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内涵分析

发布时间:2015-08-10 08:59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11)11-0102-05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迅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此过程中,我国加工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贸易方式和增长点。然而,外贸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例如,加工贸易利润率过低、附加值不高以及加工贸易顺差增长过快等。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继续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这就使得量化分析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更具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学术界在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少,尤其是对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定量研究相对滞后。本文以垂直专业化分工和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给出了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度量方法。结果显示,近年来,进口中间品的国内增值链明显延长,表明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在增强。同时,利润分布在向供应链上游移动,导致产业链末端的利润被压缩。总的来看,随着国际分工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逐步由零部件的生产出口向中间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出口演化。最后,本文通过行业面板数据分析了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模型和数据
    (1)模型提出
    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垂直专业化分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盛行。国际分工对象从原先的产品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产品生产过程被拆为不同生产阶段,分散到不同的国家与地区进行。Hummels(2001)和Pitigala(2008)的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专业化比例从1985年的8%上升至2005年的33%。垂直专业化分工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始于90年代,以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为标志,中间品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也随之大幅上升。1995-2006年,中间品货物贸易量的年均增速明显高于消费品和资本品。截至2006年,我国中间品货物贸易额占比已经达到75.3%。
    在度量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方法中,相对较为完善的是Hummels(2001)建立的垂直专业化指标(Vertical Specialization, VS),即出口中包含进口中间品的比重。垂直专业化指标越高,表示进口投入对出口的贡献越高,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越深入。本文在此基础上,将出口品按投入产出阶段分为进口中间品直接投入(VS)、国内中间品直接投入(DS)、进口中间品在生产流转过程中增加值(VSVA)、国内中间品在生产流转过程中增加值(DSVA)、最后生产阶段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VA)等5个部分。为使指标具有可比性,上述指标均使用相对值,即各部分占出口的比重。
    
    图1 加工贸易垂直专业化生产流程(以中国2005年数据为例)
    根据上述指标的含义,我们给出以下定义:一是VSVA表示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反映进口中间品在国内生产流转过程中的深加工程度;二是VA表示出口企业毛利润率,反映出口品在最后生产阶段的增加值;三是VSVA与VA之和表示加工贸易整体毛利润率,反映从进口中间品到出口品的增值情况。
    (2)模型构建及数据选取
    本文在Hummels(2001)建立的垂直专业化指标的基础上,对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推广。首先,我们将垂直专业化指标分为直接垂直专业化指标和完全垂直专业化指标,这与投入产出分析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含义相似。具体来看,直接垂直专业化指标是指进口中间品直接投入(VS);完全垂直专业化指标则是指进口中间品的直接和间接投入之和(TVS)。因此,完全垂直专业化指标和直接垂直专业化指标之差即为进口中间品在生产流转过程中的增加值(VSVA)。同样,我们可以将国内中间品完全投入(TDS)和国内中间品直接投入(DS)之差定义为国内中间品在生产流转过程中的增加值(DSVA)。最后,从出口品中扣除进口中间品完全投入和国内中间品完全投入,剩余部分就是最后生产阶段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VA)。
    下面,根据上述定义给出计算公式。
    
    
    三、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定量分析
    1995-2005年,中国出口品中进口中间品完全投入的比重持续上升,从1995年的15.5%上升为2005年的27.3%,而OECD国家用了20年左右的时间才完成这个过程(Hummels, 2001)。这充分说明,中国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对外贸易方面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际生产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以下,本文从国际比较及行业比较的角度对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进行定量分析。
    1.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国际比较
    1995年以来,中国进口中间品在国内生产流转过程中的加工程度不断加深,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稳步延长,从8.4%提高至2005年的13.4%(见表1)。从各国间比较来看,美、日、德等主要国家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都明显低于中国,且提高速度相对较缓。以美国为例,2005年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为4.9%,10年间仅提高了1个百分点(见表2)。这种差异主要由国际分工所决定:美、日、德等国家处于生产供应链的上游,主要进行资本投入、研发、设计等环节;中国、韩国等国家处于生产供应链的中、下游,进行部分研发和加工组装等环节。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主要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和价格差异所决定,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因此,本文认为,加工贸易仍然是中国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贸易方式。
    
    2.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延长的原因分析
    研究表明,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延长主要与信息网络技术、产业技术和交通运输方式的不断进步以及贸易自由化引起的关税及壁垒放松有关(见表3)。研究还发现(Pitigala, 2008),对发展中国家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最具影响的因素是社会稳定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可得性,其中资金可得性主要指生产型企业对短期贷款的可得性以及外贸企业对贸易融资的可得性。根据本文计算结果,我们认为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与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比例(VSVA∶TVS)约为1∶2。再结合Pitigala对上述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可以得到:社会稳定性提高1%,可以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提高0.8%;基础设施建设提高1%,可以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提高0.65%;资金可得性提高1%,可以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提高0.39%。此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外生冲击也为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机遇。
    
    
    3.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行业差异及原因分析
    行业间的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存在明显差异。1995-2000年,主要行业加工贸易国内 增值链均呈上升态势,这也印证了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承接了国际产业转移。其中,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和钢铁制造业上升明显。2000-2005年,行业间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升降出现分化,呈现结构性变化。其中,电气机械、医药制造业和石油加工业明显上升,机器设备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明显下降,金属制品业和纺织及皮毛制造业的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始终处于低位(见图2)。
    
    图2 中国主要行业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变化 (单位:%)
    本文认为,关税是引起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行业间差异的重要因素。主要行业的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与其平均关税税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变动特征:机器设备、金属、电气机械和钢铁制造业的国内增值链随关税税率的下降而上升,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纺织及皮毛制造业则相反(见表3)。
    四、关于加工贸易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思考
    目前,有观点认为,中国加工贸易始终处于生产供应链低端,技术含量低,且主要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对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作用不大,在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出现瓶颈。此外,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和出口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也加剧了这种担忧。本文的研究也发现,我国出口企业毛利润率的确出现明显下滑,从1995年的18.2%下降至2005年的3.6%。但是,本文认为,仅仅以出口企业利润率这一个指标来评价加工贸易是不全面的。首先,出口企业是整个加工贸易产业链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利润只是整个加工贸易利润中的一部分。其次,出口企业利润率会受到诸多外生变量的影响,比如汇率变化、出口退税率变化等,不能完全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最后,产业分工细化也可能影响出口企业利润率,比如生产部门和贸易部门分离可能导致出口企业利润摊薄。
    本文认为,用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来评价加工贸易更为合适。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反映了进口中间品在国内生产流转过程中的附加值,是国内技术、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真实反映。实证研究也证实,中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稳步延长,对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首先,随着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入,中国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加工组装中心逐步向制造中心转变。其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增强了国内市场和国内企业的竞争意识。最后,承接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转入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竞争力提升。
    研究认为,要进一步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除了要有稳定的政策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低的关税税率以及金融支持外,还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为了避免拉美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问题,即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长期受制于人,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一是要通过产业和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实现核心技术本地化。二是要加快引进关键技术设备,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三是要培育中国跨国公司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鼓励购并国外企业。四是要有选择性地承接中国新型工业化所需的产业,引导重化工业走向高端化。五是要加快制造业产业链向服务业延伸,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
 

上一篇:国际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出口产品能耗的结构性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