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砖国家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分析
一、 引言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国际分工由传统的产业间分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表现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业链,从而形成全球价值链。随着创新的不断深入以及交通、通讯成本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及不同国家或者地区所具有的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大规模的重组,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以及影响变得越来越紧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已经跨入了全球价值链的时代。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现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一个非常重要方式。全球价值链可分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三大环节。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大都从事研发、设计、营销、品牌推广等高利润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主导者角色。发展中国家企业涉及的是组装、加工、模块零部件生产、分配等中低利润流程。虽然各个国家的企业都已经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体系当中,但是不同的企业所获得的贸易利益的不同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今的全球价值链扭曲了全球贸易的利益分配,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下开展经贸合作的进程当中,需要很好的解决贸易利益分配的问题。
金砖国家的发展模式各有不同,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巴西是重要的“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号称“世界加油站”,南非则是“非洲的资源库”。由于目前全球的产业、金融分工大多由发达的国家所主导,因此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的发展模式有较强的趋同性,逐步的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以及生产加工基地,在资源、市场、利润等方面难以获得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利益分配。发展中的金砖国家是全球价值链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是金砖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参与的是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因此要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展开激烈的博弈与竞争。如果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采取激烈的竞争手段,无疑会大大加剧低端环节的竞争程度,有限的既得贸易利益被分割的体无完肤,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多方失利。同时,金砖国家各具发展特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金砖国家之间的南南合作也可以降低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提高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共同做大贸易利益,共同提高应对外部不稳定因素的能力,为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低端区域的合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二、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分析
1. 金砖国家产业结构分析。从国内产业结构的角度,金砖国家在三次产业比重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从第一产业的发展来看,印度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基本维持在20%左右,但近年来有所下降;中国、巴西、南非、俄罗斯维持在5%左右。从第二产业的发展来看,中国的比重较高,保持在50%左右,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保持在30%左右;金砖国家第二产业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来看,中国最低,仅仅保持在40%左右,其他金砖成员国保持在50%以上,尤其是巴西和南非,近年来已经接近70%。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上来看,在2008年~2014年,金砖国家各国总得趋势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高。从金砖国家三次产业构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他金砖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更多依赖的是第三产业。从产业结构的角度,中国和其他金砖成员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合作的空间较大。
2. 金砖国家贸易结构分析。从贸易结构的角度来看,基于第二产业的制造业产品出口依然是金砖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支柱。由于受到金融危机以及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的影响,在2009年~2014年间,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但是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发达国家的2倍,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速度都超过了30%,金砖国家之间的年贸易总额也超过了三千亿美元。金砖国家在贸易领域的深度合作也有效的推动了产业的转移,促进了金砖国家的贸易结构和产业的结构的转型升级。货物贸易是金砖国家对外贸易的主体,中国和俄罗斯保持在90%左右,其次是巴西和南非,印度的货物贸易只占总贸易的65%左右。近十年来,中国和俄罗斯的货物贸易保持着小幅度的增长,而巴西、南非和印度则是不同幅度的下降,最为明显的是印度,下降幅度高达4%。
