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审计的发展思考
发布时间:2015-07-07 10:45
[论文关键词]企业审计内涵发展
[论文摘要]公司内部审计是公司进行有效内部管理所必须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经营规范保证与服务咨询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公司增加价值并提高经营效果与效率。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视角,在对内部审计进行充分深入调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新发展,阐述了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尺度与组织准备,描述内部审计工作的六大操作步骤与常用的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并概述保障内部审计目标实现与提高审计效率的配套措施内部审计管理及其中的人际关系,最后说明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一、公司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
二、目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机构组织设置单一。参与内审的企业集团只在集团本部设立单一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部,审计部刚刚从审计法务部独立分离不久,与集团其他职能部门平行,隶属于某企业集团经营领导人领导,审计部没有派出机构。这种内审机构设置简单,虽然能够正常开展审计工作,审计部在对其成员企业进行审计时遇到很多麻烦,如成员企业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审计部门,缺乏统一的部门接纳,无法提供日常审计所需的资料,只是审计人员需要什么资料临时从相关的部门去拿,经常出现资料不能及时准确提供的现象。集团审计部缺乏成员企业的日常审计资料,对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了解得不够细致全面,在对其评价时,由于缺乏应有的依据,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不利于集团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审计部平时与成员企业缺乏有效沟通,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难以发挥内部审计对成员企业的服务咨询功能,难以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究其根源,在于企业集团对内审的地位重视不够,内审意识不强。
(二)内审职能没有全面发挥。企业集团,其内部审计的职能只局限于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停滞在履行监督评价职能上,不能为企业集团创造价值和提升价值。这是我国目前企业集团存在的普遍问题。自从国家审计署出台政策,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以来,很多集团领导就像履行职责一样象征性地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代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监督职能,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作为内审的工作重点,企业集团没有从根本上看到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的内在需要,没有将审计作为加强企业集团风险防范、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集团管控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对内审的认识存在缺陷,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特别是对内的服务职能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三)审计内容狭窄。目前企业工作主要是传统的对成员企业的年终财务审计,停留在事后审计阶段。但这只是内审初级阶段的审计业务,而今随着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这种内审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集团内在的需求。究其原因,是企业集团高级管理层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内审的好处,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还需要内审人员不断的努力。
(一)革新内部审计手段。企业各业务部门在设计软件系统时,应当在各个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预留“计算机控制”的设置,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实行业务控制的自动化、计算机化,实现风险的事前、事中防范,以减少审计监督的强度,避免道德风险;审计部门则应当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审计软件,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比重。一方面,通过开发和利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状况评价、业务数据分析及标准化的审计底稿等专门的审计软件,使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审计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现场审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行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监督的有效结合,实施对审计对象的连续、动态监控,以保证审计监督的及时性。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在完善企业监督制约机制中,一是要完善企业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领导行为约束机制。在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要注重强化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和职工民主管理。在公司制企业,要建立企业按法人治理结构运作的组织形式,发挥好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在股份合作制企业,要建立与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配套的决策体制。二是确立民主决策程序,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鼓励广大职工参政议政。企业可以成立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监督企业经营者有无违法乱纪行为,监督企业有无侵犯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和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为。
(三)强调风险评估意识。在现代社会里,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评估是企业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一部分,它形成了决定如何管理风险的基础,所以,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考虑进去。
(四)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在国际上,企业内部审计业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会计、内部审计知识,还要求审计人员了解现代公司、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具有对复杂多变的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具备计算机内部审计信息的收集、监控、分析与处理能力,从而能够提供真实、正确、完整、有效的稽核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业务。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改革的加速,内部审计应该顺应目前变革的要求,在审计观念、体制、内容、方法等方面要发生转变,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同时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内部审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珏,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问题浅探[j].经济观察,2004.4.
[2]李庆山,强化内审工作促进企业发展[j].内蒙古财会,2005.1.
[3]李佳宏,搞好内部审计之我见[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7.
