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对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发布时间:2015-12-14 11:44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科研机构改革的深入进行,科研机构的市场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研机构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提高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能力,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本文首先对科研单位财务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对现阶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科研财务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科研单位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筹资活动的市场化、利益分配的多元化以及财务活动的不断增多都让以往只顾埋头实验的科研单位也开始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完善科研单位的财务体制、制定与国家有关政策和日常科研工作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流程就成为了市场化发展对科研单位提出的必然要求。
2 现阶段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财务工作的优质、高效进行离不开完善的财务制度的约束,因此,建立并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工作制度是做好科研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前提。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的科研机构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财务工作管理制度,但是其内容普遍简单,并且侧重的方向主要为审批程序、经费收支等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财务分析、资产管理、收入管理、预算管理等重要的财务工作则往往没有涉及。
2.2 预算管理工作的实用性不强
    由于受运作模式的影响,以往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大多是被动的接受政府部门拟定的预算指标,这显然是无法反映出科研机构的发展需求的。在市场化改革之后,很多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部门仍然处于惯性思维的影响之下,对于各部门提交上来的专项经费申请只是简单的进行汇总,缺乏对其的合理性考察,有的科研单位则错误的以为专项经费的增加意味着机构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盲目求多,使经费预算无法真实的反映出机构发展的实际情况。另外,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工作也往往不够到位,致使监督的约束力大幅降低,挪用、占用专项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2.3 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不少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并不高,甚至有一些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的《会计法》都知之甚少,进而造成依法理财观念的淡薄。同时,财务管理的队伍也不够稳定,为了弥补人员流失所产生的岗位空白,有的科研单位只好让一些知晓财务管理知识的科研人员负责机构的财务工作,显然无法保证财务工作的整体水平。专业人员的缺乏使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无法得到有效推行,最终造成科研机构财务工作质量的大幅下降。
2.4 内部监管不够完善
  账目、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支票和印鉴的保存等在其他行业分开进行的工作在科研机构里往往由一人完成,加之内部监管工作还不够完善,监督工作往往由部门领导负责,这样就很难对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容易导致舞弊或操作失误等情况的发生。
3 对于做好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关制度
    对于那些没有制定相关规范的科研机构,应尽快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科研范围、人员组成、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等情况制定出能够满足本单位工作需求的财务工作管理制度。而那些已经制定出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科研单位,则应该根据本单位市场化发展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制度和规范的内容,增加有关财务分析、资产管理、收入管理、预算管理的内容,使各项制度能够更好的指导科研机构的财务行为,从而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形成照章办事的良好风气。
3.2 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财务分析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的指导,使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让投资者和管理者很难对科研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掌握。因此,财务主管部门应该首先明确自身职责,将工作重点放到财务监管、项目资金的合理利用以及整个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上,坚持信息客观、操作简便、重点突出、内容全面的工作原则,根据本机构的特征和性质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合理确定。
3.3 加强队伍建设
    科研结构的财务工作管理者应该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新颁布的制度和规范的特点来完成对内部财务人员辅导和培训工作,对于那些新招收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会计法》、《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让他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机构的财务工作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还要多组织一些主体报告会、会计电算化辅导班等活动,让他们能够在深入学习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神实质的同时掌握现代化财务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从而确保科研机构财务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
3.4 加强内部控制
    要对有关工作岗位进行重新划分,避免同一财务活动的执行和监督权由同一人掌握的情况发生,如果机构财务部门的人员较少,则应尽可能减少会计的工作量,并将凭证的编制、印鉴的保管、明细账和总账的编制等不相容工作分别交由两人负责,最大程度的降低舞弊风险。
    除了要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还要注意做好内部的审计工作,建立专门的审计制度,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同时注意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健康、有序的开展下去。
4 结语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科研机构的市场化运行已经成为了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必须要认清形势,积极转变自身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使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水平上都能够满足本部门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从而为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让科研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项目研究上,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卫平.农业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7.6
[2]丁丽芳、尤佳、张学一.浅议专职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4(1),45-46
[3]周琦.浅议专职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J].青海科技,2008(3),85-87
[4]王虹.加强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的若干建议[J].海峡科学,2007(7),9-9,12

上一篇:浅谈房地产行业会计控制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企业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