三、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与利益分配分析
1.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竞争性分析。金砖国家之间在贸易方面的互补性很强,许多行业的互补性指数很好,因此具备了很强的合作潜力。但是现实中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也存在很强的竞争性,从金砖国家的内部发展来看,金砖国家在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进程以及在国际产业链条上所处环节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发展阶段也比较相近。随着金砖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同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结构趋同会更加明显。从制造业分技术层面看,金砖国家在高技术行业、中高技术行业、中低技术行业以及低技术行业的竞争性表现的更加多样化,这主要是由于金砖国家所具备的比较优势不同。在高技术行业,中国在金砖国家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体现出中国发展高端制造业的优势;金砖国家制造业高技术行业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印度、巴西与南非之间。在中高技术行业,金砖国家之间的竞争程度较为激烈,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的出口份额维持在15%~25%之间,俄罗斯的竞争性略差。在中低技术行业,南非的出口上升的趋势非常的明显,中国、巴西、印度与俄罗斯的竞争性较强。在低技术行业,巴西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南非、印度与俄罗斯的出口份额在10%~30%之间。
金砖国家之间的外部市场竞争性主要表现为金砖国家的出口市场大都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但金砖国家彼此之间的贸易比重相对较低,因此金砖国家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合作空间。出口市场过度依赖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不仅会受制于日趋严格的贸易壁垒体系,还会受制于发达经济体的宏观环境;同时,过分依赖单一的出口市场会加剧金砖国家之间的竞争,各成员国从贸易中获得的相对利益十分有限。随着内部发展的加快以及外部环境的恶化,金砖国家的竞争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变得越来越强。
2. 金砖国家经贸合作互补性分析。作为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之间有合作的经济基础,俄罗斯与巴西在能源方面具备很强的优势,印度的信息产业非常的发达,中国的制造产业闻名世界,南非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因此金砖国家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在出口贸易中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产品,因此,金砖国家之间的互补性关系占主导地位。金砖国家应该不断的深入推进合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充分发挥各个国家在人力资源、市场、资本、科技、管理、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性,逐步的提高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水平。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和巴西主要是依靠制成品的出口,南非和俄罗斯主要是依赖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印度主要是依赖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外包带动制成品的出口。从制造业出口的技术层面看,出口的不同在于资本密集度、劳动力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资源密集度的差异性。中国更多的倾向于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俄罗斯和巴西集中在资源密集型,而南非和印度更多的是技术密集型。概括来说,中国的核心优势在于加工制造业,俄罗斯的核心优势在于基础科学和能源技术,巴西的核心优势在于清洁能源开发技术,南非的核心技术在于能源利用,印度的核心优势集中在软件外包业。金砖国家之间技术优势的差异性意味着潜在的合作机会,彼此之间可以通过技术互换、战略扶持、技术共享等渠道,共同提高技术水平,提升金砖国家的整体实力。从制造业出口产品的性质看,俄罗斯和巴西主要依赖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均在60%以上,印度、南非、中国更多依靠制成品的出口;其中,中国的主要出口份额是机械以及运输设备工业制成品,印度主要依靠基于原材料化学制品、机械运输设备以及矿物燃料出口,南非更多的倾向运输设备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巴西主要集中在农牧产品与矿产资源品的出口,俄罗斯则以天然气、石油等矿物燃料制品为主要出口动力。从制造业出口的具体产品类别看,中国制造业出口几乎涵盖了制成品的所有类别,但主要集中在机械产品、运输设备、纺织品、电子产品领域;印度制造业出口也越来越多样化,涉及原油、服装、医药等产品;巴西的制成品出口主要依靠资源和农业基础上的矿产品、食品、植物产品等;俄罗斯和南非主要依靠资源型产品出口,俄罗斯主要是原油、石油和天然气的初级产品出口,南非则依靠非油气的矿产品出口,包括铂矿石、铁矿石、煤等。随着金砖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全球有限资源的不断消耗,金砖国家制造业出口结构趋同性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必然从初级产品向制成品乃至高端制成品过渡。
