于将其推广到全世界,但是创意产业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却有不同的名称,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使用版权产业,韩国使用内容产业,芬兰使用文化产业,我国台湾地区则使用文化创意产业。除此之外,不同国家、组织或学者对创意产业所涵范围也有不同的见解。如英国的创意产业包括艺术及古董市场、表演艺术、工艺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及计算机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把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印刷出版、电影、广告、文化观光等列入创意产业范畴;而素有“创意产业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一书中,将创意产业限定为其产品在知识产权法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他认为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四个部门共同构成了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

尽管创意产业的称呼、范畴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是创意产业是与个人创造力、知识产权等相关的产业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得到一致认可的。通过对创意产业范畴的总结,不难发现创意产业的根本是跨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在产业价值链体系中,创意产业可以通过“创意”这一特殊的媒介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产业相互融合,并最终成为价值链上游的高端产业;从需求层次上,创意产业往往能够在满足人们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带来更多的与精神文化、娱乐享受有关的高消费需求(见图1)。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概述

创意产业是由英国工党提出的,然而在这之前类似于创意产业定义的产业活动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究其本质,创意产业的诞生仍是由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分为制度、政府、资本、人才、文化和技术六方面(具体如图2所示):

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在以上六个方面已有一定的积累经验,故创意产业的发展也相对顺利一些。创意产业如今在全世界如火如荼的发展,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有关理论的研究还明显滞后于其发展。这其中有两个主要的背景因素:其一是创意产业带有政治背景而非学术性的出身,使它在被引入其他国家时,大多根据本国的情况对创意产业重新做了定义,并有了不同的称法和产业范围;其二,由于各国对创意产业范围的划分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地区仍有对其所含产业范围的争论,这给创意产业的相关数据统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西方理论界大多从研究“创意”本身出发,通过研究创意阶层与创意产业的特征,进而推进到有关创意经济理论的研究。而我国对创意产业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层面阐述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意义及方式、方法或是从国家和产业层面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建议,尚未关于发展创意产业有关的理论研究。本文试图在已有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寻发展创意产业的理论基础。

二、创意产业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优化是一

个动态的过程,尽管在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优化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一般而言,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要求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在经济社会己进入到知识经济发展阶段的今天,知识产业已成为当今主产业,知识创新力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意(创新)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两大引擎。

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创意产业区对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首先,创意产业的出现促使新三大产业的划分:传统产业(传统业态的第一、二、三产业部分)、信息产业和创意产业。新三大产业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创意产业决定信息产业的内容空间,而信息产业一方面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同时又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且创意产业往往以信息产业的面貌出现,并常常借助传统产业的形式。由此可见,创意产业出现的本身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表现,是社会分工和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阶段的产物。

其次,创意产业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形成多样化产业结构。创意产业的生产依赖于生产者服务业,同时创意产业的发展又促使城市房地产投资、广告商、法律和咨询服务业等生产者服务业的繁荣,从而形成产业多样化发展的同时又促使集群和集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了大都市多样化产业结构;第二,区域主导产业优势突出。创意产业区在中心内城区形成以“头脑经济”为主的创意产业发展群体和社区,再次使这些具有重要区位价值的中心区域获得主导产业优势。原因在于创意群体是高素质和高收入人群,代表城市现代和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他们在城市的中心区域生活和工作,正是反映了城市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突出了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第三,对大都市核心经济结构调整。研究表明,四组有相互关联的经济部门主导着世界城市的中央商务区等核心空间,即金融商务服务(银行、基金、债券、保险等)、权力部门(政府总部、贸易协会、国际组织等)、旅游行业(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文化与创造性产业(时尚设计、出版发行、影视、音乐、艺术等)。因此,创意产业代表了大都市核心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城市的新产业空间。这些新产业空间和其支持性生产网络以及劳动力的新空间分割,对大都市核心经济空间调整意义重大。

三、创意产业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早在1986年曾撰文指出,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而创意产业正是一个以脑力为主要的生产要素的产业,同时其产出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与认同感。显然,创意作为一种思想的创新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非常重要的。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理论,其中以罗默和卢卡斯为首的“人力资本论”代表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特征。它强调知识积累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人力资本能够产生递增效益,这不但可以抵补一般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甚至还可以扭转资本和劳动力要素边际收益递减的趋向,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因素,只是内部因素作用的结果。