[论文摘要]公司内部审计是公司进行有效内部管理所必须实施的一种独立、客观的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经营规范保证与服务咨询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公司增加价值并提高经营效果与效率。从公司内部治理的视角,在对内部审计进行充分深入调查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有关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新发展,阐述了从事内部审计的工作尺度与组织准备,描述内部审计工作的六大操作步骤与常用的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并概述保障内部审计目标实现与提高审计效率的配套措施内部审计管理及其中的人际关系,最后说明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一、公司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之父索耶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对组织中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公认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和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的使用了资源,是否在实现组织目标。
1999年6月,内部审计师学会董事会通过了内部审计的如下定义:“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咨询活动,用于改善机构的运作并增加其价值。通过引入一种系统的、有条理的方法去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可以帮助一个机构实现其目标。
在我国内部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内部审计是和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列的三种审计类型之一。
二、目前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机构组织设置单一。参与内审的企业集团只在集团本部设立单一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部,审计部刚刚从审计法务部独立分离不久,与集团其他职能部门平行,隶属于某企业集团经营领导人领导,审计部没有派出机构。这种内审机构设置简单,虽然能够正常开展审计工作,审计部在对其成员企业进行审计时遇到很多麻烦,如成员企业由于没有设置相应的审计部门,缺乏统一的部门接纳,无法提供日常审计所需的资料,只是审计人员需要什么资料临时从相关的部门去拿,经常出现资料不能及时准确提供的现象。集团审计部缺乏成员企业的日常审计资料,对成员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了解得不够细致全面,在对其评价时,由于缺乏应有的依据,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不利于集团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另外,审计部平时与成员企业缺乏有效沟通,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难以发挥内部审计对成员企业的服务咨询功能,难以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究其根源,在于企业集团对内审的地位重视不够,内审意识不强。
(二)内审职能没有全面发挥。企业集团,其内部审计的职能只局限于对财务收支的审计,停滞在履行监督评价职能上,不能为企业集团创造价值和提升价值。这是我国目前企业集团存在的普遍问题。自从国家审计署出台政策,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以来,很多集团领导就像履行职责一样象征性地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代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履行监督职能,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作为内审的工作重点,企业集团没有从根本上看到内部审计是企业集团的内在需要,没有将审计作为加强企业集团风险防范、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集团管控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集团高层管理人员对内审的认识存在缺陷,内部审计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特别是对内的服务职能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三)审计内容狭窄。目前企业工作主要是传统的对成员企业的年终财务审计,停留在事后审计阶段。但这只是内审初级阶段的审计业务,而今随着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这种内审已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集团内在的需求。究其原因,是企业集团高级管理层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内审的好处,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还需要内审人员不断的努力。
三、加强内部审核的手段
(一)革新内部审计手段。企业各业务部门在设计软件系统时,应当在各个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预留“计算机控制”的设置,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实行业务控制的自动化、计算机化,实现风险的事前、事中防范,以减少审计监督的强度,避免道德风险;审计部门则应当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审计软件,加大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比重。一方面,通过开发和利用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状况评价、业务数据分析及标准化的审计底稿等专门的审计软件,使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审计操作实现自动化,提高现场审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实行非现场审计与现场审计监督的有效结合,实施对审计对象的连续、动态监控,以保证审计监督的及时性。
(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在完善企业监督制约机制中,一是要完善企业的领导机制,建立健全领导行为约束机制。在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要注重强化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和职工民主管理。在公司制企业,要建立企业按法人治理结构运作的组织形式,发挥好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在股份合作制企业,要建立与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配套的决策体制。二是确立民主决策程序,加强企业的民主管理与监督,鼓励广大职工参政议政。企业可以成立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的民主监督委员会,监督企业经营者有无违法乱纪行为,监督企业有无侵犯职工代表大会职权和职工民主权利的行为。
(三)强调风险评估意识。在现代社会里,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评估是企业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一部分,它形成了决定如何管理风险的基础,所以,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内部审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企业日益变化的经营环境,把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考虑进去。
(四)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是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在国际上,企业内部审计业务不仅要求审计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会计、内部审计知识,还要求审计人员了解现代公司、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具有对复杂多变的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具备计算机内部审计信息的收集、监控、分析与处理能力,从而能够提供真实、正确、完整、有效的稽核信息,提供高质量的审计业务。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改革的加速,内部审计应该顺应目前变革的要求,在审计观念、体制、内容、方法等方面要发生转变,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同时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内部审计之路。
参考文献:
[1]王珏,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问题浅探[j].经济观察,2004.4.
[2]李庆山,强化内审工作促进企业发展[j].内蒙古财会,2005.1.
[3]李佳宏,搞好内部审计之我见[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