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探讨企业解困转制的财务及税务规划

发布时间:2015-12-14 11:37

摘 要:本文对企业解困转制方式进行了探讨,并重点研究了不停产重组方式的两种具体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不停产重进行了生产、财务、税务三方面的规划。

关键词:解困转制 财务规划 税务规划
  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束缚,我国企业特别是国企管理混乱、竞争意识差、企业没有活力大多都处于亏损或半亏损状态。如何使国企摆脱经营困境,实现企业的成功转型,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这应是当政者和广大学者关心的重心,也是我国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关于企业的解困转制过程,以及转制过程中如何对财务和税收进行规划,才能做到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损失最小,这是一个重大且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企业解困转制的形式
  企业转制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企业解困转制浪潮中,全国围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进行了探索,并出现了多种形式,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类。一是从产权制度方面,对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如兼并、拍卖、出售、破产、管理层收购、股份合作制及股份制改造等;二是产权归属不变,改变企业经营方式,如租赁、承包、委托经营等。而从具体操作来说,又有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内部职工持股,整体拍卖,外资嫁接,空壳租赁,固定资产两权分离、流动资产职工买下,一厂多制,管理参股,不停产重组等方式。
  由此可见,企业解困转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适合不同的情况。我们要根据各地各企业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而其中不停产重组方式可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妥善安置破产企业员工,最大限度地减小债权人的损失,可使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主要适用于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破产命运不可回避的企业。本文主要研究的就基于不停产的企业重组的财务和税收规划。
  二、不停产重组的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盘活破产企业有效资产,适当核减债务负担,转换经营机制,达到存续企业使其健康发展的目的。具体操作一般有两种模式。
  (一)新设公司承接有效资产与部分债务
  在取得债权人银行同意的前提下,新设一家公司作为主体,通过变更债务承载主体,由新设公司主体承接破产企业有效资产,将债权人银行的不良债权转化为优质债权,充分盘活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规模不大、产权单一、核心可供盘活有效资产主要集中在主体企业中即将破产的国有企业。基本操作过程为:①破产企业职工以破产安置费用注册成立新公司;②新公司向破产企业债权人银行申请贷款;③新公司以职工入股资金与银行贷款收购拟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④拟破产企业以资产变现收入偿还债权人银行的部分贷款本息;⑤拟破产企业申请破产,按照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债权人银行获得相应清偿资产;⑥新公司以有效资产经营所得逐年偿还债权人银行贷款本息。
  (二)以职工安置费用受让国有股权
  这种模式主要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剥离方式转制时,由于优质资产都被剥离出来成立单独的公司,而最终主体企业承担各种不良资产和社会包袱。这种转制方式可以促进优质资产的增值发展,使新设立企业转装上阵,但从长远看,新独立企业并不能完全中断与主体企业的历史渊源,往往难以长期稳定发展,最终陷入经营困境。因此,实际操作中将可供盘活资产留在下属子公司,将其作为存续主体实施不停产重组,并以持有的下属公司的股权来支付职工的安置费用,同时切断破产企业与有效资产之间的产权纽带,实现存其续发展。
  基本操作过程如下:①确定企业职工安置费补偿标准及总补偿金额;②确定企业控股或参股的一家公司作为存续公司;③以所持存续公司股权支付员工安置补偿费;④存续公司独立经营运作;⑤申请破产。
  三、企业不停产重组的总体规划
  (一)企业不停产重组的生产规划
  首先是稳定职工情绪,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政府和相关实施重组的企业单位必须在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一致后才能开展破产工作。其次是坚持生产、职工换岗不离岗,避免出现动荡,保持社会稳定。企业要积极实现自救,查找亏损原因,如成本太高、包袱重、管理落后、设备老化等原因。企业要寻求可以重组合作的企业,改进生产设备、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对一时找不到承接企业,产品严重滞销、技术落后、发展潜力不大的企业,可将困难企业的国有资产折股做为经济补偿金支付给职工,鼓励职工出资入股,形成以产权为纽带,企业与职工相结合的利益共同体,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二)企业不停产重组的财务规划
  在企业不停产重组过程中完善财务制度,如采用新设公司承接有效资产与部分债务,将
所拥有的良性资产“装进”新公司,从资产的角度优化企业结构、改革管理模式。
  (1)发挥财务的监管职能
  财务工作要保证、促进企业经济上放得开,同时财务又能管得住,让企业经济是在财务监督下搞活,财务监督是在企业搞活中实现。对企业的经营、采购、生产、资金调用等全过程进行监督,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管职能,及时发现问题,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改善资金管理,提高资金流动利润率
  改革资金管理的管理模式,明确企业重组后的各企业的管理范围和职责。我们要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有效,加快资金流动周期,将资金管理和固有资产管理相结合,以达到资产的有效利用。
  (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在重组企业成立成本控制部门,进行专门的生产成本核算,结合过去一年的成本控制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降低额,形成最终财务预算,通过这种对成本的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4)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实现
  企业重组后财务管理的分部是投资和分配,使用分部目标实现财务管理。企业要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多经营成果,同时认真分析投资决策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权衡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和投资风险,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期实现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
  (三)企业不停产重组的税务规划
  (1)与重组出资方式无关的税收规划
  1. 纳税主体选择及纳税地位变化。
  企业转制过程中,纳税主体发生改变,而我国现行税制对同一经济行为在不同纳税主体上实行差别对待,特别是所得税制上。因此,通过不停产重组,可由优惠企业成为优惠企业,享受税 收优惠。
  2. 资产转让。
  第一,根据我国税制中关于流转税的优惠政策,对在企业转制过程中,资产转移所涉及的流转税和转让所得税进行规划,获取税收好处。如原公司转让的固定资产是免税、购并时不动产转让不征收营业税和土地增值税等。
  第二, 根据购并理论中税收应理论,通过购并交易将资产重新估值,使资产税基增加,
获得转让资产增值后的折旧扣税效应收益,即享受的资产折旧扣税额超过原目标企业在同样的资产上所享受的折旧扣税额, 和通过收购者支付的购并价格而获得一部分相关收益。
  3.不分红企业的正常收益转化。
  通过购并,将本应被征收的对高额的盈余留存而征收的惩罚性所得税获得免除,而只对资本增值部分缴纳所得税, 而无需缴纳红利的所得税。企业重组可以从总体上降低股东的税收负担。
  4.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
  不同水平不同性质的企业享受的税收待遇存在差别,企业重组时,可通过运用转让定价来减轻税负,使利润从所得税适用税率高的企业转移至适用税率低的企业。
(2)与重组出资方式有关的税收规划
  1.免税购并税收规划。
  税法规定,对企业或股东投资行为征税是以当期实际收益为税基,而没有实际收到的现金红利则不予征税。因而,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税收规划,结合不同的免税购并类型获取相应的税收优惠。
  2.不同重组出资方式的税收规划。
  企业重组的收购方式不同相应产生的税收效应也不同。税收规划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选择合理的购并方式,取得税收上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袁英梅.我国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下的财务管理发展分析.商场现代化,2010(26).
[2] ?李静,程磊.国企改制的五种模式.企业管理,2004(6).
[3] 张海钦.企业转制的十种形式.工商行政管理,1994(20).
[4] 赵薇薇.国有资产转制中的资产评估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 楚长明.国有企业转制过程中税务筹划能力之运作. 学术论坛,2006(22).
[6] 李进萍.浅谈国有企业“破产不停产”的改制模式.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6).
[7] 张晓敏.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问题.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

上一篇:关于事业单位中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研究

下一篇:谈环境会计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