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经济效益的形成和发展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历来是对外贸易经济理论和政策涉及的重大问题。在当前对外开放的经济形势下,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以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对外贸经济效益的形成,影响因素,评价原则等方面,做一理论探讨。
一、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
一般意义的经济效益指的是在一切经济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耗费的劳动和由此获得的劳动成果之比,简言之即投入与产出之比。
对外贸易是一个特殊的经济部门,它联系着国内国外的生产和流通,因此,外贸经济效益有着十分独特的形成过程。
外贸经济效益是外贸领域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所包含的经济内容和实质就是社会劳动的节约程度。因此,外贸经济效益还可以表述为通过对外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所节约的社会劳动。
进行外贸活动除了可以通过对外交换取得本国国民经济活动短缺的使用价值外,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换获得价值的增殖。价值增殖在本质上与社会劳动的节约是相同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价值增殖可以理解为投入一定iS的社会劳动而获得比一般水平更多的价值M+;社会劳动的节约则可以理解为获得一定量价值而投入的劳动量少于通常水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被定义为通过对外交换活动而节约的社会劳动的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也就是通过对外交换所获得的价值增殖,而价值增殖是由于存在着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之间的差异而产生、形成的。
二、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诸闪素
外贸经济效益是利用闽内、国际价值之间的羌异,通过对外商品交换而节约的社会劳动。因此,一切影响商品的围内价值和国际价值,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因素,都会影响社会劳动的节约量,影响外贸经济效益。
(一)一国劳动生产率的总体状况以及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差异程度、方向,是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最根本的闲素。它不仅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量,更重要的是,它还决定了取得外贸经济效益的层次。
由于社会各部门之间发展的相互制约性,使得一国内各经济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尽管高低不一,但总体依然大致处于或接近于同一水平线。这一水平线就莪本上代表该国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它决定了该国大部分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水平,进而决定了大部分商品的国内价值量水平。而国际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世界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决定的。因而,国内、国际价值的羞异主要是由一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形成,后者差异的方向和程度决定着国内、国际价值差异的方向和程度,从而决定了获得外贸经济效益的最和层次。
如果一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大大岛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该h绝大部分商品的国内价值将低于同类商品的H际价值。在以国际价值为基础的对外交换屮,每小时国内平均劳动投在各经济部门所形成的国内价值在国际市场上被承认为超过一小时的国际价值。该国以高于国内价值的困际价值售出商品,以低于闹内价值的国际价值购买原料等商品,以少量劳动按质的比例与名量劳动变换,从而取得外贸经济效益。该国取得外贸经济效益是凭借劳动生产率水f的绝对优势。
如果一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于世界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该国大部分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同类商品的国际价值。该国进行对外商品交换只能输出国内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的程度较小的商品,输入国内价值高于国际价值程度较大的商品,以少量社会劳动换回多量社会劳动,实现价值增殖。这类国家取得外贸经济效益是利用了绝对劣势中的相对优势。
以上两类国家通过对外商品交换,都能够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形成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生产力水平高的国家通过对外贸易所实现的劳动节约量并不一定绝对地多于生产力水平低的国家,但是,由于二者劳动生产率水平与世界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程度不同,二者借以实现贸易经济效益的条件不同,决定了二者获得的外贸经济效益在层次上的不同。前一类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有绝对优势,它所取得的外贸经济效益也是绝对的;而后一类国家劳动生产率水平处于绝对劣势,从绝对劣势中利用相对优势,形成外贸经济效益,但这种效益的获得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因此,前者获得的外贸经济效益是较后者更高层次的外贸经济效益。
(二)外贸经济效益源于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差异,因此,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参加交换的使用价值的构成,必然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国内部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悬殊,与世界同行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程度更不可能相同。由于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异,一小时国内平均劳动投入到不同经济部门、行业所形成的国内价值量也就不同。又由于各部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与世界同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差异不尽相同,同一国内价值量由于物质承担者不同,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承认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劳动生产率的双重差异,“内差异”和“外差异”,使出口商品结构极大地影响输出的国内价值的量以及该国内价值量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承认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相同的原因,同一可支配的国际价值量,由于其物质承担者不同,在国内市场上会被承认为不同量的国内价值。而外贸所实现的价值增殖是指国内价值的增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构成,即进出口商品的结构,是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进出口商品结构不仅指出口和进口商品的种类,更重要的是指各类商品在进出口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具有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的商品并非出口越多越有利,如果出口超过一定量,超过优势所提供的限度,优势程度必然下降,甚至变优势为劣势。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而价值是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凝聚成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劳动的节约必然要由价格来衡量和表现。
对外贸易是特殊的经济部门,它联系着国内外的生产和流通,在一次对外商品交换中通常都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计价,这就使得通过交换实现的社会劳动的节约的表现更加复杂。通过交换实现的劳动节约要得以正确的反映,一方面要求国内外价格都必须真实地反映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另一方面还要求计价货币的“价格”,即汇率正确反映每一单位本币和外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关系,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即使商品的同内外价格能正确反映商品价值,但由于汇率不能正确反映参与交换的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劳动的节约量也得不到正确的表现,反之亦然。
