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意义何在?
发布时间:2015-07-02 15:00
[摘要]在对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中,理论界一直期望并努力能形成几种统一的理论,并且,这些审计理论要能为日益发展着的审计实务提供一个有效而强有力的依据。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应顺应审计环境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一、现代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审计理论的研究亦是如此。构建一个科学的审计理论框架,是审计理论研究系统需要,是审计学科趋向成熟的表现。本文主要探讨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结构模式。何谓审计理论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也就是各要素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与组合的具体形式。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自应有其组成部分(要素)及各组成部分(要素)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审计理论结构是由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意义何在?按照安德森(on)的观点,“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审计理论必须有一个框架结构或结构体系,即审计理论结构,它是我们指导和评价现行审计实务的依据。研究审计理论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构成审计理沦结构的要素有哪些?二是诸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即确定诸要素各处哪一层次?审计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是1961年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philosophyofauditing)。他们认为:“审计是有理论基础的,在审计行为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整套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他们以哲学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和五个基本审计概念(即证据、应有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卜构建了由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及实际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1978年尚德尔(charle,l)所著《审计理论拟theory。f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与莫茨及夏拉夫的模式相近,他则是从语义哲学、传播理论和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为“审计假设一审计定理一审计理论结构一原则一标准”这一形式。尚德尔的创新在于:(l)从假设中衍生了“定理”这一要素;(2)将说明理论结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作为一个要素。他更注重审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审计是一种旨在确立某种标准之遵循情况,进而表达意见或判断的人类评价过程”。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extemal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6个要素组成:审计目标一公认审计准则(gaas)一审计概念一审计假定一审计技术方法一审计过程。安德森的贡献是,以目标为基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并将目标的要求与作用延伸到实务即“审计过程”之中,形成了首尾相应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tomlee)与戴维•弗林特(dav记flint)两人的观点基本相似,但与以上模式均有不同。
汤姆•李于1984年提出的模式由3个要素构成,即“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而弗林特于1988年提出的模式为“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一标准”。这两个模式的共同点是以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来构架审计理论结构。分析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大致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3)80年代中期以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应该指出,上述各个时期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在历史上各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我们研究现代审计理论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的审计理论建设角度分析,上述模式似各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莫茨及夏拉夫是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的奠基人,他们以哲学为基础提出了理论结构诸要素,直到现在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他们把各门科学的共同方法论—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第一个层次要素,似失之过宽,而且其模式要素中没有列人审计目标、审计本质,也没有论及审计环境的影响,这些是他们所提出模式的相对不足之处。安德森的审计理论模式中提出了以审计吕标为基础引列其他诸要素,较之葛茨及夏拉夫的模式有新的发展,但是,他把审计假设这个重要的前提性因素列在审计准则及审计概念之后,逻辑欠严密。20世纪80年代汤姆•李与弗林特的模式都从审计本质出发引述其他因素,把审计本质这个因素列为模式之首位,是有贡献的,但是他还没有把模式诸因素置于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
同时借助发达的信用卡金融工具和网络保密及识别技术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已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根据某种要求,立即执行某种任务,建立或解除某种人事或商务关系,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大,从而对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充分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必然推动审计技术方法的革命,从而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审计。作为职业工作者的注册会计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中,一有疏忽,这种潜在的风险就可能转化为实在的风险,从而引起诉讼。以西方国家的注册会计师为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涉嫌的诉讼案例已成千上万,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人了诉讼“爆炸”时期。仅1993年,国际六大会计公司在法律诉讼及赔偿方面的费用就占总收人的19%。在中国,近10年来,先后发生的涉及审计诉讼的重大事件主要有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山东“石油大明”事件、海南“琼民源”、四川“红光”和“东方锅炉”事件、甘肃的“银广夏”事件等。在验资业务方面,“全国已发生验资业务诉讼案件多达500余起,并仍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例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或经济责任,为此,已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或受处罚。这说明诉讼风险对审计已产生重大影响,审计,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环境之中。注册会计师界也因势而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五大会计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一种新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审计模式、方法或程序的采用,无不是职业界因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审计环境而作出的反应。除上述各种主要审计环境外,审计还受到哲学、政治制度、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文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见,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必须置于审计环境中进行考察。近几年来,国际及我国的审计学术界都开始重视审计环境问题。中国审计学会曾把审计环境问题列为专题进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蔡春博士撰写的《审计理论结构》论文中着重阐述了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胡春元的博士论文《审计风险研究》也强调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诸要素的关系。
