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统计工作方法的措施
时代在进步,统计工作的方法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回顾统计的发展历程,统计改革使统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当前统计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一些建议。
1 我国统计工作取得的成绩
自从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统计调查制度,以求能高质量地做好国民经济核算,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变化。
回顾这么多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改革步伐加快,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方式不断改善,统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实施
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法是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于1983年12月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84年1月开始实施,分别在1996年和2009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了修订。
统计法的制定及实施开启了依法统计的新序幕,是开展统计工作的最大依仗。
1.2 统计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以往统计工作的重心侧重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横向取数,行政记录是数据获取的主要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统计调查对象开始锁定基层经济体如企业、个体户、自然人等,统计调查方式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统计工作的运作机制发生了很大改变。
1.3 一套表工程的实施
为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2012年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行一套表工程,一套表的实施缩短了国家和企业的距离,企业数据直接上报给国家网,减少地方政府对企业数据的干预,从源头上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统计数据质量的把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
1.4 知名度大幅提升
随着各专业统计报表制度的常态化、统计法制建设的深入,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的关注度显著提高。一方面统计工作拓宽了调查领域,包容了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为政府及企业的决策提供大量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
另一方面制定了《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中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必须持统计从业资格证上岗。随着一套表“四上”企业数的增多,持证上岗的统计人员也逐年增加,大幅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普及度。
2 改进统计工作方法的措施
虽然统计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滞后的名录库管理、GDP核算的剪刀差、统计执法的软肋等还有待完善。笔者从加强统计调查对象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2.1 充分运用统计抽样技术,做好国民经济核算
现行统计调查制度很少运用统计抽样技术,通用的是实行重点企业定期报送报表的调查制度,重点企业通过一定的准则选取,如工业专业的规上企业以年主营业务收入2 000万元以上为标准、批发业以年主营业务收入1 000万元以上为标准、房地产业以是否具有资质为标准等,再以重点企业为基础辅以部分敏感指标来测算总量。这种调查制度的优点是一方面满足地方政府对重点企业的动态监测,另一方面符合“抓大放小”的原则。但从统计专业角度来看,现行的统计方法只停留在简单比例分配和加权运用上,统计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标准的门槛较低,也导致统计工作量庞大。
统计抽样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简单随机抽样为例,对于大规模总体来说,如表1,总体规模5 000以上,样本量的增加就不再明显,并且规模100万及以上样本量稳定在400,400样本量对于普通县区来说工作量也不算大。
样本量确定后,再在能代表总体无偏的样本组合中选择对总体拟合度最好的样本组合,对样本企业建立定期报送报表的制度,以样本来推测总体。
统计抽样技术的运用不再以标准为限,而是随机抽取样本,总量小的样本也可能被抽中作为定期报送报表的企业。上级统计部门还可以通过确定下一级政府核算的企业样本组合,进行下算一级地区生产总值,以解决困扰统计已久的GDP核算的剪刀差问题。
注:此表取P=0.5时,且误差界限0.05、置信度为95%的标准估计P所需的样本容量
2.2 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完善统计法制建设
统计法制建设是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而对于调查对象来说,统计工作只有义务,少有权利,不配合调查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规范企业的统计行为值得探讨。目前统计执法侧重于企业虚报瞒报的行为,对拒报迟报的行为少有约束力。
企业拒报迟报的行为不仅阻碍统计工作的开展,也使得统计法的相关规定形同虚设。要完善统计法制建设,一方面要制订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案,可以在企业不配合的情况下对企业的数据进行评估,这样既不影响数据汇总,又为统计执法留出处理时间;另一方面查处一批拒报迟报企业,并加强对处罚结果的宣传力度,逐步改善拒报迟报现象。
作者:李伟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2期
上一篇:市场调查研究中的统计软件发展