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国进出口的现状的现状综述分析
一、2013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回顾
(一)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呈现逐步回落态势
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值为9752.5亿美元,同比增速为13.5%。二季度进出口10224.4亿美元,同比增速为4.3%。其中,5月份我国外贸增速仅为0.3%,6月份则进一步下滑至负增长2%。
(二)一般贸易增长平缓、加工贸易增长乏力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358.8亿美元,增长6.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1.9%。一般贸易项下逆差233.7亿美元,收窄56.7%。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6496.8亿美元,增长1.1%,所占比重为32.5%。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729.6亿美元,收窄7.6%。
(三)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出现下降,对美国、东盟贸易稳定增长
上半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592.1亿美元,下降3.1%。同期,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440.1亿美元,增长5.6%。上半年,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2105.6亿美元,增长12.2%。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2066.5亿美元,增长40.2%。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469.2亿美元,下降9.3%,占我外贸总值的7.4%。
(四)广东、江苏等7个省市对外贸易合计占8成,中西部外贸出口较快增长
上半年,广东进出口总值5544.1亿美元。同期,江苏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600.5亿美元,略降0.1%;北京(含中央在京单位)进出口2108.3亿美元,增长1.7%;上海进出口2064.8亿美元,下降3.7%。此外,浙江、山东和福建进出口总值分别为1593.9亿、1235.9亿和827亿美元。上述7省市进出口值合计占我进出口总值的80%。从出口方面来看,上半年,山西、安徽、新疆和江西等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出口增速分别为52.3%、44.2%、24.6%和17%,明显高于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
(五)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回落,私营企业进出口增长较快
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9058.4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45.3%,所占比重较去年同期下滑了4.1个百分点。同期,私营企业进出口6320.9亿美元,增长34.3%,高出我外贸总体增速25.7个百分点,占我外贸总值的31.6%。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3615亿美元,占我外贸总值的18.1%。
(六)机电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表现良好
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085.6亿美元,增长10.7%,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7.8%。同期,出口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2100.2亿美元,增长12.6%,高出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2.2个百分点。
(七)原油、煤炭、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原材料进口均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上半年,我国进口原油1.4亿吨,下降1.4%,进口均价每吨780.7美元,下跌7.6%;大豆2749万吨,下降5.4%,进口均价每吨605.6美元,上涨9.2%;铜200.2万吨,下降20%,进口均价为每吨8107.4美元,下跌3.4%。同期,进口铁矿石3.8亿吨,增长5.1%,进口均价每吨133.2美元,下跌4.6%;煤1.6亿吨,增长13.3%,进口均价为每吨91.4美元,下跌16.3%。
二、所表现出的问题和信号
上半年国际贸易总量,增长量和增长结构,透视出经济增长乏力。
(一)经济增长放慢的信号
首先,六月份出口出现3.1%的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的贸易增长13.5%,而第二季度的增长只有4.3%。按月增长出现逐渐下跌的趋势。
其次,沿海主要出口省市贸易增长速度出现严重疲软现象。外资企业出口出现负增长,出口占比下降的很厉害。
再次,进口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表面看是进口成本降低,而实际是中国经济全面疲软的表现。
