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最低生活保障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路

发布时间:2015-10-24 09:14

张玉柱,太仓市审计局


    最低生活保障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采取层次分析法,建立最低生活保障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将指标按照目标层、状态层、元素层、指标层,最终形成一个由许多相互联系的指标组成的多层次、立体式的指标体系,涉及资金保障管理、经济社会效益、制度建设管理等三大层面,17个具体的定性和定量模块。明细如下表:
    
    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指标:一是低保家庭恩格尔系数。它等于家庭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100%,是衡量低保家庭的消费结构变化和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其数据主要来源于对低保家庭消费支出的调查。依据国际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在50%~59%为温饱,在40%~50%为小康,在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二是低保救助力度系数。它等于当期城乡低保对象名义低保标准/上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人均纯收入,反映对城乡低保对象的救助力度,衡量低保救助是否与当地经济发展同步。低保救助力度系数越大说明城乡低保对象实质救助强度越大,过低说明救助力度不足;但是低保救助力度系数过大则有可能形成“福利依赖”现象。按照专家经验,低保救助力度系数要控制在30%~40%。三是低保生活救助系数。它等于当期低保对象名义低保标准/当期普通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反映对城乡低保对象救助的实际效果。如果低保生活救助系数小于1,则说明低保对象将低保救助款全部用于购买食品还达不到平均食品消费水平。考虑到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水平较低,依据统计经验,低保生活救助系数大体在0.65左右。四是信息化管理水平。衡量最低生活保障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以及与外围数据衔接配套、资源共享,有无形成“信息孤岛”等;评价指标有信息化重视程度、系统出错率、信息设备及软件装备率、业务系统使用率、核心业务流程工程覆盖率、系统安全投入率等。五是配套机制建设情况。衡量低保金和低保制度的配套政策是否完善,针对低保对象的其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否完善,有无低保“养懒汉”的现象,重点关注低保家庭医疗、居住等配套制度建设情况。六是组织机构建设情况。衡量地方政府低保金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包括工作人员配备、帮扶网络、低保审批流程、低保动态监管、低保档案管理等;其数据主要来源于地方各级政府的相关文件、制度和现场调查台账资料。七是组织机构管理成本。反映低保金日常行政管理费用的高低,可以通过工作人员人均行政成本(=基本支出/单位低保管理人数)或者低保对象人均管理支出(=基本支出/年底低保对象人数)来计算衡量,分析各地方政府的组织机构管理成本水平。
    最低生活保障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一)确定指标权重
    采用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针对指标体系中的各项评价指标,采用背对背方式反复征求相关专家对指标库中的各项具体指标的意见,从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二)设置评价标准
    将最低生活保障金绩效评价标准划分为五类标准,即优、良、中、低、差,用量化分值区间反映中五种状态表现为:优(90,100)、良(80,90)、中(70,80)、低(60,70)、差(0,60);这五种标准既适合定量评价指标,也适合定性评价指标;既可以反映个体评价指标,也可以反映最后的综合评价。
    (三)分项评价绩效
    依据审计人员专业判断,根据不同内容分别采取功效函数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等,与计划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进行纵横对比,与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交流以及咨询专家意见等,分别将上述17项指标进行计算得分,并按照设置的评价标准逐项进行分类评价。
    (四)综合评价绩效
    根据计算分析的各项具体指标的得分,然后依据设定的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逐项分层加权计算,最后汇总得出指标综合分值,综合评价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整体绩效情况,其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上一篇: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方式创新

下一篇:审计人的说话艺术与沟通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