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的分析探讨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1.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从学理上说是指为了控制经营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保障法律法规及企业章程的贯彻落实,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企业对自身内部所采取的提高经济效益、完善经营管理的制度、方法和程序的总称。根据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指旨在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由包括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尽管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认识处在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中,但对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已有了普遍的共识,即主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合法合规、企业财产安全、企业信息真实完整和企业经营效率提升,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方面要素:(1)内部环境,包括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及运行的各种因素;(2)风险评估,包括识别、分析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及采取的有效应对策略;(3)控制活动,包括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而采取的各种方法、手段,如授权批准、预算控制等;(4)信息沟通,包括准确而及时地收集和传递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在企业内部及时传递和运用;(5)内部监督,包括企业对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缺陷并加以改进。
2.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经历了由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结构制度、内部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到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体系的发展。无论是对于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传统企业还是创新企业,内部控制都是尤为重要的,进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体现在:(1)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为了应对市场风险,企业管理水平也必须跟上企业的发展,这一外部力量促使内部控制成为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最好手段;(2)企业必须有能力对风险做好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因此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使每一个运营环节都能在面对风险时快速反应、解决问题,避免造成重大伤害和损失,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在动力。
二、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及实践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其整套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在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在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在1999年才被首次提出,内部控制理论及实践的起步则更晚。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主要表现在:(1)由于近年来政府及各相关监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要求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如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都对公司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及在金融危机影响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2)企业风险意识、投资决策及管理意识逐渐加强,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优先考虑的侧重点。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仍然薄弱,则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3)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审计监督已逐步形成相应机制,在制度建设上取得初步成效。但企业内部控制部门权责划分仍然不够明晰,其产生的疏漏严重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果。
2.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不够,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也不多
云南省财政厅曾于2006年对省内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为其6个月的调研分析,并作出了内容详实的书面报告。该份报告显示大部分企业对内部控制了解尚可,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有较强意识的则很少,而即使是在已经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中,也还有很大比例的企业较少或基本不依据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内控。另外,在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中,往往出现已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却基本上不照章执行而是这些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预期作用。同时,企业主企业管理和经营水平的低下,致使他们忽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2)企业机构设置不合理,公司的治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较为简单,并且多侧重于上下级管理式的纵向线型权利义务关系,而不重视机构之间横向的监督与协调,导致企业机构设置臃肿、管理层次繁杂、机构间缺乏交流及工作效率低下。这样在内部控制问题上,会出现设置的机构形同虚设、机构权责不对等情况。另外,当下受旧有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影响,我国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度较高,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明晰,易出现企业主依仗个人经验与喜好独断专行地解决问题,决策缺乏科学合理依据和程序,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和内部控制的执行贯彻力度。
(3)企业内部控制相关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人事制度、审计制度、财务制度、管理制度往往各自为政,而各相关制度之间却又是相互影响,如木桶理论一般,内部控制的效果最后只能得到最小的反馈。内部控制是一个全员和各部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事制度需要严格把关好企业人员招聘程序及激励培训机制,审计制度需要加强内审力度、专业性、独立性和服务性,但这些制度的疏漏也正在于未能充分履行应尽只能,最后影响到了内部控制的决策和启动。
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1.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形成原因
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原因造成,这不仅包括了人的因素、还有制度因素、执行因素等。人的因素主要表现在:(1)人员素质无法达到相应风险预测与管理水平的要求;(2)人员内部控制意识薄弱;(3)企业控制主体,即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冲突和矛盾。制度因素主要表现在:(1)制度设计观念较为落后,无法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需要;(2)制度基础不够牢固,无法营造内部控制的良好基础环境。执行因素主要表现在:(1)从决策到执行之间过于拖延,层级过多无法实现内部控制措施的快速通达;(2)执行效果不力,执行的结果往往与制度的预期设计有出入。
2.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在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从企业管理角度把握全局,
采取切实行动,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现:(1)企业应当明确并将内部控制的目标贯彻经营活动始终。由于企业内部环境受管理层的影响较大,内部成员的身上直接体现管理层对内部控制意识的强弱,因此,增强管理层内部控制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和预测、评估能力尤为重要。同时,内部控制也不只是领导层的事情,对于其他成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研讨会学习交流、定期编发企业内部刊物通知通告等,以此来使人员素质提高,内部控制意识整体加强。
(2)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保证权责相等。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而应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定位等因素来考虑,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也要按照企业自身特点落实严格的层级管理决策制,使各部门跟机构职责与权限明确,扫除内部控制中的冲突点和盲点。(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 学术参考网制度,营造良性内部控制的有利环境基础。如构筑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确立审计部门的独立地位,实行财务总监聘用负责制,强化决策领导层内部科学合理制约等。同时,也要改进企业内部管理手段、创新内部控制活动建设,建立统一而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和内外部监督协调机制。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尚处在一个不多摸索和完善的阶段,对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的深化,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通过在意识上重视,在制度上完善,在执行上落实内部控制的系列制度,对于突破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雄胜.内部控制范畴定义探索[J].会计研究,2011(8)
[2]张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审计研究,2010(1)
[3]顾艳.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审计与研究,2009(6)
[4]蔡继红.对内部控制环境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冶金财会,2011(8)
上一篇:论企业价值观的维度的理念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