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低碳经济对我国三大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5-10 11:34

  本文采用LMDI因素分解法,以2005-2014年为样本,将我国出口贸易的三大产业碳排放量的总体变动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水平较高。因素分解的贡献值和贡献率表明,规模效应是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其变动决定了出口产品碳排量的趋势。最后分析了低碳经济对我国三大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引言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贸易总量不断增多,每年的出口量增速超过20%,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低碳经济对我国的贸易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降低各行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对CO2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类是研究经济增长促进碳排放的影响;另一类是对碳排放变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碳排放分解分析领域常用的分解方法为指数分解法。指数分解法包含迪氏、拉氏及费雪理想指数法等,其中迪氏分解法还分成LMDI(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AMDI(数学平均迪氏分解法)等。Ang B W从适应范围、理论基础、结果表达、应用便利性等方面对因素分解法进行比较,文中指出拉氏指数分解中残量过大会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而LMDI方法的优势十分明显。同时,Ang B WNa Liu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拉氏指数法是否适合用于发展中国家的指数分解分析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而LMDI法是当前所有方法中相对合理的一种。因此,本文使用LMDI模型对我国2005-2014年出口贸易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

 

  LMDI模型构建

 

  碳排放强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其单位为吨碳/万元,计算公式为:碳强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GDP。碳排放强度还可以称为碳完全产生系数,它可以反映经济对碳排放的依赖程度、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及能源利用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技术进步的变化。

 

  根据贸易和环境理论的相关研究结果可知,贸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将会对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规模及技术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低碳经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为Scale Effects(规模效应)Composition Effects(结构效应)Technological Effects(技术效应)

 

  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数据选取及说明

 

  本文对我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运用目前常用的因素分解分析方法中最好的一种—LMDI分解法,从2005-201410年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从规模、结构和技术水平参数进行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得到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和贡献率。GDP 和年度出口贸易总额的数据和来源于历年的《统计年鉴》,能源消费量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各行业碳排放量计算依据: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将能源消费种类分成8种,分别为汽油、煤炭、天然气、柴油、燃料油、柴油、焦炭及原油。本文采用2006 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估算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量三种方法中的方法一。根据该方法,可以根据燃烧的燃料数量和建议排放系数对燃烧源的碳排放进行估算,引入发热值将各种燃料单位转换成普通能量单位。运用的低位发热量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可知碳排放系数的计算公式为:碳排放系数=含碳量×氧化率×低位发热量。得到各种石化燃料的碳排放系数之后,将该结果和各种燃料的消费量相乘就可得到各种燃料的碳排放量(由于篇幅的原因,不再列出每年的碳排放和碳生产率数值)。利用式(4)-(8)计算,可得到碳生产率因素分解贡献值和贡献率,结果见表1和表2

 

  ()结果分析

 

  1.总体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我国出口贸易中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为正的作用,同样出口规模的扩大导致出口碳排放量的增加,且结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结构效应负作用增加。最明显为技术效应,对贸易减排起到了正面的积极效应,抑制了规模扩大带来的高速增长,主要是国家十一五计划中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号召,实施能源结构战略规划。

 

  2.分产业分解结果。三大产业出口贸易碳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见表2

 

  规模效应分析。从总体看,第一产业的规模效应最小,因为我国出口的农产品较少,占的比重相对较低。第二产业的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的增长起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产业中工业占最大比重,是生产和出口贸易不断扩大的结果。第三产业的规模扩大主要是因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发展,造成碳排放小幅上升。从部门分布来看,规模效应集中在几个部门:第二产业的纺织业及其制品业、化学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及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产业规模效应显著。而对于高污染行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由于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碳排放量迅速上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而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主要归功于全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碳排放的增长。

 

  结构效应分析。从表2中可知,总体上三大产业的结构效应对出口贸易碳排放的影响较小,第一和第三产业在数值上很小而且变化幅度不大,其中第一产业一直为负值,说明该产业的结构调整有助于抑制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从部门分布来看,结构效应发生作用的部门结构较为分散,各产业结构分布都比较合理,只有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较高的结构效应,应将其作为重点调整部门。而纺织业及其制品业的结构调整大幅度降低了出口贸易的碳排放量。因此,出口结构效应在不同产业带来正、负不同效应。

 