3. 金砖国家利益分配分析。金砖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人文、地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除了要面对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之下利益的分配问题,还要面对成员国国之间的利益纠纷问题。由于金砖国家在经济方面也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因此各国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所获得的利益前景是不相同的,这也导致了金砖各国对于合作机制所持有的态度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要想实现金砖国家之间合作机制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加强金砖各国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金砖国家在贸易上的互补性,使得金砖各国都能够从中获益,通过获得的收益来消除各国之间存在的分歧与矛盾,从而推动合作机制的顺利开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从全球价值链下利益分配问题的角度,金砖国家都要共同面对发达国家实体回归和发展中国家低端竞争。以美国、欧盟、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制造业回流的政策,这对于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发展中国家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因为处在价值链上简单的组装、加工、生产任务也要同发达国家的企业展开竞争,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体系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导致所获得的贸易利益越来越少。从发展中国家低端竞争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在承接价值链上的任务环节时,对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源展开激烈的竞争,表现在出口市场的争夺和贸易摩擦的加剧,金砖国家也不例外,导致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贸易利益分配更加不平衡。
从宏观层面利益共同点和分歧点的角度来看,金砖国家都属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其利益和诉求的共同点主要集中在能源安全、气候问题、金融改革、以及粮食安全等方面。如何能在国际转型中谋求国家利益,提升话语权,是金砖国家共同的利益所在。金砖国家以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为突破口,金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被逐步放大,并惠及到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这位金砖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从国际层面的角度来看,虽然金砖国家在全球发展的一些重要的议题方面有着比较近似或者相同的看法,但是各自的利益诉和主张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在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防扩散等问题上,由于各自政策立场不同,金砖国家也存在诸多分歧。从政治领域的角度来看,金砖国家在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方式、历史文化等方面差异显着。从经济领域的角度来看,金砖国家在市场占有方面存在较强竞争,在争夺稀缺资源、国际话语权以及维护自身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可能会存在利益上的冲突,在市场和投资等方面,贸易争端和保护主义措施也时有出现。
四、 金砖国家雁型合作模式分析
金砖国家在地域、文化、生产要素禀赋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和印度人力资源丰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巴西的自然资源丰富,工业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金砖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彼此之间产业优势的互补性,充分有效的利用各自的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市场优势,按照雁型模式合理布局产业结构。金砖各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的差异性优势来确定雁型模式的雁头,中国的雁头可以选择劳动力、资本的优势,印度的雁头可以选择高端人才优势,巴西可以确立资源优势为雁头,俄罗斯可以将油气能源优势作为雁头,南非的雁头可以定位于矿产能源优势等等。金砖国家分别选择自身的雁头,同时配以金砖成员国的相对优势项目,形成一个个有机的雁型模式,彼此交错,进而打造一个整体性极强的金砖国家产业间雁群模式。以俄罗斯主导的雁型模式为例,俄罗斯可以凭借自身的基础科学优势打造油气能源雁头,南非提供相应的矿产能源开采技术、经验,中国提供劳动力、机械设备以及资本支持,印度负责开采过程相应的数据挖掘分析等,巴西基于自身的清洁能源开发技术提供能源有效利用的创新点等等,按照上述模式打造金砖国家能源合作方面的雁型模式,并推广至其他金砖国家的优势产业,形成独撑一片天的金砖国家雁群,可以有效的推动金砖国家的快速发展。
在金砖国家雁型合作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各国企业可以放大利益共同点、减弱利益分歧点,同时利用差异性、降低竞争性。从各自优势产业、优势项目的角度,处在雁头位置的金砖国家的企业可以充分的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带动其他金砖国家共同发展。在贸易利益分配的过程中,雁头企业可以获取份额较高的贸易利益,雁身企业可以从雁型链条中获得相应份额的贸易利益。由于每个金砖国家都处于雁群体系中不同位置,所以金砖国家雁型模式的利益分配与成员国差异性优势是相对匹配的。在共同应对发达经济体挑战的过程中,金砖国家可以充分的挖掘框架之外的贸易利益,进而提高金砖国家贸易利益分配的绝对份额,这取决于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位置的提升。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因此,金砖国家应该深入推动合作机制的创建,这对于突破发达国家对于世界经济、政治以及治理机制的垄断是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作用的。为了进一步提升金砖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位置和话语权,金砖国家政府需要加强宏观经贸合作环境建设,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以及行业层面、企业层面的交流,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逐步减少利益分歧点,为金砖国家企业开展合作创造一个更加自由、透明的环境。金砖五国间应建立经验分享机制,以更好地形成合力,为金砖各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谋福利。进一步加强产业交流,开展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加强投资与技术合作。建立相应渠道和机制,鼓励通过互惠协商解决贸易摩擦。
作者:薛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及国际化经营)
下一篇: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