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质量的提升与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究
摘 要:尽管统计技术近年来得到相应的重视,但不少企业统计工作的经验仍存在不足。尤其对那些统计起步较晚,未设专职岗位的企业而言,统计仍是十分薄弱的环节,事倍功半的状况时有发生。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统计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是国内企业面临的统一性的问题。
关键词:统计质量 管理机制 技术要素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剧,企业统计工作开始备受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国际贯标盛行之后,由于统计技术是质量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少企业为了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针对性地使用了各种新的统计技术。
然而,由于底子薄,起步晚,不少企业的统计工作质量令人堪忧,尽管企业制定了这样那样的文件,但文件本身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够,执行力也常被打折扣,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显然,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够、无创新能力,是当前制约企业统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突破这些障碍,真正提升企业统计的质量,促进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当务之急。
1影响企业统计质量的障碍性因素
1.1在统计技术对贯标乃至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上认识不清
贯标中统计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企业进入现代管理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不少企业的领导者、管理层都对统计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他们往往十分关注企业的效益,在意企业的运营业绩,但对统计技术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上作用认识十分模糊。不少人认为统计技术比较抽象,难懂,理论性过强,所以实际应用起来也偏繁琐,耗费人力资源多,效果不可预见。由于不少企业通过贯标认证,往往需要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与方法,所以统计技术成了装点门面的工具,真正用心钻研的甚少。
1.2实践欠缺经验不足,导致统计质量管理能力不够
客观、真实的记录信息是统计方法应用并取得效果的前提。然而,现实中不少管理部门往往在这方面经验十分欠缺,导致统计质量管理能力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员素质低下,不少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连EXCEL的基本操作都没有掌握,更别提其它的一些纵深统计技术了,第二,信息管理能力薄弱,信息采集缺乏统一科学的标准,执行力度不够,信息的计量单位统一性,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信息的传递都受到了质疑,第三,统计管理工作的无序性使得信息质量受损,归口管理不统一,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存档等都存在不足。
1.3培训匮乏先进技术应用能力欠缺,统计制度化与组织保证难
统计工作是将统计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经营管理实践之中去的,它是依靠概率论等数学方法发展起来的,因此,优秀的统计工作者往往有较为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一般而言,正因为有一定难度,一般只有有较高文化水平方能掌握。由于统计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学习,强化培训是高效统计管理的必备要件。然而,当前国内统计技术使用的群众基础薄弱,培训经验不足,真正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这些方法的人并不多。同时,如何科学化、制度化地应用这些技术也是个较为棘手的问题,主要源于多数管理工作者不充分了解各种统计技术的特征,应用头绪乱;统计方法未能进行系统化归类,重复使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况也不少见;各个机构之间的统计职能划分不清,重复统计、都疏于统计的现象并不罕见,无监管状况突出。
2企业统计质量的提升与管理机制的创新探究
2.1正视现实,思想重视,强化培训
国内整体统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正视现实,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十分重要。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层级应充分认识到统计技术的重要意义,摒弃形式主义,将统计应用到管理实践之中。
在培训方面,企业应尽可能借助外面力量开展员工培训,外部力量的借助可以有两种方式,请进来与走出去。“请进来”指的是请一些统计工作十分优秀很有心得的人来企业讲授统计工作的理论与实务,而“走出去”意在通过考察、参观、参加讲座等各种方法,让企业人员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企业统计工作更上一层楼服务。值得关注的是,培养内部培训人才,通过“人带人、人帮人”的方法实施培训,效果也很突出。
2.2抓住关键,巧妙应用,组织保证
统计工作千头万绪,但具体各项工作的重要性却并不相同,抓住关键要素,把握应用对象的特征、具体的应用条件及操作方式,对企业统计质量提升很有帮助。首先,统计应是有目的性的活动,确认需求十分重要,只有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长远目标出发,把握住企业规模、特征,从特定的市场调研、产品特性分析、生产过程控制等活动关键点出发,把握住统计工作与这些活动的衔接点,方能实现统计的预计价值。值得关注的是,不同性质,从事不同工作的企业,往往统计的关键指标也不同,以资金投资回报率指标为例,生产类企业与施工类企业统计方式也不同。生产类企业资金回报率=产品销售的年度利润总和(销售额-成本)/投入资金总额,而施工类企业资金回报率=施工产生的年度利润总和(总施工金额-施工所花成本)/投入资金总额,不少施工类企业是仅提供人力资源、工具等施工要素,不提供施工产品,因此,他们的投入总额往往也更为简单,相对而言的回报率也更高些,这一点上说,两个不同性质企业的同一指标都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
其次,统计工作应做好各个部门的衔接,如各个行政部门的考勤状况往往需要报送到财务部门,作为工资发放的基础,而财务部门工资发放连同具体的考勤状况应抄送人力资源,以供备案,并作为他们制定更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的参考依据。
2.3强化基础,打造平台,完善制度
多数企业在统计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有待加强,如标准化作业,做好计量工作,提升信息质量等,从而为统计技术的应用打造良好的平台。企业应能够从产品特性指标(施工、加工相关特性指标)、过程控制指标以及抽样检测调查相关数据等基础上,培养出员工更积极健康正确的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确保建立起更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从而从组织上彻底变革原有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吉庆,闫世凤,王世岩.统计信息系统在统计管理中的应用[J].炼油与化工.2011,22(6)
[2]綦霁.统计技术要素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1)
[3]邵兰英,李晓静.浅论统计质量对统计的重要性[J].现代制作技术与装备.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