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条件下的应对策略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改革措施
一、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制度的新旧变化
在新时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制度也发生了相应转变,具体而言,其主体变化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在原有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添加了会计财务管理,细化了财务管理核算的内容。第二,改变传统会计理念,将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处理,促进无形资产的分摊销售,在明晰事业单位基本运作法则的基础上,建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资产折旧系统。第三,精确拟定基数资金数据库,同时将所得资金数据全部加入到会计资料系统中,使其更加完善采集管理体制。第四,增进财务投入的会计核算机制,严格核实财务资金输出的具体情况,精准地运算出财务收支数据。第五,规划好财务资金输出以外的自身资金的补贴,将财务余额进行总结运算,在此基础上合理地配置企业财务经费。第六,优化单位资产的计价制度以及入账管理体制,就事业单位所获取的实际资产而言,应严格地依照单位的经营成本来运算,倘若没有实质金额,可以将其视为名义资金汇入总体资金账目中。第七,建立完善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详细地说明会计审核管理制度。第八,增加财务报表的管理,系统地整合财务报表管理结构。
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制度中存在的遗漏
(一)事业单位实施会计管理法则规范过于片面
就《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准则》而言,它仅仅是针对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会计人员所制定的,而对于社会上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通常采用的是《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这样一来,民间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所能收集到的信息就会远远落后于国有会计管理单位。事实上,不论是民间的或者是国有的会计事业单位,都存在着共通点,为了进一步加强会计讯息的对比,其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应分别以两种不同的会计制度进行运作。
(二)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跟不上财务改革的脚步
在经济稳步运行的过程中,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相应转变,而受这一变化模式影响的还有财政的分配机制,由传统的供给机制逐渐转化为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财物管理体系。同时,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因此,对于财务资金的存储以及结算工作,其通常是运用国库账户进行统一处理。运用这一方式,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财务管理举措,一改过去多样化的资金收支通道。就政府物资采购模式而言,一般采用的是直接支付模式,所以对于事业单位的核算机制,国家应当作出相应规划。优化此类信息的展现,大部分都是通过事业单位的财务规划分析得出,运用财务报表的模式促进信息数据的跟进。
(三)事业单位的收付实现制影响会计管理的后续发展
第一,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其具体的财务举措大部分是通过财务收付制度所展现的,因此,对于这种模式的采用,通常是无法全方位的表现事业单位资产以及负债情况。具体而言,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运用收付实现制度的时候,工作人员最后得出的财务讯息,仅仅是针对于某一年度的单位资金流动,是依据事业单位收支情况所引发的,然而就部分长期投入的资金来说,其在支付当天就会进行费用核对,之后消除记录,从而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以及负债状况无法得到切实表现,使其在多数情况下,会混淆经常性以及资本性费用支出,无法展现整体会计核算数据。其具体表现在,使得国有资产的核算失去真实性,甚至连会计监控系统都会失去真实性。第二,收付实现体制的开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事业单位会计结算信息的对比性。就目前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模式来看,市场经济改革逐步融入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中,多途径的投资渠道给私人会计单位打开了大门,使其融入到事业单位会计领域中。对此,事业单位的会计数据信息应切实做到高度的真实与精确,就现代会计机构所采用的会计收付实现制度来说,其实质上不适用于会计制度改革,它所供给的会计讯息无法在收付实现制度中得到体现。第三,事业单位收付实现制度的拟定,实际上无法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业绩以及预算运作情况。在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度中,其具体应做到,在掌握资金实际收支情况的前提下,确认财会管理的收支情况。而对于这种模式的采用,它仅仅供给一系列结算时体现的资金收支,运算出日结资金反馈给信息使用者。所以,将事业单位财务收入总额融入到支出总额中,运用这种配比方式,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展现工作业绩与单位运作情况。
三、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法则修订
在新时代的会计改革中,针对于会计管理法则的修订内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新出台的会计管理法规中,企业应将会计法规所涉及的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新的会计管理内容更加系统化,促进其适用于国家事业单位以及民间事业单位的一切会计管理工作。第二,新的会计法规应明晰会计审核标准以及会计信息的接受者。具体而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的即供给信息接受者和事业单位财务情况、运营成果以及预算实施等相关的讯息,有效的了解事业单位工作运营模式,促进会计数据信息接收者更好地开展经济管理策划。第三,对会计的核算机制做出新的定位。具体而言,将收付实现制度作为基本管理制度,在其基础上融入部分应用全责发生制度,更好地完善会计管理制度。第四,全方位的核查费用支出因素。综合地分析会计核算机制,应将会计支出体系修正为“资金输出或者经费”因素。第五,积极制定会计讯息质量的六大体系。对传统的会计法则进行重新修订,增进会计制度的系统性。第六,合理分配单位的资产类型。在原有会计审核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在建工程”会计核算,即在系统反映信息数据的基础上,为基础“大账”运作供给参考数据。第七,系统地规划会计运算审核机制。单位中的资产核算依据成本控制进行运算,负债水平依据合约金额或者实践运作数据金额进行运算,通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得出单位中具体收支金额。第八,创新事业单位财会管理摊销和折旧机制。单位可以在现有财务管理中,进行现有资产的折旧处理,特殊情况下可进行资产摊销。
(二)事业单位会计全责发生制的建立
就事
业单位中现有会计制度而言,收付实现制度是当前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的会计管理制度,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我国财会管理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转型,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事业单位在传统制度上做出了调整。即在完善地展现会计收付制度的基础上,融入会计审核中当期的收入经费,不论此类款项是不是能够被收回,都将其视为当期费用,运用权责发生机制对其做出相应处理。
(三)转变传统固有资产审核模式
在新时期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中,应切实依据会计审核制度表述真实的资金收支情况,取缔传统的固定资产、专用款项以及购置资金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折算固定资产的时候,应切实选用科学的会计运算模式。通过这类方式的采用,不仅能够有效避免财务虚化的情况出现,还能使得实际利用资金得到具体体现。为了更加确切地保障事业单位财务讯息的真实准确,其应建立系统的财会审查体系。具体而言,单位员工应通过之前优秀员工的经验累积,认真审核自身单位内部的财务收支机制。就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其经济竞争日益呈现出白热化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要想在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会计制度的转型已然成为了时代的要求,转变以往陈旧保守的会计准则,去粗取精,积极地引入新的会计制度,制定出科学、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促进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实现更加美好的前景。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已逐步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言,其传统运算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其落后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单位会计审核的发展,因此,新时期的会计改革已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新旧会计制度作出了具体分析,就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系统探讨,以期实现会计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英娇.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初探[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
[2]周国光.进—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3(4)
[3]卢绍芬.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热点及难点问题[J].财经界,2013(11)
[4]李晓梅.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