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07 10:43
论文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性;完善和促进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为审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得不到企业管理当局的认可。如果要改善我国内部审计的这种局面,真正发挥出其应具有的监督、评价、建议等服务职能,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和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是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国家审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成是国家审计的补充。国家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行政上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在业务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的倾向,并不是各单位自发的需求,而是一种政府行为。内部审计工作也主要为国家审计服务,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而存在,因此内部审计的有效需求一直不足,内部审计工作也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要想在其基础上扩展其它职能就非常困难。
一、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服务于国家审计。wWW.lw881.com一方面,它代表国家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它又代表本单位管理当局对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这就使得我国的内部审计深深地打上了国家审计的烙印。因而,在指导思想上,内部审计偏重于“监督”,属“监督导向型”的内部审计。这种职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或合并于企业的财会部门,由企业的财会部门主管领导。在这种形式下它似乎代替了财会部门自身应该具有的会计监督职能,审计工作的范围一般局限于财务审计领域,难于拓展到对整个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审计业务范围比较狭窄。
2.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各职能部门平行,由本企业的总会计师领导。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有所提高,独立性有所增强,范围也有所扩大。但是,由于内部审计所要监督的是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企业的财会部门以及基层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是其最直接的监督对象,而内部审计在监督基层单位及本单位财务部门的财务会计活动时,又受到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制约。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的范围仍然难以扩大,独立性仍然受到相当的损害,其职能作用也就难以真正发挥。
3.内部审计机构由主要负责人(厂长或经理)直接领导,其地位和职权超越于其他职能部门。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大大加强,可以不受其他部门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等整个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由于在本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其权威性也大大增强,其职能作用的发挥有了比较充分的条件。但企业内部审计在监督本企业的经营活动时,不可能不受企业负责人意志的支配,如果企业负责人重视内部审计,它就得以发展;如果不重视,不但得不到发展,还会被撤并,失去内部审计成长的起码条件。而我国许多单位领导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内部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仍然无法保证,其监督也就失去了刚性。
(三)企业控制环境不理想
企业管理者对内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和内部审计在公司的实际地位和实际效果。如果企业管理者对股东利益、自身利益以及其他人的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管理者就能够自觉遵守有关法律、规范披露会计信息,那么,他自然就会重视内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达到其应实现的目标。内部审计既要监督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运行情况,同时,它又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与否、有效与否都影响到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究其原因结论都可以归结为,审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得不到企业管理当局的认可。因而,导致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地位等都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造成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停留在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上。经过对比之后,如果要改善我国内部审计这种局面,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适时地提高和扩展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加大对内部审计的改革。
二、完善和促进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
(一)剥离内部审计中的国家审计职能,确立内部审计主要发展方向
从内部审计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内部活动,不应承担过多的社会义务。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是为企业服务,服从并服务于企业发展,它的工作方向应是协助企业组织完成企业目标。企业的经营目标可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经营目标,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企业日常营运活动的组织、经营、人事、检查及设施设备控制的执行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管理层对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承担责任,故作为内部控制系统基础要素的内部审计,通过评价与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来为管理者提供服务。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在此目标导向下,内部审计人员应以合理的成本监控内控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并及时向管理当局提供相关的分析、评价、建议等信息,协助管理者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转变观念,认清内部审计的建立是源于“需要”
