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融资困境的问题和策略分

发布时间:2015-09-01 11:57

长期以来,资金短缺问题便是阻碍我国传统产业完成技术改造升级的一大因素。目前,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的融资方式主要有政府财政、银行贷款、外资引进、资本市场融资等。然而这些融资方式都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目前仍无法满足实现传统产业成功升级转型的资金需求。因此,面对日益扩大化的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必须要拓宽现有的融资渠道和方式,获得资金的补给。
  一、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与资金驱动
  (一)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资金需求特征 在融资的过程中,技术改造的不同阶段对于资金有着不同的要求。下面将具体阐述升级转型的三大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特征:
  (1)技术研发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面临的技术风险比较大,成功率低,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而且,随着研究的推进,资金的投入也要增大。然而由于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其收益与风险也不具备对称性,从而造成难以利用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的局面。因而,各国大多都拨动财政资金来支持研发阶段的投入。
  (2)成果转化阶段。市场风险在这一阶段中开始突显出来,这是因为研发的产品无论是在市场涉入还是在其定位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在此阶段中,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并没有消除,相反,资金风险进一步扩大化了。这是因为此阶段的资金需求增加到了研发阶段的10倍,面对高额的资金需求,科研机构和财政资金都显得力不从心,而此时作为产品化主体的企业也心存疑虑,不敢投资。所以,这一阶段的资金短缺问题是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的顺利完成的最大阻碍因素。
  (3)科技推广阶段。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资金风险有所减弱。在此阶段上,利益开始增加,资金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融资的渠道也能得以拓宽,所以即使面对用于开发市场、布局营销网络等方面的大量资金问题,也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二)资金驱动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意义
  (1)资金投入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意义。产业内资金的流入,使得传统产业内企业能顺利实施对技术的投资与改造升级。一般而言,传统产业内企业对技术进行投资的主要目的主要在于通过设备的更新和再造,促进新技术、新生产设备的应用,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加强产业转型,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和再生产的扩大。并且,传统产业内企业的资金流入使得企业生产技术得以提高,同时,这种对企业生产技术的投资又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从而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实现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我国经济能以一种健康、持续、良好的状态来实现长期的增长目标。
  (2)企业技术改造对宏观经济发展的意义。传统产业内的企业的长期目标是通过技术改造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保持其产品的市场地位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从而最终实现其企业的持续发展的目标。传统产业内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活动是企业一连串的投资活动和国家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要度量指标,传统产业内企业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技术改造投资有助于促进对我国整体经济存量结构的优化,形成新的经济存量结构,以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之间和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结构转换,最终使得传统产业内企业能在一个更加合理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二、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融资方式及其局限性
  (一)财政投入方面
  (1)财政方式简介。从90年代初到现在,我国政府对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投入额度是在不断攀升的。政府在财政方面的投入主要是通过科技拨款、国债资金以及财政贴息等方式进行的。
  (2)局限性分析。融资方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投入方式进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时,其资金的投入数额并不是很大,政府对技术改造仅仅只起一个引导作用,而并不是投入的主体;所以政府不会加大投资力度,也不会在产业的全范围内进行投资,政府进行的投资项目就限于大型企业的重要项目了。这就是投入方面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有时政府的投入可能会不利于技术改造的正常、顺利进行。如果政府对产业技术改造的投资力度大,有一定的政策偏向,再加之对其投资力度增大,那么该产业内的技术改造就比较容易完成,并且产业结构也有可能顺利升级,从而加快了该产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投入方式对产业内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就是,企业对政府和政策的依赖性增强,在其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创新的动力,无法持续发展。
  (二)资本市场方面
  (1)资本市场融资现状。我国由于证券市场并不发达,所以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实现资金融通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股票的发行规模与其增长速度并不成比例;又如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并不均衡,企业大多选择的是股票融资的方式,而对于债券,特别是企业债券却并没有积极采用。
  (2)局限性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现存问题很多,特别是股票市场,存在着许多投资行为,这都不利于我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首先,我国资本市场中债券发行市场规模较小,不利于企业的资金融通;其次,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全建立,对企业融资的行政管控还是很严格的,这也不利于企业高效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三)外资利用方面 利用外资进行技术改造是我国传统产业内的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与更新,特别是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时的一个重要融资方式,但是目前,外资对我国制造业的投资力度正逐年降低,转而投资收益较大的房地产等行业。目前,其实我国传统产业内的企业对于技术改造部分所需资金的融资方式的制定并不合理。我国传统产业内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投资仍旧是以企业自由资金为主体,再辅之以银行贷款,而利用来自于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数额还是很小。银行贷款虽然在我国传统产业内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中进行资金融资时所占比例较大;但是,就我国目前传统产业的现状来看,银行贷款对我国传统产业内企业的技术改造投资的投入其实还不是很多,而信贷资金投入较少又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技术进步、生产设备的更新以及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融资租赁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融资困境的可行性研究
  (一)经济学角度的可行性研究
