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新农村建设视阈下农村贫困人口的非现代性经济

发布时间:2015-08-15 10:58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主体意识逐步提高,市场意识加强、经营观念多样化,求富心理急切,开放、进取精神发展;但农村贫困人口仍存在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传统经济心理素质:以粮为本、粗放经营,商品意识淡薄、不重视科技,竞争意识不足;究其成因: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充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从而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为贫困人口现代经济心理素质的养成提供条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贫困人口;非现代性经济心理素质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转型。在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农村人口的经济心理素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些与时代变化相适应的现代特征,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
一、农村人口现代经济心理素质逐步形成 
  1、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步提高
  农村经济改革确立了农民在生产经营上的自主地位。从传统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的农民,摒弃了传统的依赖心理,产生了强烈的自主意识,激活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部分农民自觉根据市场信号,自主做出生产经营决策的意识正逐  渐增强,主动的调整自己的产业,调整自己的经营内容。
  2、市场意识加强,经营观念多样化
  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农村经济领域,党的富民政策放开了农民的手脚,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市场行情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于是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不再满足于吃穿不愁的生活目标,对土地的依恋心理减弱,开始在对商品经济自我适应中不断更新观念,同传统的小农意识告别。采取多种多样的生产经济形式,日益扩大生产经营范围,纷纷走出家门办商业、搞工业。就连一些脱不开身的家庭主妇也忙里偷闲抓起了副业,像饲养家畜家禽、种植庭院作物。
  3、求富心理急切,开放、进取精神发展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连年丰收,很快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出。为了谋求相应的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也为了分享都市社会的现代文明,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土又离乡”涌入城市,形成一股股难以遏止的“民工潮”。少数农民甚至把视野扩大到了国外,产生了大有发展前途的农村外向型经济。商品经济下的竞争造就了农民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竞争意识,使他们敢冒风险闯市场,敢闯禁区,敢于接受新事物。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浪潮在农民的心理上引起了极大震荡,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步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增强。他们开始摆脱朦胧状态,树立超前意识,增强开拓创新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思想,开始走向市场,寻求自我发展。”①
二、农村贫困人口传统经济心理素质的表现
    在新世纪中,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不良传统经济心理的枷锁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农民经济心理素质的提高。这些不良的传统经济心理在农村贫困人口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1、 以粮为本,粗放经营
  农村贫困人口眼界狭窄,安土重迁。他们以粮为本,排斥他业,即“以食为天,以粮为本”的思想难以改变,明明当地具备发展林、牧、果、药等多种优势,却死抱着“粮”字不放;而且是单个生产,独自经营,所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只能是零星粗放,质次量少,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
  2、 商品意识淡薄,不重视科技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依赖于自然,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人力和畜力为主要动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出售产品,而是自给自足。这样的话,普遍的农村贫困人口认为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就能从事农业生产,即重经验,轻技术的心理比较普遍,商品意识淡薄。这样就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的对经济信息做出反应,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对家庭经营制度和经营方法进行改善,因此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效益不高。
  3、 竞争意识不足
  农村贫困人口大多是具有墨守陈规,缺乏独立性、创新性,封闭保守,不敢竞争的性格特征。他们具有浓重的消极无为的心理,对现状极易满足,得过且过,好逸恶劳,与世无争,“等、靠、要”是他们贫困心态的真实写照。一是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二是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长期靠国家财政补贴过日子。这些农村贫困人口,生活节奏缓慢、懒散,没有时间、效益观念。
三、农村贫困人口非现代性经济心理素质成因分析
  1、  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取代了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国家利用指令性计划剥夺了农民的经营权,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有计划规定,农民丧失了自主配置资源的能力。这种逆市场化的结果阻止了我国农村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致使我国农村封闭和停滞了长达20年之久。我国农村长期的“逆市场化”运行,极大的制约了农民素质中的如竞争市场、勇于冒险、民主、法治观念等现代心理素质的培育。虽然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是很充分,尤其是贫困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有限,因此,农村贫困人口商品意识淡薄,竞争意识不足,保守封闭,依恋土地等心理素质就很难改变。
  2、  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充分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把农民限制在农村,压抑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政府对公民自由流动和职业选择权利确认,城市对流动者的行政控制放松,使得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的农村劳动力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但是,“至今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吸收离土劳动力的城市化机制,城市劳动力市场还没有条件对农村实行全方位开放。”②,这样的话,如果农村人口盲目进城,工作无法保障,所以农村中的没进过城的贫困人口就比较容易“眼界狭窄,安土重迁”,产生趋同守旧,不愿“冒险”,不敢竞争的心理。
  3、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我国虽然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但是“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于初级阶段。”③生产力水平低,发展还不平衡,尤其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国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难以获得新的信息,见到更多的世面。他们的思考缺乏更高、更宽 的参照体系,思想处于高度的自我封闭状态。思维空间只能是自家、本村、本乡。而且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处于自给自足或自给不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由于人们所享有的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农村人口的贫困使得他们在生活中更多地表现出依赖盲从、消极被动、畏惧保守等心理特征。
四、农村贫困人口非现代性经济心理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1996年国家决定,要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到2001年,“我国已经改革23年,但据有关方面计算,现在市场化率还只有60%左右,农村则更低。”④现在就有的农村来说,市场经济还没有真正实现。有的方面基本没有变,如在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上,市场化率还很低。这与我国的各种政策体制有关,农村贫困人口的非现代性心理素质也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人们要不断的提高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掌握技术,而且要求人们发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变革、勇于探索、注重实践、开拓创新精神,要求人们要树立民主意识、法治观念、竞争意识、大局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等,而农村贫困人口自身存在的传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素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如果农村贫困人口不能完成从传统心理素质到现代心理素质的转变,将阻碍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目标的实现。
五、发展农村市场经济,为贫困人口现代经济心理素质的养成提供条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所享受的物质生活的发达程度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心理活动的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所以我们要想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传统心理素质向现代心理的转变,离不开经济的物质铺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改革首当其冲,为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其对农村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一方面其在经济上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已发挥到极限,另一方面还难以使农民摆脱小农意识、地域。”⑤家庭联产责任制的主体规模弱小、分散和平均化,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市场交易成本高;主体微观结构趋同,自然色彩比较浓,产业分工不发达,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形成特色和优势,更不能在一定范围内左右市场、抢占制高点;主体活动空间狭窄,不能充分接纳外来新技术、新信息,不能以产业细胞的身份溶入大市场、大流通、大循环的运行轨道;主体之间缺乏关联与合作,不能更多、更大范围地组织成新的市场主体;主体科技素质低等,影响着农村市场经的发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改革被远远地甩在了城市市场经济的后面。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发展畜牧业;扩大优质水产品养殖,发展水产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产加销一体的高效产业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切实解决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不足问题;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增值税改革试点;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价值的提升和实现。如: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在农村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①杨文生,龚祖文.新世纪要求农民具有哪些心理素质[J].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2002(6):15.
② 许经勇.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20.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
④ 陆学艺.陆学艺文集[C].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的束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448.
⑤ 叶笑云.浅论当前中国农民政治心理现代化[J].理论与现代化,2001(2):13

上一篇:我国农业相互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沈街坞自然村下山脱贫工作的初步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