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企业会计控制在内部控制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5-12-15 12:54

摘 要:

关键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不断深入,企业就需要加大加强管理工作,因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内部控制是企业控制的重要管理手段,要尽力保证其有效运行,解决企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经济错弊。而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会计组织控制,形成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有预算控制、责任会计控制等。企业内部会计部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健全程度。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应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明确岗位职责,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一)能够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资产安全完整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是单位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内部控制会计制度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核算、记录和核销等各环节采取各种控制手段,可以防止和减少财产物资被损坏,杜绝浪费、贪污、盗窃、挪用和不合理使用等问题的发生。
  (二)能够提高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能够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准确而完整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管理层决策和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当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企业良好的声誉和形象。
  (三)能够促进国家法律法规有效执行。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逾越法律的短期发展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合规性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能够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其要求企业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和经济环境,通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二、我国会计内控的现状与问题
  (一)管理者认识不足,无章可循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我国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基础十分薄弱。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过来,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里,趋向于集权管理,即使是上市公司也存在“关键人”控制现象,没有把企业当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对会计内控制度的认识模糊,有的没有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有的会计内控制度残缺不全,对建立会计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会计内控制度在执行中存在偏差,存在制度和执行是两码事现象,导致制度当摆设而执行不力现象的发生;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程序办理,使会计内控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帐目或搞帐外帐,隐匿或偷盗钱财物资。由于管理者缺乏建立和完善本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内在动力,外部也没有因会计内控制度在设计和执行中产生漏洞、造成损失而追究法律责任的环境。因此,我国企业会计内控制度薄弱的现象十分普遍。
  (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内控制度的执行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不够会计控制根本上还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控制和管理。在工作中,许多事故的发生,不是由于规章制度不严密,而多是由于一线工作人员不认真执行造成的。究其原因:一是基层财务主管调岗频繁,造成会计主管知识不到位,会计控制松弛,职责操作意识不强。二是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精通业务、懂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匮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会计管理的需要。三是会计人员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只是充当经理的一颗棋子,任其摆布。一些会计人员为了得到经理较高的评价和提升,完全依经理的意愿做帐。思想上缺乏责任心,怕麻烦、图省事、执行制度马马虎虎、粗心大意,甚至违章操作。四是会计人员职责不分,缺乏有效监督,他们无视财经纪律,帐外设帐,弄虚作假,篡改账目,编造虑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存在薄弱环节,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一个良好、运行有效的会计内控制度可以做到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与执行的监督程序明确,财产清查范围、程序明确,实施内部审计的办法与程序明确,从而达到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止并及时发现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的目标。而目前的现实是有些企业甚至连帐都没有,内部管理混乱,一些重要部门和岗位缺乏严格的监督,以权谋私;会计内控制度存在采购成本高、销售费用高(其中广告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尤甚)、资金支出无预算或虽有预算但执行不严、资产管理不严等薄弱环节,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四)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职能。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其基本目的是弥补各利害关系人在信息不对称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和责任上的不对等性,以便使各利害关系人在权力、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企业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发挥其固有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功能,因此其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而在我国现阶段,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有其名而无其实”,只有形式而没有实质。董事会与监事会形同虚设,并未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五)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是评价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健全与否,执行程度如何的主要手段。它主要发挥以下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保证会计 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二是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三是督促员工遵循内部管理制度。四是促进内部控制逐步完善。五是促使企业防微杜渐,守法经营。可见,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会计内控制度不可或缺的制衡机制。我国《审计法》对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作了强制性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虽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却把它作为财务部门的从属机构,使内审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企业甚至不设置内审机构;还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对总经理负责,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即使查出了问题,由于最高管理者的干预,处理起来也十分困难,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六)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不完善,给犯罪分子侵吞钱财以可乘之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杜绝了业务流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对原始数据收集、整理、审核等项工作,均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会计人员只需做些辅助性操作。会计数据一旦输入计算机,便可按照预先编好的程序,自动进行各项处理,会计内部控制的重点,由会计人员和会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计算机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检索、复制、删除可以在一瞬间完成且不留痕迹。会计工作组织已由“用户”、数据处理主管、系统开发、维护组以及计算机运行组共同完成。而许多企业不适应这种新环境的变化,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岗位分工、系统操作、会计档案管理和数据保密等方面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安全制度和措施,这为犯罪分子盗窃经济情报,通过修改程序,篡改、破坏磁盘数据而使会计数据失实,从而达到侵吞大笔钱财的目的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加强内部控制中会计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健全管理机构,理清管理职责
  现在的企业运行造就了管理者和管理市场,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彻底分离。公司治理机制是股东、董事会、总经理之间的责、权、利的安排和相互制衡的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健全管理机构,理清管理权责,推行不兼顾职责制度,杜绝高层人员的交叉任职。
  (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相结合,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与方式。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各项规定落实和执行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改进工作、完善制度。一是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拓展,监管机构在人员的构成上也应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懂财务的审计人才,而且还应配备精通企业各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选择有丰富业务经验的人员加入内部监管部门,使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组织的风险评估工作,审查和评价其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协助组织管理层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活动。在完成风险评估过程的评价之后,内部审计应当对组织管理层是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适当的风险应对措施进行进一步的评价
  (三)内部会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外部监管和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企业除在企业内部设立内审部门进行自我检查和评议以外,还要接受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同时也必须聘请外部审计机构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以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的监管主要来自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外部审计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但外部的检查监督不能取代内审的职能,只能是内部审计的补充和对内审的再监督,两者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对内部控制的监管做到真正有效。
  (四)规范信息系统,强化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
  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是组织处理会计业务并为企业提供会计信息、决策信息和辅助企业管理控制的有机整体。当企业在系统开发和应用时,应更加强调经济业务发生时,在有关数据进入数据库之前,检查这些数据的精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首先,应严格划分使用权有限,明确使用者、管理者、维护者三者的权力与责任,严禁越级和交叉操作。其次,应建立规范的计算机使用登记制度。对特殊用户和一般用户实行各自独立的密码控制,严肃使用纪律,并在以后的会计检查中,把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列为检查中的重要一项它既便于实现实时结算和核算,又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因此有必要规范信息传递方式和信息沟通渠道;明确信息系统处理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内容;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及严密的信息管理系统。
  (五)加强风险评估、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应在经营过程中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将会计信息化与内部控制相结合的过程中进行风险评估就是将流程控制、系统控制和管理控制形成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再结合企业的资源和运行情况及外部环境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如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风险等, 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评估反馈机制要,加强利用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决策咨询力度,及早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领域,防患于未然。而成功的内部控制,则对于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化的质量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化健全与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同时内部控制制度又为会计信息化提供支持与保障,两者相互联系、互相影响,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流程控制、系统控制、管理控制和风险评估等四个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与内部控制提出相应要求,为将其二者有机地结合、实现顺利衔接提供了理论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基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试论如何在铁路工程施工企业实行财务标准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