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以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推动农民集中居住的特征研

发布时间:2015-07-16 09:40

  一、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内涵
  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发展生态种养循环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并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二、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模型构建及效用分析
  (一)模型构建  
  模型以成都市河流协会创建的郫县安龙闭合循环生态家园模式为原型进行改进和完善,但安龙村的模式以传统的农户散居为主,是以单个农户为单位的小的生态循环系统, 而在集中居住条件下,土地通过综合整理之后一般由村集体或农村合作社统一经营,因此,模型的构建以成片的土地为依托,构建在集中居住条件下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成片的土地代表着规模化的经营和管理,加上技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作为要素注入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生产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同时,规模化经营为一级产业及产业链的发展也奠定了基础。由于农户的集中居住,生态系统构建的基础设施成本可以得到控制,生活成本也将下降。
  如图1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模型,可知:通过传输废弃物的废弃物链、传输再利用物质的再利用链、传输原材料的原材料链、传输产品的产品链一起构成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形成共生、闭合、系统的有机体系,确保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并将污染尽可能地进行控制。系统本身涉及劳动力、土地、信息、设施等各种要素的充分参与,包含废弃物处理与循环再利用、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废水的生态处理与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在各种要素参与到各个环节的过程中,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作用,使要素的利用率尽可能提高,资源尽可能达到最优配置,再辅以观光农业的配套,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才得以充分体现。
  此模型根据集中居住区的规模大小和土地面积、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不同而有所区别,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实施,以实现产业链条和生态链条的合理构建,在实施中最重要的是各种设施的规模应当相适应,种植面积与养殖规模相适应,产业或是产业链的选择与农产品产出规模相适应,整个系统内的各个环节尽量实现闭合,尽可能实现废弃物的系统内消耗和再利用,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使农户就业和收入得到增加和提升。
  (二)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效用
  1. 降低生活和生产成本
  生活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集中居住条件下,设施的建设比散居更为集约,可避免重复建设,也可降低设施的维修和保养费用,如沼气池、灌溉设施以及垃圾回收设施的修建和使用等;第二,垃圾的回收利用减少了需要清运的垃圾数量,减少了垃圾清运的费用;第三,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废水的清洁利用可节省肥料的费用和灌溉用水的费用,沼气的使用可节省天燃气或电力的使用;第四,如达到一定规模,可以就地进行第二产业生产,可以节省原材料的收购和运输成本。
  2. 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构建,可以解决在传统种植和养殖模式下生产效率低下、人均产出低、农业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使用有机肥料的农产品附加值较传统农产品更高,而系统内的农产品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农产品生产的原料,也可转化为第二产业的加工原料,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增加收益;第二,作为农业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如良种服务、农资服务、农具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等,以及作为农业产出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流通服务、营销服务、保险服务等,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更是可以吸纳大量就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第三,附着于整个系统而存在的观光农业更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
  3. 环境保护
  我国对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在实现农业高产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污染,有些地域的土壤甚至已经无法再进行种植,地下水系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农村的垃圾、废水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建设,使得生活废弃物以及每一个生产阶段产生的非经济产品被用作另一种经济产品的原料,通过建立资源的回收、利用、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资源的低消耗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在系统中,粪便得到资源化处理和利用,灰水处理后可以完全达到农灌水标准,循环利用。系统中种植型土壤快渗池对于生活废水的处理是通过在池中种植多种植物过滤来实现的,投入低,效果好,经植物过滤的废水可以达到养殖鱼虾的清洁程度,可以有效防止生活废水对地下水系统的污染。
  三、推动集中居住条件下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规划设计
  生态种养循环系统需要在集中居住区修建之时便一并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建设之前,必须将集中居住区融入整个生态种养循环系统内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以避免在集中居住区建成之后不符合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要求,而需要进行大量改造或重新建设。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当考虑到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要避免各个组成部分规模的不相匹配,以致难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废弃物的最低排放。
 (二)加强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对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各个环节以及各种设施进行严格的标准化控制,各环节包括:废水处理和排放的标准、灌溉用水的净化标准、沼气的清洁标准、有机肥料的使用标准、农产品的检测标准等等。在建设过程中,各种设施的质量和规格也应制定专门的标准来进行控制,如:沼气池和粪尿分集式生态厕所所用的材料、规格,种植型土壤快渗池的深度及内种植物的层级和种类等。 另外,应加强系统建成后成效的监测和评价体系的标准化,以安龙村为例,截止2012年8月,安龙村以村民为主体完成160户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两年间该系统使粪便资源化利用96吨,尿液资源化利用383吨,节约用水量11497.5吨,污水处理,循环利用22995吨,如果每一个循环系统都有相同的指标进行评价和监测,有利于对各地不同系统的运作进行对比,以找出区别利于改进。标准化既有利于系统快速有效的建设,也有利于系统长期、高效能地可持续运作。
  (三)鼓励系统配套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三类:第一类,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在生产过程中的服务,例如:农产品的研发、设计、良种、农技等,这一类的服务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类,作为农产品产出的服务,如流通服务、营销服务、休闲服务等,可带来更丰厚的收入;第三类,贯穿于整个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既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利于增加收入。生产性服务业目前面临融资难、资源散乱未经整合、发展模式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如投入服务化中的农产品设计、产出服务化中的农产品包装与推广目前还尚显弱小,市面上的农产品难以实现差异化,不仅仅不同生产商的农产品本身无法识别,包装也趋于同质化,没有差异,就没有高附加值,没有差异,就没有对品牌的认知,更谈不上对品牌的忠诚。农产品设计以及包装、推广正是处于价值链最高端,附加值最高,同时,对于农产品本身价值的提升也大有益处。集中居住条件下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规模较大,只有确保生产性服务业在各个环节的注入,才能保证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良性运作和效率的最优。
  (四)加强财政支持和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
  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保障生态种养循环农业的推广资金,并通过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循环农业的贷款支持,与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协调,积极支持开展信用合作、资金互助和贷款担保。要防止循环农业贷款被挪用。还应以财政资金支持循环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循环系统标准化的建设和推广。对于积极加入循环农业的集中居住点和农民合作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对农民给予补贴。对循环农业进行农产品补贴和农产品运输优惠,以在市场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够生存并适当赢利。鼓励社会资金投资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在土地、税收、用水用电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
  (五)大力培育NGO,由第三方监管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健康发展
  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里,活跃着一大批形形色色的非政府组织,安龙村的循环农业项目便是由成都河流协会发起并发展壮大的。非政府组织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且有着政府和企业难以比拟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循环农业的推广和发展中,NGO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宣传过程中,更贴近农民,在技术支持上,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为农民寻找市场的过程中,有更广阔的渠道,在资金的支持上,有更多的途径,甚至在国际合作交流中也有先天性的优势,而生态种养循环系统的监管由NGO作为第三方进行也更为公正和客观。  
  (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奖励和培训机制
  鼓励基层农技人员从事循环农业工作,其工资待遇、职称评聘、考核任用等参照在岗农技人员,甚至可以给予额外的岗位补贴。为到本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联系做好人事档案保管、办理集体户口、党团组织关系挂靠、代缴社会保险等服务。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为循环系统的主体经营机构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培训,不仅仅要有提升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的培训,还要有提升团队意识及勇敢力的拓展训练。对农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给予资金鼓励和表彰,并建立技术推广赢利模式,使技术和模式的创新能够转化为实际收益。
  参考文献:
  吴树会.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研究.农业经济,2013(04).
  张立华.西部地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选择与支持体系创新.经济问题探索,2011(03).

上一篇: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业产业安全分析

下一篇:习惯法对民族地区产权制度发展的影响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