在我国的审计网络体系中,内部审计是从微观企业个体层面出发,实施监督、评价等职能的一种审计组织形式。而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来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还未被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内审工作停留在初级阶段,很不成熟,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其自身价值难以在工作中体现。根据管理学原理,对企业经营目标起主要作用的部门为直接部门,它行使决策的职能。内部审计按其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应划分为参谋部门,它应具有评价、建议等服务职能。故内部审计的职能包括监督,但决不限于监督,应侧重于为管理者服务上来。内审工作应从微观企业个体利益出发,对内控系统的设计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走入市场环境,参与市场竞争,在运行和管理的规模、复杂性方面,都会使企业监督、控制日益艰难。没有一个好的自我约束机制,没有一支精良的控制队伍,企业很容易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被击败。我国《审计法》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都明确规定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并对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应是企业管理中较高层次的工作。但这只是从法律和行政制度上确立了内部审计地位,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作用,单靠法律和行政命令是达不到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赋予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使企业认识到内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以便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三)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论是执行何种审计,最关键的都在于必须具有独立性,能按规定的职权办事,不受干涉,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的好坏依靠管理当局的重视程度和所赋予的权力大小。因此保持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的组织上有较高的地位。一般地说,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大。
2.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突破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手段。提高审计队伍素质,是实现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突破的关键。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内部审计必须提高队伍素质,突出多学科、高智能的特点。由于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执行同一政策,实现同一目标,审计人员可以无界限地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领域的广阔、无界,就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向多学科、高智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配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改进提高审计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这既是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也是内部审计队伍适应形势发展的结果。
总之,要切实把影响企业实现经济增长高质量、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各种因素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拓展工作领域,突出工作实效。另外,我国的内部审计还要从以往的事后审计扩展到事前及事中审计,因为事后审计搞的再好,也是亡羊补牢,所以事前及事中审计更为重要。而目前在国外早已被广泛使用的内部审计正好能够满足以上各项要求,我国在推进内部审计发展道路上,应当大胆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苏德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审计理论与实践,1999.2:11-17.
[2]冯均科.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内部审计,2006.第6期:18-20.
[3]韩传模.刍议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2006.第6期:15-17.
[4]蒋燕辉.现代内部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14-445.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为审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得不到企业管理当局的认可。如果要改善我国内部审计的这种局面,真正发挥出其应具有的监督、评价、建议等服务职能,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和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是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经济监督和经营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国家审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成是国家审计的补充。国家对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在行政上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在业务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因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带有明显的外部压力的倾向,并不是各单位自发的需求,而是一种政府行为。内部审计工作也主要为国家审计服务,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而存在,因此内部审计的有效需求一直不足,内部审计工作也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要想在其基础上扩展其它职能就非常困难。
一、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我国内部审计是在国家审计的推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作为国家审计的基础,服务于国家审计。wWW.lw881.com一方面,它代表国家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它又代表本单位管理当局对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这就使得我国的内部审计深深地打上了国家审计的烙印。因而,在指导思想上,内部审计偏重于“监督”,属“监督导向型”的内部审计。这种职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或合并于企业的财会部门,由企业的财会部门主管领导。在这种形式下它似乎代替了财会部门自身应该具有的会计监督职能,审计工作的范围一般局限于财务审计领域,难于拓展到对整个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审计业务范围比较狭窄。
2.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各职能部门平行,由本企业的总会计师领导。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有所提高,独立性有所增强,范围也有所扩大。但是,由于内部审计所要监督的是企业的整个经济活动,企业的财会部门以及基层单位的财务会计活动是其最直接的监督对象,而内部审计在监督基层单位及本单位财务部门的财务会计活动时,又受到总会计师领导下的制约。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的范围仍然难以扩大,独立性仍然受到相当的损害,其职能作用也就难以真正发挥。
3.内部审计机构由主要负责人(厂长或经理)直接领导,其地位和职权超越于其他职能部门。在这种形式下,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大大加强,可以不受其他部门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企业人、财、物、供、产、销等整个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督。由于在本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其权威性也大大增强,其职能作用的发挥有了比较充分的条件。但企业内部审计在监督本企业的经营活动时,不可能不受企业负责人意志的支配,如果企业负责人重视内部审计,它就得以发展;如果不重视,不但得不到发展,还会被撤并,失去内部审计成长的起码条件。而我国许多单位领导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内部审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内部审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仍然无法保证,其监督也就失去了刚性。
(三)企业控制环境不理想
