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会计岗位设置问题的研究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计的岗位设置也面临着要与国际接轨的局势。新经济时代的会计岗位设置需要摒弃传统的模式,遵循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科技元素的原则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管理和素质培养。本文对会计岗位设置的传统模式与新经济时代下电算化会计岗位的设置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对比。
关键词:会计 岗位设置 电算化
会计是一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全面系统的方式对企业或机关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综合连续的核算和监督并逐步展开分析、预测、控制和决策的经济管理形式。在企业中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都需要会计组织进行信息搜集与处理。不管是传统的手工会计还是新经济形式下,电算化会计组织岗位的设置都是从会计的基本职能为基础构成的,对相应的职能、权责和人员构成体系都要遵守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原则。
关于企业会计的岗位设置,其实可以根据企业自身规模的大小和业务量来设置。包括会计主管、出纳、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资金核算、材料物资核算、收入、利润核算、总账报表和稽核等岗位在内的分工较细的岗位设置,一般是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而小型企业由于业务量的关系,只需设置出纳、总账报表和明细分类核算等会计岗位。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生产中技能、熟巧和判断力的进一步完善都是分工的结果,生产过程的分解导致原料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企业或事业单位会计的职能分工岗位设置也就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用来实现最大效益化的管理体系。
一、传统会计岗位设置
1、传统会计岗位设置的基本原理和组织结构
传统的会计岗位设置也称之为手工会计岗位设置,是一种建立在机器大工业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利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边提出来的劳动分工理论进行岗位设置体系。通过工作和权力的细致分工,贯彻最高管理层的权力意志从而获得组织效益的目的。这种横向的管理关系和纵向的指挥关系,以详细的管理原则和严密的纪律为准则,在稳定的企业背景和环境下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机构。
传统会计岗位设置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职能导向构建的基础上的,把会计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职能与信息分割,从而加强企业的内控能力以最优的姿态适应市场的需求。会计部门的组织团体通过企业会计信息处理与传递、成本管理、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的分工对相应的职责与人员构成进行管理。但是,由于传统的会计组织在精细分工上没有与各部门信息集成,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会计的信息孤岛,对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无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集成,导致企业的流程受阻,管理效益相对减弱。
2、传统会计岗位设置的基本情况
传统的会计企业岗位设置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强调 “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结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 的内容,在岗位设置上主要有主要有第一,负责现金、银行存款收付和账户、支票管理,负责编制现金周报表及现金流量表的出纳;第二,负责成本核算,包括费用报销、编制成本报表、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成本分析表的成本会计;第三,负责销售业务处理,包括开票、编制销售周报、盘点产成品、与客户核对往来账,与销售部门核对出货等的销售会计;第四,负责处理税务问题、筹资问题、预算汇总、支出审批等问题的会计主管;第五,负责采购业务及应付账款管理,包括盘点原材料、合同初审、核对客户往来的采购会计。
但是,由于传统的会计岗位设计的复杂和繁重的工作分工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首先,会计业务水平跟不上市场的步伐,虽然有一些针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但一般只强调了主办会计的培训,而不是全面专业技能,使得会计人员缺乏应变能力,导致财务工作青黄不接;另外,从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经济案件来看,大多直接或间接地与财务人员脱不了干系,会计人员对财务工作产生不满和倦怠情绪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效益,不科学的会计岗位设置则是会计人员产生厌倦情绪的根本原因。
二、新经济时代会计岗位设置与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探讨
随着信息化市场占据市场的主要地位,国际化的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更新,经济飞速发展,各项管理体制也随之面临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电气化时代带来了会计行业的一个新时代,在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会计人员的全面综合能力的培训教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以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计算机技术被运用到了会计工作中,贯穿从核算、管理到决策控制的各个阶段。现代化的会计工作,电算化是其主要标志,电算化会计岗位设置是以手工会计组织结构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技术重新设计的组织流程和岗位。
传统的会计工作的划分比较明确,岗位的职责、权限比较完善,但是缺乏一定的应变能力。现代化带来的电算化会计,在职能和基本数据的来原渠道和方法以及个操作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相应的岗位分工、权责分工也就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代会计工作的岗位划分和职责在科学规范的原则指导下正常进行,不仅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力度,保障个岗位的资金财产安全,也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工作效率。
具体说来,电算化的会计岗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系统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是负责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及各系统初始化工作的管理者。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以及相对应的科目体系、凭证类型、会计核算方式等多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系统管理员同时肩负着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责任,要确保系统定期的监测,以保证其正确行监测、安全性监测,保障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对系统内部人员的分工,要进行周密详细的规划,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掌握各成员的资料并有极强的应对危机意识。而系统管理员的主要权限有:“网络服务管理、数据库管理、会计数据的及时
备份、系统运行及维护的记录管理、基层单位系统管理员的授权和管理、依照主管会计的人员岗位分工分配会计人员工作权限、新旧会计人员注册与注销,对于自主开发的专用软件,不允许由软件开发人员担任或兼职。”
第二,系统操作员。
系统操作员一般具备较强的上机操作能力和较为全面的会计知识,在系统管理员的指挥领导下进行实际的操作。在会计岗位分工的过程中,部分能够进入运算的会计人员主要负责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和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的工作。
第三,数据审核员。
顾名思义,数据审核记账员主要是在会计工作分工是进行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数据审核,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操作会计核算软件登记机内账簿的审核人员。
第四,系统维护员。
主要负责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对会计管理的电算化系统进行日常的维修和维护,以保障各项程序的正常运行。一般而言,系统维护员都具备比较全面的电算化系统知识和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
第五,会计档案管理员。
在会计岗位划分中,这一部分人员主要从事各项数据软盘、程序软盘和帐表的保管工作,是会计工作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以网络体系为岗位设置的基础,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有利于根据内部的牵制来实现统一发展。较之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模式,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来划分会计岗位设置,不仅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会计管理体系,还实现了从职能管理转向业务流程管理,也更科学的划分了各个岗位的权责,更一步促进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王大明 彭惠荣 .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和解决办法[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6
[2] 姚晓菊 . 会计信息系统工作组织中的岗位设置[J].《经济工作导刊》 2002年24期 .2002
[3]莫静. 会计诚信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第20期 .2010
下一篇: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