  (1)理论假设。由于企业贷款和融资租赁都是 企业的一种负债形式的资产,这种融资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本文的研究也限于这一方式,并在此先列出假设条件:第一,企业的融资限于贷款;第二,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限于银行。
  (2)融资困境。基于此,企业和银行就形成了一个资金上的供求关系。当企业,即资金的需求方发生资金短缺时,就表现成在一定利率水平下供给双方对资金供求的不平衡,从而导致企业缺口的出现。所以,先假定企业缺口的产生是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造成的,那么导致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第一,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技术改造方面的投资所需的资金量非常大,伴随而来的投资风险也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周期长,使银行不能对项目的成功进行准确判断。所以,企业融资困难较大。第二,技术设备的更新或再建属于大额投资,而且,经济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企业也需要及时更新设备以重新开始生产新的产品,所以企业对银行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企业也就更难获得有限的银行贷款来满足自己对资金的需求了。
  (3)融资租赁方式的作用。融资租赁方式可以减少企业融资风险,弥补企业金融缺口,帮助企业获得所需资金以进行技术改造。融资租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而获得的机器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使用期内是分开的,那么就可以为出租设备的一方降低风险。因为设备的使用方可能无法按期支付费用,那么出租人就可以收回设备,保证设备的使用价值不被承租企业无偿占有,使得出租人也能依靠出租设备来获取合理的收益。其次,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选择出租方和机器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实时更新,以保证产品的生产和企业的竞争力。另外,通过租赁的方式来使用设备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减少设备耗损和设备更新的成本。只要企业能保证按期支付设备租金,就可以选择这种融资租赁的方式来取代银行贷款来进行融资。并且,企业在出租公司办理的设备租赁活动比在银行进行贷款所需的手续少,简单便捷,所以选择这种融资方式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二)财务分析角度的可行性研究 虽然,融资租赁比银行贷款成本更高,但是由于政策条件的优惠,使得企业使用融资租赁方式时,对固定资产能加速进行折旧。这种加速折旧的优势可以减少企业利润,从而减少应交税金;并且,当企业的融资租赁期限结束后可以不提折旧,增加利润,从而增加税金。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融资租赁可以帮助企业延长缴纳所得税的期限,使企业的资金运转更加灵活。
  总之,融资租赁方式使得传统产业内的企业对资金缺口有了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而且,融资租赁不需要企业付出与向银行贷款时的贷款成本,融资租赁的手续便捷,形式灵活,既方便了承租方,也利于出租方获得持续而稳定的投资收益,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加速流动和使用;所以不仅是对设备的租赁企业,还是对设备的使用企业而言都是一种较好的盈利模式。
  由于我国相关政策规定,使用融资租赁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加速折旧,这就为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减少税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如果一个企业重视的不是财务报表的表面收益,而是其长期的税负压力,那么选择融资租赁方式来实现技术的改造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比通过银行贷款方式获取资金对传统产业内的企业而言是更加有利的融资方式。
  四、传统产业运用融资租赁方式实行技术改造对策分析
  (一)建立完整的融资租赁运营体系
  (1)融资租赁体系完善化。通过对融资租赁市场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融资租赁市场上设备的出租方有三种类型,即设备厂商、银行和租赁公司,三者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市场优势。我们要根据市场对设备的不同需求来完善融资租赁体系的构建,可以将上述三个出租方联合起来,共同满足市场需求,发挥其优势来实现不同的盈利目的。这样不仅完善了融资租赁体系的建设,还能促进融资租赁市场的全面发展。
  融资租赁市场设备的供应方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有厂商背景的租赁企业、有银行背景的租赁企业以及独立背景的租赁企业。目前,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来看,我们应该加大对有厂商背景的租赁企业的扶持力度,倡导商业银行积极对融资租赁市场进行投资以加大利润来源,独立的出租企业也必须积极进行设备更新以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使不同融资租赁设备的供应商共同可以促进融资租赁市场的多样化发展。
  (2)融资租赁业务多样化。生产设备的融资租赁方式一般有直接租赁、转租赁、回租租赁和杠杆租赁之分。直接租赁收益较稳定,风险较低,故而运用较多;而转租赁的租金一般比较高;回租租赁是企业资产实现了流动性运转,其灵活性较大;而杠杆租赁利用了杠杆原理灵活的使用了资金。这样的多样化的融资租赁方式能更好的促进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发展。
  (3)融资租赁法律建设系统化。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起系统化的有关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类似于《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租赁公司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融资租赁相关法规和法律的颁布不仅可以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经营风险,保证融资租赁的收益;还能促进融资租赁市场构建良好的竞争秩序,使融资租赁业务流程规范化,使得融资租赁业务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切实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从而实现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融资租赁市场规模建设
  (1)正视融资租赁与经济发展的联系。融资租赁作为企业融资方式的一种,是企业平衡资金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融资租赁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首先,企业通过利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了企业资金问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这也对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其次,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对融资租赁的需求也增加,进而也就促进了融资租赁的发展。所以经济发展和融资租赁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
  (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融资租赁市场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情况下,政府应该加大对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加大对其的税收优惠,降低融资租赁企业的设你亲 那个条件,帮助融资租赁也积极发展市场,建设一个既公正又和谐的市场竞争环境。
  (3)加大对融资租赁的宣传力度。融资租赁也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培养融资租赁业的专业人才,就需要政府在市场成熟前加大对融资租赁行业的宣传力度,吸引人才进入这一市场;从而才能通过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来积极传播融资租赁观念,实现融资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富胜、陈享光:《改革开放以来技术改造投资规模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4期。
  [2]吕津、程淑佳:《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制约因素》,《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3期。

上一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ERP的应用现状的文献综述

下一篇: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融资困境的问题和策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