  技术效应分析。从总体上看,三种产业因技术效应而使出口贸易碳排放量减少,说明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出口碳排放量。第一产业的碳排放量相对平稳。第二产业的抑制作用一直较大,主要因为碳排放量与工业部门技术改进直接关联。比如交通运输设备及通用、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都可以通过技术改进,降低碳排放量。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发展迅速,能源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促进了出口碳排放量的增加,应该是值得关注的部门。

 

  结论引申及建议

 

  ()结论及其引申

 

  低碳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将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调整。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技术发展还相对落后,鞋帽、通讯设备、纺织服装、皮革制品、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的碳排放量较高。因此,会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规模,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绿色出口和低碳出口转型。此外,由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旦开征碳关税将会改变我国出口商品的地理方向,增加我国产品出口的难度。只有低碳产品才能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低碳经济一定会增加我国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引申来说,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在我国节能减排的措施中,碳税政策会给出口贸易的规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果对企业碳排放进行盲目征税,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这不仅会在短期中对企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起到制约作用,不利于节能减排的实施,进而迫使企业缩减产量,降低出口;还会使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失去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一步对出口规模产生影响。对于其他节能减排措施来说,短期结果也同样如此。例如,企业的技术改造会在短期内增加自身成本,针对这种情况,生产商与出口商也同样会以出口价格提升的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利润,从而减小出口规模。但是从长期考虑,技术改造会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终使出口规模得到一定的增加。

 

  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京都议定书》的生效确定了各发展中国家的节能减排重任,这必定会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因此,我国应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出口商品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与优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开发低碳产品,以降低低碳经济对出口规模的影响,并在长期增加低耗能产品的份额,促进出口贸易的增加。

 QQ截图20160426160303.jpg

  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发展低碳经济会在三个方面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第一,影响高耗能产品。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会提高高耗能产品的成本,进而降低其价格竞争力。而且低碳制度会对高耗能产品产生限制作用,使其需求出现萎缩。然而,高耗能产品的出口会刺激我国经济的发展,考虑到这一层面,短期内高耗能产品是不能够被淘汰的。但是在长期内,技术进步会对出口商品的结构产生影响,增加低耗能产品的出口比重,进而使高耗能产品的比重降低。

 

  第二,增加绿色产品比重。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增强绿色产品的竞争优势,使之成为世界商品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其进入国际市场。相关数据表明,很多国家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都会对其是否为绿色产品或其是否环保进行考虑。绿色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将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

 

  第三,向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产品发展。低碳经济政策的实施会促使企业更多地投资于环保方面,通过引进先进的治污技术,改进现有技术,增加环保技术与产品的需求量。环保技术的采用将会增加产品的技术知识,促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改变,由资源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与知识密集型。

 

  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高耗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度都是逐渐减小的。而对于低碳产品来说,短期上技术创新行为没有完全触发,低碳经济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负面作用。但是,生产效率会随着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的刺激而提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成本降低,在时间效应与强度效应的作用下,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贸易条件的改善最终会在长期内体现出其对成本与价格提高的抵消作用,进而增强其贸易竞争力。

 

  ()建议

 

  本文运用 LMDI 因素分解法,将我国出口贸易碳排放量的总体变动分解为三个影响因素:规模效应因素、结构效应因素和技术效应因素。为了进一步降低出口贸易碳排放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完善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将碳排放权交易的进行置于法律框架下,提高碳交易的信息透明度和效率,通过透明的信息披露来推动碳排放的市场化,使交易更符合规范;组建专业的排污权中介机构,降低碳排放权交易费用;鼓励碳排放权作为企业资产进入破产或兼并程序,一般的碳排放权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等内容。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特征产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李洋(2011)从我国出口产业转型的角度研究了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他指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要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进行调整。所谓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使目前在我国贸易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转向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产业,增强我国出口产业的竞争力。其次是要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CO2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IT和现代服务业。

 

  第三,优化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传统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化石燃料所提供的巨大能源,能源结构的高碳化是传统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能、沼气、生物质能、核能等众多低碳能源或无碳能源,逐渐替代化石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使其达到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的水平。

 

  第四,实施有限度保护,加快技术引进和创新,发展低碳技术。鞠鲁霞(2010)主要研究了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调整问题,她强调了自由贸易战略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坚持自由贸易的前提下对某些战略性产业实施有限度的保护,能够很好的抵御低碳经济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此外还要加强核聚变堆技术、氢燃料提取技术以及一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来创新能源技术,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变节能系统,加快一些节能技术服务平台、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

 

  作者:邵柏春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上一篇: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拉动作用研究

下一篇:中国和印度国内市场规模对出口贸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