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资本柏林墙”摇摇欲坠

发布时间:2015-07-09 08:53
2001年10月,时任中国证监会秘书长的汪建熙表示:主管部门将考虑内地投资者以“认可国内机构投资者”(qdⅱ)的机制,通过特许的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
  2002年3月12日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表示,若有一个合格的金融机构将外汇集中起来投资香港股市,当然是可以研究的投资方式,而且从外汇管理上讲并无障碍。当年3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马德伦在京表示,外管局正在研究qdⅱ及cdr(中国预托证券)等新投资模式,一旦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推出上述产品,将可在操作上立即配合。当年11月18日,“世界资本论坛”在南京召开,作为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刘鸿儒在会上表示,中国有关主管部门正在研究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多种形式,除了将于12月1日起实行的引进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ⅱ)资格认定制度外,还正在研究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qdⅱ)资格认定制度,以及中国存托凭证(cdr)。
  可见,决策层对于qdⅱ的推进,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谋划。特别是近日温家宝总理的访港,以cepa协议的签订为标志,表明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决心非常坚决。而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预测,qdⅱ最早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末推出。
  按照刚签署的cepa协议,港交所获准可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而且,港交所已打算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租用500多平方米办公场地,着重推介香港股市和港股规则。如果说qdⅱ前途渺茫,港交所绝不会匆匆进京。看来,“资本柏林墙”的推倒是近在咫尺的事情了。
    b “资本柏林墙”早已名存实亡
  有权威人士表示,内地与香港之司的“资本柏林墙”其实早已百孔千疮。
  由于种种原因,香港h股与内地对应的a股存在着,倍甚至数倍的价差,市盈率相差悬殊,同股同权但不同价,同样的投资所取得的收益不同。资本的逐利本性使内地资金通过地下渠道纷纷流入香港市场。“资本柏林墙”在无孔不入的资本渗透下,早已名存实亡。据保守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往香港的内地资本已达500亿美元。
  以投资港股而言,国家并没有明确的法律限制内地居民前往香港进行证券投资。按照香港的有关法律,只要在港合法居留3天或3天以上,就可持合法的身份证明在香港参与证券投资。
  而在内地做港股经纪的香港券商一般挂着办事处、咨询公司的名义,既做境内企业香港上市的承销业务,又投资了很多内地公司,还附带着做香港股票的内地经纪。一位专业代理港股交易的高级证券经纪称,公司方面有专门的表格用于开户,客户填完后由他们带到香港,客户只要提供一张旅游护照,一张与护照姓名相符的电话缴费表、水电煤气表即可。在其公司开户佣金为千分之六,公司有专门的网站可以提供查询行情、阅读资料等,还可在公司提供的办公场所现场下单,与炒内地a股无异。
  据悉,香港很多有中资背景的证券公司也由于在信誉等方面均难敌海外及香港本土券商,一直以来都利用内地人脉熟的优势暗中许可、发展来自内地资金的投资,不过是一般仅面向少数的机构和资金雄厚的私人,并不直接面对公众。
  至于地下资金如何越过“资本柏林墙”进入香港,有知情人士称,一般有地下钱庄、公司转账和自己随身携带三种方式。
  据说,地下钱庄在广东地区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多数由潮州人把持,每天往来香港的资金都以千万计。通过贸易公司的渠道流往香港的资金也不在少数,一般在几十万至上千万不等。而随身携带过境的金额则较少,一般在数万元左右。
  地下钱庄有的是通过人员携带的方式把大笔资金送过境,有的是通过货币走私,也有的走贸易转账。地下钱庄也可以在香港、广东两地开设账户,实现资金过境。“比方说,你有100万元希望送到香港,我可以在广东收你的钱,然后在香港把钱直接存入你指定的账户。这些交易都可以通过电话完成。”
  “理论上来说,目前中国的经常账户已完全开放,我国国际收支表下的任何一项,如服务贸易、投资等,都可能成为资金非法流出的通道。而非法流出的资金经常以经常账户的面目出现。经手的公司只需要在进、出口时采取多报或少报的方式,就可将资金转出国外,而且很难被检查出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国际收支处副处长邢毓静说。

