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户工资性收入比例偏低问题的原因分析
摘 要:
关键词:
在农民各种收入来源中,工资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同时工资性收入的较快增长能带动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的同步增长。总的来说,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力量,成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一、问题的提出:云南省农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偏低
云南省作为一个老少边穷的特殊省份,农业人口占70%以上,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得不到快速持续的增长,农民收入问题尤为突出。最近十年中云南农村人均纯收入总体增长,但速度趋缓,其中人均纯收入来源中的工资性收入从83.48元增长到684.95元,但直到2009年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也才占到20%。而在这段时间,全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呈现了飞跃的发展,由194.51元增长到2061.25元,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21%增长到40%。即使是与西部地区相对更加贫困的贵州省对比,在2009年贵州的工资性收入达到1074.3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5.7%,云南省农村工资性收入比例也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二、农户理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一)农户理论模型的构建
根据农户模型[1],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农户根据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资源禀赋的状况配置其各种生产要素,使得农户从其所获得的消费和闲暇中获得最大的效用。家庭所面临的最大化问题是解方程:
s.t.:
其中,时间禀赋总量标准化为1, 是用于农业的劳动供给, 是用于非农的工资性劳动供给,( )代表“闲暇”。 就是进行农业生产或家庭经营的生产函数,E为土地等自然资本,w是非农就业的工资率。假定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和不存在劳动力流动成本条件下,效用最大化的一阶必要条件为:
(1)式意味着消费和闲暇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农业劳动边际产出的倒数,而(2)式则意味着农业劳动边际产出应等于非农就业工资率。根据此二式决定的农村家庭劳动资源配置是“最优”的,从而各种收入来源比例也是最优的(从私人最优的角度来说)。但农村家庭要实现上述最优配置必须满足假设条件,现实中这些条件很可能并不满足。
(二)云南省农村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比例偏低的原因的分析
通过以上理论分析,假设农户是理性的,则当外出就业的预期收益大于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时,农户会选择外出就业。在工资率水平稳定的情况下,非农就业机会的大小受到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方面的影响。
1、从农村劳动力市场供给方面来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且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
云南省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省份,劳动力就业一直以农业为主。随着人口的增多,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可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使得大量劳动力剩余并滞留在收益较低的农业生产领域。李继云[2]通过估算,从1991年到2006年这十七年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371.10万人增长至1722.32万人,在2004年达到最高,可以发现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增速虽然趋缓,但农村劳动力市场供给严重过剩的情况依然严峻,使得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2、从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来看,城镇发展水平较低,能容纳的非农就业数量有限
从需求方面来说,城镇的就业形势也很不乐观,出现了低工资水平和低就业同时存在的情况。在2009年西部地区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统计对比中,云南省平均工资水平仅为26163元,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这些现象表明,已经在城镇的农民的就业率低,在云南省整体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造成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少的现象。究其原因,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面来看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截至2009年底,云南农村城镇化水平才提高到34%,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产业结构不合理,未充分发挥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截至2009年底,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仅为38.6%,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仅为12.94%。
由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市场供求的诸多不利因素通过影响非农就业机会和非农劳动工资水平来影响劳动力的资源配置决策,从而制约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三、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可知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与否,除了发挥农户本身的资源优势外,主要取决于农民所能获得的非农就业机会和非农劳动力的工资性收入水平。因此,要提高云南省农村的农民的收入,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提高平均的受教育水平;其次,要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发展地方经济,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建设,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和兼业。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文通,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