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事业单位财务存在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5-12-15 12:52

摘 要:

关键词: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事关各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经常出现不少问题。本文列举了我国事业单位财务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入账和折旧计提不准确
  (1)不入账和入账不及时:
  按相关规定,使用年限一年以上(含一年)、单位价值2000元以上(含2000元)的资产,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许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固定资产不入账和不及时入账的问题。
  (2)计提折旧起始时间不正确:
  按相关规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应从购入之日起次月开始计提,但有的单位从资产入账之日的次月起计提,资产入账不及时,导致少提折旧。
  2、乱记乱摊费用
  (1)应从自有基金开支费用(如纪念品、文艺演出、职工福利、罚没款等)从当年费用列支;
  (2)应收款计入待摊费用。
    3、截留、隐瞒收入:
  (1)外揽工程收入、维修费收入、机械收入等未作收入挂应付款;
  (2)收取租赁费、台班费或其他收入直接冲减当年费用。
  4、专款未专用:
  应属经费开支费用计入工程费,导致正常费用支出不实,虚增经费结余,形成经费挤占工程费现象。
  5、费用挂账,结余不分配,造成盈亏不实现象
  有的单位存在将本年计划已核销,且已确实发生的费用或超支部分,在“其他应收款”或“待摊费用”科目列示,结余在“其他应付款”或“预提费用”科目挂账,年终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各单位真实状况,以致领导不能及时掌握本单位当年盈亏情况。
  6、应计未计和欠缴各项税费:
  有的单位取得的机械租赁收入、工程收入应计未计营业税及附加,收取的房租收入应计未计房产税。
  有的单位工程结算税费虽已挂账反映,但长期未缴。
  7、坏账核销年限不够:
  按会计制度规定,三年以上无发生额才能确认为坏账,个别单位将不够三年的往来款核销。
  8、混淆使用会计制度:有的单位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年底结转收入、支出及结余时,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结转。
  (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超标准、超范围发放补贴。
  按相关规定,除正常工资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发放的补助有差旅补助、伙食补助、误餐补助、健康津贴、通讯补贴、取暖补贴等,施工津贴可参照差旅补助执行,且补助标准也有一定的限制。但有的单位巧立名目,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各类补贴、奖金和福利等。
  2、原始凭证不规范。
  (1)报销发票填写不完整、不真实:有的应填项目不全,如无收付款单位名称、无日期、无单价、无数量等;有的用以前年度发票报销;有的用建筑业发票填写运费项目;还有的用白条直接列支费用等。
  (2)费用报销不合理:如经费中列支个人应负担费用,同一人电话费多个号码报销,差旅费后附报销车票与出差日期不符等。
  (3)凭证后附件不全:如应付款直接付现金,无附件;年终预提费用凭证后无预提依据;工程房建等支出凭证后未附工程预、决算书等。
  3、固定资产管理失控。
  (1)随意购买、处置固定资产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国有资产的购买、处置均需履行一定的审批程序,有些单位不注重资产的合理使用,不注重挖掘资产潜力,不注重提高设备利用率,对固定资产随意购买、处置,处置阶段又不公开运作,造成资产收益流失。
  (2)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长期不清查盘点,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已出售、报废,但还在固定资产账上体现,由此造成账实不符,家底不清,闲置浪费,甚至资产流损。
  (3)工程概算外购固定资产
  在基建项目中,个别工程建设单位用工程款购置汽车,形成概算外购置固定资产。
  4、应缴未缴财政专户储存。
  有的单位房租或其他预算外资金收入未上缴财政专户;
  5、现金支付、管理制度不完善。
  (1)大额支付现金。
  按相关规定,单位收支的各种款项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发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办理,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现金。个别单位对外结算购入的商品款及工程款等存在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2)付现金不签字。
  (3)库存现金余额大,超过国家库存限额。
  (4)公款私存:出纳人员为一时用钱方便,以个人储蓄的形式存放公款。
  (5)白条抵库:有的单位领导已更换,但前任领导任职期间职工的借条还未归还,以致白条长期抵库。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主要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利益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不端正
  1、当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矛盾时,个别同志以个人利益为重。个别单位借口职工收入低、工作辛苦,不顾财务制度的规定,超标准、超范围发放各种补助;
  2、重视眼前,不顾单位的长远发展。有的单位领导认为自己在本单位任职时间不会长久,收支能基本平衡就可以了,看到还有节余,就胡支乱花,不顾单位的长远发展;
  3、个别会计职业道德差,乘机营私舞弊、混水摸鱼。
  (二)业务素质低,责任心差,规章制度执法不力
  1、部分单位领导不学习财政法规,不懂财务知识,当家不理财;
  2、有些财会人员,对国家政策、财政法规掌握一知半解,不能给领导当好参谋;
  3、有些会计业务素质低,核算方法滞后,科目使用不规范,收入支出不配比,应对能力不强;
  4、有些领导和会计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对应该掌握的一些会计信息资料(如工程决算数等)不去主动搜集,不了解本单位正确的盈亏状况,以致日常开支心中无数,最终导致工程亏损;
  5、有的单位领导、特别是部分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以致一些不应有的违规问题一再出现。
  (三)习惯做法的延续
  在许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观念中,日常经费不足,工程费列支;当年有超支节余,挂待摊预提;有额外收入挂应付款等等,形成了习惯,以致挪用专款、盈亏不实、隐瞒收入等等问题长期存在。
  (四)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一些单位对建立内控制度不重视,内控制度残缺不全,有些内容不合理,有的甚至还延续了以前的旧制度,这 些旧制度已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单位现在的发展需要。
  三、建议意见
  1、领导应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提高单位领导财务管理的水平。
  (1)行政领导是各基层经济、财务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领导是否重视、能否以身作则,是搞好各单位财务工作的关键。应该树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能因为是领导,就违反国家的有关规章制度。
  (2)各单位行政领导掌握着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的决策权和审批权,其当家理财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各单位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各单位领导应加强学习,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知识,了解有关的财务法规。
  2、加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很多老同志是从其他岗位转岗而来,虽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理论知识掌握的少,特别是对一些新的财政政策、法规知之甚少;而一些年轻的同志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新生事物接收快,但工作经验欠缺。这需要新同志和老同志互相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自身素质。每一个财会人员,都应认真地学习掌握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坚决把好关口,当好领导的参谋。
  3、推行会计人员诚信系统,建立财会人员责任与奖惩机制。
  一个缺乏诚信的会计人员,很难做到依法办事,很难客观公正地处理会计事项;没有一个责任与奖惩相结合的制度,就起不到激励和鞭策会计人员的作用。应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显著的财会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违反各级各项财经纪律和法规的财会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教育、调离、撤职甚至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4、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完整、科学、规范、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证一个单位经营发展的基本保障,而一套完整、科学、规范、严密的制度是一个单位能否正常、健康、长期发展的关键。各单位应以各级各项法规为基础,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把内部财务控制、防范的责任落实到各有关职能部门,对违反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员的处罚条款作具体明确规定,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
  5、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国有资产是保障事业单位高效运转和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是节约事业支出的重要内容。对资产的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增强单位领导、财会人员及资产保管人员的责任意识。
  (2)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基础工作。应从资产的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堵住资产流失的漏洞,使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完备的资产清查制度,防止前清后乱。把清产核资工作作为日常业务的一部分,实行定期清查、重点清查制,进行经常性的自查,使清产核资工作步入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做到“家底”常清、情况常明,有效防止资产管理上的前清后乱。

上一篇:加强会计职业环境建设 杜绝会计造假行为

下一篇:实证会计研究之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