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港小镇的演变历程及发展的几个策略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水平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城镇化三大主要任务。城镇化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新型城镇化规划”,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建设渔港小镇是我国沿海地区实施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海洋渔业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具有开发海洋资源、建设渔港、合理利用海岸线、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等功能。
一、渔港小镇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最主要的后方基地和渔船最重要的避风场所。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渔港的功能日趋多样化。最初,渔港只是作为渔民生产活动的场所,是渔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装卸渔获物和补给渔需及生活物资的功能。随着渔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渔港逐步成为渔获物加工、冷冻、储运及渔船渔具修造的产业集聚地。此外,渔港还兼具防台减灾、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渔业生产、消化剩余劳动力、繁荣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渔港小镇,顾名思义即依托渔港或临近渔港而形成的人口聚集的小城镇。渔港小镇多由其特殊的地理条件而来,依附渔港发展并形成各具发展特色的生产模式。按照现行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渔港小镇是联系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重要纽带,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载体和平台,是将经济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提高相关效率的桥梁纽带,更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海洋渔业尤其是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海洋渔业已成为我国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全国海洋渔业增加值达到36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4%,占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16.98%,仅次于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业,居各海洋产业的第三位。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渔港小镇的发展并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独有特性。
从地理位置上说,渔港小镇多位于海岸线上或江河入海口处,也有一些依河而建(主要见于河道密布的欧洲)。渔港小镇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相对而言,对海洋资源的依赖性也十分强烈,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形成过程的自发性。渔港小镇一般是由渔村自然发展而来的,其形成过程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渔村的规模逐渐扩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产业聚集的出现,渔村逐渐具有了生活之外的生产、服务、组织管理等功能。由此,渔村自发地演变成了渔港小镇。
2. 与渔港的关系密切。在地理位置上,渔港与城镇相依相偎;在发展关系上,渔港与城镇互动发展。从历史来看,上海、厦门、深圳都是从渔村发展而来的,是“以港兴城”的典型范例。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发展以多功能渔港为基础、具有海滨特色的小城镇是开发海洋资源、实现沿海地区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3. 依赖海洋渔业资源,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渔港小镇的居民以渔为生,当地劳动力以从事渔业及相关产业为主,渔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海洋渔业特别是捕捞渔业的固定成本很高,渔民转产转业困难,导致当地产业结构单一,并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都比较困难。
二、世界渔港小镇的发展现状
从近代社会的发展史来看,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先发展优势。许多沿海大城市都是从渔村发展而来。分析世界著名渔港城镇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现状对我国建设渔港小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重视长期规划和合理布局
在渔港和渔港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制订科学的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渔港的地域分布。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一共进行了五轮国土综合开发规划,使沿海开发实现了从“据点”开发到“沿线”发展、“圈层”建设、“多核”网络整合等阶段性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也进行了四轮沿海开发规划,引导城市体系从“两极”向“圈层”、“走廊”等形态演变。另外,渔港经济发达地区的渔港分布也比较合理。日本海岸线长达34758公里,现有大小渔港2900多个,全国渔港海岸线总长为6132公里,平均每个渔港占有2.1公里海岸线,如沿日本全国海岸线平均计算,则每12公里海岸就有一个渔港。从1951年起,日本平均每隔5年就制订一个渔港建设计划。国家拨出大量资金补助渔港建设(1951~1985年国家共拨出18697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约486亿元)。
(二)注重多功能化发展
渔港小镇突破传统渔村功能单一的困局,重视渔业、渔港、城镇一体化建设,逐渐发展成为集渔业、环保、旅游、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海洋生产和消费场所。从世界渔港小镇发展经验来看,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联合恶魔岛、金门大桥等世界著名的景点,利用自身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完善的旅游设施,借助旧金山市区便捷的交通条件,形成了世界知名的休闲渔业区。日本的长崎县南风泊渔港是一个以传统渔业为主要产业的离岛渔港,通过人工投放渔礁、增殖放流并辅以建设海滨浴场、连岛大桥及渔货直销中心等举措,发展垂钓旅游,利用高岛特有的煤矿产业建立博物馆,形成了集亲水、海钓、海鲜餐饮、文化观赏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实现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重视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完善