  由于香港市场许多地方已接受人民币,滞留香港市场的人民币据称已达数百亿元。
  当然,中国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个人因私携带去香港的小额外汇是不能用于炒股票的;如果携带超过限额的外汇出境,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强制收兑并处5倍以下的罚款;地下钱庄本来就是国家重点打击对象,利用地下钱庄当然更违法。但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如之奈何?
  除了一些非法途径外,随着中国资本账户的渐次开放,更多企业和个人还可以通过许多合法的途径把钱汇往香港进行股票投资。
  招商银行此前已推出一项新的信用卡服务,持卡人境外消费额度最高可达到5万元人民币,约合6000美元,突破了出境人员携带2000美元的政策上限,这为资金汇出提供了新的便利。
  民生银行此前也推出了一项名为“安心理财”的外汇理财新产品,委托资本金300万美元以上,预期年收益率为2.3左右,可投资于美国等海外证券市场。而众多外资银行已在深圳、珠海等地推出了vip客户理财,只要存入一定的金额,外资银行就可为客户在香港股市开户,参与投资。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内地资金越过“资本柏林墙”而进入香港市场者与日俱增。香港联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香港证券市场的海外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额占总量的37%,其中以内地护照开户的投资者又占了海外投资者的4%,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而且,这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内地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量,因为许多内地投资者是以在香港开设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因而不会被列入联交所的统计范畴。
    c 推倒“资本柏林墙”考验决策层技巧
  与其让内地资金通过“地下管道”进入香港,不如以qdⅱ的形式提供内地资金进入香港股市的“阳光通道”,这应该说是官方决定推倒“资本柏林墙”的原因之一。但“资本柏林墙”应如何推倒,这对官方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考验。
  qdⅱ提出后,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贬誉之声此起彼伏。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表示,qdⅱ对香港和内地而言,是一个互利互补的计划。正是因为最早由香港方面提出和推动,qdⅱ带有内地对香港施以援手的含义。鉴于香港证券市场整体上的国际吸引力正在下降,允许内地资金进入香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活香港市场,刺激其经济的复苏。
  而对于内地的机构投资者,“资本柏林墙”的宣布推倒将是千载难逢的投资机遇。有业内人士惊呼,如果这堵墙消失了,就像水坝被拆除后水由高处向低处流,现在许多h股股价就会暴涨,200以上——正是这堵横亘在内地与香港之间无形的“资本柏林墙”,使同样的股票在不同的市场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但是,不管规模到底有多大,允许资金合法流入香港股市,无疑会对内地市场特别是b股市场构成冲击。qdⅱ和b股交易一样都要使用外汇交易,由于资金来源一样,qdⅱ实施给持有外汇的投资者增加了一种投资渠道,这将直接影响b股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qdⅱ对本已疲弱不堪的b股市场又是一个重大利空。
  实际上,随着qdii即将实施的消息的传播,b股市场已经出现资金离场的迹象。去年以来一些上市公司纷纷发布公告,称外资股东减持b股股份。如佛山照明的一家外资股东,已出售了全部1817万股b股股票;大江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已累计减持6763.05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冠亚国际所持有的联合化纤1000万股外资股2001年10月才上市流通,现在已全部售出。也许并非所有的减持行为都是因为“意在qdⅱ”,但如果从一般投资的角度来看,qdⅱ应该是一个远较b股市场有吸引力的去向。
  有鉴于此,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在《股市吃紧海归紧吃——cdr与qdⅱ应当缓行》一文中,就qdⅱ实施的可行性提出三点质疑:一是我们的外汇储蓄是不是太多了,以致于不得不去支持海外市场或到海外投资的程度了?二是qdⅱ能否激活香港股市?三是我们是否具有与国际资本较量的经验与能力?文章最后说,如果过分地用行政性的思维去挑战市场规则与市场理念,就会在主、客观上导致“喝粥的去扶持吃鱼翅”的现象,结果将欲速则不达。
  正因为面对种种质疑,所以“资本柏林墙”迟迟没有被推倒,人们担心这项制度对中国证券市场有可能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由于缺乏市场信心,任何风吹草动,都将使刚刚稳住阵脚的中国股市走乱步伐。
  尽管qdⅱ发端于支持香港经济复兴的设想,但是这一设想能在多大程度上走向现实目前也不能轻易断言。高盛的一份报告估计,内地能调动进入香港股市的资金规模大概在390亿到780亿港元之间,相当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1%到2%。由于香港股市本身规模庞大,依靠内地资金输入刺激其走出低迷的想法也许显得过于简单。
  手心手背都是肉,何时推倒“资本柏林墙”?如何推倒“资本柏林墙”,实现内地与香港双盈?确实是决策层必须深思熟虑后才能做出的决断。否则,像b股市场向境内投资者开放没有配套措施跟进一样,就只会落得叫境内中小投资者充当洋人大股东“解放军”深度套牢后怨声载道地下场。

上一篇:发展经济学演进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和主流化倾向

下一篇:关于当前深化经济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