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国际贸易中的生态可持续发展观
发布时间:2015-07-01 16:17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 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贸易
论文摘要: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环境革命,这场革命也逐渐渗透到国际贾易领域。在此意义上的生态可持续贫易,旨在既不损害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需要的同时,又要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经济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福利,促进全球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的互补性和依赖性也日益加强,然而经济贸易现状越来越表现为:资源向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则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不公平的经济贸易活动在国际贸易的掩护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全球化蕴藏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潜伏着危机。
世界各国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对立—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国际贸易对自然资源需求是无限的,而具有内在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二者目标取向一致—贸易的合理有序发展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既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换取贸易的暂时发展;也不能过度地保护环境而放弃贸易增长。在此意义上,我们探讨生态可持续贸易,以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产生了一系列阻碍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环境运动。至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影响最大,得到世界公认的定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效率、生态和谐与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第一,经济可持续发展,即构建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二,生态可持续发展,即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改善全人类生活和健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应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完整性。第二,公平性。一是代内公平,给世界各区域以公平的分配和发展权;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不能损害后代的环境利益来发展自己。第三,共同性。各个社会单位共同遵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标。
三、国际贸易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最好地发挥比较优势
首先,提高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自然察赋、环境承载力不同,只靠国内资源满足生活、生产需求,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使国家间通过进口别国的可持续资源来减少对本国稀缺资源的过度开发。
其次,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世界资源供应总量在一定条件下是无法大幅度提高的,若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则必须要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组合和配置。
最后,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能力。国际贸易使世界各国依存和影响程度增强,环境问题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技术和资金通过贸易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为各国生态建设提供支持。
(二)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负面作用
首先,污染扩散。国际贸易会导致污染环境的外部性产品甚至是危险废物在全世界转移和扩散污染。对进口国、出口国以及海洋、大气等公共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经济的放大效应。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对资源的消耗,加剧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因此,一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之间存在目标差异。
最后,对交通运输网的环境影响。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必然条件,贸易活动不仅消耗能源、产生污染物,而且交通建设会改变地形地貌,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发展。
四、生态可持续贸易
(一)生态可持续贸易的概念与内涵
资树荣(2001)将可持续贸易定义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它通过商品、技术与服务的跨国交换,满足进口国消费与生产的需要,促进贸易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在贸易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中,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达到最少,从而减少同代人和后代人的国际贸易对环境的需求。”其深层的含义在于: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贸易;积极促进技术交流和转让,提高不发达国家的环保水平: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减少贸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第一,环境成本内在化原则。环境成本指产品从原材料到回收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产生的费用。环境成本内在化不仅有利于公平竞争和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实施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还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秩序的合理有序。
第二,自由贸易原则。可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调节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通过技术和服务贸易,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给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的机会。
第三,公平贸易原则。公平贸易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发达国家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资源,造成出口国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只有环境成本内在化才能实现公平贸易。
五、发展生态可持续贸易的策略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牧关全世界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维护本国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力,同时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的义务。最终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全球绿色经济体系。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受到环境要素察赋和环境标准的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一是主动内部化,即经济主体自觉地使用、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减少资源消耗。二是发生事实污染后,有关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强制干预。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环境成本信息制度。对生产、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进行估算、评价并公示,为企业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信息。
第二,完善环境税费制度,促进绿色消费。首先,向生产、消费双方收取污染产品附加税和污染产品消费税;其次设立环境资源税,把资源补偿费纳入到资源税之中。再次,实施差异税收,引导环保产业发展。
(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是国家为了消除税收差异对贸易的影响,减少出口产品的税收负担,增强其价格竞争力,而将商品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缴纳的税款退还给出口商,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应该积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资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的产业减少或取消出口退税;对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则给与相应的退税补偿。从而调整我国出口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三)利用.wto规则设置合理的绿色贸易堡垒
绿色贸易壁垒,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可持续观念: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出口国的生态环境,是解决国家间环保事业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措施。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应在wto规则的框架下积极主动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符合wto规则的环保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设立适合我国的、合理的绿色壁垒,对“三高”产业及产品加以限制,从而保护本国的环境利益和人民健康。
(四)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协定的环境条款谈判
团结并联合各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超越发展中国家水平的环保标准和措施,对不合理的绿色壁垒要主动进行贸易谈判,或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或诉讼,维护自己的环境和经济利益。同时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推进国际标准互认事务并签订协议,为消除因绿色贸易壁垒而产生的贸易争端提供制度保障。