(二)经济结构调整的信号
第一是经济增长和外贸增长中心进一步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倾斜。
第二是私有企业的发展,大幅度超过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利提高单位GDP和投资的就业和增加值创造密度。
第三是外贸的对外依赖更加多元化,外贸进一步从欧洲,美国,向亚洲,拉丁美洲,非洲和俄罗斯倾斜。
(三)贸易数据隐含的一些忧虑
最大的忧虑是GDP增长能否保持7.5%的增长目标。增长慢不可怕,可怕的是低增长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造成社会矛盾突出。所以,李克强总理说中国必须保住增长的底线。
第二种忧虑是人民币的贬值预期。贸易增长放慢,不利于经济增长,为了保增长,人民币不仅不能升值,还必须贬值。而人民币一旦开始贬值,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信心就会下降。
第三种担忧就是加工贸易的不断下降,东部地区的传统优势进一步被削弱。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优势,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而技术水平的提高,却需要很长时间,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转型风险。
三、问题分析及企业应对之策
(一)数据分析
6月份贸易数据大幅下滑,出口下滑3.1%,预期增长3.7%,5月同比增长1%。进口下滑0.7%,预期增长6%,5月同比下滑0.3%,这显示,内外需同时疲软。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大涨特涨之时,贸易数据下滑,显示经济结构调整空间十分狭窄。
5月之后的贸易数据,显示1到4月贸易数据注水之严重,套利交易之活跃,人民币升值之大胆可笑。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13307.5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增长6958.7亿美元,增长17.4%,进口6348.8亿美元,增长10.6%,贸易顺差3824.6亿美元。14%的数据虽然赶不上以往的增幅——商务部数据显示,在加入世贸的11年间,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0.2%——但在全球也属首屈一指的高增长。
今年的进出口数据一直受到质疑,因为与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不符,与韩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数据无法对应,深圳等地出口数据、保税区贸易数据明显异常。对谎言的坚持被披露真相的要求打败,外管局、商务部挤水份的结果是5月数据大幅下降。6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5月外贸数据,5月进出口同比仅增长1个百分点,5月进口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3%,4月数据则是增长16.8%,当月中国出口增速由上月的14.56%大幅下降至1%。
最大宗的骗取出口退税、套利交易来自与香港地区的贸易,香港占当月全部出口的比重,3月为26.55%、4月为21.10%,5月剧降至15.30%,同时内地对香港的出口同比增速也从3月的92.89%、4月的57.15%骤降至5月的7.7%。6月的数据比5月更不堪。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
消息人士透露外贸系统内部测算的数据,今年1到4月,中国外贸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虚增额高达750亿美元。
答案很清楚,对香港的贸易绝大部分是套利贸易,而进出口贸易绝大部分是注水贸易,如果以这样的数据为经济结构调整步骤与人民币国际化步骤定调子,如果以这样的数据与美欧进行经济对话,会吃下一剂难以下咽的毒药:贸易数据越来越热,实体经济越来糟糕,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欧美的贸易壁垒会举着中国自己提供的正义旗帜,这就是所谓的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疯狂的套利者把中国经济架在火上烤。
(二)面临问题
中国传统劳动力密集型的商品仍然占据大半壁江山,中西部地区出口大幅增长,固然有基数较低的原因,也与制造业西移密不可分。中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尴尬现实:一方面,大量未经培训的劳动力需要传统经济作为就业支撑,另一方面,中西部正在重蹈东部地区的污染覆辙,甚至更糟,未富先大面积污染,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西部地区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都在逼迫政府寻找到一条新的路径。把传统制造业全部让度给东南亚是不现实的,这将使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陷入困境,以透明、严厉的规则放手让企业发展制造业,是现实逼迫下的必然选择。