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世界发达地区的渔港的管理法制相对完备,管理机构健全,各部门职权划分明确,在渔港建设和渔区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1950年,日本就通过并颁布了渔港法,渔港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渔港统一规划、建设和维修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此外,与渔港相关的还有海岸法、国有财产港湾法、港测法、河川法、道路法、海半岛振兴法等几十种法规来支持和规范日本渔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韩国在渔港规划、设计、建设、工程监理、开发管理、日常维护等方面,都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依据,职权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依据《渔村渔港法》等法律法规,渔港规划由海洋水产部的有关部门负责,渔港设计由专门的设计部门负责,
建设工程通过公开招标采取最低竞标的方式委托建筑公司完成。
功能多元化是世界渔港小镇发展的共同趋势。除了海产品供给的基本功能外,休闲渔业、滨海旅游、蓝色生物技术等多重产业正成为未来渔港小镇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此外,生态文明建设也逐步纳入到渔港小镇建设的范畴。
三、我国渔港小镇的演变历程
(一)雏形阶段(1949年之前)
渔业是随着近代贸易的发展而产生、形成的。渔业发展之初,捕捞技术落后,渔船渔具简陋,渔业生产能力低下,主要作业方式是利用定置网、小拉网等小型渔具开展随潮水涨落的简单渔业生产,且作业范围局限于近海浅水区。虽然早在1904年中国就引进了第一艘渔轮“福海号”,但旧式风帆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主体地位,渔港也尚未成形,渔船多停靠在附近的村庄或避风条件较好的天然港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机动渔船只占全国渔船的1%左右。随着沿海地区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沿海盐业的兴起,渔盐码头和早期商港相继出现。从社会形态上说,由于渔民的捕捞作业范围相对集中,渔民聚集而居,形成了最早的渔民生活聚集地,但在自然形成的渔民聚集地中,捕捞技术落后,渔业生产力低下,渔民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当时的渔民聚集地还不属于完整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形态,因而不具备行政管理职能。
(二)起步阶段(1949~1959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发展,保障工业建设,渔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取缔渔行、渔霸,实行渔民自产自销政策,鼓励渔民自愿成立渔业合作社,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了渔民生产积极性。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渔业小镇成为我国基层行政组织。在20世纪50年代,渔港小镇先后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发展历程。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政府对渔民生活和渔业生产的行政管理日益加强,渔港小镇基本形成并得以进一步发展。与渔业小镇的快速发展相呼应,渔港的发展也顺势而起。一方面,在发展渔业经济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另一方面,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当时落后的渔业遭受重创,因此激发了群众发展机帆船和建设渔港的积极性。这一阶段,各级政府比较重视渔业生产,为了更好地满足机轮渔船的作业条件,各地开始在重点渔业乡镇建设渔业码头。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开始关注渔港的学术研究。1958年,孙元龙发表《渔港十化》,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对渔港发展的构思。随后,关于渔港建设技术和避风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重视,为这一时期的渔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三)规范化发展阶段(1960~1989年)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动乱,渔港小镇发展也经历了波折和起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渔港小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显著提高,我国渔港小镇也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建立联产承包为主的渔业责任制,渔业包产到户,发展商品经济,加快了渔港小镇的发展进程。
渔港小镇的发展往往是与渔港建设相伴而行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大部分渔港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渔业发展的需要。为了搞好渔港的规划和建设,国家通过投资建设综合性群众渔业码头并提出了“自力更生、民办公助”的建港方针,促使沿海地区形成了一批国营渔港和渔业基地及小型渔业码头,极大地满足了当时渔业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包括高兰生、张锡良、徐大才、张达昌、徐年强等多位学者针对渔港建设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论述。1984年举行了第四次全国渔港建设技术交流会,总结和交流了各地渔港建设的经验并对渔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设想。
(四)渔港小镇的探索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随着改革重点转移到城市,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农村人口进城和设立新城镇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我国小城镇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我国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渔船数量持续增加,渔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渔港小镇的发展步伐逐步加快。1991年国务院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强群众渔港建设的报告》,要求各地高度重视渔港建设,增加投资力度,制订相关的渔港改造和扩建规划。把渔港建设纳入到地方法律轨道,使渔港建设有法可依,加强了渔港管理,促进了渔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多功能渔港的建设开始受到重视。