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区的资源的集聚问题分析
物流产业被喻为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今物流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开始关注物流产业集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效用。物流产业园区是物流产业集聚的重要形态之一,大量物流企业、物流设施、物流资源在园区内聚集,为各企业进行专业化深度分工创造了条件,带动了区域内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
与传统的工业园区不同,物流产业园区的发展更强调区位优势,港口、交通枢纽等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方更有利于物流产业园区的形成。除了区位优势以外,物流产业园区本身对物流产业发展起怎样的功能作用?能为园区内的物流企业提供哪些资源,进而产生何种资源获取效应?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以唐山海港物流产业集聚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我国物流产业园区在为企业提供资源、政策、信息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1 研究设计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方法是一种从纷杂的资料中总结出抽象性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其原理是在总结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新理论。本文运用扎根理论识别物流企业从物流产业园区获取的资源因素,进而构建本研究的假设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揭示我国物流产业园区资源获取效应的作用机理。
1.1 基于扎根理论的资源获取因子识别
物流产业聚集区能为物流企业获取哪些资源带来便利,是本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采用深度访谈方法,以唐山海港物流产业集聚区为研究样本,具体的访谈对象包括政府管理者和企业经营者两类。对政府部门的访谈采用半结构式:研究小组邀请唐山海港物流产业区管理委员会的2位副主任以及6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座谈,先请相关领导对研究小组提供的问题提纲进行结构式回答,然后进行自由交流和讨论。对企业的访谈采用焦点小组方式:随机在海港物流产业园区抽取40家物流企业,对其主要经营管理者进行访谈。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核心是编码(coding),是指将收集的文字资料加以摘录和分解,并将核心观点概念化,再以适当方式将概念重新抽象,综合为核心范畴或演绎为新的可识别现象。
首先,笔者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汇总:对访谈过程中的录音和影像资料进行文字转录,并将之与文字纪要中的记录进行校对,从而形成原始的、未加工的调研纪录,要保证纪要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然后,对访谈纪要进行开放性编码。“开放性编码是一个将原有资料打散、赋予概念,然后再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的操作化过程”。笔者针对研究目的,对访谈资料中与物流产业园区内企业资源获取效应相关的内容进行筛选:(1)按照发言人的不同进行整理,形成48份个人访谈纪要,其中企业访谈资料40份、园区管理者访谈资料8份;(2)对48份访谈资料进行内容核选,剔除明显与物流产业园区的资源获取效应无关的内容,最终形成有关物流产业园区的企业资源获取效应的访谈资料。
根据开放性编码的要求,笔者对48份个人访谈纪要中的每一句话进行编码处理。
首先,设置编码序号,其格式为“样本类型-人员编号-段落顺序-句子顺序”。具体说明如下:将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园区管理者两种不同的样本类型分别设定为“1”和“2”;按48名被访者参与采访的先后顺序,对之进行1~48的编号;对48份访谈资料中每份的段落进行1~n(n为该访谈资料中段落总数)的编号;对每个对应段落中句子出现先后进行编号。例如:编码“1-2-3-4”表示编号为2的企业受访者的访谈纪要中的第3段第4句话。
然后,将48份材料中的每一句话摘录出来,进行随机打乱、重新编排,最终形成903条访谈纪要。
接着,进行主轴编码。主轴编码是指对编码后的访谈资料逐步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进而提出核心概念范畴,即对主轴编码的每一句话进行概括提炼、提出中心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选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用概念和范畴来正确反映资料内容。为了保证概念范畴提炼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笔者邀请了3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协助:首先,令三人对903条访谈纪要分别进行主轴编码;然后,由笔者对编码结果进行比较,当且仅当2名编码者的编码情况一致时才选用该范畴,否则令三人重新对该访谈记录进行编码,直到符合条件为止。经过多次整理分析,最终从资料中抽象出28个概念。表1列示了经过开放编码所形成的范畴。
最后,进行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指通过整理通过主轴编码提炼出的概念和范畴,发现和建立不同范畴之间的有机关联,在此基础上进行范畴类属的归类。在建立关联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各范畴在概念层次上是否存在潜在的连接关系,从而找到关联线索。为了方便编码,笔者组建了由3名博士研究生和3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小组。首先,将研究小组分成3组,每组由一名博士研究生和一名硕士研究生组成,3个小组分别对28个概念进行梳理,探索概念之间存在的潜在的脉络和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提出核心范畴。然后,笔者对各小组的归类结果进行汇总,对各小组形成的范畴进行比对和校正,再将意见反馈给各小组,直到2组或2组以上达成一致意见时才算编码成功,直到所有范畴都有统一的编码为止。最后,通过主轴编码梳理出四大范畴(见表1)。