三、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前已述及,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审计学家汤姆•李和弗林特分别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中,均以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为起点构建审计结构模式。这里拟对审计本质在结构中的地位进行论述。审计本质是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审计在达到审计目标、实现其职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反映了社会对审计的客观要求,是人们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对审计的认识。由于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观点不同、研究的方法有异,所以审计本质的理论从传统的查账论发展为信息论、代理论、保险论。传统的查账论只反映审计工作活动的特征,未能反映审计的社会需求,也没有把审计置于社会环境中来考察,所以查账论不能反映审计的本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审计的本质有了新的思考,信息论是其中的一种。以信息论为主导的审计本质理论认为经过审计后的信息,可提高其可信性,可使投资者依据披露信息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代理论认为: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下两权分离的深人发展,投资人、债权人和管理人员之间必然出现较多的利益冲突,为了促使股东和管理人员利益最大化,就产生了股东(委托人)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人员(代理人)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的需要,而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外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鉴定其业绩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于是,代理论便应运而生。
这一理论认为,审计既代表财产所有者又代表财产经营者,它是两者的共同需求,审计的作用在于可促进股东利益和公司管理人员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面临着的职业风险日益严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期望把企业的财务报告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并愿意从自己的收人中支付一部分费用来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进行审计,并把这部分审计费用视为保险费用。如果发生审计失职或疏漏而造成损失,审计人员依法就负有责任进行赔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审计本质被视为一种保险行为,因而称为审计本质的保险论。以上所述的审计本质的信息论、代理论和保险论都是与社会客观环境相联系,把审计置于社会结构中作考察。只是由于考察的角度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观点。尽管审计本质可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是弗林特称,“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是在审计的地方,必存在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关系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我们认为,社会经济是复杂的、多样的、经常变化的,作为审计本质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应该应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结构论的方法,把各种审计本质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问题
1.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它是审计环境对审计系统要求的反应,也是审计系统满足审计环境的要求标准。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制于审计本质,不能超越审计本质来随意构建。所以,不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来理解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就无法理解现代审计包括从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到政府审计,从财务合规性审计到管理审计的全部发展过程。正是因为需要评价的受托经管责任范围的扩大,审计目标从合法合规性审计拓展到现在包括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的多维审计目标体系。同时尽管审计目标响应审计环境的要求,作了扩展,然而这些目标均未偏离审计作为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这一本质。“传统财务审计是审核受托财务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管理审计是审核受托管理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与汤姆•李和弗林特不同,我们认为,审计目标受制于审计本质,列为第二层次。审计目标是一多维的目标体系,可分解为财务审计目标、管理审计目标等。财务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查错防弊,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等;管理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评价企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使用和管理受托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这些目标指导、制约和影响着审计理论结构的其他因素。
2.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它是联系审计目标与审计概念及审计准则等要素的中介。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来构建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把审计假设作为论证指导其他要素的基础,如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就是把审计假设列为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首的;尚德尔也是以审计假设为基础构建审计理沦结构的。我们认为,审计假设确实是审计理论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但应该是列于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之后的一个层次,因为是不可能依据审计假设来推导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的,如把它置于第一层次,就本末倒置,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
五、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设想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中,理论界一直期望并努力要能形成几种统一的理论,并且_,这些地理论要能为日益发展着的审计实务提供一个有效而强有力的依据。如果我们不从日益变迁的社会经写作论文济权责结构、商业环境、科学技术条件出发,我们就不能诊释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要顺应审计环境的变迁而发展,顺应时代的变化变革我们的理念。
