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内部审计质量对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对于企业的发展更是起到监督和促进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内部审计质量;独立性;风险导向审计
一、内部审计质量内涵
内部审计质量是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符合内部审计准则和达到内部审计工作规范要求的程度。内部审计质量的好坏不仅能够影响企业工作的权威性,而且影响有关方针、政策、法规的正确贯彻、执行。因此,内部审计质量如同企业的产品质量一样,其优劣足以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成败,必须加强管理。
一般来说,内部审计质量主要有以下特点:
1、全面性。内部审计质量是整个内部审计活动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位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2、相关性。内部审计质量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内部审计主体、内部审计客体、内部审计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内部审计计划、方法和程序的选择等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3、统一性。内部审计质量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量是质的客观载体,质是量的内在要求,因此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就是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质与量统一起来,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数量和进度才有意义。
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是审计质量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主要表现为:
1、机构设置不合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依附于其他部门或者合署办公, 导致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受到多方利益的牵制,无法保证各项业务工作的自主性和权威性。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内部审计机构处在双重领导之下,行政上受同级行行长的领导,业务上受上级行内部审计部门指导,设置上往往是银行内部一个非业务类管理部门,导致内部审计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领导不重视,审计工作得不到有力支持。普遍存在审计人员配备远达不到审计工作的要求;业务培训和交流得不到保障,人员素质难以提高;信息获取渠道有限,时间滞后等,使审计人员主观上独立进行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存在难度。
(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标准不明确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方面制度健全与否及执行情况会直接决定内部审计风险的大小。如果缺乏配套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方面制度或者执行不当,就会直接导致内部审计风险增大。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都是在工作中的不断尝试和积累,存在审计操作流程不科学、审计质量无法客观公正评价的情况。比如内部审计计划性不强,无法评价到底如何计划才是符合内部审计质量的要求。同一审计项目多个审计小组之间的工作质量无法客观衡量,查多查少,查深查浅没有科学的依据。对问题如何准确定性,报告如何措辞,原因分析和管理建议的质量如何都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
尽管我国从内部审计发展至今颁布了一系列的关于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评估的办法和规范,比如《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等,相对于之前还是存在明显的改善,但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企业内部的审计体系还是未能跟上业务的发展,处于比较滞后的发展水平。这给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三)内部审计方法落后
内部审计方法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审人员理念未能及时转变, 内审方法模式仍以账目基础审计方法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不能有效规避内控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大量著名的财务舞弊案例表明,舞弊的发生并非由于公司的内部控制不健全,而是由于管理层藐视或逾越致使内部控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就必须要求内审人员沿袭国际观点,以风险为导向综合审计。
2、风险观念比较淡漠, 较少考虑审计风险控制因素, 更谈不上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基于管理层舞弊盛行的客观情况,抛开单据、账本、报表的束缚,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根据所得出的量化风险水平指标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开展实质性审查。以查找管理舞弊(编制、发布欺诈性财务报告)为核心,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区别于账相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主要特征。
3、抽样技术的运用更多地凭借内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 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十分欠缺。同时审计工具和审计系统未能电子化、信息化。
4、缺乏内部审计与企业之间、内审人员之间和内审机构之间的先进经验交流,缺乏对审计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和提炼。首先,内部审计与企业之间并非简单监督关系,应树立为企业管理服务理念,通过交流,使审计工作得到领导和决策层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并有效降低审计风险。再则,内审机构之间以及内审人员之间应建立审计结果沟通制度,沟通应当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始终。内审人员和部门应积极有效地与被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取得理解,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及时发现审计缺陷,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
(四)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效性欠缺
有效的内审质量控制手段应包括内审制度约束、内审督导复核、内审考核、内审责任追究等。但现实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质量控制制度建设比较薄弱,即使已经建立的某些制度也形同虚设。
2、未建立分级督导复核制, 或督导复核具体职责内容不明确。
3、 内审考核未能有效执行, 表现为: 缺乏质量考核;考核内容不全面, 偏重于事后结果的考核而忽略对内审过程的控制; 考核主观性太强; 考核不与奖惩相结合等。
4、内审责任追究不到位。有的根本没有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有的责任追究形式化, 没有切实得到落实; 有的责任主体不明确, 责任划分不清楚,使责任追究无法实施。
(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控制内部审计质量,人是关键。现代金融需要现代人才,现代人才需要加强现代金融知识的培训。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在审计人员中懂旧式财务审计即旧时“查账”理念下账目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多,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模式、现代管理知
识、科技知识,并具有一定水平综合分析能力的掌握经济、金融、会计等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较少,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多视角地透视问题不够,综合分析能力较差,以上种种因素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大。
三、对策建议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只有保证审计的质量,才能为管理层提供有用的预警信息,为操作层提供有效的业务指导,及时发现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防范审计控制风险,提高和巩固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一)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
为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企业应实行“垂直管理、平行作业”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所谓“垂直管理”,就是建立从企业最高领导层到内部审计处领导再到内部审计人员的一条纵向垂直的“负责报告线”,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机制。垂直管理的目的是要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独立的和权威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制。“平行作业”机制就是内部审计人员与企业业务人员共同开展业务,构建一条横向的“报告线”。其本质可用六个字概括:制衡、合作、效率。核心是制衡,在制衡基础上提倡团队合作,从而达到项目的高效运行。
(二)明确内部审计质量标准
我国应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审计条例。通过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和条例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的地位和权威。实务标准可参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由内部审计协会和企业代表组织共同来制定。审计条例应由各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予以制定和修改,并保证实施。在内部审计条例中,应给予内部审计部门建议权,授权其直接与任何员工进行接触和交流,检查企业的任何一项活动或一个实体,接触企业的任何记录、资料或数据,包括管理信息和所有协商和决策机构的会议记录。
(三)创新内部审计方法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电子化时代,通过改变原来传统的手工操作方法,在审计工作中引入高校的信息出来和传递手段,以风险分析和控制为出发点,审计质量控制为基础,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把心得审计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新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方式,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所以,各个企业应加快企业北部审计资源网络建设,建立相关数据库,利用此数据库进行内部审计项目的审计和管理评估,将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有效的结合。
(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有效性
要想提高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必须从内部审计的各个流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在选择审计项目时,应坚持以风险为导向的原则,然后制定内部审计计划和内部审计方案时。在审计项目进行的时候,应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分级复核制度,严格对审计工作底稿的编织进行控制。在后续审计中,应注重提高内部审计的报告质量,强化后续审计,加大整改和处罚力度。
(五)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在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主动控制和防范内审风险。因此,内审机构应加大对内审人员培训力度,一是认真做好内审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内审干部做好内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做好内审工作的自觉性;二是努力提高和培养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培养懂政策法规,会运用;懂语文,会写作;懂会计,会查账;懂统计,会分析;懂电脑,会操作的内审干部队伍。其中要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为导向,着重培养内审人员的风险意识,准确识别审计风险,制订风险防范措施,提高内审人员规避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传奎,浅谈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问题[J],时代金融,2011年第5期.
[2]路纪斌,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建议[D],江西财经大学,2010.
[3]马生满,浅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2年3月.
[4]王晋林,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6期.
[5]郭长慧,论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对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
上一篇:煤矿经济合理设计规模的探究
下一篇:我国会计规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