1.2 物流产业集聚区资源获取效应假设结构模型构建
根据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结果,笔者初步认定,物流产业集聚区对政策资源、设施服务资源、声誉资源和管理资源的获取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1: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助于园区内物流企业获取政策资源。
假设2: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助于园区内物流企业获取设施服务资源。
假设3: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助于园区内物流企业获取声誉资源。
假设4:物流产业集聚区有助于园区内物流企业获取管理资源。
此外,资源是企业创建、成长和扩张的基础,是获得超额利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企业获取资源的多少往往决定着企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绩效的高低。物流产业园区为园区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式资源,这些资源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高应会起到一定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第5条假设。
假设5:物流
产业园区对园区内企业获取资源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
企业资源获取能力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短期的财务绩效上,而且体现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上。物流产业园区对企业资源获取能力的改善同样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长期绩效、挖掘企业的成长潜力。物流产业园区在改善企业声誉资源、管理资源获取能力上的作用往往在短期内不是特别明显,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据此,本文提出假设6。
假设6:物流产业园区对园区内企业获取资源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增强企业的成长潜力。
企业的财务绩效与成长潜力之间也存在重要关联,一般来说,企业财务绩效的增长是企业成长潜力增强的必要条件,即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有助于企业成长潜力的增强。据此,本文提出假设7。
假设7:物流产业园区内企业受益于资源获取的财务绩效改善对企业成长潜力增强具有促进作用。
物流产业聚集区资源获取效应假设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2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2.1 问卷设计
基于图1进行问卷设计,采用多方法交叉组合的思路,将文献综述与现实访谈相结合。对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计分,即“1”为十分不重要、“2”为不重要、“3”为有点重要;“4”为重要、“5”为十分重要。
问卷量表设计遵循以下设计流程:访谈整理—文献讨论—初步问卷设计—预测试与反馈—修改与调整。具体说明如下:基于表1所示的扎根理论分析结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形成初步量表;对量表进行评定和预测试,邀请海港物流产业园区中5家企业的管理者参与测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问卷内容进行修改;最终确定6个研究范畴、18个测量指标的问卷量表结构,如表2所示。
图1 物流产业聚集区资源获取效应假设结构模型
2.2 数据收集
此次问卷调研的目的是从企业角度了解和掌握物流产业集聚区在企业资源获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验证本文所构建的物流产业聚集区资源获取效应假设结构模型。依旧选取河北唐山海港物流产业园区内的企业作为调研对象,采用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发放问卷,即从海港物流产业园区企业注册名录中随机抽取调研对象。调研的核心内容是考察物流产业集聚区对企业哪些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鉴于问卷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需要较全面了解企业的人员才能准确填写,因此将问卷的填写对象主要限制为对企业较了解的高层管理者。
此次共发放问卷512份,回收223份,问卷回收率为43.55%。回收问卷中没有整体缺失值超过1/3的问卷,也没有连续答分一致或有明显规律的问卷,因此将所有回收问卷作为有效问卷处理。与国内社会科学问卷调查的回收率普遍低于29%的状况相比,此次问卷回收情况较好,这与笔者利用海港物流产业区管理委员会的官方渠道进行问卷发放有一定关系。
对于问卷中的缺失值,本文采取线性趋势点(linear trend at point)拟合方法进行缺失值的插补。通过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发现,共有238个数据点存在缺失,缺失比例为5.93%。Cohen认为,对于随机调研产生的缺失数据来说,缺失率在5%~10%之间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本文的缺失值不影响分析结果。本文运用线性拟合方法填补缺失值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变量间的关系信息,但却容易产生随机误差、低估变量的标准差值。但是,考虑到本文的缺失率较低,因此该问题影响结果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