创意产业往往是以集聚区的形式存在,这样的存在形式自有它的客观道理。因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内生增长特征,知识、人力资本和技术外溢等增长因素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才能的创造力,也就是创意阶层的贡献。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经济空间生态功能表现为创意产业区能吸引和促使更多创意资产流动。原因在于,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新人群和新思想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容忍性。Florida在2005年进一部指出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宽容性和创造性所吸引而来的创意阶层。一个具有开放的和低门槛的城市在吸引创意人才和人力资本中具有截然不同的优势,从而可以产生和吸引高科技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繁荣。一个地方越是多样性和多文化,对他们越具有吸引力。能吸引这些具有创意人的地方可以吸引公司和产生更多的创新,从而实现当地的经济良性循环。创意资本之前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吸引人力资本”,而创意资本理论则认为是“创意阶层吸引企业”,“人力资本”在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生理论中由被动变为主动。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虽然强调了技术、知识、人力资本等的经济内生作用,但与传统增长理论相比,忽视了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般而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外部空间环境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这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之一。事实上,空间作为资本可分为虚拟空间和物质空间。其中,虚拟空间可视为经济发展的内生条件,网络科技成为其发展的主要动力;物质空间可视为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经济空间成为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载体和网络形成的物理条件。比较而言,传统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更强调虚拟空间等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物质空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是充分条件。但是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区位选择颠覆和补充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原有区位理论,使空间再次成为生产资本,充当这一新经济空间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因为创意产业集聚区往往选在一些“另类空间”,包括内城、旧城区和老工业建筑等城市破败地区,按照传统增长理论和一般内生增长理论,这些空间都不是适合生产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一新经济生产方式的出现,才赋予了这些空间独特的生产功能,并成为新经济空间――创意产业集聚区。因此,可以说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赋予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新的理论内涵。

参考文献:

1、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学林出版社,2006.

2、Hutton.T. The new economy of the inner city[J].Cities,2004(2).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11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工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12

梯度是自然界和经济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区域经济学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1]。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理论经常用来研究区域经济[2],而且梯度推进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应用,改革开放后集中力量促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引导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中西部转移,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发展。本文采用梯度转移理论来分析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格局、并对其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进行合理的梯度划分,研究不同梯度的经济特征。然后依据梯度转移理论,结合皖江城市带作为“部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分别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县域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文献回顾和指标的选择

梯度理论一经提出便成为研究热点,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最初的梯度理论已扩展为多种区域开发理论,如狭义梯度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扩散理论等,然而这些区域开发理论都可在广义梯度理论的框架内找到相应的位置。广义梯度理论的主旨,就是在对经济、社会、自然等广泛意义上的各种各样梯度现象分别把握的基础上,研究对它们如何利用、培植和配置,形成科学、有序、和谐的分布态势和开发战略,以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1]。近年来,梯度经济理论被广泛地用来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和经济发展中。如赵全超[2]等研究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曾国平等[3]以重庆市为例对产业梯度转移做了实证研究,郭将[4]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格局及其演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正确。贾利军[5]对梯度推移模式对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发展的适用性作了分析。但是这些研究都以我国发达的经济圈中的城市经济为背景,而很少有研究县域经济的梯度结构。事实上县域之间地域上紧紧相连,更易于实现梯度的转移,而且在我国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文将应用梯度经济理论研究皖江城市带的县域经济。在县域经济文献中,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邹家明、刘彦[7]从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与协调能力出发,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26个指标。黄源湘,魏峰[8]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出发,给出评价县域经济的27个指标。傅德印[6]给出了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7个指标。中国县域经济网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从经济实力、富裕程度和发展速度3个方面给出了8个指导性的指标。虽然不同的学者所采用的指标略有不同,但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列指标更具指导性,且一般的研究都包含它的指标。因此,本文以县域经济研究所给出的指标为指导,综合分析文献中的所有指标,从经济、资源和民生三方面,选择了18个有代表性的衡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X1:GDP(亿元),X2: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4:工业总产值(亿元),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6:人口数(人),X7:财政收入(万元),X8: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9:人均GDP(元),X10:人均财政收入(元)X11:职工平均工资(元),X12: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13: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元),X14: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X15: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元),X16:文化体育支出(万元),X17:外贸进口额(万元),X18:外贸出口额(万元)。运用梯度系数划分梯度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如贾利军[5]依据梯度系数对长三角城市群进行梯度划分,另外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也常常用在梯度分析中,但只采用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如用得较多是主成分分析法[7,8])的多指标合成法常常具有一定的缺陷,其经济含义的清晰度较差,且不能克服相关性,这不利于经济影响因素的解释性。为此,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处理法。本文各项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库,采用SPSS分析处理。先通过带旋转的因子分析对县域经济的测量指标进行降维,然后基于主因子得分再进行聚类分析,划分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县域经济的梯度分布。

