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贸易的战略选择
发布时间:2015-07-08 09:03
一、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现状
自1997年起,我国较大规模地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到2007年的十年间,我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的数量和金额都呈现大幅度上升态势。据中伊贸易统计资料(1996—2003年)显示,199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数量为275.67万吨,占同期我国进口原油全部数量的7.77%。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信息网提供的海关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已增至2053.7万吨,占同期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3%。从油气资源的贸易方面看,伊朗已日益成为我国最为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之一。
在油气资源的合作方面,我国与伊朗的油气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在2000年,“中石油”就以在伊朗南部参与天然气井开发的方式试探性的进入伊朗的油气领域。之后我国的多家石油企业与伊朗石油企业逐步开展多项合作。如,“中石化”参与了伊朗tabriz炼油厂、德黑兰炼油厂的维修工作;中信与伊朗合资新建和经营炼油厂等。目前,两国油气合作的领域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及设计合作、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供应和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的市场开拓等。
二、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有利因素。一是中伊两国在油气资源方面各有需求与优势,为中伊油气资源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伊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和消费不断加大。因此,伊朗丰富的油气资源对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也为伊朗提供了巨大的油气市场,两国可在油气资源贸易方面优势互补。同时,我国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和油气设备的生产和维修方面有优势,有利于两国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方面的合作。二是中伊两国经贸往来不断加深,为促进中伊油气资源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21世纪以来,中伊两国经贸往来日益扩大,贸易总额持续攀升,2001年中伊之间的贸易总额为33.2亿美元,到2007年增至206.18亿美元,六年间翻了六倍,平均年增长87%。中伊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贸易与合作,为促进中伊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我国与伊朗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有利于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顺利开展。
(二)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不利因素。一是中伊油气资源的贸易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世界油气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国家间油气资源争夺激烈,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中日两国能源争夺战已在俄罗斯、北非和伊朗展开,而伊朗是日本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2004年日伊两国达成协议,日本负担伊朗阿扎德甘油田28亿美元投资总额中的75%,该油田实现原油日产量30—50万桶,相当于日本原油进口量的10%左右。此外,近年随着经济发展迅猛,印度国内的石油产量已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印度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同我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已是必然事实,特别是对伊朗这个油气大国的竞争必将更为激烈。国际上能源消费大国积极进入伊朗的油气领域对我国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贸易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对我国与伊朗在油气资源方面的贸易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二是中伊油气资源的贸易面临一定挑战。由于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异常丰富的能源资源,中东地区历来就是大国利益交锋的前沿地带。特别是伊朗,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和区位优势,再加上伊朗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历来就是世界大国的必争之地。美国一方面想拥有伊朗丰富的能源;另一方面,想利用伊朗继续发挥遏制别国的作用。目前,美伊关系危机重重。因此,我国在与伊朗积极发展外交关系时,不能不考虑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如何既能加深我国与伊朗间的经贸合作,特别是油气资源的贸易而不影响我国与美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外交策略是巨大挑战。三是伊朗“核危机”使中伊油气资源的贸易面临风险。2003年,伊朗核问题浮出水面。随后,伊朗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就伊朗核计划展开激烈的争锋。伊朗核危机变数重重,从我国的国家利益考虑,我们不得不对美伊之间爆发由伊朗核问题引发的激烈矛盾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作准备。四是当前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伊油气资源的贸易。从2004年起国际油价大幅飙升,石油供应和消费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石油市场中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如,生产能力的发展与日益增长的需求问的矛盾,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加深与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的矛盾,对油田开采的高投入、高风险与低回报率之间等结构性矛盾以及垄断力量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07年12月18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加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收储对世界油气资源出口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由于缺少资金,而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中国在石油储备方面不能走得太快”。