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宏观经济学论文2600字_宏观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发布时间:2023-12-07 00:00

  导读:宏观经济学论文在进行写作的时候,也都是会有很多严格要求的,所以在写作之前必定会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参考前人的写作方式等等,本论文分类为经济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宏观经济学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宏观经济学论文2600字(一):关于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个问题论文


  摘要:中级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与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经济学教学体系,也是一系列后续核心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课程内容的确定、教材的选择、日常教学的实施几个方面思考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希望对于提高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关键词: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教学实施


  一、关于课程内容的确定


  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到现在,是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两个学术流派互争短长、共同发展的局面,尽管最近十来年经济学家们在两个学派的交流、融合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是在双方各自的理论体系中,其假设前提、逻辑结论、政策建议等等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反映在大学本科生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上,就是古典主义者主张的体系、内容和凯恩斯主义者主张的体系、内容,存在相当的差异。


  从方便本科生教学的角度看,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是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主张的体系、内容开始学习中级宏观经济学,这有助于学生更容易建立宏觀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现实的连接,可以尽早参与一些经济政策问题的思考、讨论,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高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一门主要基于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完整的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应该涵盖以下内容:宏观经济学的数据,长期中的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货币体系的作用,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社会代价,开放的经济,失业),超长期中的经济(资本积累与人口增长,技术、经验和政策),短期中的经济(经济波动导论,IS-LM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汇率制度,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关于稳定化政策的不同观点。


  二、关于教材的选择


  现在市面上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可谓汗牛充栋,但从科学、全面、严谨、准确等诸因素综合考虑,名副其实的可供中级程度的宏观经济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应该从以下几本中选择: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亚伯、伯南克、克劳肖的《宏观经济学》,易纲、张帆的《宏观经济学》。


  上述教材中,前三本是目前国际、国内使用量最大的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很多学校将其作为本科教科书和考研参考书。三本书各有特色。前两本的体系是先长期后短期,而曼昆和伯南克分别有初级教材供学生使用,所以特别方便初级到中级的过渡。而后一本的体系是先短期后长期,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味道更为浓厚,其数理深度也高于前两本。易纲、张帆的《宏观经济学》作为本土教材中为数不多的优秀代表作,因为有中国数据和中国案例,也有学校将其指定为教材或参考书。


  由于本校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的两门初级经济学课程是选择的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教材,又综合考虑二本院校学生的个人目标、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等实际情况,所以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比较自然地采用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作为指定教材,同时推荐参考易纲、张帆的《宏观经济学》的中国数据和案例,既顾及不想继续深造、毕业直接找工作的大多数学生,又给学有余力者或希望考研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三、关于日常教学的实施


  学生在进入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之前,必须先修高等数学、初级微观经济学、初级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微观经济学,任课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先修课程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认真自省,将先修课程补到位、补扎实。


  任课教师和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经常性的交流、沟通,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共同抓好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三个环节。


  中级宏观经济学比初级课程更抽象,更强调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和逻辑性,因此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做好上课知识准备是非常必要的。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面向大多数学生,学生个人如果没有较为充分的事前准备,极易出现跟不上课堂节奏的情况。通过预习教材,特别是比较、体会中级内容与初级内容的异同,先行整理出即将上课的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课堂传授是中级宏观经济学教学最主要的手段,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全神贯注听取教师讲解并做好笔记。在教师的带领下,理解并掌握该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强调若干理论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应特别注重分析不同模型之间的区别、联系和适用场合,以便使学生尽快建立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整体理论框架。教师应增加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程度,根据课程内容和进度,可以适当设置一些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环节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不仅可以方便教师随时把握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消化理论、开阔思路,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在课后应该认真复习教材并独立完成教材提供的或教师补充的作业,教师应该反复向学生说明,不在课后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不在课后认真、仔细地完成作业,是不可能学好中级宏观经济学的。在复习教材的环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初级教材和中级教材进行纵向上的对比阅读,将前述几本参考教材进行横向上的对比阅读,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再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作业。在完成作业的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应该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绝对不能将经济学习题当作数学习题,必须应用经济思维,必须明确中间步骤和最终结果的经济含义,不能仅仅满足于数字答案是否正确;二是突出强调作图分析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的作用,图形模型不仅在初级水平是经济模型的主要体现形式,即使在中级水平仍然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三是有些习题的答案不具备唯一性、甚至不具备确定性,这对应于很多现实经济问题本身就不存在单一处理方案,而演变结果无法预期。可以考虑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设置专门的习题讨论或习题讲评课,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教师详细讲解、学生积极讨论,以使学生尽快习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思维方式、尽快掌握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


  作者简介:喻晓东,男,成都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宏观经济学视角下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论文


  摘要:产业经济的发展能够体现着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具体表现模式,而产业经济则指的是在市场各领域当中,对产业前期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后,所实行的行业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简单说就是将某一具体产业进行聚集,这种产业的聚集可分成多个层次。在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相关先进研究成果和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明确宏观经济学中的关键理论,即经济增长核算理论和在宏观经济学下的产业经济发展内容,然后分别从产业优化、产业基础和政治领导三个方面对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经济发展政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政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L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178(2018)20-0397-01