2分析与讨论

2.1主因子分析为了确定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本文首先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s球型检验,其结果显示KMO值为0.74,巴特利球形检验统计量为958.443(p=0.000),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根据Kaiser给出的KMO度量标准,因子分析可以用于本文的数据分析。为了使提取的因子具有较明显的经济含义,我们在因子分析中采用主成分法,并对数据进行了斜交旋转。我们以特征值大于1为标准提取因子,共提取了4个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8.158%,说明这4个因子已能充分的反应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的状况。这4个因子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将上述4个因子顺次分别记为F1、F2、F3和F4,从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因子F1包括人口数、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共8个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对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的测量,因而是该因子称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因子F2包括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和万人拥有工业企业数量,这些指标表达了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因而是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因子F3包括指标X10———外贸进口额和X11———外贸出口额,这显然可归结为外贸能力因子。因子F4包括指标X17———文化体育支出和X18———人均科教文卫事业费,这两个指标影响居民的素质,因而称为居民的素质因子。为了更直观清晰了解不同县的经济状况,计算出每个因子得分,并以每个因子旋转后贡献率的100倍作为权值,求得综合得分T,即T=47.251*F1+27.907*F2+7.412*F3+5.589*F4。其结果如表3所示。经济整体实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肥西、肥东和无为县,这三个县域地处省会周边,受省会经济的影响,因而经济整体实力较强。经济发展质量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繁昌、芜湖县和宁国市,这三个县域毗邻长三角,某些方面已与长三角对接,近年来工业发展较快,因而经济发展的质量较高。外贸能力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宁国市、和县和天长市,这三个县域均处安徽东部,长江流经这些县域,境内的高速公路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陆交通均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有利于进出口的发展。居民素质因子处于前三位的是桐城市、怀宁县和繁昌县,这与历史传统分不开,这三个县域具有久远的文化底蕴,因而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强于其他县域。

2.2基于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为了更好的进行梯度划分,我们运用4个主因子得分对35个县域进行聚类分析,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法中的离差平方和法(Ward'smethod)进行聚类,因为学者已经发现它优于聚类分析中其它的启发程序[10]。它的优点是同类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小,而类间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大,这就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同一类别内部的同质性和不同类别之间的异质性,分类结果能客观地揭示样本之间的本质差别与联系,尤其是内在结构关系[9]。区间标度变量采用自定义距离法(取p=2,r=3)进行度量,得到聚类谱系图。从图1可见,皖江城市带的县域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宁国市、当涂县、繁昌县、芜湖县、广德县、肥东县、肥西县、天长市、无为县、和县、桐城市。第二类:长丰县、南陵县、怀宁县、铜陵县、绩溪县、全椒县、含山县、郎溪县、泾县。第三类:庐江县、枞阳县、太湖县、凤阳县、明光市、来安县、望江县、宿松县、定远县、东至县、青阳县、潜山县、岳西县、旌德县、石台县。

2.3梯度分析表4给出了三个县域经济梯度在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的平均值,同时为了确定任意两类间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采用了U检验法进行验证,表4每栏中括号中的数字表示在显著水平为5%下,该类与所在行的类别存在显著差异。表4揭示了第一类县域的经济发展明显优于第二、三类县域,第二类县域的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显著优于第三类县域。采用Kruskal-Wallis对三类县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p值均小于0.05,这表明三类县域的四个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检验结果揭示了皖江城市带的三类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呈现出梯度性,依照以上类别可相应的将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划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强隶属第一类的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因子、经济发展质量等因子得分显著地高于第二梯度,可见第一梯度的经济总体实力强,经济运行质量较好,经济运行的效率较高。农民的人均收入为5676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4843元,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在皖江城市带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发达,经济发展的动力强劲,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第一梯度。第二梯度: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较大隶属第二类的县域,从主因子上看,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高于第三梯度的县域,其他三个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也高于第三类县域,可见这些县域的经济发展效率较高,具有一定发展潜力。从经济指标上看,农民的人均收入为4998元,人均生产总值为12062元,低于第一梯度的县域平均水平,高于第三梯度县域的平均水平。同时人均消费额、科教文卫的投入也明显高于第三梯度,因而这些县域属于较发达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经济不发达地区,经济总体实力较弱隶属第三类的县域,四个主因子得分全部低于前两个梯度,农民的人均收入为3853元,人均生产总值为7962元,其人均消费、出口和投资额远远低于前两个梯度,可以看到这些县域大多处于山区,交通不便阻碍了投资、出口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有些县域是传统的贫困县,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效率本身就差,这对其经济的发展必然构成不利影响。可见,这些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有待进一步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三梯度。

3结论与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由实证结果知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县域经济梯度差异明显,按梯度推进依次发展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第一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位于第一梯度的县域,经济实力较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安徽处于领先地位,区位优势明显,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交流历来多于安徽其他县域。而长三角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和外面资源支持的迫切需要,这为皖江示范区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这一梯度的县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结构调整,三大产业的比重较另两个梯度的县域合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17.8%、53.4%和28.7%,且大多拥有自身的优势产业,但第二产业的发展仍比长三角地区落后较多,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尽快实现同长三角地区无缝对接,进而产生溢出效应,带动梯度阶层靠后的县域共同发展。

(二)第二梯度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第二梯度县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平均比重分别为:23.2%、48.0%和28.8%,工业化程度低于第一梯度,历史已经证明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工业实力决定了经济实力,应加快工业化步伐,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由第一梯度县域的发展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4个县级市中有3个县级市处于第一梯度而且这三个市在所属的行政区域内综合得分均处第一位,可见推动城市化进程有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处于此梯度的县域已经具有一定的工业化基础,因此推进城镇化进程不会导致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上一篇:后疫情时代PPI持续上涨对我国工业经济的影响

下一篇:工业经济毕业论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