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能源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和策略问题”。我国与伊朗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谋求进步与发展的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加深。因此,我国加强与伊朗油气资源的贸易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更是对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一次挑战和考验,如何在中伊油气资源贸易顺利开展的背景下,协调好中美、中伊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一)中伊两国发展油气资源贸易应遵循平等、互信,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我国政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外交原则,坚持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致力于实现世界各国的和谐共处,主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主张通过外交谈判的途径解决争端。目前,伊朗是世界上一个很有争议的国家,特别是“伊朗核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我国在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贸易与合作时彼此应遵循平等、互信、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不把能源问题和经济问题当作处理国家关系的政治筹码,打上外交手段的烙印。在与伊朗发展油气资源贸易时,我国企业要有自己的基本原则,避免卷入伊朗的“国际政治风波”中,损害我国的形象;在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投资与合作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卷入伊朗的宗教集会和暴力冲突事件中。
(二)进一步加强与伊朗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带动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快速发展。中伊两国油气资源的贸易是中伊经贸合作的一部分。继续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必将带动和促进两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贸易与合作,同时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文化、生活交流也必将促进两国的经贸往来与油气合作。由于我国和伊朗属于两个不同文化体系的国家,两国在语言、宗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诸如互相建立语言学校,互派留学生,鼓励文化艺术团体进行文化交流等,都将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助于消除两国之间交往与合作的障碍和摩擦,从而带动两国油气领域的贸易和合作的快速发展。
(三)加大在伊朗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油气领域的经济援助与投资。日本“能源外交,金元当前”的外交方式,对我国加强与伊朗油气资源领域的贸易与合作的启示之一是:应加大对伊朗的经济援助和投资力度。在伊朗,日本为获得阿扎德甘油气田开采权,日本承诺向伊朗提供30亿美元的“能源开发资金”,并保证由国际合作银行提供贷款。目前,伊朗由于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及吸引外资方面出现困难,并导致伊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失业严重,继而影响伊朗石油的生产。因此,我国加大对伊朗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能源、交通、教育和技术等基础领域和关系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投资力度都将赢得伊朗政府和人民的好感,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与伊朗在油气资源领域的贸易与合作。
(四)我国应与伊朗开展多种方式的油气贸易,实现贸易方式的灵活化与多样化。我国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贸易的主要方式是直接进口伊朗原油和天然气、在伊朗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以液化石油气采购换取伊朗的油田开发权和合资建设和经营伊朗炼油厂。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对伊朗石油依存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应积极开展与伊朗在油气领域贸易方式的多样化,扩大与伊朗在油气领域的贸易。如,我国商务部开创的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工程换石油”战略,利用我国在工程建筑方面积累的资本,通过参与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伊朗油气资源的开采权。同样,还可采用“技术换石油”战略,充分利用我国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促成我国与伊朗在能源与交通等大型项目上的国际合作。此外,我国还可吸引伊朗的油气企业到我国内地开设炼油厂,以换取充足的油气供应和相对平稳的油气价格。
(五)应注重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减少中伊油气贸易中的摩擦。中伊两国在油气资源的贸易方面优势互补,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如何寻求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最佳方式,如何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伊朗的油气资源,需要以充分而详实的调研为基础,更需要对伊朗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投资政策等有一个准确地把握。目前,我国从事伊朗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人员数量较少,且缺乏掌握波斯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贸人才。所以,我国应注重培养一批既可从事经贸一线工作,又能从事伊朗油气领域基础研究的专业人才,以减少中伊在油气领域贸易中的摩擦与分歧。
(六)应做好应对伊朗石油危机的防范准备,提高能源安全战略的抗风险性。首先,应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时,开源与节流并重,提倡节约和降低不合理的石油消费,全面建立节能节油型经济体系和消费模式。其次,逐步完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建立石油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防范石油供给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已正式成立,今后应逐步制定和完善石油储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合理确定石油储备的数量,促进石油储备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发展,确保我国油气资源的持续供给。再次,应实施油气资源进口的多元化战略,并保证陆上和海上石油运输的安全。基于全球油气资源分布情况、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油气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对我国非常重要。21世纪初期,我国能源合作的重点应同时放在俄罗斯、中亚、中东地区,兼顾非洲、南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争取能源进口多元化。同时,我国应着力解决油气资源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
