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公司治理下的企业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
发布时间:2015-07-02 15:01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企业价值增值;内部审计
论文摘要:随着企业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的发展,企业的内部审计实践也呈现出价值增值的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因此从企业角度来说,内部审计如何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如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就必须适应和应对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风险,以便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内部审计的增值,可以在企业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比如:采购环节的物资采购比价审计等单个环节的增值作用,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并且完善采购环节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存在会对组织内的其他职能部门以及组织部门的经营管理者产生威慑作用,努力改善工作绩效,进而导致了组织价值的增加。另一方面,当内部审计成本小于损失的减少时,公司价值增加,也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通过努力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因此,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且从公司治理的高度认识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审计主体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和范围相对单一狭窄。wWW.lw881.com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幻莫测,导致企业的各种风险不断增多,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应该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改进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加强组织内部重组及公司治理,最终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标。但是对财务事项的过多关注,则会影响上述职能的发挥。因此,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一般都是从监督到评价再到确认、咨询的变化,这样一个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目标由积极兴利再过渡到价值增值的变迁。一般来说,目前许多企业内部审计已开始逐渐涉及投资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人力资源审计、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产品推销审计、市场景气状况审计、研究开发审计、生产工艺审计、后勤服务系统效率审计等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2.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置不合理。首先是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限制了报告层次。表现在对于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问题不具有影响力,只是将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局限于管理层次,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其作用而降低了不少效率,这样的领导模式势必会限制内部审计的自身发展。
其次是侵害了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当前内部审计在形式上的独立性不够,在组织、经济上依附于企业领导,因此很难保证其提供意见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除此之外,双重领导体制下的内部审计在利益权衡中处于两难的境地,它既服务于委托方又服务于受托方,最终仍然难以保持其应有的客观性,导致内部审计偏向与其利益相关的一方。
3.企业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协调。一方面,企业内部的被审计部门与内部审计配合不利,在参与审计的过程中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样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审计的执行和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良好的沟通,一般都是在不信任审计对象的态度下开展工作。转变这样的格局必须要提倡参与式审计,审计部门必须在开始阶段与被审计部门讨论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和计划,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内部审计法制体系存在的缺失
通过对内部审计法制体系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权力机构的领导或者主要负责人下开展工作,但是其中对于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界定并不明确。这种模糊的界定影响内部审计相关职能的发挥,导致其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不合理。
其次是在对内部审计职责的阐述上,尽管包含了经济责任审计、资金预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仍然没有涉及公司战略目标及治理的审计,没有将内部审计提高到公司治理的层次。
最后是咨询服务是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内部审计一般都是局限在监督和评价上,忽视了咨询服务的提供。
(三)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其增值功能的实现,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审计模式来看,我国内部审计所采取的模式没有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是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这种审计模式在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也较少考虑控制环境,实施账项基础审计,使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提供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的详细审计大大增加了审计成本,虽然可以通过对财务资源的保值达到间接增值的目的,但是审计范围受到很大局限,最终使得增值效果并不明显。
其次从审计时间来看,由于事后审计则往往具有时滞性,事前和事中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风险的以前预警和实时监控,将可能导致的损失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有部分单位没有前移到事前审计或事中审计,依然停留在事后审计。
最后从审计手段来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繁重的手工检查只能增加内部审计的成本,将内部审计的资源过多地消耗在无谓的事项上。而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网络经济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当前很多企业以手工审计的方式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不利于内部审计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变革,并且损害了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一)拓展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
应该说风险贯穿于职能部门和组织整体两个层次,而风险管理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应包括对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及有效性审查,同时也对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机制、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因此内部审计必须既对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也对组织整体的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该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对管理层应对风险的处理方式和产生的预期效果进行后续审计,从而使内部审计从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规避风险来增加价值。内部审计人员应分析企业的风险类型并评估风险的大小,从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应对措施并且提出风险管理是否对风险有充分和准确的界定,以便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参考。
(二)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
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增强公司的控制力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公司治理是实现公司目标和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只有加强公司管理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才能最终增加企业价值。因此要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并且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把内部审计作为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因此,内部审计只有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且站在公司治理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作用,最终确立其应有的地位。