这里应该指出三点:其一,框架中各个要素虽有主次之分,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其二,各个因素及整个结构系统受到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科学发展、相关知识(会计、统计、数学、方法论等)的影响;其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框架中各因素的内容及因素层次会发生变化。所以审计理论结构是发展的、变化的,需要审计学术界进行不懈的研究、思考来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现代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审计理论的研究亦是如此。构建一个科学的审计理论框架,是审计理论研究系统需要,是审计学科趋向成熟的表现。本文主要探讨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结构模式。何谓审计理论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也就是各要素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与组合的具体形式。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自应有其组成部分(要素)及各组成部分(要素)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审计理论结构是由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意义何在?按照安德森(on)的观点,“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审计理论必须有一个框架结构或结构体系,即审计理论结构,它是我们指导和评价现行审计实务的依据。研究审计理论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构成审计理沦结构的要素有哪些?二是诸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即确定诸要素各处哪一层次?审计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是1961年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philosophyofauditing)。他们认为:“审计是有理论基础的,在审计行为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整套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他们以哲学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和五个基本审计概念(即证据、应有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卜构建了由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及实际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1978年尚德尔(charle,l)所著《审计理论拟theory。f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与莫茨及夏拉夫的模式相近,他则是从语义哲学、传播理论和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为“审计假设一审计定理一审计理论结构一原则一标准”这一形式。尚德尔的创新在于:(l)从假设中衍生了“定理”这一要素;(2)将说明理论结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作为一个要素。他更注重审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审计是一种旨在确立某种标准之遵循情况,进而表达意见或判断的人类评价过程”。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extemal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6个要素组成:审计目标一公认审计准则(gaas)一审计概念一审计假定一审计技术方法一审计过程。安德森的贡献是,以目标为基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并将目标的要求与作用延伸到实务即“审计过程”之中,形成了首尾相应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tomlee)与戴维•弗林特(dav记flint)两人的观点基本相似,但与以上模式均有不同。
汤姆•李于1984年提出的模式由3个要素构成,即“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而弗林特于1988年提出的模式为“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一标准”。这两个模式的共同点是以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来构架审计理论结构。分析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大致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3)80年代中期以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应该指出,上述各个时期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在历史上各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我们研究现代审计理论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的审计理论建设角度分析,上述模式似各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莫茨及夏拉夫是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的奠基人,他们以哲学为基础提出了理论结构诸要素,直到现在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他们把各门科学的共同方法论—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第一个层次要素,似失之过宽,而且其模式要素中没有列人审计目标、审计本质,也没有论及审计环境的影响,这些是他们所提出模式的相对不足之处。安德森的审计理论模式中提出了以审计吕标为基础引列其他诸要素,较之葛茨及夏拉夫的模式有新的发展,但是,他把审计假设这个重要的前提性因素列在审计准则及审计概念之后,逻辑欠严密。20世纪80年代汤姆•李与弗林特的模式都从审计本质出发引述其他因素,把审计本质这个因素列为模式之首位,是有贡献的,但是他还没有把模式诸因素置于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
二、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影响审计理论结构与其他学科理论一样,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有: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一日千里发展着的信息技术、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诉讼风险环境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这些环境发生变化,均会对审计理论结构诸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包括资本利率、货币汇率的波动,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的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和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淘汰的加速。这些全球性环境因素,对企业的产品营销、成本、利润均会发生巨大影响,而作为鉴证、评价、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必然在其本质、目的、假设、概念及标准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审计的理论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市场、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的更新、人们的消费及储蓄方式,也改变着审计本身,即审计工作的电脑化。时至今日,审计工作中收集、分析、抽样、判断和报告都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不仅利用计算机制订审计计划,储存工作底稿,而且可进行实时审计,保证客户的系统产生可靠的实时信息,同时可监控企业的经济业务,找出与审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预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审计软件的智能化将会实现,这就可减轻或替代审计师的劳动。
同时借助发达的信用卡金融工具和网络保密及识别技术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已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根据某种要求,立即执行某种任务,建立或解除某种人事或商务关系,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大,从而对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充分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必然推动审计技术方法的革命,从而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审计。作为职业工作者的注册会计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中,一有疏忽,这种潜在的风险就可能转化为实在的风险,从而引起诉讼。以西方国家的注册会计师为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涉嫌的诉讼案例已成千上万,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人了诉讼“爆炸”时期。仅1993年,国际六大会计公司在法律诉讼及赔偿方面的费用就占总收人的19%。在中国,近10年来,先后发生的涉及审计诉讼的重大事件主要有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山东“石油大明”事件、海南“琼民源”、四川“红光”和“东方锅炉”事件、甘肃的“银广夏”事件等。在验资业务方面,“全国已发生验资业务诉讼案件多达500余起,并仍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例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或经济责任,为此,已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或受处罚。这说明诉讼风险对审计已产生重大影响,审计,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环境之中。注册会计师界也因势而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五大会计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一种新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审计模式、方法或程序的采用,无不是职业界因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审计环境而作出的反应。除上述各种主要审计环境外,审计还受到哲学、政治制度、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文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见,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必须置于审计环境中进行考察。近几年来,国际及我国的审计学术界都开始重视审计环境问题。中国审计学会曾把审计环境问题列为专题进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蔡春博士撰写的《审计理论结构》论文中着重阐述了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胡春元的博士论文《审计风险研究》也强调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诸要素的关系。