自1997年起,我国较大规模地增加从伊朗进口原油,到2007年的十年间,我国从伊朗进口原油的数量和金额都呈现大幅度上升态势。据中伊贸易统计资料(1996—2003年)显示,199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数量为275.67万吨,占同期我国进口原油全部数量的7.77%。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信息网提供的海关统计数据,2007年我国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已增至2053.7万吨,占同期我国进口原油总量的13%。从油气资源的贸易方面看,伊朗已日益成为我国最为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之一。
在油气资源的合作方面,我国与伊朗的油气合作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在2000年,“中石油”就以在伊朗南部参与天然气井开发的方式试探性的进入伊朗的油气领域。之后我国的多家石油企业与伊朗石油企业逐步开展多项合作。如,“中石化”参与了伊朗tabriz炼油厂、德黑兰炼油厂的维修工作;中信与伊朗合资新建和经营炼油厂等。目前,两国油气合作的领域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及设计合作、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供应和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的市场开拓等。
二、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有利因素。一是中伊两国在油气资源方面各有需求与优势,为中伊油气资源贸易提供了前提条件。伊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对油气资源的需求和消费不断加大。因此,伊朗丰富的油气资源对我国能源进口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也为伊朗提供了巨大的油气市场,两国可在油气资源贸易方面优势互补。同时,我国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和油气设备的生产和维修方面有优势,有利于两国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方面的合作。二是中伊两国经贸往来不断加深,为促进中伊油气资源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21世纪以来,中伊两国经贸往来日益扩大,贸易总额持续攀升,2001年中伊之间的贸易总额为33.2亿美元,到2007年增至206.18亿美元,六年间翻了六倍,平均年增长87%。中伊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贸易与合作,为促进中伊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我国与伊朗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有利于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顺利开展。
(二)中伊油气资源贸易的不利因素。一是中伊油气资源的贸易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世界油气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国家间油气资源争夺激烈,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中日两国能源争夺战已在俄罗斯、北非和伊朗展开,而伊朗是日本的第三大石油供应国。2004年日伊两国达成协议,日本负担伊朗阿扎德甘油田28亿美元投资总额中的75%,该油田实现原油日产量30—50万桶,相当于日本原油进口量的10%左右。此外,近年随着经济发展迅猛,印度国内的石油产量已不能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印度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同我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已是必然事实,特别是对伊朗这个油气大国的竞争必将更为激烈。国际上能源消费大国积极进入伊朗的油气领域对我国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贸易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对我国与伊朗在油气资源方面的贸易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二是中伊油气资源的贸易面临一定挑战。由于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异常丰富的能源资源,中东地区历来就是大国利益交锋的前沿地带。特别是伊朗,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和区位优势,再加上伊朗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生产国和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历来就是世界大国的必争之地。美国一方面想拥有伊朗丰富的能源;另一方面,想利用伊朗继续发挥遏制别国的作用。目前,美伊关系危机重重。因此,我国在与伊朗积极发展外交关系时,不能不考虑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如何既能加深我国与伊朗间的经贸合作,特别是油气资源的贸易而不影响我国与美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对我国的外交策略是巨大挑战。三是伊朗“核危机”使中伊油气资源的贸易面临风险。2003年,伊朗核问题浮出水面。随后,伊朗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就伊朗核计划展开激烈的争锋。伊朗核危机变数重重,从我国的国家利益考虑,我们不得不对美伊之间爆发由伊朗核问题引发的激烈矛盾可能产生的各种后果作准备。四是当前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伊油气资源的贸易。从2004年起国际油价大幅飙升,石油供应和消费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石油市场中的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如,生产能力的发展与日益增长的需求问的矛盾,各国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加深与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的矛盾,对油田开采的高投入、高风险与低回报率之间等结构性矛盾以及垄断力量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07年12月18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旨在加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收储对世界油气资源出口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由于缺少资金,而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中国在石油储备方面不能走得太快”。