企业管理者对内审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决定了他们对内部审计的态度和内部审计在公司的实际地位和实际效果。如果企业管理者对股东利益、自身利益以及其他人的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企业管理者就能够自觉遵守有关法律、规范披露会计信息,那么,他自然就会重视内部审计,利用内部审计达到其应实现的目标。内部审计既要监督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运行情况,同时,它又是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与否、有效与否都影响到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内部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究其原因结论都可以归结为,审计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得不到企业管理当局的认可。因而,导致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地位等都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造成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主要停留在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上。经过对比之后,如果要改善我国内部审计这种局面,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适时地提高和扩展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加大对内部审计的改革。
二、完善和促进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
(一)剥离内部审计中的国家审计职能,确立内部审计主要发展方向
从内部审计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内部活动,不应承担过多的社会义务。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是为企业服务,服从并服务于企业发展,它的工作方向应是协助企业组织完成企业目标。企业的经营目标可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经营目标,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对企业日常营运活动的组织、经营、人事、检查及设施设备控制的执行来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管理层对组织的内部控制系统承担责任,故作为内部控制系统基础要素的内部审计,通过评价与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运作来为管理者提供服务。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帮助组织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在此目标导向下,内部审计人员应以合理的成本监控内控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并及时向管理当局提供相关的分析、评价、建议等信息,协助管理者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明确并树立这种观点,内部审计才能在企业扎住根、站住脚,取得企业管理层的支持,并且有利于内部审计发展。
(二)转变观念,认清内部审计的建立是源于“需要”
在我国的审计网络体系中,内部审计是从微观企业个体层面出发,实施监督、评价等职能的一种审计组织形式。而从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来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还未被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内审工作停留在初级阶段,很不成熟,无法满足日新月异的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其自身价值难以在工作中体现。根据管理学原理,对企业经营目标起主要作用的部门为直接部门,它行使决策的职能。内部审计按其在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所起到的辅助作用,应划分为参谋部门,它应具有评价、建议等服务职能。故内部审计的职能包括监督,但决不限于监督,应侧重于为管理者服务上来。内审工作应从微观企业个体利益出发,对内控系统的设计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走入市场环境,参与市场竞争,在运行和管理的规模、复杂性方面,都会使企业监督、控制日益艰难。没有一个好的自我约束机制,没有一支精良的控制队伍,企业很容易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被击败。我国《审计法》及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都明确规定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独立行使内部审计监督权,并对本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应是企业管理中较高层次的工作。但这只是从法律和行政制度上确立了内部审计地位,要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作用,单靠法律和行政命令是达不到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赋予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应有的地位,使企业认识到内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以便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三)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
1.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论是执行何种审计,最关键的都在于必须具有独立性,能按规定的职权办事,不受干涉,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审计,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的好坏依靠管理当局的重视程度和所赋予的权力大小。因此保持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的组织上有较高的地位。一般地说,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所隶属的领导层次越高,独立性就越大。
2.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素质,突破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手段。提高审计队伍素质,是实现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突破的关键。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内部审计必须提高队伍素质,突出多学科、高智能的特点。由于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执行同一政策,实现同一目标,审计人员可以无界限地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领域的广阔、无界,就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向多学科、高智能的方向发展。因此,优化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配置,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改进提高审计方法和手段势在必行。这既是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也是内部审计队伍适应形势发展的结果。
总之,要切实把影响企业实现经济增长高质量、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各种因素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拓展工作领域,突出工作实效。另外,我国的内部审计还要从以往的事后审计扩展到事前及事中审计,因为事后审计搞的再好,也是亡羊补牢,所以事前及事中审计更为重要。而目前在国外早已被广泛使用的内部审计正好能够满足以上各项要求,我国在推进内部审计发展道路上,应当大胆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苏德硕.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审计理论与实践,1999.2:11-17.
[2]冯均科.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内部审计,2006.第6期:18-20.
[3]韩传模.刍议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2006.第6期:15-17.
[4]蒋燕辉.现代内部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14-445.
上一篇:风险管理审计准则浅议
下一篇:浅论现代企业的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