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作好会计凭证填制与会计监督工作
摘 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证明,填制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起点和基础。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享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成立的社会审计中介组织,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善性以及本单位内部预算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如何作好会计基础工作中会计凭证的填制及会计监控谈了几点个人的体会,可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会计凭证;填制;会计监督; 会计科目
一、前 言
因院审计工作需要,经组织统一安排,我于今年5月参加了对我院XXX单位法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小组。此次审计工作是依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试行)》第十二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院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法人代表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展开。
对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法人代表的离任审计,主要运用查阅会计帐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相关的财务规定、各种经济合同协议等方式,检查单位负责人或法人代表在任期期间单位是否有违反财政法规、会计制度执行的情况;根据与会计报表、盘点的财产物资核对,检查单位会计工作是否做到帐表一致、帐实一致,同时从报表了解单位的整体经营状况,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通过查阅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会议纪要及各种经济合同、召开不同层次人员组成的民主测评会,检查、评价法人在经营管理方面及决策上是否遵守国家财经法纪,是否廉洁自律。这些工作主要建立在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之中,会计核算之上。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我深刻体会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直接决定会计部门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有效地进行会计监督,及时地向单位的管理者提供所需的财务信息。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会计人员配备和管理要求;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取得、填制、审核、传递、保管;会计账簿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报送期限;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会计电算化硬件和软件要求,数据安全、资料保管;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其中会计凭证的取得与填制、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是会计基础工作的一部分,在这里我对如何作好会计基础工作中会计凭证的填制及会计监控谈谈个人的体会。
二、正确填制凭证 准确提供会计信息
(一)注重审核原始凭证
会计凭证的填制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审核原始凭证是会计人员的基本功。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五十条:“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第五十一条:“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主要审核:凭证日期、业务内容、数据是否真实;经济业务是否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凭证传递和审核程序是否合法;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有关人员签章是否齐全。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否认真,直接影响到会计核算的质量和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进行。现实工作中存在的许多违法违纪问题,有一部分是与对原始凭证把关不严有直接联系。审核原始凭证,看似简单,但要作好这项工作并不容易,它包含着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和责任心。在工作中有时会遇到发生经营性经济业务,对方开具的是非税收入收据,没有按规定提供税务发票;发生的洗车服务性业务,开具的是汽车维修专用发票,而不是汽车服务性发票;还有一些原始凭证没有准确地表述经济活动内容,或在文字上、数字记录上发生差错。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既要熟悉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牢固把握经济业务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同时又要具有识别原始凭证真伪的能力。杜绝不真实、不合法、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出现在会计凭证中。
(二)正确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费用)等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项目名称,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支出(费用)和收入的总括情况,科目名称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科目,明细科目可根据单位具体经济业务情况增设会计科目。如在总分类科目“应收帐款”下按发生业务往来的单位或个人分别细化。增设明细科目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能够更详细地反映资金收支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是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必要的资料。科目增设不是越多越好,一般以满足经营管理需要为限。
(三)准确使用会计科目
国家统一的行业或单位会计制度,一般都对会计科目主要核算内容和基本业务的核算方法作出规定。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三十八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前后各期相一致。”会计从业人员应熟悉本单位所使用的会计制度,充分掌握各会计科目核算的具体内容,准确运用会计科目,正确反映单位的财务资金状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会计制度的改革,新的政策、新的准则、新的制度不断出台。如为规范和加强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09年财政部对资产处置收入作了新的规定,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上缴中央国库,纳入预算,新增收入科目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在此之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是将此项收入作为专项收入计入“专用基金”科目中。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要注重在实务工作中理论学习,不断给自已充电,适应现代经济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内部会计监督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经济活动监督的权力。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七十三条:“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一项十
分重要的财务管理手段,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中,核算的过程就是监督的过程。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避免或降低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必要制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通过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对原始凭证审核和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按规定进行更正及补充;加强对会计帐簿的监督,按照符合要求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和登记会计帐簿,禁止伪造、变造、故意毁灭会计帐簿或帐外设帐的行为;加强对实物、款项的监督,建立并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发现帐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时,立即查明原因,按合规的有关规定处理;加强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保证财务信息的正确、相关、可靠和可比;加强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制止和纠正违法收支行为;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由于内部会计监督本身是一种动态行为,要想充分发挥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还应当根据管理需要和执行中的问题对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不断更新完善,使之真正符合单位的实际需要。
四、结束语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为改进和加强单位经营管理服务。作为会计从业人员,我们应始终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为根本,牢牢抓住会计核算工作这个最基本的环节,不断加强和改进会计核算工作,努力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才能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最真实最完整的信息。",##隔###
上一篇:小议公允价值在实务操作中的可行性
下一篇: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税务会计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