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的分析
作者简介:纪誉 在职研究生 专业是农村区域发展 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导师姓名:魏凤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呈现出了东部地区已达到小康水平,西部地区却刚刚脱离贫困的巨大差异。本文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潍坊市各县市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12个县市区进行初步划分,提出破除经济发展差异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潍坊市 区域经济 发展差异 主成分分析法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地区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的现象,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对全面、科学的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质量,对如何制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全市有4个市辖区,2个县,6个县级市,土地面积16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908.62万人。然而,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差异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分析方法
1.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将潍坊市的12个县市区作为评价对象,根据《2011年潍坊市统计年鉴》,特选取事关经济、社会、民生等10项指标,构建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2.评价分析方法
在研究实际问题时,为了简化变量个数而又同时保留变量所提供的信息,根据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认为部分变量之间所包含的信息是有一定的重叠。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
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潍坊市各县市区差异情况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评价时,首先要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简化指标特征根和累计贡献率。
表 1
根据表1,前面四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就达到了93.3753%,符合提取因子的条件,计算出这四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0.4709、0.2843、0.1552和0.0895。然后根据各县市区在四个主成分方面的得分计算出综合分数和位次。
表2 潍坊市各县市区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
根据得分我们将12个县市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为潍城区、奎文区、寒亭区,均属于潍坊市的市辖区,经济起步早,经济较为发达;第二类地区为寿光市、坊子区、诸城市,工业体系科学合理,交通通信便利;第三类地区为昌邑市、高密市、青州市,工业底蕴深厚,但多以传统产业为主;第四类地区为昌乐县、安丘市、临朐县,境内多山,交通不便,工业由于交通因素发展缓慢。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潍坊市各县市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其中,奎文、潍城等中心城区依旧经济发达,寿光、诸城等工业大市增长迅速,青州、高密等老牌强市亟需优化提高,临朐、安丘等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有待加强。为了进一步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步伐,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应该再继续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全力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1.奎文区、潍城区、寒亭区要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区的优势,继续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好辖区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注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2.寿光市、诸城市、坊子区等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要继续发挥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头引领作用,积极打造海洋化工、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并围绕其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3.高密市、青州市、昌邑市等工业底蕴较为丰厚的地区,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的二次腾飞。
4.昌乐县、临朐县、安丘市等落后地区,要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山区经济”。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构建完善的交通通信网络,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崛起夯实基础。
上一篇:网络条件下高校内部审计的方式分析
下一篇: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