二、加强与伊朗油气资源贸易的战略选择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能源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能源问题,也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对外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经济利益以及外交手段等多层次的战略和策略问题”。我国与伊朗都是发展中国家,都是谋求进步与发展的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加深。因此,我国加强与伊朗油气资源的贸易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更是对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地位的一次挑战和考验,如何在中伊油气资源贸易顺利开展的背景下,协调好中美、中伊之间的关系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一)中伊两国发展油气资源贸易应遵循平等、互信,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我国政府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外交原则,坚持所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致力于实现世界各国的和谐共处,主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差异,主张通过外交谈判的途径解决争端。目前,伊朗是世界上一个很有争议的国家,特别是“伊朗核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我国在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贸易与合作时彼此应遵循平等、互信、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原则,不把能源问题和经济问题当作处理国家关系的政治筹码,打上外交手段的烙印。在与伊朗发展油气资源贸易时,我国企业要有自己的基本原则,避免卷入伊朗的“国际政治风波”中,损害我国的形象;在伊朗开展油气资源的投资与合作时也要注意安全,避免卷入伊朗的宗教集会和暴力冲突事件中。
(二)进一步加强与伊朗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带动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快速发展。中伊两国油气资源的贸易是中伊经贸合作的一部分。继续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必将带动和促进两国在油气资源领域的贸易与合作,同时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文化、生活交流也必将促进两国的经贸往来与油气合作。由于我国和伊朗属于两个不同文化体系的国家,两国在语言、宗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诸如互相建立语言学校,互派留学生,鼓励文化艺术团体进行文化交流等,都将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有助于消除两国之间交往与合作的障碍和摩擦,从而带动两国油气领域的贸易和合作的快速发展。
(三)加大在伊朗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和油气领域的经济援助与投资。日本“能源外交,金元当前”的外交方式,对我国加强与伊朗油气资源领域的贸易与合作的启示之一是:应加大对伊朗的经济援助和投资力度。在伊朗,日本为获得阿扎德甘油气田开采权,日本承诺向伊朗提供30亿美元的“能源开发资金”,并保证由国际合作银行提供贷款。目前,伊朗由于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及吸引外资方面出现困难,并导致伊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失业严重,继而影响伊朗石油的生产。因此,我国加大对伊朗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在能源、交通、教育和技术等基础领域和关系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投资力度都将赢得伊朗政府和人民的好感,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与伊朗在油气资源领域的贸易与合作。
(四)我国应与伊朗开展多种方式的油气贸易,实现贸易方式的灵活化与多样化。我国与伊朗开展油气资源贸易的主要方式是直接进口伊朗原油和天然气、在伊朗进行石油勘探开发、以液化石油气采购换取伊朗的油田开发权和合资建设和经营伊朗炼油厂。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对伊朗石油依存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应积极开展与伊朗在油气领域贸易方式的多样化,扩大与伊朗在油气领域的贸易。如,我国商务部开创的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工程换石油”战略,利用我国在工程建筑方面积累的资本,通过参与伊朗的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伊朗油气资源的开采权。同样,还可采用“技术换石油”战略,充分利用我国的技术和人才资源促成我国与伊朗在能源与交通等大型项目上的国际合作。此外,我国还可吸引伊朗的油气企业到我国内地开设炼油厂,以换取充足的油气供应和相对平稳的油气价格。
(五)应注重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减少中伊油气贸易中的摩擦。中伊两国在油气资源的贸易方面优势互补,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如何寻求两国油气资源贸易的最佳方式,如何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伊朗的油气资源,需要以充分而详实的调研为基础,更需要对伊朗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投资政策等有一个准确地把握。目前,我国从事伊朗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人员数量较少,且缺乏掌握波斯语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贸人才。所以,我国应注重培养一批既可从事经贸一线工作,又能从事伊朗油气领域基础研究的专业人才,以减少中伊在油气领域贸易中的摩擦与分歧。
(六)应做好应对伊朗石油危机的防范准备,提高能源安全战略的抗风险性。首先,应加大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时,开源与节流并重,提倡节约和降低不合理的石油消费,全面建立节能节油型经济体系和消费模式。其次,逐步完善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建设。建立石油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防范石油供给风险、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已正式成立,今后应逐步制定和完善石油储备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合理确定石油储备的数量,促进石油储备向专业化、正规化方向发展,确保我国油气资源的持续供给。再次,应实施油气资源进口的多元化战略,并保证陆上和海上石油运输的安全。基于全球油气资源分布情况、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油气资源的来源多样化对我国非常重要。21世纪初期,我国能源合作的重点应同时放在俄罗斯、中亚、中东地区,兼顾非洲、南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争取能源进口多元化。同时,我国应着力解决油气资源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
上一篇:日企打破美国投资壁垒的经验
下一篇:调整我国外贸战略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