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对策的研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便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从而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预警 监管制度
财务风险是指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主要来自融资而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并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之中,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
一、企业经济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经济性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经济性因素的影响,导致的财务风险。而财务活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各项经济活动环节的有机统一,财务活动的全过程都有可能发生风险。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预防,就需要对经济性财务风险进行深刻的识别与分析。为准确预测和衡量财务风险,成功管理、控制财务风险奠定基础。因此,防范企业发生经济性财务风险,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提高对宏观环境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将企业价值最大化应该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通过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及时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对财务风险作出恰当的处理。财务风险的处理是风险的事后控制,具体方法主要有:⑴加强流动资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动资产的周转率,拓宽融资渠道,进而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增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另外,还要盘活存量资产,加快闲置设备的处理,将收回的资金偿还债务。⑵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即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防范风险损失的基金,这是弥补风险损失的一种有效方法。⑶在损失发生后,或从已经建立了风险基金的项目中列支,或分批进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财务风险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⑷注重投资决策问题。投资决策是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企业决策者必须作好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决策,切忌主观臆断。如在筹资决策过程中,企业首先应根据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然后通过对资金成本的计算分析及各筹资方式的风险分析,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再如,企业资金流动是周而复始地进行的。确切地说流动性是企业的生命,企业必须加速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以保持良好资产流动性。按照以上方法作出的决策,产生失误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避免财务决策失误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4、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企业应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财务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分为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和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一系列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财务管理实施全过程监控,一旦发现某种异常征兆就着手应变,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二、企业技术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技术性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财务技能的缺失或不足,而导致的财务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财务风险的技术性防范方法:首先、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强化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和财务活动合法性的有效手段;其次、动态地平衡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率。企业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现金流量,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规模与结构,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现金结构;再次、切实依照财务风险管理控制原则,确保决策科学化;最后、财务人员定期接受财政管理机构和企业关于财务监管知识和财务技能的培训,提高财务工作管理水平。
三、建立健全企业监管制度,并以此防范财务风险
1、完善与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相配套的财务预警系统,使企业的选择空间大大增加,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使企业能够尽早及时的发现并解决企业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动态调控,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和监督,使企业能够应对各种可能的财务风险,应付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三方面的功能:第一,基本监测系统:针对宏观经济情况、企业适用税收政策的预测分析、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测分析、行业的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目标变化的分析。第二,适时监测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现金流量监测、获利能力监测、应收账款监测、资产运营能力监测、存货监测、负债能力监测、成本费用监测、销售收入进行监测。第三,跟踪监测系统,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可能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长期财务决策进行监控。
2、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通过立法手段,明确企业投资者教育的具体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特别是企业违反投资者教育义务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完善企
业法人治理结构,并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保障。同时细化履行职责的判定标准,并设定进一步的法律责任。加强对企业中财务人员的监管与教育,建立会计准入制度,提高会计人员地位。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资格证书和办税资格证书应由税务机关发放,定期对会计资格证和办税资格证进行验证、换证,由税务机关定期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企业财务工作,取消会计资格证书。建立会计人员档案制度,企业聘用会计人员必须经税务机关审批,并制定最低报酬标准,反对兼职。
3、继续完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制度,平衡收购方、目标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对保荐机构、财务顾问及其他中介机构是企业并购重组业务的重要参与者,明确其责任和职能,加强对其的监管,促使其提高服务水平,是规范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建立健全企业风险退出机制。建立起一套较完整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加强执法,深入研究信息披露效率性与公平性之间的关系,增强规则的灵活性,是今后加强信息披露的重点。在企业进入退出程序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协调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保护企业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5、进一步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在全流通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建立打击虚假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利益输送和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率,加强执法力度,始终是企业监管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赵保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复旦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何文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3]谭力文,《中国民营企业风险防范发展实务》,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三版
上一篇:论述我国会计改革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与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