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和行业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1概念及其指标意义
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这两个指标对比上,工业增加值肯定是小于工业总产值的,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越大,说明投入产出效率越高,发展质量越好。因此在地区比较上,由于各地区的经济规模总量差异,仅凭比较地区之间的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不能够反映投入产出的效率,因此引入了工业增加值率的指标。工业增加值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同期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工业增加值率是引导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标[3]。从企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是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值越高,说明企业附加值越高,盈利能力越强,投入产出效果越好;从行业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的提高体现了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等成效;从地区层面看,工业增加值率体现了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反映了其在产业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行业看,工业增加值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工业增加值率较高的行业主要有采矿业、烟草业、食品加工、医药等。对于一个行业来说,越靠近生产的初级阶段,越是处在生产链靠前的环节,越是政府管制相对较强的垄断性行业,就具有越高的增加值。比如,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的采掘业均属于资源型行业,烟草业是管制相对较严的特殊行业,这些行业往往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同时中间投入比重较低,工业增加值率也较高。工业增加值率低的行业主要是出于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或加工流程短,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工业增加值率一般也相对较低[4]。对于专业化分工程度接近的同一地区或行业而言,工业增加值率的提高反映了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内部管理的优化等成效,是引导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导向。首先,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往往具有较高的增加值率。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往往意味着企业拥有大量的优秀技术和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增值能力,更容易获得超额利润,增加值率也更高。其次,中间投入和消耗少的行业具有较高的增加值率。第三,产品附加值高的行业,工业增加值也较高。在价值链构成中,研发设计、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都是产品增值或附加值最多的环节,以这些环节为主导其增加值也自然较高。
2影响工业增加值率的因素
2.1产业结构对工业增加值率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影响工业增加值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以美国和德国为例,两国工业品竞争力同属世界先进水平,但2007年美国平均工业增加值率为44.85%,德国为28.51%,其中造成工业增加值率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别。以汽车产业和医药产业为例,汽车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较低,美国和德国的汽车产业增加值率分别为31.78%和23.69%,都远低于两国的平均工业增加值率水平,而医药产业分别为65.05%和44.04%,均高于平均水平。但美国医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4%,德国只有2.86%;汽车产业恰好相反,德国占比为18.19%,而同为汽车大国的美国仅为8.67%。其结果比较说明:如果一个国家高增加值率的产业比重大,就会提高这个国家工业增加值率的整体水平,反之亦然[5]。
2.2行业差异导致工业增加值的高低
不同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有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源于不同行业资本构成不同,也可能源于行业竞争程度不同造成行业利润不同。根据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单位产业原材料成本所占比重。单位产值中原材料成本所占比重越大,该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越低。反之,则工业增加值越高。二是单位产值中折旧所占比重。折旧是计入增加值的,大量使用固定资产的产业工业增加值较高。三是单位产值中人力资源成本所占比重,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计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高的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较高。四是竞争格局。如果在某些产业或生产环节,企业供应低技术含量、同质化的产品,且进入门槛低,企业毛利率低,工业增加值也相对较低。反之,如果某些企业或生产环节,由于技术壁垒等原因存在垄断,企业掌握定价权,获取较高的毛利率,相应的工业增加值率也会提升。
2.3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工业增加值率不同
从产业链看,研发、设计和关键零部件制造、一般零部件制造和原材料生产、组装与总成等环节的工业增加值分布不是均匀的,在研发设计和关键零部件制造环节,劳动者主要是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科研人员和设计人员,人力资源投入占总投入比重大,物质投入主要体现为设备的折旧(计入增加值),并且其成果往往兼具不可替代性与垄断性(如专利权)。而后两个环节,参与者以产业工人为主,人力成本较低,可变物料投入占总投入比重很大,生产过程技术含量低、同质性强、竞争激烈,相比之下,研发、设计和关键零部件制造环节的工业增加值率要高于后两个环节[6]。
3以陕西省为例
2010-2013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陕西省工业增加值率在2001-2013年期间,始终在36%~38%之间波动,整体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从工业结构上来看,能源工业占陕西工业总量的半壁江山。以2013年上半年陕西省的工业总产值结构分布(见表5)为例,能源工业比例为40%,非能源工业占比60%。其中对工业增加值率贡献较高的就是能化工业。这主要是因为资源型行业,靠近生产的初始阶段,处在生产链靠前的环节,具有越高的增加值率。这些行业往往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同时中间投入比重较低,工业增加值率也较高。从表5可以反映出陕西工业增加值率的贡献主要来自于能源工业,非能源工业对工业增加值率的贡献较少,从总量构成上,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所占比例不均衡;非能源工业的效益和效率较低,获利能力和竞争力不高;从技术和产品层次角度,技术创新和升级有待进一步加强,产品体系总体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高附加值产品少。
4结论
由此可见,工业增加值率能够很好的反映区域工业发展和运行的质量效益,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目标,有利于引导企业、行业和地区向高端、高效和高附加值方式转变。它可以反映以下几个问题:1)地区工业增加值率可以反映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通过分析工业增加值率可以较为明显的看出各行业在地区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如对产能过剩行业工业增加值率的监测可以看出该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方面的成效。同时对规模经济要求高的行业,也可以通过该指标的变化反映整合效果。2)行业工业增加值率可以反映行业的技术进步状况。比如半导体行业,中国的工业增加值率约在25%左右,而美国工业增加值率约在50%以上,这是因为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基本集中在产业链的下游,因此在措施层面可以通过着力优化经济结构鼓励企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并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游拓展,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积极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9]。因此建议经济主管部门在工业增加值监测的基础上加强对区域工业增加值率和行业工业增加值率的的监测,更好更科学地反映区域和行业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
上一篇:自主创新型工业经济
下一篇::新形势发展下工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