表3列示了样本基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企业所有权性质来看,民营物流企业占比最高,为47.08%,国有物流企业占比为22.42%,有外资背景的物流企业占比为30.50%。从企业规模来看,大部分物流企业的员工规模为100~1000人,其所占比例高达54.26%,员工人数小于100人的小企业只占总体的15.25%。
3 实证检验
根据图1的假设结构,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我国物流产业集聚区的资源获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园区内企业获取的不同资源对其绩效的改善效果。
表4列示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契合度参数。结果显示,结构方程的整体拟合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RMSEA值虽未达到设定的0.08的判断标准,但是根据Steiger的研究成果,RMSEA值小于0.1则模型可接受;其他标准均达到检验标准,基本达到拟合要求。
3.1 物流产业集聚区资源获取因子检验
图2显示了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各资源因子维度和变量指标的估计参数均在0.8以上,达到了置信度为0.01的显著水平,表示物流产业集聚区对企业的资源获取确实起到了显著作用,尤其对企业获取政策资源、设施服务资源、声誉资源和管理资源有重要贡献。据此,假设1~假设4均得到验证。
设施服务资源和声誉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双向相关关系。虽然解释方差的估计值只有0.45,但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设施服务资源与声誉资源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一般来说,物流产业园区的设施服务资源越好,越能有效提升物流产业园区的声誉水平和知名度,进而对企业获取声誉资源起正向的促进作用。相应地,物流产业园区具有较高的声誉水平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关注:一方面,较高的声誉水平更易吸引基础性投资,从而保障了物流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良好的声誉水平有助于吸引专业服务资源、生活配套服务资源等,从而加快了物流产业设施服务建设速度,为园区内设施服务资源的获取起到促进作用。
政策资源与管理资源也存在相关关系,解释参数的估计值为0.45。这同样说明了政策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资源的获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依存关系。国内物流产业园区普遍具有政府背景,园区内管理资源的获取在多少会受政府政策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例如,园区内的管理咨询和培训往往由政府加以引导,很多信息资源与当下政策环境有关。相应地,管理资源的获取对企业政策资源的获取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物流产业集聚区通过开展管理培训和咨询,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系统更贴近政府管理流程、使企业更易获取政策信息,企业可整合政策资源以服务于企业发展。物流产业集聚区内的物流企业利用从园区内获取的此类管理资源,进一步扩宽企业获取政策资源的渠道,使企业更好地接受政策信息、提高获取政策资源水平。
图2 结构方程的分析结果
3.2 物流产业集聚区资源获取效能与企业绩效间作
用关系检验
结构方程的分析结果显示,企业依托物流产业园区获取的资源对企业的短期财务绩效和长远成长潜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假设5和假设6得到验证。但是,不同类别资源的作用水平和作用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如图2所示,不同类别资源与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和成长潜力之间的标准化估计系数值呈不同水平。
政策资源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最明显,标准化后的解释系数值高达0.432,并在置信度为0.01的水平下显著。这说明物流企业从物流产业集聚区获取的政策资源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发挥了突出作用。政策资源能为物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直接的便利条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国内物流产业集聚区普遍具有政府背景,正好为企业与政府架设了沟通桥梁。
管理资源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仅次于政策资源,标准化后的解释系数值为0.251,也达到了置信度为0.01的显著水平。管理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物流企业受益于物流产业集聚园的管理水平改善,很大程度上能提高物流企业的运作效率和财务水平。
