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政府绩效审计是一种可以直接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的审计方法,是促进政府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才刚刚建立,政府绩效审计面临着许多难题,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势在必行。
关键词:绩效审计;问题;对策
经过多年的实践,政府绩效审计在促进我国政府改善管理和服务,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在绩效审计方面起步较晚,政府绩效审计尚处于理论探讨和小范围试点阶段,具有我国特色的政府绩效审计己开始起步,但仍然面临着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挑战,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我国绩效审计还只是刚刚起步,要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体系,尚需相当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尝试,不仅要在整个政府审计界注入绩效审计观,还应在理论上继续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给以充实和澄清。目前,在我国开展绩效审计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具体的绩效审计准则及规范
建立并不断完善绩效审计准则和相关规范是确保绩效审计质量及其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审计方面的立法和准则还主要是规范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绩效审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仍很欠缺。审计机关缺乏统一的绩效审计技术和方法的指导,操作规范不统一,都会增加审计行为的随意性,也必然会增加审计风险。绩效审计实践需要将绩效审计法律制度具体化,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2、未形成完整的绩效审计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效益性的基本要求和限定,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经济效益有无、高低及其程度做出评价的依据;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个衡量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审计人员衡量、评价绩效的标准和尺度,是提出审计意见、得出审计结论的依据。由于政府绩效审计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行业、部门、单位,各项资金的效益实现过程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使得绩效审计评价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和尺度难以统一,因此对于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详细、专门的规范,只是审计组审计时临时制定一些包括行业标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历史上先进水平等作为标准。衡量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天壤之别。因此,当务之急是制定一套具有普遍性、适用性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审计标准下制定形成相关指标评价体系,明确评价原则,确立评价方法,然后在此框架下制定或修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逐步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从而为绩效审计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3、审计队伍结构和人员素质未达到绩效审计要求。
政府绩效审计具有审计范围广泛、审计方法多样、审计结沦具有建设性等特点,从而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队伍必须包括高层次、高素质、多门类的专业人才,才能高质量地完成绩效审计工作。由于审计人员结构的单一,为了适应绩效审计的多元化要求,我国审计人员在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等专业知识、计算机现代审计技术以及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能力迫切需要加强。
二、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建议
面对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我给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建议:
1、促进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依据的建立和完善,建立绩效审计独立理论,完善现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
市场经济作为法制经济,客观上要求分权与制衡。我国现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不畅的主要原因是独立性不强,因此,要改革和完善现行政府审计管理体制,就必须从提高政府审计独立性着手,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政府审计管理模式应向立法模式发展,让审计机关隶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2、规范评价标准,建立评价体系。
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是由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结论等内容构成的系统,是衡量被审计单位绩效高低的尺度。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工作水平,审计署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体系。一方面将可以量化的影响绩效的因素通过设置指标的方式进行量化,以便于分析、比较;另一方面对无法量化的影响绩效的因素,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优先实践”原则作为衡量标准。
3、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适应审计业务多元化的要求。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世界审计组织审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对绩效审计师的总体要求:绩效审计师必须拥有具体的专业技术,还应拥有足够的专业熟练程度,以便于开展工作。应以效率性、职业道德和谨慎性作为审计工作的指导原则,所有政府审计人员开展工作时都应该正直、公正、可观、具有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因此,我国当前要特别加强以下两方面的队伍建设工作:
第一是改善我国审计队伍的结构,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政府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政府支 出有着十分广阔的范围,绩效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就更加复杂,实现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也就更显迫切。因此,审计机关要开展绩效审计,需要储备大量的、多学科的专业人才,逐步调整、改善审计队伍的结构,需要以各种形式引进除审计、会计以外的经济、法律、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其他相关专业人员进入审计机关,建立一支以复合创新型人才为主的审计队伍。
第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分层次地提高现有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专业人员可持续发展计划,不断创新培训方法,根据绩效审汁的要求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拓展,提高基本专业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黄约.论绩效审计监督体制的完善与创新[J].中国审计,2007,30(04):22-27.
[2]柳松楠.中国绩效审计模式的构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20(03):33-37.
[3]祁敦芳.政府绩效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上一篇:新会计制度下建造合同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