  1宏观经济学视角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内涵


  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当中,政府和市场如同其左右手一般,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帮助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在对整体经济数据以及部分超脱现象、特定行为进行平衡和约束的过程中,宏观经济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举措。纵然市场本身对社会经济、产业经济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包括群众失业、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因此想要实现我国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通过适当宏观干预产业经济,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灵活采用刺激投资或是通货膨胀等经济政策,从而有效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尽可能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产业经济发展需求。


  在宏觀经济学当中,提出在对生产要素影响产出增长等方面进行计算时可以采用生产函数,而通过雇佣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劳动和劳动力,并注重加强劳动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培训与提升,搭配大量的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势必能够有效达到经济增长的效果。生产要素增长率及其投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将直接影响着劳动与资本投入对生产增长的影响。


  2重视产业优化升级,深化产业经济发展


  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核算理论当中,提出提升生产技术对于增加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效率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而通过雇佣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劳动力则有助于劳动技能与素质的提升,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效果。因此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产业经济发展政策当中,首先需要加强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视,也就是通过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产业经济的平衡,从而使得我国产业经济能够实现自动升级和发展。在促进产业经济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但不能盲目依赖市场机制。事实上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而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化解都是通过为产业经济提供新的方向和推动力,以此有效实现我国产业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通过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可知,改革与发展相辅相成,而产业升级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继续,改革则内内生于升级和发展的过程。而出于区域经济学的考量,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促进区域发展,在制定产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当将侧重点放置在产业优化升级上,一方面需要充分立足城市以及区域的实际发展特点,立足其自身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合并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合理利用,积极鼓励其加强产品技术研发,以此带动产业的优化升级。


  3构建良好氛围、制定网络创新机制


  构建区域产业良好的创新生产力氛围,积极组织各企业开展创新竞赛,调动所有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企业内在潜能,彼此之间进行技术上的比较,进而提升企业生产技术上的创新驱动力。良好的氛围,能够有效促使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及方式,提升技术能力,将企业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强化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创新力是企业生产运营的根本助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根基与灵魂,提升创新技术水平的过程就是推动企业进步的过程。区域产业的创业要依托于网络技术平台,促进信息之间的沟通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产研结合策略,加强网络创新环节中各企业的信息交流,全面改变信息交换形式,让企业的创新生产力与成本掌控力相互协调,从而构建企业浓厚的创新氛围。


  4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各项市场机制


  优化各区域间的产业市场经济环境,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完善市场各项机制、制定科学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目标,则能够促进产业市场经济环境建设的实效性,有效引导各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大力宣传及培训产业集群知识分子及技术人员,促进技术外溢能效,让所有聚集产业中的企业可以互相分享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彼此学习,进而提高各企业的生产创造力,并充分体现了产业聚集的优势,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长期坚持,能够增强产业聚集与各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本动力,最大化发挥出市场的宏观调节作用,调整市场现有的资源分配,提高综合发展驱动力,强化企业的基础竞争力。此外,还应全面完善产业聚集市场竞争制度,区域的经济市场体制发展程度及发挥作用的实效性将直接影响着政府最终所做的决定,通常来说,市场体制的发展形势较好、所产生的作用较强的区域政府,他们所决定的产业聚集发展方向通常是主动进攻型、开放型。


  5注重加强政治领导,引领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在宏观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当中均明确指出,仅凭市场的调节功能并不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其还需要政府从中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在制定产业经济发展政策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求产业经济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根据当前产业在市场中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明确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求政府通过采用各种形式的经济政策如刺激投资,鼓励银行放低对企业的贷款限制等从宏观角度对产业经济进行有效平衡,以此实现产业经济在新时期的稳健发展。


  6明确发展方向、创建产业聚集机制


  创建产业聚集及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首先是市场导向原则,机制的创建要顺应地方市场经济体系整体发展形势。其次互动原则,应将产业聚集的发展过程看成一种具有极强包容性的过程,产业在聚集发展中既要与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形势相顺应,也要与所在区域以外的产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紧密关系,通过频繁的互动,缩短与其他地域之间的差距。而创建科学合理的产业聚集发展机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真正实现产业发展的规范性、制度性,提高政府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视程度,根据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发展历程、经济环境以及政治属性等多方面发展目标全方面分析所存在的不足问题,防止机械化的思考。产业聚集发展方向应将政府所指定的发展目标与自身真实情况相互整合,避免因产业聚集导致各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此外,产业聚集机制的创建应具有发展性的眼光,要善于变通,采取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处理好产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7结语


  通过利用宏观经济学对产业经济发展政策进行最基础的分析,初步明确了市场和政府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各自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产业经济发展政策还需要加大对帮助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在产业基础上寻找新动能,同时增加政府的政治领导功能,搭配相应的财政经济政策,科学地指导产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新型经济数据应用与本科宏观经济学教学创新

下一篇:宏观经济学论文2700字_宏观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