设施服务资源也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发挥了一定作用,标准化的解释系数值为0.134,在置信水平为0.05的条件下显著。物流产业园区的设施服务资源包括专业生产服务设施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两类。专业生产服务设施(如装卸、搬运、配送设施服务等)能为企业生产运作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日常生活服务设施主要为企业员工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使其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而提高物流生产工作效率。此外,设施服务资源也对吸引投资和人才具有促进作用,这些方面都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然而,结构方程的分析结果显示,声誉资源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没有发挥显著作用。分析其原因如下:一方面,声誉效应对企业绩效的改善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一般难以在企业短期绩效中显现出来;另一方面,这可能与物流产业本身的性质有关,物流企业承接的是产品的运输和中转,消费者往往更关注产品生产销售企业的声誉,而对处于中间配送环节的物流企业的声誉状况则不太关注。
3.3 物流产业集聚区资源获取效能对企业成长潜力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物流产业园区内企业依托园区所获取的资源对其成长潜力的作用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作用是指所获取的资源直接有利于改善企业的成长潜力;间接作用是指园区内企业依托物流产业集聚区获取的资源促进了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而企业财务绩效的改善进一步促进了企业成长潜力的提高。实证分析结果(见表5)显示:财务绩效对企业成长潜力的促进作用为0.104,即财务绩效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成长潜力可增长0.104个单位,且该解释系数在置信度为0.1的水平下显著。据此,假设8得到验证。
政策资源对物流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成长潜力具有负向作用,即不利于企业成长潜力的改善。这与我们的假设相悖。仔细分析原因:虽然政策资源的获取在短时间内能改善企业的财务绩效,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过度依赖政策扶持会挫伤企业的创新精神,不利于企业自身能力建设,企业的成长潜力会越来越弱。政策资源通过影响企业财务绩效间接作用于企业成长潜力的效用为0.045,即为正向的促进作用。综合来看,企业依托物流产业园区获取的政策资源对企业成长潜力的整体影响效应为-0.312。
管理资源对企业成长潜力的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标准化后的估计参数为0.395。这是因为:管理水平的提升是衡量企业成长潜力的重要标准,物流企业从物流产业园区获取的管理资源,能帮助其快速转变经营方式、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使企业拥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管理资源通过改善财务绩效间接作用于企业成长潜力的效应为0.026,加上其直接效应,总体效应为0.421。
设施服务资源对物流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成长潜力改善的直接作用也较为显著。通常情况下,设施服务水平是衡量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设施服务资源也是园区内物流企业所能获取的最直接、最基本的资源。企业所能利用的设施服务资源越丰富,越能为企业正常生产运营提供保证,越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园区内企业获取的设施服务资源对企业成长潜力的间接作用为正向的促进作用,其效应为0.014,即企业从物流产业园区获得1个单位的设施服务资源,能间接提高0.014个百分点的企业成长潜力。
声誉资源也是提升企业成长潜力不可或缺的资源。众所周知,企业名声越好,企业越能吸引客源和投资,有助于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与其他获取资源不同的是,物流企业依托物流产业集聚区获取的声誉资源促进其成长潜力提升的作用是直接的,企业从物流集聚区获取声誉资源更多是为了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4 结论
本文围绕两个主要问题展开研究:一是物流产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了哪些资源;二是物流企业获取的这些资源对其自身绩效的改善发挥了什么作用。为此,本文以唐山海港物流产业集聚区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访谈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物流产业集聚区的资源获取效应进行分析,并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显示:物流产业集聚区能有效提升园区内物流企业的资源获取水平,尤其对企业获取政策资源、设施服务资源、声誉资源和管理资源发挥了显著作用。具体来看:政策资源是吸引物流企业加入物流产业集聚区的最重要资源,企业普遍希望借助物流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物流产业集聚区在帮助企业获取设施服务资源方面的成效最为显著,反映了物流产业集聚区在企业获得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提供了便利;除了声誉资源外,企业对其他资源的获取均对其财务绩效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以政策资源的作用最为明显;然而,在增强企业的长远成长潜力方面,政策资源的获取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不利于企业长远竞争力的提高,而管理资源的获取在促进企业成长、长远发展方面的作用最为突出,是物流产业集聚区未来必须重视的方面。
下一篇:我国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