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
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1997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随后增幅大幅度放缓,到200年又成负增长,这说明影响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的长期性原因并没有得到良好的改善。
第三阶段:2007-2011年。在此过程中,第一产业GDP增长加速,年增长率达到了17.25%。虽然2009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增长只有5.46%,但是仍然为正增长。这段时间第一产业GDP高速增长得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2006年12月,政府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开始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从而使得农村地区贷款难度降低,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
(二)重庆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情况
农村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农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把农民收入增加问题局限于农业和农村经济自身内部,这使得农民增收与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不协调的状况。重庆农村人均逐年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1692.36元,到2011年的6480.41元,翻了2番。但是,增长幅度总体较为缓慢,并且,也不稳定,在15年间就有4次下降。
(三)重庆农村投入情况
政府对农村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其中对农村固定资产投入从1997年的92.12亿元到2011年的586.85亿元,在这15年间,共增长了6倍,增长幅度达到了500%。但是,虽然农村固定资产投入自2006以后,呈几何的形式增长,但是绝大部分投入都用到了非农上面,而真正用到农业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都没有变化过。所以,这也显示出,重庆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重庆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表现农村经济增长的重庆第一产业GDP,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投入情况等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重庆农村经济总体上一直处于增长,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也逐年增加,农民增收表现明显,另一方面,重庆农村经济增长缓慢,政府对农直接投资增量越来越少,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重庆农村经济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影响重庆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总体上来说有以下几点:
(一)重庆农村农作物种植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并且生产力水平较低
重庆作为有名的山城,丘陵地带较多,这相当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2011年,重庆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340万公顷,其中粮食种植和油料种植一共为252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4%,而粮油收购价格近几年却持续走低,经济作物种植太少,种植结构严重不合理,导致农民增收增长幅度小。
(二)随着国有大型银行纷纷撤离农村,农村筹措资金渠道变窄,导致农户对农投资减少,乡镇企业也因筹资难而发展缓慢
虽然,政府对农贷款逐年攀升,但是,随着企业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事非农生产,巨大的农村资金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并且,对农科技投入不足。在重庆农村,90%的农民仍然采取最原始的生产方式进行农村生产,导致效率低下,并且不利于规模化种植。
(三)整个重庆农村农业生产状况不佳
一方面,农民工外出务工越来越多,导致本地劳动力成本增加,不利于乡村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也直接的影响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农民没有风险预警意识,农产品本身又容易受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影响,近几年全球经济波动剧烈,农产品价格相应的变化幅度加大,农民受损次数加大。
三、促进重庆农村经济健康增长的建议
(一)扩大农产品品种种植,依托观光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当地政府在指导农户种植农产品时,一定要因地制宜指导农户进行有选择性的种植,同时依托近几年兴起的观光农业旅游模式,政府大力进行宣传,提高城市人口来当地进行现场采摘、品尝以及休闲,从而提升农户的收入,进而提高当地的经济。
(二)提高农户专业技术水平,造就新农户
面对越来越多的农户不在种植农作物,导致土地荒芜,政府要以全面提高当地农户素质和就业为目标,进行失地农户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造就农技强、懂经营的新时期农户。
(三)强化农村金融支持,合理选择农村金融模式
近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分化:一是发达地区农村的城市化,二是部分发达和某些中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三是大量中西部地区有竞争力的劳动力输出而保留少量必要劳动力在本乡本土从事农业,四是贫困地区的传统农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在这样一个完全分化了的不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采取完全一样的金融体制或模式显然已不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据目前农村经济现状,应该采取不同的金融发展模式,把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类农村金融组织作用,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体系。
作者:郎润华 来源:当代旅游 2016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