今年上半年,贸易顺差1079.5亿美元,扩大58.5%。热钱功不可没,据广东社科院黎友焕的研究,跨境流动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途径有近百种,今年一度以贸易为主要途径。第一季度贸易井喷,外商投资渠道也比往年增多,主要原因是热钱跨境流动与贸易融资、本外币套汇等行为相结合,提高了资金跨境行为的回报率。从去年4季度开始套利热钱加快流入,2月以来流速加快,从5月开始套利热钱回流。值得关注的是,外商投资在下降说明不看好实体经济,从事房地产、高端金融交易的钱生钱模式增加,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相似。
在经济结构调整时,内部改革应快于外部改革,利率市场化应快于汇率国际化,如果任由热钱进入使人民币大幅升值,如果房地产在热钱冲击下上涨,而在紧缩货币后下挫,中国经济就会有硬着陆的可能性。改革没有捷径可走,逐步调整建立统一的大市场,严格执行统一的游戏规则,为最终放开汇率留下充足空间,才是上选。所有的这一切都建立在真实的市场数据上,绝对不可以被虚假的繁荣冲昏头脑,对于国情有清醒认识,这就是6月贸易数据值得赞扬之处,虽然低,却力量追求真实。
出口企业风雨飘摇,面对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出口环境恶化的趋势,企业应主动应对。对出口环境恶劣,企业应有长期而充分的心理准备。7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企业、深圳市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发布《2013年上半年珠三角中小企业外贸指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外贸企业出口增速迅速放缓,企业生存状况艰难。上半年珠三角中小企业外贸指数平均97.15,低于临界点2.85点,珠三角中小企外贸总体景气程度偏低。
(三)企业对策
面对出口下滑,企业有必要主动转型:
1.人民币实际汇率增长,出口企业应有一定的现金准备
7月16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6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升至116.3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续第9个月升值。人民币兑美元基本上处于上升通道,而美元指数走强,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上升。虽然6月以来升势减缓,人民币兑美元双向波动,但考虑到伯南克7月17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作证时,强调人民币被人为低估,人民币大幅贬值以拉升出口的空间基本被封堵。在去杠杆阶段,准备一定的现金,是救生要义。
2.建立电子商务平台
(1)全球贸易波动剧烈,向高频次、小规模模式变化,这意味着,即使不考虑劳务与原材料成本,未来贸易成本还将上升
进入通畅的电子商务平台是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过去5年,我国出口虽然年均增长不到10%,但跨境电子商务增长势头强劲。最近三年,阿里巴巴国际站的美国买家数量从200万增长到700万,英国买家的数量从36万增长至160万。而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其需求量增长更为明显,不同的是,增长主要集中在工业品和原材料领域。商务部的数据印证电商外贸平台的优越性,2010-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外贸电商交易规模达到40.6%的增长率,国内电商平台发展,与全球大多数贸易商在线交易相匹配。
(2)小单与短单在传统的外贸体系中可能成本高昂,而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上则是常态
来自义乌市商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义乌跨境电商平台上卖家超过12万家。今年一季度,义乌电子商务跨境快递日均出货量15万票,较去年同期增长50%。通过在线交易,硅谷创新者为一个元器件,可以向东莞的小厂商订货,这并非虚构,而是一位硅谷创造者书籍中所写的真实案例。跨境电子商务在外贸低迷的背景下,制造出新英雄。由3个大学生创办的杭州“全麦网”,4年来用14种语言向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售服装、箱包等商品,去年销售额已超过1亿元。而为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全球整合模式兰亭集势公司,今年6月6日在纽交所上市,受到热烈追捧,股价迄今在中概股中首屈一指。
(3)电子商务提供全新的贸易模式
电子商务提供全新的贸易模式,外贸B2B贸易链条特别长,从定单开始,到付预付款,然后报关、商检,安排物流,再到一两个月后物流到达,清关,到最后结算、退税,整个贸易过程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跨境电子商务存在政策与业务瓶颈,如通关方面存在障碍,如物流方面难以衔接,如支付方面存在兑换障碍,如无法培养自主品牌等,如中小企业应答率低、信用存疑等。目前已经有通过电子交易做大后建立自主跨境电子通道的案例,在通关、支付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3.进入自贸区
自贸区享有兑换、结算、通关等优势。据《羊城晚报》报道,今年10月预计前海湾保税港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将正式实施,到时,深圳海关将整合国内的跨境电子商务网站,统一拼单出口,以解决跨境结算、通关等难题。进入自贸区的企业,将拥有先发优势。如果规模足够大,直接到签订自贸协议的境外设立机构,也能将摩擦成本降到最低。外贸出口下降,是传统方式转型、新型外贸兴起的契机,谁能够获得电子化、个性化、便利化的通道,谁就能占得先机。贸易电子化,政策改革促进出口,中国贸易将走向后WTO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