(三)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
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并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便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审计人员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同时积极保证控制措施在关键位置建立有效的控制点。应通过审计委员会对单位的计划、决策以及方案的可行性,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找出差距、揭示矛盾、研究措施、分析原因并最终提出建议。
(四)增强审计质量控制和效率
如何更好地增强审计质量控制和效率?很多实施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内部审计规范,如朗讯公司通过三类指标:内部审计管理部门对有效性的监测、质量的改善情况、客户的满意程度等来衡量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因此说企业的增值型审计一般都是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审计人员技能矩阵、审计质量保证问卷和讨论指南等。
总之,只有加强监控才能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才能切实为企业增加价值,而且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违反审计工作制度以及包括有重大工作过错,或者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审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其次就是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实施企业内部的审计项目负责制,具体规定项目负责人、主审的相关责任来对审计项目创造或增加的价值进行检查和评估。
(五)实施治理结果审计
治理审计通过对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效果及其治理责任的考察,来综合评价公司治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由内部审计开展的针对治理效果的审计,即内部治理审计中的治理结果审计,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实施意见:一方面通过衡量管理层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对经理人的管理责任进行审计,从而挖掘潜力,提供咨询意见,找出差距,增加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对董事会的治理责任及其业绩做出保证,并且对董事会风格、董事会结构及其成员、董事会实务以及董事会培训等方面做出评价,从而保障了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为了更好地实现价值增值,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调动被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活动的积极性,还要发现公司治理中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在被审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中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合理整合内部审计资源
内部审计部门对现有资源的利用要考虑到其他职能部门乃至企业整体的资源,而不应只局限于内部审计部门,因为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都可以拿来作为一种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最终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将企业现有资源充分应用到内部审计活动中,不仅帮助内部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企业整体资源的消耗,为企业节约成本。例如,可以在对特定项目实施审计时,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评估项目风险,并在咨询服务中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应该聘请该部门的专业人员针对内部审计人员不精通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同时也要聘请企业中的网络技术人员帮助内部审计人员解决在计算机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现代内部审计对于资源的利用已经不再局限于部门内部,而是扩展到其他部门、企业整体乃至企业外部,只有将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如果想在公司治理下通过内部审计来增强价值增值,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要不断创新内部审计手段,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行业发展的要求。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则应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并且着眼于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将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扩展到公司治理审计、战略审计等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论文摘要:随着企业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的发展,企业的内部审计实践也呈现出价值增值的趋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助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因此从企业角度来说,内部审计如何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如何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受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公司治理变革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就必须适应和应对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风险,以便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内部审计的增值,可以在企业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发挥作用。比如:采购环节的物资采购比价审计等单个环节的增值作用,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并且完善采购环节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企业的内部审计的存在会对组织内的其他职能部门以及组织部门的经营管理者产生威慑作用,努力改善工作绩效,进而导致了组织价值的增加。另一方面,当内部审计成本小于损失的减少时,公司价值增加,也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通过努力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因此,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并且从公司治理的高度认识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价值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内部审计主体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和范围相对单一狭窄。wWW.lw881.com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幻莫测,导致企业的各种风险不断增多,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应该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改进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加强组织内部重组及公司治理,最终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标。但是对财务事项的过多关注,则会影响上述职能的发挥。因此,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一般都是从监督到评价再到确认、咨询的变化,这样一个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内部审计目标由积极兴利再过渡到价值增值的变迁。一般来说,目前许多企业内部审计已开始逐渐涉及投资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人力资源审计、战略和经营决策审计、产品推销审计、市场景气状况审计、研究开发审计、生产工艺审计、后勤服务系统效率审计等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2.企业内部审计的设置不合理。首先是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限制了报告层次。表现在对于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问题不具有影响力,只是将内部审计的服务范围局限于管理层次,内部审计没有发挥其作用而降低了不少效率,这样的领导模式势必会限制内部审计的自身发展。
其次是侵害了内部审计的客观性。当前内部审计在形式上的独立性不够,在组织、经济上依附于企业领导,因此很难保证其提供意见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除此之外,双重领导体制下的内部审计在利益权衡中处于两难的境地,它既服务于委托方又服务于受托方,最终仍然难以保持其应有的客观性,导致内部审计偏向与其利益相关的一方。
3.企业内部审计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协调。一方面,企业内部的被审计部门与内部审计配合不利,在参与审计的过程中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样一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审计的执行和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良好的沟通,一般都是在不信任审计对象的态度下开展工作。转变这样的格局必须要提倡参与式审计,审计部门必须在开始阶段与被审计部门讨论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和计划,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内部审计法制体系存在的缺失