论文摘要: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社会正在经历一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的环境革命,这场革命也逐渐渗透到国际贾易领域。在此意义上的生态可持续贫易,旨在既不损害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需要的同时,又要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经济利益。从而实现社会福利,促进全球生态与经济良性发展。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的互补性和依赖性也日益加强,然而经济贸易现状越来越表现为:资源向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则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不公平的经济贸易活动在国际贸易的掩护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全球化蕴藏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潜伏着危机。
世界各国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对立—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国际贸易对自然资源需求是无限的,而具有内在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二者目标取向一致—贸易的合理有序发展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既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换取贸易的暂时发展;也不能过度地保护环境而放弃贸易增长。在此意义上,我们探讨生态可持续贸易,以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产生了一系列阻碍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环境运动。至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影响最大,得到世界公认的定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效率、生态和谐与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第一,经济可持续发展,即构建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二,生态可持续发展,即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改善全人类生活和健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应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完整性。第二,公平性。一是代内公平,给世界各区域以公平的分配和发展权;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不能损害后代的环境利益来发展自己。第三,共同性。各个社会单位共同遵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标。
三、国际贸易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最好地发挥比较优势
首先,提高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自然察赋、环境承载力不同,只靠国内资源满足生活、生产需求,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使国家间通过进口别国的可持续资源来减少对本国稀缺资源的过度开发。
其次,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世界资源供应总量在一定条件下是无法大幅度提高的,若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则必须要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组合和配置。
最后,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能力。国际贸易使世界各国依存和影响程度增强,环境问题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技术和资金通过贸易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为各国生态建设提供支持。
(二)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负面作用
首先,污染扩散。国际贸易会导致污染环境的外部性产品甚至是危险废物在全世界转移和扩散污染。对进口国、出口国以及海洋、大气等公共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经济的放大效应。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对资源的消耗,加剧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因此,一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之间存在目标差异。
最后,对交通运输网的环境影响。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必然条件,贸易活动不仅消耗能源、产生污染物,而且交通建设会改变地形地貌,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发展。
四、生态可持续贸易
(一)生态可持续贸易的概念与内涵
资树荣(2001)将可持续贸易定义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它通过商品、技术与服务的跨国交换,满足进口国消费与生产的需要,促进贸易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在贸易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中,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达到最少,从而减少同代人和后代人的国际贸易对环境的需求。”其深层的含义在于: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贸易;积极促进技术交流和转让,提高不发达国家的环保水平: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减少贸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发展生态可持续贸易的基本原则
第一,环境成本内在化原则。环境成本指产品从原材料到回收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产生的费用。环境成本内在化不仅有利于公平竞争和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实施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还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秩序的合理有序。
第二,自由贸易原则。可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调节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通过技术和服务贸易,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给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的机会。
第三,公平贸易原则。公平贸易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发达国家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资源,造成出口国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只有环境成本内在化才能实现公平贸易。
五、发展生态可持续贸易的策略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牧关全世界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维护本国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力,同时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的义务。最终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全球绿色经济体系。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受到环境要素察赋和环境标准的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一是主动内部化,即经济主体自觉地使用、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减少资源消耗。二是发生事实污染后,有关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强制干预。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环境成本信息制度。对生产、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进行估算、评价并公示,为企业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信息。
第二,完善环境税费制度,促进绿色消费。首先,向生产、消费双方收取污染产品附加税和污染产品消费税;其次设立环境资源税,把资源补偿费纳入到资源税之中。再次,实施差异税收,引导环保产业发展。
(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是国家为了消除税收差异对贸易的影响,减少出口产品的税收负担,增强其价格竞争力,而将商品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缴纳的税款退还给出口商,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应该积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资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的产业减少或取消出口退税;对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则给与相应的退税补偿。从而调整我国出口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三)利用.wto规则设置合理的绿色贸易堡垒
绿色贸易壁垒,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可持续观念: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出口国的生态环境,是解决国家间环保事业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措施。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应在wto规则的框架下积极主动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符合wto规则的环保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设立适合我国的、合理的绿色壁垒,对“三高”产业及产品加以限制,从而保护本国的环境利益和人民健康。
(四)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协定的环境条款谈判
团结并联合各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提出的超越发展中国家水平的环保标准和措施,对不合理的绿色壁垒要主动进行贸易谈判,或向相关机构提出申请或诉讼,维护自己的环境和经济利益。同时积极参与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推进国际标准互认事务并签订协议,为消除因绿色贸易壁垒而产生的贸易争端提供制度保障。
下一篇:浅谈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