多功能渔港不仅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渔业生产顺利进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带动了渔业相关产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渔港小镇建设。“十一五”以来,全国各地继续重视渔区经济发展,渔港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渔港小镇内部产业化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渔业综合生产力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四、我国渔港小镇发展的启示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加大了对渔港的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产业化水平大幅提高,渔港小镇已成为渔业综合生产力发展的平台,也是多种海洋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分析梳理我国渔港小镇的发展历程,跟踪渔港小镇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渔港小镇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科学管理,重视长期规划
渔港小镇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在发展过程中缺少科学管理,区域规划几乎空白。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聚集、产业发展和要素规模逐步扩大,区域内的生产生活功能越来越复杂,渔港区和生活区夹杂在一起,功能区分不明确,各产业用地杂乱无章。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加强科学管理,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在今后的发展中,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强化政府组织管理职能,合理规划渔港小镇的发展。首先,完善地方管理法制,健全机构,明确权责。其次,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做好城镇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科学协调好职能分工。
(二)打造生态渔港小镇
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已经敲响了全球范围内的渔业资源衰退的警钟。海洋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是有限的,捕捞业不是“永远的朝阳产业”。目前,国内很多渔港小镇对海洋的开发程度超过了海洋的自我修复能力,一旦海洋资源枯竭,依附于海洋的渔港小镇必将消
亡。海洋生态环境制约渔港小镇的发展。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势在必行。对此,一是要制订具体的城镇开发和整治计划,设立监管人员,严格按计划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二是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积极发展产学研联盟;三是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观光渔业和休闲渔业。
(三)建设多功能渔港小镇
从功能上看,目前的渔港小镇功能单一,主要表现为以渔业生产为主的水产品供给功能。单一功能定位显然不能满足渔港小镇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镇功能多元化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以渔港为基础,建设集渔船补给与维修、渔业养殖、渔业加工、水产品流通与贸易、渔业休闲与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渔业产业基地,是我国渔港小镇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在大力发展渔业第二产业的同时,应注重打造“渔”文化小城镇,以海鲜美食、渔港观光、海滨度假为特色,积极引导特色旅游,使渔港小镇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小城镇。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升级
目前,我国渔港小镇的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包括捕捞、养殖和苗种繁育等。产业结构层次低,城镇发展过分依赖于海洋渔业资源。由于产业链接短,产品单一,使得区域内经济发展缺乏竞争机制,产业升级缺乏动力。渔港小镇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延伸渔业产业链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在优化提高渔业第一产业效益基础上,合理布局渔业第二产业,大力促推进渔业第三产业发展。
(五)加强海陆联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相对于渔港建设和产业聚集的快速发展,渔港小镇的城镇化进程稍显滞后,在此背景下,推进“港产镇”联动发展对渔港建设、产业升级和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一是要加强渔港建设。渔港是实现渔区发展的主要支撑,渔港建设要尽量使渔港与城镇建设联系起来,实现空间上的联动发展;二是发展有海滨特色的产业,针对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诸如观光度假、休闲旅游业,海洋知识教育、生活性服务业等优质产业,促进海洋产业和城镇化的联动发展;三是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推进渔港小镇的水电气网建设,加快滨海道路和防潮堤建设,逐步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和对周边乡村的辐射力。
(六)尽快制订和实施“沿海地区渔港城镇建设规划”
渔港小镇作为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有重要意义。在建设渔港小镇过程中,应坚持以海洋经济建设和海洋资源有序开发为中心带动城镇化发展的方针,特别是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实现渔港小镇的健康发展。为此,建议尽快制订和实施“沿海地区渔港城镇建设规划”,统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渔港小镇建设,促进沿海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于龙梅.我国渔港发展现状及等级划分.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05).
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韩立红.试论海洋渔业型小镇的产业发展路径——一种基于生态产业链视角的分析.中国渔业经济,2013(01).
欧海若,鲍海君.韩国四次国土规划的变迁、评价及其启示.中国土地科学,2002(04).
汪洋,杨光,黄圣伟.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渔港陆域配套功能和鱼市场规划建设合理性探讨.中国水产,2012(11).
徐芳.韩国渔港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渔业报,2006-05-22.
下一篇:目前我国县级农村金融市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