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立足科教兴农 服务现代农业

发布时间:2015-08-24 14:21

摘 要: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文章从四个方面谈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的义务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科技兴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现代农业; 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其深刻内涵和理性价值,在目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落实到发展实践中,体现到发展成效上。作为一名农业科学工作者,只有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党的科教兴农事业,就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科学发展的义务要求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拉大等社会现象。尽管党和政府已经重视并着手解决这些重大社会问题,但差距扩大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就成为了干部群众关心和议论的热门话题,成为国际上观察和谈论中国发展的重要课题,当然也是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各方面的统筹,并把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分别排在“五个统筹”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就是要解决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差距问题,以保证中国这艘大船能够比较顺利地达到全面小康和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彼岸。只有将我国广大的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纷繁而艰巨,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又连续出台七个“中央一号”文件,正在有计划、分步骤的有效推进。本人通过学习和思考,认为推进新弄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以为这既是中央“三农”工作的主体思想和发展目标,也是我们当前就农村建设的工作着力点,更是我们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教工作者奋力拼搏的舞台。
  温家宝是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和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由此可见,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业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支持现代农业当然是我们广大农业科教工作着的光荣使命。
  三、 科技兴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
  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已被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所证明,全体国人也已深信不疑。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装备农业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党和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道理之一。道理很简单: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只有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贯彻科技兴农的方略,才能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四、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
  1、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建立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 一是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 研究 制定稳定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法规和政策 以确保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二是要用经济杠杆和政策等手段 引导 鼓励各类企业集体和私人投资农业项目 如灌溉设施 农业科研 科技推广等。
  2、优化农业投资结构 建立合理 高效的财政农业科技经费管理体系 第一 对农业科学事业单位 按照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布署 有选择地重点支持部分科研机构 提高其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研究以及国家赋予专业服务和管理职能等单位 继续纳入财政供给范围 合理确定财政供给标准 第二改进现行多头管理体制 尽快建立一个统一 协调的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单位 为了提高国家财政科技资金管理的科学性 合理性和协调性 避免出现管理上的分割和使用上的重复现象 要实行项目招标 优化配置科研资源
  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重要讲话中关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的指示,正是这种理性价值的最高提炼。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把科学发展观服务到现代农业,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统筹兼顾,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
[2]冯乾兴.科教兴农相关问题探究.魅力中国[J].2010.

上一篇:构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财政策略

下一篇:农业技术引进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