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7-08 09:10
摘 要:浅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即短期,长期包括主要贸易业出口的方面,以及我国应该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出口贸易;影响;措施
1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历史
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的变化相对较小,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比较稳定,初级产品进口占20%,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占80%左右。2004年底,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达到了顶峰,中国政府无法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压力。在2004底年初,美国在纺织品、彩电、可锻铸铁管、半导体等方面挑起贸易争端。中国采取“加息不升值”,外汇储备到2004年底达6099亿美元,较2003年底增加2067亿美元,幅度达51.3%。2005年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6500亿美元。2 0纪70年代初期日元快速升值时期,日本产品出口并没有减少,反而快速增长。到2007年2月,人民币币值已经突破1美元兑7.78元人民币。一般而言,汇率波动会阻碍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实际上,我国的出口贸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不利影响,尽管出口价格在上涨,但出口量和出口额的增速并没有下降。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我国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没有明显的影响。长期来看,它将可能有利于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给出口带来发展机遇。
2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2.1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
(1)近期内,人民币以每年3%左右幅度升值,对我国商品进出口增长总体上应当没有显著影响。首先,近期内需和外需都在强劲增长,其影响远远大于汇率的变化;其次,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中占一半比重,这部分进出口基本不受汇率变化影响;第三,企业和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已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和消化能力,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升值导致的成本上升。从海关统计看,人民币升值14个月来,我国商品进出口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与上年同期相比,出口额较为稳定,进口额在人民币升值后增速略有提高。这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国内投资需求旺盛,进口资源性产品价格升高造成的。由此可见,人民币目前这样一种小幅升值对出口影响不甚明显,对进口的刺激作用也比较有限。
(2)对于传统的出口优势型行业则受到直接冲击,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产品。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会使得这些行业的利润率有所下降,但我们认为仅2%的升值幅度影响不大,通过成本压缩和价格适当转移会使得这些行业的公司,特别是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的龙头企业。同时,行业和企业出口不是短时间存在的,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长远利益来考虑。
2.2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币值的上升则可以从相同或其他各个角度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
(1)人民币升值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提高出口产品效益。
在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中,主要为加工贸易。长期以来,低技术含量产品一直占据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地位,致使我国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大力推进其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人民币的升值恰好冲击国内企业传统的出口方式,争取在质量、款式、功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取胜,用高科技含量来获取优势。从而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出口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影响。面临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贸易业中主要纺织业的低价优势削弱,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在纺织业出口方面寻求新的产品突围,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在人民币升值2%时,作为我国出口大户的纺织业出口减少20亿美元,增加值减少90亿元,增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出口减少14亿美元,增加值减少110亿元,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电子工业出口减少18亿美元,增加值减少85亿元,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出口减少8亿美元,增加值减少85亿元,增速下降1.4个百分点,所以改变市场策略迫在眉睫。把出口增长逐渐由过去数量型、低价型转移到附加值品牌渠道的这种开拓上来,这样就能够使产品在出口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高的利润回报,于是,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降低对外投资成本,扩大出口。人民币保持升值态势,将会使进口产品的成本减少,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行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的下降,而价格优势正是中国制造的真正生命力。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将特别是对生产型出口企业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减少价低利薄的低档次产品出口,扩大质量效益好和有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人民币币值的上升会推动我国的出口上升,出口额继续扩大,出口的行业和企业结构改善。
3 我国出口企业和政府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则和措施
3.1 企业应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策略
从近10个月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实践看,绝大多数企业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来消化升值。除了降低成本,提升技术,保持成本竞争优势和打造品牌之外,针对汇率的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对策也是不可缺少的,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出口地的选择,结算货币和结算工具的选择是减少升值损失的基本手段。因此出口企业应该遵循下述几个基本原则:
(1)尽可能向非美元区出口。人民币主要是对美元升值,方向确定,无避险的工具可用,只能承受升值的风险。而其他货币有升有降,可通过各种远期交易避开风险。
(2)尽可能选择汇价独立于美元波动的货币结算。事实上,有些转口贸易的港商并非都出口到美国,如果出口地是欧洲或其他非美元区,港商也会愿意用欧元或日元结算。东南亚地区虽然传统上采用美元结算,如用其本币结算,实际上是减少了进口方的汇率风险,进口方也不一定拒绝。
(3)尽可能提前结汇的日期。在签订合同时尽可能提早付款日期,收汇后马上结汇;尽量采取远期信用证方式结算。另外,采用预付款的方式也是一种有利的选择。近年来国际收支统计中预付款数量大增,表明外商愿意通过预付形式付款,出口企业可能通过“降价”与外商平分汇兑收益。
3.2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正确认识汇率改革给外经贸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努力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实现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根据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要求,循序渐进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改革汇率形成机制。
(2)更加重视协调好出口与进口、外需与内需的关系,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清理和废止外汇短缺时期形成的各种歧视进口的做法,实行更“中性”的贸易政策,逐步做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
(3)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外贸和外资政策要由一般地对出口倾斜转向更多地对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能够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项目、带动较多就业的项目和加快中西部发展的项目倾斜。
(4)积极推动金融体系和企业经营制度改革,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各种避险机制,切实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出口贸易;影响;措施