通过对内部审计法制体系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权力机构的领导或者主要负责人下开展工作,但是其中对于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界定并不明确。这种模糊的界定影响内部审计相关职能的发挥,导致其内部审计的领导体制不合理。
其次是在对内部审计职责的阐述上,尽管包含了经济责任审计、资金预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以及风险管理审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是仍然没有涉及公司战略目标及治理的审计,没有将内部审计提高到公司治理的层次。
最后是咨询服务是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内部审计一般都是局限在监督和评价上,忽视了咨询服务的提供。
(三)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其增值功能的实现,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从审计模式来看,我国内部审计所采取的模式没有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还是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这种审计模式在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也较少考虑控制环境,实施账项基础审计,使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提供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实施过程中的详细审计大大增加了审计成本,虽然可以通过对财务资源的保值达到间接增值的目的,但是审计范围受到很大局限,最终使得增值效果并不明显。
其次从审计时间来看,由于事后审计则往往具有时滞性,事前和事中审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风险的以前预警和实时监控,将可能导致的损失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有部分单位没有前移到事前审计或事中审计,依然停留在事后审计。
最后从审计手段来看,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繁重的手工检查只能增加内部审计的成本,将内部审计的资源过多地消耗在无谓的事项上。而且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网络经济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当前很多企业以手工审计的方式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不利于内部审计顺应时代发展进行变革,并且损害了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
三、公司治理下增强企业内部审计增值功能的策略
(一)拓展企业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
应该说风险贯穿于职能部门和组织整体两个层次,而风险管理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应包括对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及有效性审查,同时也对风险识别、风险管理机制、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因此内部审计必须既对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也对组织整体的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具体来说,审计人员应该根据审计委员会的意见,对管理层应对风险的处理方式和产生的预期效果进行后续审计,从而使内部审计从企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为企业规避风险来增加价值。内部审计人员应分析企业的风险类型并评估风险的大小,从企业价值链乃至整个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给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应对措施并且提出风险管理是否对风险有充分和准确的界定,以便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参考。
(二)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
内部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增强公司的控制力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能力,公司治理是实现公司目标和价值的有效途径,因此只有加强公司管理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才能最终增加企业价值。因此要解决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并且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把内部审计作为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因此,内部审计只有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且站在公司治理的高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有效作用,最终确立其应有的地位。
(三)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
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将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促进企业不断完善自我约束机制,并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便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审计人员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同时积极保证控制措施在关键位置建立有效的控制点。应通过审计委员会对单位的计划、决策以及方案的可行性,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评价,找出差距、揭示矛盾、研究措施、分析原因并最终提出建议。
(四)增强审计质量控制和效率
如何更好地增强审计质量控制和效率?很多实施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内部审计规范,如朗讯公司通过三类指标:内部审计管理部门对有效性的监测、质量的改善情况、客户的满意程度等来衡量内部审计人员的业绩。因此说企业的增值型审计一般都是通过内部控制评价手册、控制自我评价手册、审计人员技能矩阵、审计质量保证问卷和讨论指南等。
总之,只有加强监控才能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才能切实为企业增加价值,而且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内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过程中的审计职业道德规范、违反审计工作制度以及包括有重大工作过错,或者牟取不正当利益的审计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其次就是建立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实施企业内部的审计项目负责制,具体规定项目负责人、主审的相关责任来对审计项目创造或增加的价值进行检查和评估。
(五)实施治理结果审计
治理审计通过对监事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效果及其治理责任的考察,来综合评价公司治理的整体效率和效果。由内部审计开展的针对治理效果的审计,即内部治理审计中的治理结果审计,试图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实施意见:一方面通过衡量管理层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对经理人的管理责任进行审计,从而挖掘潜力,提供咨询意见,找出差距,增加公司价值。另一方面,对董事会的治理责任及其业绩做出保证,并且对董事会风格、董事会结构及其成员、董事会实务以及董事会培训等方面做出评价,从而保障了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为了更好地实现价值增值,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调动被审计人员参与审计活动的积极性,还要发现公司治理中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在被审计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中共同分析、解决问题。
(六)合理整合内部审计资源
内部审计部门对现有资源的利用要考虑到其他职能部门乃至企业整体的资源,而不应只局限于内部审计部门,因为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都可以拿来作为一种内部审计服务,从而最终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将企业现有资源充分应用到内部审计活动中,不仅帮助内部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减少企业整体资源的消耗,为企业节约成本。例如,可以在对特定项目实施审计时,为了更好更准确地评估项目风险,并在咨询服务中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应该聘请该部门的专业人员针对内部审计人员不精通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同时也要聘请企业中的网络技术人员帮助内部审计人员解决在计算机审计中遇到的问题。
现代内部审计对于资源的利用已经不再局限于部门内部,而是扩展到其他部门、企业整体乃至企业外部,只有将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如果想在公司治理下通过内部审计来增强价值增值,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要不断创新内部审计手段,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应对行业发展的要求。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则应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并且着眼于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将内部审计的服务领域扩展到公司治理审计、战略审计等多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