三、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前已述及,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审计学家汤姆•李和弗林特分别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中,均以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为起点构建审计结构模式。这里拟对审计本质在结构中的地位进行论述。审计本质是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审计在达到审计目标、实现其职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反映了社会对审计的客观要求,是人们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对审计的认识。由于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观点不同、研究的方法有异,所以审计本质的理论从传统的查账论发展为信息论、代理论、保险论。传统的查账论只反映审计工作活动的特征,未能反映审计的社会需求,也没有把审计置于社会环境中来考察,所以查账论不能反映审计的本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审计的本质有了新的思考,信息论是其中的一种。以信息论为主导的审计本质理论认为经过审计后的信息,可提高其可信性,可使投资者依据披露信息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代理论认为: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下两权分离的深人发展,投资人、债权人和管理人员之间必然出现较多的利益冲突,为了促使股东和管理人员利益最大化,就产生了股东(委托人)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人员(代理人)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的需要,而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外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鉴定其业绩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于是,代理论便应运而生。
这一理论认为,审计既代表财产所有者又代表财产经营者,它是两者的共同需求,审计的作用在于可促进股东利益和公司管理人员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面临着的职业风险日益严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期望把企业的财务报告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并愿意从自己的收人中支付一部分费用来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进行审计,并把这部分审计费用视为保险费用。如果发生审计失职或疏漏而造成损失,审计人员依法就负有责任进行赔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审计本质被视为一种保险行为,因而称为审计本质的保险论。以上所述的审计本质的信息论、代理论和保险论都是与社会客观环境相联系,把审计置于社会结构中作考察。只是由于考察的角度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观点。尽管审计本质可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是弗林特称,“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是在审计的地方,必存在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关系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我们认为,社会经济是复杂的、多样的、经常变化的,作为审计本质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应该应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结构论的方法,把各种审计本质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问题
1.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它是审计环境对审计系统要求的反应,也是审计系统满足审计环境的要求标准。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制于审计本质,不能超越审计本质来随意构建。所以,不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来理解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就无法理解现代审计包括从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到政府审计,从财务合规性审计到管理审计的全部发展过程。正是因为需要评价的受托经管责任范围的扩大,审计目标从合法合规性审计拓展到现在包括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的多维审计目标体系。同时尽管审计目标响应审计环境的要求,作了扩展,然而这些目标均未偏离审计作为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这一本质。“传统财务审计是审核受托财务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管理审计是审核受托管理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与汤姆•李和弗林特不同,我们认为,审计目标受制于审计本质,列为第二层次。审计目标是一多维的目标体系,可分解为财务审计目标、管理审计目标等。财务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查错防弊,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等;管理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评价企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使用和管理受托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这些目标指导、制约和影响着审计理论结构的其他因素。
2.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它是联系审计目标与审计概念及审计准则等要素的中介。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来构建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把审计假设作为论证指导其他要素的基础,如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就是把审计假设列为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首的;尚德尔也是以审计假设为基础构建审计理沦结构的。我们认为,审计假设确实是审计理论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但应该是列于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之后的一个层次,因为是不可能依据审计假设来推导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的,如把它置于第一层次,就本末倒置,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
五、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的设想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中,理论界一直期望并努力要能形成几种统一的理论,并且_,这些地理论要能为日益发展着的审计实务提供一个有效而强有力的依据。如果我们不从日益变迁的社会经写作论文济权责结构、商业环境、科学技术条件出发,我们就不能诊释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要顺应审计环境的变迁而发展,顺应时代的变化变革我们的理念。
这里应该指出三点:其一,框架中各个要素虽有主次之分,但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是一个有机的结构系统;其二,各个因素及整个结构系统受到包括政治、哲学、经济、文化、法律、科学发展、相关知识(会计、统计、数学、方法论等)的影响;其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框架中各因素的内容及因素层次会发生变化。所以审计理论结构是发展的、变化的,需要审计学术界进行不懈的研究、思考来使之适应时代的需要。
上一篇:关于加强外商避税审计的思考
下一篇:基于博弈理论的审计职业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