三、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作为客观存在,要求得到评价和量度。由于评价的角度和方法对评价结果有重大影响,因此,要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做出准确、科学的评价,讨论评价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一)外贸经济效益的评价是价值评价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与其它部门经济效益一样,揭示的是社会劳动的节约程度,这里的“劳动”乃抽象劳动,它是价值的唯一构成要素。因此,经济效益属于价值范畴,对它的评价必须从价值角度进行。但是,对外贸易活动所实现的不仅仅是社会劳动的节约、价值増殖,还同时实现使用价值的转换。在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即对外贸易活动的成果时,只采取价值评价是否有失偏颇?我认为,在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中,价值评价可包含使用价值评价,使用价值评价可转化、归结为价值评价。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范畴,二者既是商品的不同属性,又并存于商品体中。价值是由单一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凝聚成的,而使用价值则是不同形式、不同特点的具体劳动的产物。由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创造的千差万別的使用价值,其效用无法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要评价和量度使用价值的效用,只能通过一种单一的、非具体的中介,使之转化为可直接量度、可比的、统一的东西。这一中介只能由价值来承担,价值不仅具备中介所要求的单一性、抽象性、无差别性,它与使用价值还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即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因此,评价外贸经济效益,将使用价值效用的评价归结为价值评价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进口商品,由于通常是我国处于相对劣势的商品,因此进口商品在质量和数量上较不进口而靠国内生产的商品为优,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这种满足程度的提高之所以可以归结为价值增殖或劳动节约,因为如果不进行对外贸易,不进口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靠国内商品要达到进口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就必须投入更多的社会艿动。
同理,投入生产消费的进口商品,如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其性能比国产商品好,或比同类国产商品更便宜,利用进口设备、原材料能生产出更高质量、更大数量的消费品供消费者消费,从而达到更高程度的满足,如果不进口要达到这更高的满足程度就必须耗费更多的社会劳动。所以,使用价值的评价可以归结为价值评价。
(二)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必须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价格是最重要的经济范畴,它无所不在,因为它与商品经济最基本的组成细胞——商品密不可分。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而价值的表现在商品经济中又必须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乃通过对外交换活动所实现的价值增殖。增殖了的价值与价值本身一样,它是抽象的、非实物的,但又必须依存于商品体中,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因此,价值增殖在商品经济中必须借助货币、价格形式。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对外贸易产生的价值,只能是评价、衡量以货币价格形式亭fliji字P效益、价值增殖,而不可能是看永m未着的东西。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借助于货币价格形式,有一个根本的前提条件,即价格能够真实地反映价值、货币与它所代表的金量相符。如果价格扭曲,不能正确反映价值,货币不能正确反映所代表的价值量,汇率不能反映货币之间真正的比率,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就会失真,评价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甚至使外贸工作误入歧途。
(三)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应包括对进出商品机会成本的考察
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不仅应考察通过对外交换活动所实现的,实的劳动节约,还必须考察参加交换的商麁;枭用于其它用途可能带来的收益,考察参加交换的价值量如果选择其它的物质承担者可能带来的收益,即考察进出口商品的机佘成本。这样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对外贸易活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收益。
一个经济在任何时期内其劳动力和资源的供给总是有限的,而人的谣求则是无阪的》有限的供给无法满足所有的要求,要满足一种需求就必须舍弃另外的耑求。在劳动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生产、消费产品A就必然得牺牲产品B、C……的生产和消费。在所放弃的一系列产品中,必冇一种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最高,因此,选择一种产品(如A)所放弃的可能的最高收益,就是该产品的机会成本。进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M一般意义的机会成本有所不同。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指的是出口商品如果不用于出口而用于国内的生产、消费所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进口商品的机会成本则指的是冏一可支配的国际价值量,如果选择其它的物质承担者给国民经济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
单纯考察进出口活动所实现的价值增殖,不能全面反映对外贸易活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收益状况,不能反映在可支配闽际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潜在的更大的外贸经济效益。而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目的不仅在于明确进出口活动的实绩,更重要的还在于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因此,评价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应该对进出口商品机会成本的考察。
(四)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是宏观的全面的评价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是通过对外商品交换所节约的社会劳动。这里的劳动节约是指一国范围内的劳动节约,因此,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评价范围是一个国家,评价角度应是宏观的、全面的。
一国范围内的劳动节约,指通过对外商品交换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学带的劳动节约,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是论它是显见的,还是隐含的>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因为它们最终都可归结为抽象的社会劳动的节约,而这些社会劳动的节约又都是由对外贸易活动所导致的。
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各组成部分互为条件、互相制约。一种经济因素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而一种经济结果往往又是多种经济因素、多股经济力量合力的结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使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部门,其活动成果不仅表现为现实的劳动节约,还表现为为国民经济提供了节约社会劳动的能力。但是,这种节约社会劳动的能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能力的过程,往往是在其它非对外贸易部门进行的,而且,转化过程中往往有许多非对外贸易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要做出正确的评价,必须从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进行评价。即使是对外贸易活动产生的直接的劳动节约,也必须对对外贸易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考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从总体上说,出口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国际价值,出口会损失一部分社会劳动。但在进口时,由于买进商品的国内价值高于闯际价值,会节约社会劳动。因此,要评价对外贸易产生的劳动节约,必须进出口统一算大帐,如果将进出口活动割裂开来考察,就不能对对外贸易经济效益做出正确评价。
上一篇:关于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问题探析
下一篇: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收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