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

发布时间:2016-09-13 14:5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伴随着改革开放,农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就目前,针对农业发展,问题依然非常突出,从科学规划、资金投入、人才队伍、网络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有效的措施,以努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断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快速发展。

 

  1 农业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

 

  1.1 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随着工业积累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家会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加强工业对农业、城镇对乡村的支持力度,使其能够共同发展。现阶段的我国工业,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拥有独立发展的能力。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加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1.2 对科技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农业信息化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全面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合理利用,加速传统农业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过程。

 

  2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机构不全,设备不齐,人员兼职,经费短缺,工作敷衍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率低,条块分割,多头并进,各自为阵,地区间、部门间、行业间未完全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机制。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系统等开发总量不足。

 

  2.2 对农业信息化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管理者对农业经济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使其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力度不够。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项产业不断将信息化进行应用,农业生产中,信息化的应用,能够加快农业经济的提高,促进农业管理的有效性。但是,管理人员针对信息化这一优势上,由于认识不够,导致信息化并没有被完全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2.3 农业信息化队伍薄弱

 

  从事农业信息工作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不是专业出身,同时,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信息获取能力较弱,信息意识和利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信息化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较低,依靠网络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受阻。同时,农户居住分散、政府投入少,使我国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农民还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途径获取信息。

 

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管理


  3 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3.1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全球信息业发展的总趋势,采用最新最优的技术集成,高起点同时又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经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后,付诸实施。在研究、制定规划时,一定要考虑有利于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有利于用最少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有利于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全社会积极参与,有利于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的分工协作。

 

  3.2 加大投入,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农业信息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政府机构应该权利支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但是,完全依靠政府投资,不能够达到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农业管理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引入竞争机制,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增加资金的积累,并促进投资者利益最大化。

 

  3.3 人才队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面对高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人才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在农业科研管理中,主要内容是以人才为中心进行研发工作,人才素质与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科研成果的好坏。信息化快速发展,增加了各个产业的发展领域,也拓宽了发展渠道,并在不断的变化中,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灵活的思维与创新意识,不断进行自我知识的更新,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

 

  3.4 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科技档案管理

 

  科技档案管理是体现一个单位的管理水平、展示一个单位风貌的窗口。因此,科技档案管理的质量至关重要,科技档案管理要体现出它最大价值,发挥出它最大的技术效用和社会效益。

 

  4 结语

 

  农业产业应用信息化,是农业上的一大创新,为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模式。农业和逐渐发展,由最初的生产模式转为机械生产,现在转向信息化的发展轨道上,不仅加快了农业的发展速度,还能够拓宽农业发展渠道,增加市场机制的开发。同时,信息化的农业经济建设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及挑战,对于农业产业来说,农业信息化是一种新兴的建设模式,需要农业进行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改革,逐渐将农业建设带到信息化进程中。

 

  作者:鲍宇慧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201521

上一篇:关于中国农业经济历史变迁的争论与悖论

下一篇:宏观角度下的农业经济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