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及对策
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可以说是现如今国际化会计审计人士都在普遍热议的一个话题,国内理论与实务界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该篇文章将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了对待与克服国际趋同化下各种问题的对策,推动我们国家会计审计国际趋同化下的发展办法等内容,浅谈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与看法,希望对相关人士会有所帮助。
前言:
现如今,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化作为国际化会计审计学术界最前沿与热门的话题,同一时间引起国内理论与实务界广泛重视。在这,作者简要谈一下对于国际趋同的看法,还有我们应当采取的策略与对待与克服国际趋同化下各种问题的对策,并浅谈一些我们国家会计审计准则在国际趋同化下的启示。
一、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概要与发展趋势
趋同一般是指将差异尽最大限度的进行收敛与缩小,即使现在不一样,那么未来也会逐渐走上相同的发展轨道,最后将差异彻底弱化[1]。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指的是各个国家的会计审计准则,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由不同逐渐发展成相同的一系列收敛的过程。国际化会计审计学术界趋同概念提出由来已久,在此之前一直处于国际协调状态。随着近几年缓步发展前行,趋同已经由最初的简单概念发展成一种行动与共识,并且在部分国家与地区已经走到现实当中来。由原本的国际协调发展成为现在的国际趋同,从根本上看它的表述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这种表述转变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类思维与理念的转变,比如像是市场与计划经济等概念演变,由计划型经济到计划型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调节做铺垫,再到计划型商品经济时代,最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下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系列的演变表现了我们国家经济体制转变认识的过程。打个比方IASC发展初期阶段只简单制定出了利于提升跨国公司在财务报表可比性和质量方面的基础准则,这一系列的准则不代表各个国家财务报表的规范[2]。一九九二年IASC《章程》中有提到目标表述是实现相似交易事项全世界范围内相似会计处理的指定。IASC确立目标为制定可理解、可实施与质量高的国际化会计准则,并且驱使该部分准则有一套严明的执行标准,促使各个国家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财务报告相关准则趋同,并且用高质量解决办法予以解决。该观念转变的过程,国内的会计审计针对实务当中也会有很鲜明的表现。改革开放初期,国际会计出现较明显差异,我们对于国际准则持借鉴态度,按照国际惯例坚持以中为主的发展策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至今,我们主要强调协调理念,通过和外国沟通交流达到去同存异,尤其在最近几年业界人士倡导标准化这个概念,意识到会计审计准则走国际趋同化道路的必要性。
二、我们国家对于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的应持态度
积极推进我们国家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不单是对我们国家会计信息的质量与信息的透明度提升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我们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满足现实要求的一种表现。我国经济对于国际市场在内需拉动上明显处于弱势,对出口有比较高的依赖性;集约型递增方式拉动明显缺乏,现今使用的仍然是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对外国投资依赖性也较高。我国经济对于国际市场与国际资本依赖性也较高,从本质上奠定我们国家把审计准则国际趋同视为准则制定核心内容的基础,避免语言障碍,为我们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前提[3]。实际上,我们国家会计审计准则相关建设一直的服务对象都是改革开放与引进外资,制定过程一直向国际准则的发展靠拢,建设中国特色会计审计准则一系列过程就是和国际化会计准则趋同与融合的过程。到现今为止我们颁布的诸多会计准则和国际的会计准则都是相似的,在必要程序与基本原则上,也和国际上是步调一致的。面临国际趋同化的到来,我们国家首先应当进入到国际趋同队伍中。我们应当是国际趋同的忠实拥护者,积极推动、参与、实践于其中,不要单纯只做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并以此作为理念始终沿着这个理念行事,拒绝举棋不定、模凌两可的作风。其次,让我们国家相关准则体系尽快成熟起来,尽量不要和国际准则拉开差距,不要把本国特色表现的过于明显。再次,密切掌握国际的会计准则发展动向,结合本国现有国情,创造有利环境,积极加入到国际会计相关审计准则制定的队伍当中来,形成优良互动模式,加速和国际准则趋同的步伐。
三、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障碍和克服策略
(1)监管障碍。表面上看,会计审计准则制定目的是给监管者提供服务,究其本质是给投资者提供服务。但是我们国家现如今会计审计相关监管模式绝大多数情况是给监管者提供服务的,这和国际惯例极为不符。假使这种观念与监管模式如此持续下去,很容易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趋同合力就很难形成,严重阻碍了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的脚步。
(2)实践障碍。会计反映的应当是经济基于国家法律规定下的活动。我们国家法律制度当中诸多规定和我们国家政治经济相关体制、经济的发展战略还有历史文化等背景相统一的,国际的会计审计相关准则则不会有该类特殊经济的业务涉入,这在国际交流中也形成了很大的阻碍。
(3)人员障碍。准则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也就代表着相关人员也应当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国际趋同化下应当充分考虑相关从业人员在理解、诠释与运用上是否具备相应能力。但是我们国家会计审计的相关人员素质与能力水平不一,相关人员队伍过于多样化与多元化,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不符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要求。
面对上述障碍我们应当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克服策略:第一,尽量避开特色国情等一系列内容,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我们应当意识到,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不单指的是单纯效仿国际的会计准则,而是各个国家和国际准则间的交流互动,是立法和标准间的交流互动。第二,对相关教育培训一定要进行强化,这是会计审计准则向国际化趋同方向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必然要求。要从法律协调,组织保证与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宏观上做到对制度进行创新,做好相关资源整合的工作,相关人员素质与能力就会明显加强与提高。我国已经针对该内容颁布了《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一条令,该条令对培养与造就相关人才提出了明确方向,这为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输送了大量有用之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国际趋同当中来,并争取处在遥遥领先地位。对于实际情况下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应当持客观、理性的态度。总之,我们对国际趋同化下的会计审计准则发展一直持很乐观的态度。
作者:冯继霄 来源: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2014年11期
上一篇:企业会计审计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下一篇:企业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审计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