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策
摘 要:文章阐述了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导向;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通过实施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①。这一定义对内部审计的涵义进行了重新定位,不难看出其倡导内部审计以风险导向为基础进行审计,故业内称之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那么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自然也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同时,通过其特有的方法来实现目标,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以风险的识别、评估与应对为核心进行工作,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标。所以,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如下:
(一)审计机构及其人员要保持独立性
独立性是任何审计的灵魂,因为只有保持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才有条件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这正是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所必需的。所以,保持独立性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备条件,具体包括内部审计部门应由企业中的一个较有权威的领导人负责,以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保证审计范围的广泛性。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有权参加由高层或董事会举行的、与内部审计部门职责有关的会议。董事会应与内部审计部门主管有直接交流的机会,以便交换意见和发现问题。内部审计部门主管由董事会任免,以加强其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要得到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支持,并不受干扰地开展工作。
(二)审计人员要具有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时刻了解企业及其环境,通过观察和检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以识别可能面临的风险。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和风险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同时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按照企业业务循环,尽量识别出各个层面的风险,确定每个风险要素的影响大小,确定企业总体风险的大小,从而对企业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根据企业的风险容忍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或接受风险。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对已识别风险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关注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执行的充分性、适当性。对于缺乏充分应对机制的风险,应根据风险情况与有关部门协商,甚至提交治理层,以制定充分的风险应对方案,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损失。
二、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对策
我国企业要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真正实现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功能,具体做法如下:
(一)转变观念,重新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思想的转变是行动转变的基础,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内部审计独立性不高,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的现状,必须转变观念。单位负责人要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知程度,认识到单位内部建立有效内审制度的重要性,实现由“要我审”到“我要审”的转变。在机构设置上,企业应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设置模式。这样,一方面可以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偏差和原因向高级管理层做出及时的审计报告,另一方面又不会产生领导关系混乱的现象。此外,还可以加强其在组织中的地位,从而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师的独立性,为其能作出更加公正和不偏不倚的判断提供保证。
(二)强化以服务为核心的审计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增大。内部审计关注的焦点不再是控制系统本身,也不置身于单位决策之外,仅仅通过检查一些财务资料来实现事后的监督职能,而是要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经营决策,识别单位的风险,并加以评估和应对,协助管理人员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内审人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监督者,而更像是企业内部的咨询顾问。他们是企业风险的防范者,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积极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内审人员还要不断发掘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为其提供相关增值服务,具体的做法是帮助企业确定正确的发展战略,预测和控制企业风险,保证企业有效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等。
(三)拓展内部审计的范围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以“增加企业价值”作为内部审计目标,使内部审计的职能在监督评价的基础上,更注重于为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内部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也应当拓展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实现涵盖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全面审计。具体讲,在空间上,内审的范围不仅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计,而且应当拓展为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审计。通过审查企业供、产、销等主要经营环节的具体业务活动,评价企业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和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考查各项业务活动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特别是通过考查来评价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存在的潜在风险,为进一步提高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能力服务。在时间上,要求审计范围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并存转变。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愈来愈不稳定,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都要求企业具备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革新能力。一味地评价过去已不能帮助企业管理当局面对新的挑战。
(四)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内部审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针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我们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内部审计氛围,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诚信风险意识。要求审计人员诚实,客观,保持独立性。正确应用知识、技能和经验,作出合理判断,保持职业谨慎。能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复杂的工作环境,有团队意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尤其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充分关注现在,而且要时刻想着未来,居安思危,具有风险意识。
第二,将业务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配备到内部审计部门工作,并通过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待遇、公开招聘等灵活的用人机制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内部审计部门来,充实审计力量。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内部审计
人员需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通过了解单位及其环境识别风险的能力,以及通过科学方法评估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审计人员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不仅要精通财会、审计知识,还要具有管理、法律、金融、工程、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从而为更好地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服务。
第三,引入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掘和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创新思维能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包括积极进取、追求卓越、有紧迫感、换位思考、相信并鼓励他人、更具活力、积极表达意见并与管理当局讨论重要问题、决心做出非凡成就,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审计部门就是被边沿化的部门,不被领导重视的部门的错误想法。
第四,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技能,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风险导向审计下,对审计人员的沟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只有与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内部职能才能得以发挥,内部审计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当然,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除了解决上述几个突出的问题以外,还需要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等方面作出调整。只要企业领导能够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一定会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
[2]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
上一篇: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初探
下一篇:浅谈“小金库”检查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