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E贸易”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在全球信息化趋势影响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已成为信息时代国际贸易的新型商务模式。近年来,海关总署开展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在各试点城市中,郑州“E贸易”发展模式健康运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保税区仓储建设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仓储规模小,供给不到位;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够;缺乏复合型人才等问题。据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提升仓储规模,加强物流配送;提升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E贸易”是指基于保税中心的,以一般贸易入区保税,以快件、邮件方式配送出区的,按照行邮税收管理办法管理的,服务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综合物流服务解决方案。2012年8月,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正式批准郑州、上海、重庆、杭州、宁波5个城市作为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其中郑州是国内唯一利用综合保税监管场所进行跨境电商试点的城市,以郑州为中心的跨境物品集散中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一、郑州“E贸易”模式发展现状
(一)“E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013年12月,郑州开通了“E贸易”试点平台,据商务部统计,2015年1月郑州“E贸易”项目的单月进口申报单首次突破百万票;同年3月3日,该项目单日受理进口申报单首次突破百万票,达到102.5万票,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7月31日,郑州“E贸易”已完成测试商品约2067万包,为其他几家试点城市的总和,实现货值17.73亿元,税款6.9亿元,入驻海关备案企业588家,中外运敦豪、新西兰邮政、聚美优品、京东国际、中通国际和中邮集团等知名企业在郑州试点“落地”或开展战略合作,参与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2015年前三季度,郑州“E贸易”业务量突破3000万单,达3010.3万单,货值26.8亿元,进口商品来自世界55个国家,业务单量和税收占跨境贸易7个试点城市的50%以上,超过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重庆和上海6个试点城市的总和。
(二)保税区仓储建设快速发展
跨境电商主要采用保税进口的模式,绝大多数的商品备货于保税仓,仓储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跨境电商企业的商品种类和备货能力。为进一步促进“E贸易”的发展,缓解跨境货物频频“爆仓”等问题,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新建设了1座高标准保税仓库和1座综合查验中心保税仓库。现仓库的一部分约近10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已投入使用,目前已入驻电商有泊莱优品、德国易淘、青岛跨境达等多家知名电商。7、8、10号仓库已被全球最大特卖网站唯品会成功斩获,唯品会在郑州设立独立仓库,可使得郑州消费者收货时间由原本平均15天大大缩短至2天左右。随着郑州出口加工区内的唯品会专属跨境仓储的正式开设,唯品会将逐步把全球海淘市场,通过郑州变成全国消费者的“百货店”。
郑州航空港保税区内的大型跨境电商企业采用大批量集中进口方式,使得物流成本更低,企业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价格,获取比小批量、分散的海外购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货物集中备货存放到保税区内,进一步通过企业自建的购物平台或者依托其他大型电商平台进一步销售。自2013年以来,航空港保税区采取了一系列提高通关效率、简化程序的措施。通过推动“港仓内移”,吸引多个国家的9个物流仓库内移到郑州航空港保税区,全程物流时间由22天缩短为15天,年节约企业成本700多万美元,在全国首次提出基于保税模式的监管方案,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优进优出;探索“卡车航班”等业务配套监管模式。
二、郑州“E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仓储规模小,供给不到位
虽然郑州“E贸易”不断发展,业务量、纳税额、参与企业数量等综合指标位居全国首位,但随着货物量的不断增多,难以保证不会再出现“爆仓”问题。此外,“E贸易”独有的中大门保税直购体验中心虽然提供了一种新型购物模式,使消费者可以直接地接触产品,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货物处于未完税状态,消费者购买后不能直接带走产品,需3-5天通过快递邮寄到消费者手中;第二,中大门内货物来自世界各地,包装上的语言各不相同,货物描述不详细,从而带来了一定的消费障碍;第三是货物的供给问题,中大门体验中心的货物是由工作人员从国外厂家直接进口,由于货源、物流等问题,常常出现缺货现象。
(二)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够
外贸企业在各行业中率先开展电子商务,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外贸企业已充分意识到在全球经济萎靡的情况下,应用跨境电子商务是开辟外贸市场的新途径。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未真正认识到跨境电商所具备的优势,认识不够全面,应用水平层次也比较低。一是认为电子商务仅仅是网上寻找客户资源,进行简单的信息搜寻、收发电子邮件等操作,还未意识到可将业务洽谈、签订合同、传递单据、报关报检、结汇退税、售后服务等国际贸易中的多项环节电子化,形成一种全新的对外贸易模式;二是在营销环节无论是企业采取自建网站或是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创建网页,对网络营销和后期网站维护的重视程度均不理想。很多企业仅是将公司名称、联系方式、产品名称和图片放在网上,并未对产品信息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类,产品信息更新不及时,推广不到位,客户查找需要信息困难,使得企业虽有网站,却未带来更多的效益。企业在网站上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使众多企业网页淹没于浩瀚的网络信息中。
(三)缺乏复合型人才
跨境“E贸易”需要既懂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设计维护、网络产品规划等电子商务知识,又掌握国际贸易实务、报关物流、外贸英语等国际贸易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另外,跨境“E贸易”作为新兴的对外贸易模式,其网络营销的方式和渠道、产生纠纷的内容与解决方式均不同于传统营销,需要专业的跨境电商营销人才和外贸法律人才。而现在,这些复合型人才的数量和素质还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国内高校分别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等,但各专业课程主要针对本专业知识领域开设,交叉课程较少,仅是浅显了解,高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脱节。外贸电商人才的相关培训和后续教育开展不足,一些大型跨境电商平台虽开设有线上线下培训指导,但面对大量的高级人才需求仍是杯水车薪。
三、对策建议
(一)提升仓储规模,加强物流配送
面对频频“爆仓”的问题,河南物流保税中心已新建了36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同时,保税中心应加强对各主要消费地的物流配送,将货物快速有效地分配到各主要消费地的保税仓里,以缓解郑州仓的压力,并且货物到达几大主要消费地仓库,消费者下单后能更快地将货物送达消费者手中。
对于中大门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后台仓库可将中大门中展示的货物品种部分予以通关,这样前台下单后即可当场将已通关的货物取走;其次,对中大门内各国货物的描述要详尽并配以中文标注,以便消费者可直观了解产品各方面信息;在销售货物问题上,国内环节应事先充分了解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对市场作好调查,而后国外工作人员再进行订购货物,安排运输,以保证国内货物的供给。
(二)提升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面对企业对电子商务认知较浅的问题,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利用自身影响力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使中小外贸企业深入了解跨境电子商务所涵盖的内容和可实现的电子化功能。同时,联合大型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商组织网络平台功能、页面设计、国际支付方式、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中小外贸企业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外贸企业使用跨境电商平台的能力。使中小企业更多地了解电子商务,安全有效地应用电子商务,从而借助电子商务获取更高的企业效益。
(三)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政府、协会、企业、高校等多方重视并联手培养。可由政府或协会牵头邀请经验丰富的电商企业和业务精英进行业务讲座、经验讲解、操作指导等具有实用价值的专业培训。政府和企业共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并留住高级电商人才。充分发挥高校作用,高校在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应到企业进行调研,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增加相关交叉课程的设置。另外企业可进行订单培养,按着自身需求定制,开设针对性课程或者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理论课程由高校承担,实践课程由企业派业务人员进行指导。
[作者简介]刘秀阳( 1993- ),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李晓龙(1976-),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实务。
下一篇: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制约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