1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历史
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的变化相对较小,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比较稳定,初级产品进口占20%,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占80%左右。2004年底,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达到了顶峰,中国政府无法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压力。在2004底年初,美国在纺织品、彩电、可锻铸铁管、半导体等方面挑起贸易争端。中国采取“加息不升值”,外汇储备到2004年底达6099亿美元,较2003年底增加2067亿美元,幅度达51.3%。2005年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6500亿美元。2 0纪70年代初期日元快速升值时期,日本产品出口并没有减少,反而快速增长。到2007年2月,人民币币值已经突破1美元兑7.78元人民币。一般而言,汇率波动会阻碍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实际上,我国的出口贸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不利影响,尽管出口价格在上涨,但出口量和出口额的增速并没有下降。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对我国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没有明显的影响。长期来看,它将可能有利于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给出口带来发展机遇。
2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2.1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
(1)近期内,人民币以每年3%左右幅度升值,对我国商品进出口增长总体上应当没有显著影响。首先,近期内需和外需都在强劲增长,其影响远远大于汇率的变化;其次,加工贸易在我国进出口中占一半比重,这部分进出口基本不受汇率变化影响;第三,企业和市场对人民币升值已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和消化能力,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升值导致的成本上升。从海关统计看,人民币升值14个月来,我国商品进出口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与上年同期相比,出口额较为稳定,进口额在人民币升值后增速略有提高。这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国内投资需求旺盛,进口资源性产品价格升高造成的。由此可见,人民币目前这样一种小幅升值对出口影响不甚明显,对进口的刺激作用也比较有限。
(2)对于传统的出口优势型行业则受到直接冲击,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产品。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成本上升会使得这些行业的利润率有所下降,但我们认为仅2%的升值幅度影响不大,通过成本压缩和价格适当转移会使得这些行业的公司,特别是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的龙头企业。同时,行业和企业出口不是短时间存在的,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长远利益来考虑。
2.2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长期影响
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币值的上升则可以从相同或其他各个角度影响到我国的出口贸易。
(1)人民币升值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提高出口产品效益。
在我国对外贸易方式中,主要为加工贸易。长期以来,低技术含量产品一直占据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地位,致使我国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来大力推进其产品的升级换代,而人民币的升值恰好冲击国内企业传统的出口方式,争取在质量、款式、功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取胜,用高科技含量来获取优势。从而调整我国的贸易结构,带动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出口产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影响。面临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贸易业中主要纺织业的低价优势削弱,这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在纺织业出口方面寻求新的产品突围,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在人民币升值2%时,作为我国出口大户的纺织业出口减少20亿美元,增加值减少90亿元,增速下降近2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出口减少14亿美元,增加值减少110亿元,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电子工业出口减少18亿美元,增加值减少85亿元,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出口减少8亿美元,增加值减少85亿元,增速下降1.4个百分点,所以改变市场策略迫在眉睫。把出口增长逐渐由过去数量型、低价型转移到附加值品牌渠道的这种开拓上来,这样就能够使产品在出口过程当中有一个比较高的利润回报,于是,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降低对外投资成本,扩大出口。人民币保持升值态势,将会使进口产品的成本减少,导致加工贸易的生产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贸易方式生产的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
(4)人民币升值,促使出口企业的发展,利于出口。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导向型行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出口价格的相对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产品在国外价格竞争力的下降,而价格优势正是中国制造的真正生命力。对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将特别是对生产型出口企业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减少价低利薄的低档次产品出口,扩大质量效益好和有自有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走差异化、品牌化之路。人民币币值的上升会推动我国的出口上升,出口额继续扩大,出口的行业和企业结构改善。
3 我国出口企业和政府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则和措施
3.1 企业应对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策略
从近10个月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实践看,绝大多数企业主要是通过加强管理来消化升值。除了降低成本,提升技术,保持成本竞争优势和打造品牌之外,针对汇率的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对策也是不可缺少的,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出口地的选择,结算货币和结算工具的选择是减少升值损失的基本手段。因此出口企业应该遵循下述几个基本原则:
(1)尽可能向非美元区出口。人民币主要是对美元升值,方向确定,无避险的工具可用,只能承受升值的风险。而其他货币有升有降,可通过各种远期交易避开风险。
(2)尽可能选择汇价独立于美元波动的货币结算。事实上,有些转口贸易的港商并非都出口到美国,如果出口地是欧洲或其他非美元区,港商也会愿意用欧元或日元结算。东南亚地区虽然传统上采用美元结算,如用其本币结算,实际上是减少了进口方的汇率风险,进口方也不一定拒绝。
(3)尽可能提前结汇的日期。在签订合同时尽可能提早付款日期,收汇后马上结汇;尽量采取远期信用证方式结算。另外,采用预付款的方式也是一种有利的选择。近年来国际收支统计中预付款数量大增,表明外商愿意通过预付形式付款,出口企业可能通过“降价”与外商平分汇兑收益。
3.2 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1)正确认识汇率改革给外经贸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努力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下实现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根据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要求,循序渐进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改革汇率形成机制。
(2)更加重视协调好出口与进口、外需与内需的关系,促进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清理和废止外汇短缺时期形成的各种歧视进口的做法,实行更“中性”的贸易政策,逐步做到进出口大体平衡增长。
(3)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外贸和外资政策要由一般地对出口倾斜转向更多地对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能够带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项目、带动较多就业的项目和加快中西部发展的项目倾斜。
(4)积极推动金融体系和企业经营制度改革,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各种避险机制,切实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上一篇:美国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及实施原因
下一篇: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