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发布时间:2015-07-07 10:55
摘要: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达到强化经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的过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因此,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走出认识误区;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通过工期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的过程。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造成成本支出大,效益低下的不良局面。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
  目前,多数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不系统、不完整,有的施工企业不能合理划分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明细账不健全,并且工程成本核算程序混乱,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划分很随意。
  
  (二)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需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如果施工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工人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而造成人工费的浪费;如果材料管理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搬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工程成本增大。由此可见,财务人员只能算作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三)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有些施工企业由于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而造成无法考核其优劣,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果,或是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会给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有些项目经理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二、完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
  1.合理划分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对象并建立成本核算明细账
  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根据施工合同的内容、施工生产特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本着有利于工程项目管理要求来确定。应以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项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按照成本核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制,以便正确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2.正确设置和使用成本核算科目
  为了按照用途归集各项费用,划清有关费用的界限,正确计算工程成本,应设置“工程施工”、“机械作业”、“辅助生产”、“制造费用”等科目。“工程施工”科目对大型综合工程核算时,应设置“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两个二级科目;在“合同成本”二级科目下设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五个三级成本费用明细科目。 “机械作业”科目应按照所承包的工程项目和机械类别设置二级科目。制造费用项目应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归集后,以人工费或直接工程成本为基础等比例分配到成本核算对象中。
  3.合理的项目工程成本核算程序
  确定目标成本及目标成本降低率或降低额。对工程实际成本、费用进行归集核算。对施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费用进行审核分类,以正确区分应直接计入工程成本的费用和计入制造费用的费用。将应直接计入工程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哪些应当计入当期的工程成本,哪些应由其他期间负担的成本。
  4.合理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分不清受益对象的需要按照一定方法分配计入。人工费的核算由劳动工资部门根据考勤表、成本核算对象、用工台账等,定期向财务部门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财务部门据以编制“工资分配表”,按照受益对象加以核算。材料费的核算应根据发出材料的用途,区分工程耗用与非工程耗用,直接用于工程项目耗用的材料,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成本项目,为组织和管理施工所耗用的材料及各种施工机械所耗用的材料,应先分别通过“制造费用”、“机械作业”等科目进行归集,然后再分配到相应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项目中。租入机械费用根据《机械派遣单》记录的台班数量和合同单价直接计算计入受益成本对象当期成本项目中;自有机械费用,应先通过“机械作业”科目归集后加以分配。

  (二)施工企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全员经济意识,走出认识误区
  为了扭转施工企业存在的认识误区就要加大宣传力度,要统一思想认识,对从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都要进行教育,让大家意识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既不是某个领导的责任,也不仅仅是某个员工的责任,而是全体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让大家意识到“降低成本人人有责”,使项目全体人员树立起全员经济意识,从而走出认识误区。
  
  (三)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1.分清管理层次,明确考核指标
  由于施工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同,管理层次的多少亦各不相同。较大规模的企业大多数实行分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垂直管理。除对公司机关管理费用实施控制和分公司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两个层次外,还要考虑对分公司的管理层次。一般情况下,公司对分公司下达经济指标,分公司再向各工程项目部下达指标,项目部向施工队和班组下达指标。但有时也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公司共同参与的大型工程项目,项目部和分公司管理的交叉问题随之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要以工程项目为管理主线,即公司直接对项目进行管理。施工企业应根据当年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管理层次以明确责任,形成层次分明的成本中心,通过各层次的管理活动,形成实现公司成本目标的保证体系。分清管理层次后,还应明确各层次的考核指标,即逐级地下达任务。要本着先进合理的原则,实行成本倒算,所下达的指标必须在相应各层次可控制的范围,各层次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
  2.适时考核,奖罚到位
  责权利明确以后,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企业应结合管理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设定方法作出规定,按时间分阶段考核,可根据分析期末成本报表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时不能局限于报表上的数据,要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以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待工程完全结束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对分阶段考核出现的偏差,多退少补。
  3.加强质量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
  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质量成本的综合值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则不然,开始时因质量较差,损失很大,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必然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采用科学合理、先进实用的技术措施,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水平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四)通过工期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成本
  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另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综合工期成本的各种因素,找到一个工期短并且成本低的最佳点。
  
  参考文献:
  [1]温凤荣.中小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
  [2]雷强,冯大斌.我国建筑企业技术进步现状调查[j].建筑经济,2005,(2).
  [3]姚邺东.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对施工企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施工企业管理,2004,(12).
  [4]杨明亮.建筑企业项目边缘成本管理探析[j].施工企业管理,2005,(3).
  [5]王超,尹琳琳.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的范围管理:一种项目的视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8,(2).

上一篇: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审计

下一篇:国家审计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